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3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樱桃李果皮花色苷的提取、纯化及成分分析
1
作者 谭峻杰 田占萍 +4 位作者 西尔扎提·艾海提 吉舒仪 摆雅文 沈静 姚军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296-300,I0018,I0019,301-304,344,共12页
为了促进新疆樱桃李果皮花色苷的资源利用,构建一种绿色环保的生产工艺,以樱桃李果皮为原料,制备高纯度的花色苷。以总花色苷含量为评价指标,用果胶酶辅助提取,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新疆樱桃李果皮花色苷的提取工艺,并利用大孔吸附... 为了促进新疆樱桃李果皮花色苷的资源利用,构建一种绿色环保的生产工艺,以樱桃李果皮为原料,制备高纯度的花色苷。以总花色苷含量为评价指标,用果胶酶辅助提取,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新疆樱桃李果皮花色苷的提取工艺,并利用大孔吸附树脂-聚酰胺树脂联合纯化花色苷,借助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ltra-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with quadrupole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UPLC-Q-TOF/MS)对组分进行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果胶酶添加量0.2%、pH 2.0、料液比1∶80(g∶mL)、温度70℃、提取时间30 min。在此条件下总花色苷含量为1718.35 mg/100 g。聚酰胺树脂纯化工艺的最佳条件为:上样液pH 3.0、上样体积10 BV、乙醇体积分数50%、洗脱体积3 BV、流速2.5 mL/min。纯化后总花色苷含量为50.72%。UPLC-Q-TOF/MS鉴定出30种成分,包括9种花色苷类、10种黄酮类、4种酚酸类和7种苯丙素类。该研究建立了“果胶酶辅助提取-双树脂联合纯化”体系,实现了花色苷的绿色提取与富集,结合化学成分鉴定结果,可为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药效物质基础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樱桃李 花色苷 提取 纯化 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一枝蒿水提物及不同萃取部位的促胃动力作用研究
2
作者 麦迪娜·库尔班 斯拉甫·艾白 +2 位作者 哈木拉提·哈斯木 王佩佩 周文文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733-1741,1723,共10页
筛选新疆一枝蒿水提物及其不同萃取部位促进胃肠动力最佳活性部位,并探究其药效及作用机制。采用色素标记法测定小鼠胃排空率和小肠推进率,结合离体平滑肌实验,比较并筛选出一枝蒿水提物、乙酸乙酯萃取部位、正丁醇萃取部位和剩余水溶... 筛选新疆一枝蒿水提物及其不同萃取部位促进胃肠动力最佳活性部位,并探究其药效及作用机制。采用色素标记法测定小鼠胃排空率和小肠推进率,结合离体平滑肌实验,比较并筛选出一枝蒿水提物、乙酸乙酯萃取部位、正丁醇萃取部位和剩余水溶性部位中活性最佳部位。采用L-精氨酸建立胃肠动力障碍小鼠模型,通过ELISA检测血清胃动素(motilin,MTL)和胃泌素(gastrin,GAS)水平变化。运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LC-MS)进行活性部位化学成分鉴定,结合药效学结果进行活性成分关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正丁醇萃取部位中总黄酮含量高于其他部位(131.40±5.59 mg/g),且该部位显著降低正常小鼠胃内色素残留率(P<0.01),提高小肠推进率(P<0.01)。在胃肠动力障碍模型中,该部位显著改善症状,升高血清MTL和GAS水平(P<0.05)。离体实验证实该萃取部位既对乙酰胆碱诱导的收缩具有协同作用,又可拮抗阿托品引起的舒张。化学成分鉴定出共14种成分,其中黄酮类成分较多,包括槲皮素、山柰酚等特征性成分。综上,新疆一枝蒿正丁醇萃取部位有可能通过黄酮类成分调节胆碱能通路及胃肠激素分泌进行调节,这一过程或许是其发挥促胃肠动力作用的关键机制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一枝蒿 不同极性萃取部位 胃肠动力 胃平滑肌条 功能性消化不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相色谱-质谱结合网络药理学及实验验证新疆樱桃李花色苷改善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2
