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传统发酵乳品中乳酸菌与酵母菌生长的相互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余兰 塔布斯.马那尔 新华.那比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86-189,共4页
对新疆传统发酵乳酪乳清中的优势菌株:马乳酒样乳杆菌、乳酸乳球菌、瑞士乳杆菌、植物乳杆菌、东方伊莎酵母菌在驼乳中的生长特性进行了研究。探讨了4株乳酸菌与东方伊莎酵母菌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在发酵过程中东方伊莎酵母菌显... 对新疆传统发酵乳酪乳清中的优势菌株:马乳酒样乳杆菌、乳酸乳球菌、瑞士乳杆菌、植物乳杆菌、东方伊莎酵母菌在驼乳中的生长特性进行了研究。探讨了4株乳酸菌与东方伊莎酵母菌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在发酵过程中东方伊莎酵母菌显著促进马乳酒样乳杆菌和乳酸乳球菌的生长(p<0.05),对瑞士乳杆菌的生长促进作用不明显(p>0.05)。同时,4株乳酸菌抑制东方伊莎酵母菌的生长(p<0.05)。此外,乳酸菌与东方伊莎酵母菌共同接种发酵有利于保持发酵乳冷藏期间活菌数的稳定及缓解乳酸菌的过度产酸。综上所述:乳酸菌与酵母菌之间可能存在相互作用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发酵乳酪乳清 乳酸菌 酵母菌 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发酵驼乳对糖尿病大鼠血清氨基酸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刘健彤 肖雪筠 +2 位作者 余兰 塔布斯·马那尔 新华·那比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3期339-342,347,共5页
目的:利用HPLC法,开展糖尿病血清代谢组学研究新疆发酵驼乳抗糖尿病作用,并比较驼乳发酵前后氨基酸含量变化。方法:高糖高脂饲料喂养8周并注射链尿佐菌素30 mg·kg^(-1)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成模后大鼠随机分为五组,分别给予发酵驼... 目的:利用HPLC法,开展糖尿病血清代谢组学研究新疆发酵驼乳抗糖尿病作用,并比较驼乳发酵前后氨基酸含量变化。方法:高糖高脂饲料喂养8周并注射链尿佐菌素30 mg·kg^(-1)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成模后大鼠随机分为五组,分别给予发酵驼乳低、中、高剂量和西格列汀,正常组大鼠给予新鲜驼乳。4周后采用HPLC法测定血清游离氨基酸含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天冬氨酸、苯丙氨酸含量升高,苏氨酸、酪氨酸含量降低。发酵驼乳中剂量组可降低天冬氨酸、苯丙氨酸含量,提升甘氨酸、精氨酸含量。发酵驼乳高剂量组显著升高血清精氨酸含量。西格列汀组可降低血清天冬氨酸含量,提升甘氨酸、精氨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含量。结论:发酵驼乳中高剂量组可降低糖尿病大鼠血清天冬氨酸、苯丙氨酸含量,增加甘氨酸、精氨酸含量,对糖尿病大鼠血清氨基酸代谢紊乱有一定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驼乳 糖尿病大鼠 HPLC 血清氨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种新疆发酵驼乳源益生菌对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 被引量:13
3
作者 肖雪筠 张奕 新华.那比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37-341,共5页
目的:探究新疆传统发酵驼乳及乳酪乳清中分离出的四种益生菌对环磷酰胺所致免疫低下小鼠免疫功能的调节和保护作用。方法:利用环磷酰胺(80 mg·kg^(-1),ip)制造免疫低下小鼠模型,随机分为11个组,分别灌胃高、低剂量的马乳酒样乳杆菌... 目的:探究新疆传统发酵驼乳及乳酪乳清中分离出的四种益生菌对环磷酰胺所致免疫低下小鼠免疫功能的调节和保护作用。方法:利用环磷酰胺(80 mg·kg^(-1),ip)制造免疫低下小鼠模型,随机分为11个组,分别灌胃高、低剂量的马乳酒样乳杆菌,东方伊萨酵母菌,高加索酸奶乳杆菌以及戊糖乳杆菌。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四种益生菌组小鼠体重、脾脏、胸腺指数以及脾淋巴细胞增殖活力均有增加(p<0.01);血清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以及尿素氮(UREA)水平出现不同程度降低(p<0.05);Th1型细胞因子增多(p<0.01)。结论:四种益生菌能够部分缓解环磷酰胺对小鼠免疫抑制作用,调节Th1/Th2平衡,起到免疫调节和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菌 免疫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维吾尔族粪样中具核梭杆菌水平与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王蟾月 王烨 +4 位作者 张培培 陈明月 杨浩 朱曼丽 李琳琳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7年第12期1321-1325,共5页
