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肌损伤标志物在急性冠脉综合征危险分层中的意义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于洋 马骏 +4 位作者 彭辉 乔荔 马俊杰 林雨薇 徐菲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6期3045-3048,3052,共5页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及缺血修饰清蛋白(IMA)水平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危险分层中的临床应用,为临床对ACS患者病情的危险程度进行准确评估和及时治疗提供客观依据。方...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及缺血修饰清蛋白(IMA)水平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危险分层中的临床应用,为临床对ACS患者病情的危险程度进行准确评估和及时治疗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4—11月在我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ACS患者82例为病例组,并按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GRACE)危险评分软件对其进行危险分层,分为低、中、高危组;另选取同期我院体检健康者89例为对照组。检测对比各组Hcy、hs-CRP、H-FABP及IMA水平。结果 4组受试者Hcy、hs-CRP水平、H-FABP及IMA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cy水平比较:低危组、中危组及高危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高于对照组(P<0.05);hs-CRP水平比较:中危组、高危组高于对照组(P<0.05),低危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FABP水平比较:高危组高于中危组,高危组和中危组均高于低危组(P<0.05);IMA水平比较:高危组高于中危组,高危组和中危组均高于低危组(P<0.05)。结论 Hcy水平未随ACS患者疾病危险程度的加重而增加;血浆hs-CRP、H-FABP、IMA水平均可提示ACS患者疾病的危险程度,其水平随疾病危险程度的增加而增高,对ACS患者低危与中、高危的危险分层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胱氨酸 C反应蛋白质 脂肪酸结合蛋白质类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危险性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