3
作者 张裴 张歆 +4 位作者 李珍 刘阳 古丽斯坦·阿不来提 姚军 沈静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720-1729,共10页
目的:研究新疆樱桃李花色苷(XJP-ACY)抗动脉粥样硬化(AS)作用的活性成分及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液相色谱-质谱(LC-MS)鉴定的新疆樱桃李花色苷主要成分,从XJP-ACY主要成分和AS角度,应用网络药理学方法,筛选其潜在活性成分潜在靶点,构建“... 目的:研究新疆樱桃李花色苷(XJP-ACY)抗动脉粥样硬化(AS)作用的活性成分及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液相色谱-质谱(LC-MS)鉴定的新疆樱桃李花色苷主要成分,从XJP-ACY主要成分和AS角度,应用网络药理学方法,筛选其潜在活性成分潜在靶点,构建“成分-疾病-靶点”网络,并预测XJP-ACY抗AS作用信号通路。观察XJP-ACY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EA.hy926内皮细胞损伤模型作用,分析内皮细胞活力、测定抗氧化酶活力,细胞凋亡以及内皮细胞黏附等的影响。蛋白质印迹检测相关蛋白表达,初步验证网络药理学的预测结果。结果:从新疆樱桃李花色苷中鉴定成分4个,预测得到其潜在抗AS作用靶点21个;聚类分析得到2个基因簇和2个核心基因,核心基因为FGF2、ADRA2C。基因本体(GO)分析结果表明筛选得到的靶点主要涉及炎症反应、MAPK的正调控等生物过程。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得到28条信号通路,涉及PI3K-AKT信号通路、糖尿病并发症中的AGE-RAGE信号通路、C型凝集素受体信号通路等相关通路。细胞实验表明,ox-LDL诱导EA.hy926建立内皮细胞损伤模型:100μmol/L ox-LDL作用24 h,为适合本研究的最优条件。XJP-ACY可提高ox-LDL诱导的EA.hy926细胞存活率,增加一氧化氮(NO)水平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降低乳酸脱氢酶(LDH)、丙二醛(MDA)含量和内皮素-1(ET-1)表达水平,降低细胞活性氧(ROS)水平,抑制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的表达,减少炎症介质分泌;XJP-ACY可抑制ox-LDL诱导的EA.hy926细胞凋亡,其机制与其提高B淋巴细胞瘤-2(Bcl-2)蛋白表达相关。结论:本研究初步阐释XJP-ACY治疗AS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作用特点在于参与抑制炎症反应、促进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樱桃李花色苷 动脉粥样硬化 网络药理学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地产胡桐泪中16种无机元素的测定与健康风险评估 被引量:8
4
作者 阿依波塔·托列吾 滕亮 +2 位作者 张晓雪 马桂芝 蔡阳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40-651,共12页
为准确、快速地了解新疆地产胡桐泪中无机元素的组成及其分布特征,全面、客观、科学地评价该药材的质量,采用综合评分法优化样品前处理过程,建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测定胡桐泪中16种无机元素的含量并绘制其无机元素特征谱... 为准确、快速地了解新疆地产胡桐泪中无机元素的组成及其分布特征,全面、客观、科学地评价该药材的质量,采用综合评分法优化样品前处理过程,建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测定胡桐泪中16种无机元素的含量并绘制其无机元素特征谱。通过热图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及元素间相关性分析进行化学计量学分析。通过计算样品的单项污染指数(Individual pollution index,P i)和综合污染指数(Combined pollution index,P c)对其进行安全性评价。通过计算样品的每日最大耐受摄入量(Estimated daily intake,EDI)、靶标危害系数(Target hazard quotients,THQ)和致癌风险(Carcinogenic risk,CR)等指标评估样品对人体的潜在健康风险。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样品前处理工艺可以满足同时测定胡桐泪中多种元素含量的需求;样品的P i与P c均处于安全水平;EDI提示对于成人和儿童而言口服胡桐泪不存在潜在健康风险;THQ和CR结果表明样品所含的砷(As)和铅(Pb)对成年人和儿童有较高的健康风险,但无致癌风险。