目的:探索新疆维吾尔族糖耐量正常人群及2型糖尿病患者粪样中具核梭杆菌水平与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新疆维吾尔族糖耐量正常人群(NGT)及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样和粪便样本,采用16SrDNA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粪便样本中具核... 目的:探索新疆维吾尔族糖耐量正常人群及2型糖尿病患者粪样中具核梭杆菌水平与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新疆维吾尔族糖耐量正常人群(NGT)及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样和粪便样本,采用16SrDNA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粪便样本中具核梭杆菌水平;运用Pearson相关分析方法分析该菌水平与两组人群的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血糖(FBG)、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的相关性。结果:与维吾尔族糖耐量正常组比较,该民族T2DM组中具核梭杆菌水平显著升高(P=0.011)。具核梭杆菌水平与BMI(r=0.335,P=0.049)、TC(r=0.472,P=0.011)、LDL(r=0.368,P=0.029)水平呈正相关。结论:新疆维吾尔族T2DM患者肠道中具核梭杆菌水平可能与该民族T2DM患者的糖脂代谢紊乱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具核梭杆菌 2型糖尿病 实时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哈萨克族传统发酵驼乳抗炎作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0
5
作者 古丽孜亚.卡克巴依 新华.那比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8-10,共3页
研究了新疆哈族传统发酵发酵驼乳的抗炎作用及抗炎机制。急性抗炎模型采用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肿胀模型,慢性抗炎模型采用棉球植入大鼠腋下致肉芽肿模型和角叉菜胶致大鼠背部气囊滑膜炎模型,测定渗出液液体量,渗出液中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 研究了新疆哈族传统发酵发酵驼乳的抗炎作用及抗炎机制。急性抗炎模型采用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肿胀模型,慢性抗炎模型采用棉球植入大鼠腋下致肉芽肿模型和角叉菜胶致大鼠背部气囊滑膜炎模型,测定渗出液液体量,渗出液中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CRP)、丙二醛(MDA)含量及血清中CRP和MDA,以布洛芬作为阳性对照,观察发酵驼乳的抗炎作用。结果表明,新疆哈族传统发酵发酵驼乳对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肿胀和棉球致大鼠肉芽肿形成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传统发酵发酵驼乳能明显减少角叉菜胶致大鼠背部气囊滑膜炎模型渗出液体量,降低灌洗液中WBC数量和血清中CRP和MDA含量。结论是发酵驼乳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其抗炎机制与抑制炎性因子的渗出、降低CRP含量及消除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炎 发酵驼乳 C-反应蛋白 丙二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萨克族传统发酵乳酪中发酵菌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15
6
作者 马春燕 新华.那比 刘红梅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9,19,共4页
探讨新疆哈萨克族(哈族)传统手工发酵工艺制作的乳酪中所含发酵菌的种类。采用选择性培养基对乳酪中发酵菌分离纯化,然后结合形态学、生理生化特性和16SrRNA、26SrDNAD1/D2区基因序列分析方法进行鉴定。结果表明,从乳酪乳清中分离到两... 探讨新疆哈萨克族(哈族)传统手工发酵工艺制作的乳酪中所含发酵菌的种类。采用选择性培养基对乳酪中发酵菌分离纯化,然后结合形态学、生理生化特性和16SrRNA、26SrDNAD1/D2区基因序列分析方法进行鉴定。结果表明,从乳酪乳清中分离到两种有价值的微生物一类为酵母菌,另一类为乳酸菌;分别归属为:单孢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unisporus)、东方伊萨酵母(Issatchenkia orientalis)和乳酸乳球菌(Lactococcus lactic)。哈族传统发酵乳酪中所含发酵菌的种类与其他地区相比并不完全相同,有其独特的酵母菌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酪 发酵菌 分离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萨克族传统发酵乳酪的乳清对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大鼠的作用 被引量:11
7
作者 新华.那比 古丽孜亚.卡可巴依 +1 位作者 帕尔哈提.克力木 杨永新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7-19,共3页
观察哈萨克族传统发酵乳酪的乳清(简称乳酪乳清)对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大鼠的作用。健康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n=8),髙脂模型组(n=8),阳性对照组(n=8)及给药组(n=16)。通过高脂饮食4周及内皮损伤建立动脉粥样硬化大鼠模型,给予... 观察哈萨克族传统发酵乳酪的乳清(简称乳酪乳清)对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大鼠的作用。健康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n=8),髙脂模型组(n=8),阳性对照组(n=8)及给药组(n=16)。通过高脂饮食4周及内皮损伤建立动脉粥样硬化大鼠模型,给予哈萨克族传统发酵乳酪的乳清(大、小剂量组)及阳性对照药辛伐他汀3周后,分别测定肝指数(肝重/体重)、血脂、肝脂、C-反应蛋白等指标,并对大鼠冠状动脉,主动脉病理形态学进行观察。结果表明,乳酪乳清0.5mg/100g和1mg/100g组及辛伐他汀组(0.5mg/100g)降低动脉粥样硬化大鼠血清胆固醇(TC)分别为30.9%(P<0.01)及19%(P<0.05)。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分别降低17.3%(P<0.05)及31.3%(P<0.01)。模型组与给药组和辛伐他组相比,C反应蛋白显著降低(P<0.01)。病理切片结果表明,乳酪乳清能明显减轻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性损伤。结论:乳酪乳清0.5mg/100g组和1mg/100g组均具有调血脂作用,提示乳酪乳清具有显著抗大鼠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酪乳清 血脂 C-反应蛋白 SD大白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榴皮多酚有效部位单次给药毒性及对无水乙醇致大鼠胃溃疡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8
8
作者 史李娜 王雪飞 +2 位作者 马桂芝 康金森 高晓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09-715,共7页
目的:研究石榴皮多酚有效部位对小鼠单次给药毒性,评价其安全性,为新药研发和临床用药提供理论依据。观察石榴皮多酚有效部位对无水乙醇致大鼠胃溃疡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健康昆明种小鼠5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分别灌胃给予... 目的:研究石榴皮多酚有效部位对小鼠单次给药毒性,评价其安全性,为新药研发和临床用药提供理论依据。观察石榴皮多酚有效部位对无水乙醇致大鼠胃溃疡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健康昆明种小鼠5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分别灌胃给予不同剂量的石榴皮多酚有效部位,连续观察14 d,每日记录各组小鼠一般情况、毒性反应及死亡情况,采用Bliss 法计算半数致死量。选择健康大鼠7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等体积生理盐水)、三九胃泰颗粒组(1850 mg·kg-1)、枸橼酸铋钾组(33 mg·kg-1)和石榴皮多酚有效部位低、中、高剂量组(430、852、1704 mg · kg-1),连续灌胃10 d;d 10,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采用无水乙醇灌胃(每只1.5 mL)致大鼠胃溃疡;计算各组胃溃疡指数、溃疡抑制率、观察胃黏膜组织形态学改变、测定胃黏膜组织中PGE2、NO、SOD、MDA含量。结果石榴皮多酚有效部位的半数致死量(LD50)为8520.9 mg·kg-1,其95%的可信限范围为(7291.2~9914.4)mg·kg-1;病理学显示,给药剂量为16000 mg·kg-1的小鼠脏器有不同程度的损伤。实验表明,与模型组比较,石榴皮多酚有效部位对胃黏膜损伤有明显修复作用,且明显升高胃溃疡大鼠胃黏膜NO含量、提高胃溃疡大鼠胃黏膜 SOD 活性及降低 MDA 含量、增加PGE2含量。结论石榴皮多酚有效部位给药剂量为5063 mg·kg-1未出现死亡,随着石榴皮多酚有效部位给药剂量的增加,给药剂量为16000 mg·kg-1可造成小鼠的心、肝、肺、肾脏有不同程度的损伤,甚至导致死亡。石榴皮多酚有效部位的LD50为8520.9 mg·kg-1,其95%的可信限范围为(7291.2~9914.4)mg·kg-1。石榴皮多酚有效部位对无水乙醇致大鼠胃溃疡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这种作用可能与促进胃溃疡上皮细胞合成、提高再生黏膜功能、增强抗氧化能力和诱导、促进NO合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榴皮多酚有效部位 单次给药毒性 半数致死量 胃溃疡 PGE2 NO SOD MD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鹰嘴豆总皂苷对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抵抗及糖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3