建立的方法便捷准确、稳定可靠,可为胡桐泪用药安全及质量评价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桐泪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多元素 化学计量学分析 安全性评价 健康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酸李果实多糖的理化性质、功能及其流变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温辉珍 杨子 +1 位作者 阿吉艾克拜尔·艾萨 信学雷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57-66,共10页
该研究以去核后的新疆酸李果实为原料,采用超声辅助复合酶热缓冲液提取法制得酸李果实多糖(Prunus cerasifera Ehrhart polysaccharides,PCP),并研究其理化性质、功能和流变学特性。理化性质分析结果显示,PCP中含中性糖(37.21±5.0... 该研究以去核后的新疆酸李果实为原料,采用超声辅助复合酶热缓冲液提取法制得酸李果实多糖(Prunus cerasifera Ehrhart polysaccharides,PCP),并研究其理化性质、功能和流变学特性。理化性质分析结果显示,PCP中含中性糖(37.21±5.06)%、酸性糖(70.89±3.41)%和蛋白质(0.82±0.11)%,是一种由岩藻糖(Fuc)、鼠李糖(Rha)、阿拉伯糖(Ara)、半乳糖(Gal)、葡萄糖(Glc)、木糖(Xyl)和甘露糖(Man)组成的大分子酸性杂多糖,各单糖物质的量百分比为0.42%、7.50%、26.39%、28.51%、29.15%、3.33%和4.70%,相对分子质量为1248.33 kDa,具备良好的热稳定性,微观上表现出光滑致密的层状结构。功能特性分析结果表明,PCP具有良好的吸湿性和保湿性以及持水和持油性能,并具备良好的促乳化性能和一定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流变学特性研究结果显示,PCP水溶液表现出非牛顿流体的剪切稀化特性,其表观黏度存在浓度和温度依赖性,并受金属盐离子的种类和添加量的影响,同时,PCP具有良好的水溶液凝胶化倾向,而金属离子的引入可促进PCP水凝胶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酸李 多糖 理化性质 功能特性 流变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发酵驼乳中复合益生菌通过调节胆汁酸代谢对db/db小鼠脂质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迪黛尔·贾尔肯 塔布斯·马那尔 +3 位作者 沈芳 库尔旦·胡达依别尔根 马嘉宁 新华·那比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16,共12页
文章从胆汁酸代谢的角度研究驼乳源复合益生菌对血脂的调节作用及机制。8只db/m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32只db/db糖尿病小鼠分为模型组,阳性药组,复合益生菌低、高剂量组,每组8只。检测血糖血脂相关基本生化指标,制作肝脏组织切片进行分析... 文章从胆汁酸代谢的角度研究驼乳源复合益生菌对血脂的调节作用及机制。8只db/m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32只db/db糖尿病小鼠分为模型组,阳性药组,复合益生菌低、高剂量组,每组8只。检测血糖血脂相关基本生化指标,制作肝脏组织切片进行分析;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仪(UPLC/MS-MS)检测胆汁酸谱的变化,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胆固醇代谢相关基因及蛋白表达。结果表明,复合益生菌可以显著降低db/db小鼠血清中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减少肝脏脂肪变性,降低肝细胞内脂质空泡数量和体积;复合益生菌干预后,血清中总胆汁酸(TBA)降低,粪便中TBA升高,血清与粪便中初级胆汁酸(PBA)与次级胆汁酸(SBA)的比值降低;血清中游离胆汁酸占比升高,粪便中结合胆汁酸占比升高;胆汁酸中法尼醇X受体(FXR)及武田G蛋白偶联受体5(TGR5)的激动剂石胆酸(LCA)与鹅去氧胆酸(CDCA)含量升高,FXR的抑制剂牛磺-α-鼠胆酸(T-α-MCA)与牛磺-β-鼠胆酸(T-β-MCA)含量减少;复合益生菌干预后,小鼠肝脏中FXR表达增加,结肠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与肝X受体α(LXRα)表达显著增加,胆固醇吸收蛋白NPC1样细胞内胆固醇转运蛋白1(NPC1L1)表达显著降低。