9
作者 凯赛尔.阿不都克热木 魏媛媛 +3 位作者 李潇 闫冬 阿吉艾克拜尔.艾萨 帕尔哈提.克热木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405-1407,共3页
目的观察鹰嘴豆总皂苷(TSCA)对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抵抗及糖代谢的影响。方法高糖高脂饲料喂养加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45 mg/kg)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丙二醇灌胃,灌胃容积1mL/100 g)和2个鹰嘴豆总皂... 目的观察鹰嘴豆总皂苷(TSCA)对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抵抗及糖代谢的影响。方法高糖高脂饲料喂养加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45 mg/kg)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丙二醇灌胃,灌胃容积1mL/100 g)和2个鹰嘴豆总皂苷治疗组分别给100 mg/kg、300 mg/kg(以丙二醇为助溶剂灌胃给药,灌胃容积1 mL/100g)及二甲双胍组(二甲双胍100 mg/kg灌胃),另选8只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丙二醇灌胃,灌胃容积1 mL/100 g),给药4周后,检测空腹血糖值(FPG)、空腹胰岛素(Fins)、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血清游离脂肪酸量、白介素-6(IL-6)、肝糖原(HG)、肌糖原(MG)量及糖代谢中关键酶己糖激酶(HK)活性。结果与模型组相比,鹰嘴豆总皂苷各剂量组均可有效降低2型糖尿病大鼠的血糖(P<0.01),改善胰岛素抵抗,显著降低血清白介素-6、游离脂肪酸量并增加骨骼肌中己糖激酶活性及肌、肝糖原的量。结论鹰嘴豆总皂苷各剂量组可有效降低2型糖尿病大鼠空腹血糖并改善胰岛素抵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鹰嘴豆总皂苷 2型糖尿病 胰岛素抵抗 游离脂肪酸 白介素一6 己糖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苁蓉总苷对清醒小鼠脑缺血再灌注致脑组织生化改变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孟新珍 王晓雯 +2 位作者 蒋晓燕 刘风霞 帕尔哈提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4年第1期16-16,共1页
关键词 肉苁蓉总苷 GCS 小鼠 脑缺血再灌注 脑组织 脑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酵驼乳源生物活性肽的提取分离和免疫调节活性评价 被引量:3
11
作者 巴合提.乌拉孜别克 刘红梅 新华.那比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5-17,共3页
分离发酵驼乳源生物活性肽,观察其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测定培养上清细胞因子γ-干扰素(IFN-γ)与白介素-4(IL-4)水平。对发酵驼乳离心,超滤,凝胶层析并对凝胶层析柱分离条件进行考察,提取分离发酵驼乳源生物活性肽。体外培养淋... 分离发酵驼乳源生物活性肽,观察其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测定培养上清细胞因子γ-干扰素(IFN-γ)与白介素-4(IL-4)水平。对发酵驼乳离心,超滤,凝胶层析并对凝胶层析柱分离条件进行考察,提取分离发酵驼乳源生物活性肽。体外培养淋巴细胞观察其对细胞增殖的影响;ELISA法测定培养上清细胞因子的质量浓度。确定了层析柱分离条件。共得到4种组分;其中质量浓度0.25 g/L和0.5 g/L的肽段C的细胞增殖指数(SI)分别1.26±0.015,1.3±0.010,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实验组培养上清中IFN-γ含量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而两组间IL-4含量无统计学差异。发酵驼乳源生物活性物肽段C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和淋巴细胞表达IFN-γ水平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驼乳 生物活性肽 提取分离 脾淋巴细胞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