因此复合益生菌可以改善db/db小鼠糖脂代谢,改善db/db小鼠胆汁酸组成结构,增加胆汁酸中FXR和TGR5的激动剂LCA与CDCA,减少胆汁酸中FXR的抑制剂T-α-MCA与T-β-MCA,促进FXR以及TGR5的表达,调节小鼠肝脏脂代谢;复合益生菌可能通过PPARγ-LXRα-NPC1L1通路,抑制肠道对胆固醇的吸收,调节脂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驼乳源复合益生菌 2型糖尿病 胆汁酸 脂代谢 胆固醇 NPC1L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花总黄酮的超声辅助天然低共熔溶剂提取工艺优化
7
作者 依明·尕哈甫 周朝曦 +1 位作者 艾尼娃尔·艾克木 古丽巴哈尔·卡吾力 《包装与食品机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0-57,共8页
为提高红花总黄酮的提取率,在料液比、超声功率、低共熔溶剂含水率和摩尔比等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提取工艺,采用体外试验分析红花总黄酮的乙酰胆碱酯酶(AchE)抑制活性。结果表明,红花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 为提高红花总黄酮的提取率,在料液比、超声功率、低共熔溶剂含水率和摩尔比等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提取工艺,采用体外试验分析红花总黄酮的乙酰胆碱酯酶(AchE)抑制活性。结果表明,红花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25(g/mL)、超声时间30 min、超声温度60℃、超声功率300 W、低共熔溶剂含水率37%、摩尔比1∶2,红花总黄酮的提取效率达5.07%,其AchE抑制率为65.52%。研究为红花总黄酮的开发利用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 总黄酮 天然低共熔溶剂 提取工艺 胆碱酯酶抑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PLC-Q-TOF/MS法分析金雀花总黄酮入血成分 被引量:2
8
作者 布比阿加尔·哈依拉提 秦亚迪 +2 位作者 程煜凤 沈静 姚军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6-132,共7页
目的建立UPLC-Q-TOF/MS法分析金雀花总黄酮入血成分,探究其药效物质基础。方法分析采用ACQUITY UPLC BEH C 18色谱柱(100 mm×2.1 mm,1.7μm);流动相水(含0.1%甲酸)-乙腈,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3 mL/min;柱温35℃;进样量5μL;电喷雾... 目的建立UPLC-Q-TOF/MS法分析金雀花总黄酮入血成分,探究其药效物质基础。方法分析采用ACQUITY UPLC BEH C 18色谱柱(100 mm×2.1 mm,1.7μm);流动相水(含0.1%甲酸)-乙腈,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3 mL/min;柱温35℃;进样量5μL;电喷雾离子源(ESI);正负离子扫描。结合UNIFI平台,对提取物、空白血清和含药血清图谱进行差异分析,解析提取物经大鼠灌胃后血清原型成分和代谢产物。结果含药血清中初步鉴定出78种成分,包括8种原型成分和70种代谢产物。结论本实验可为进一步研究金雀花总黄酮药效物质和作用机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雀花 总黄酮 入血成分 UPLC-Q-TOF/MS UNIF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拉霉素治疗炎症性肠炎的作用及潜在机制 被引量:1
9
作者 陈佳琪 毛旭文 +3 位作者 黄永兴 谭翔天 古丽若依·帕尔哈提 程路峰 《中国药理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25-1134,共10页
目的探究克拉霉素通过抑制结肠上皮细胞中Kv1.3通道蛋白治疗炎症性肠炎(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的机制。方法体内实验利用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慢性IBD大鼠模型,克拉霉素干预,观察各组大鼠体征并计算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 目的探究克拉霉素通过抑制结肠上皮细胞中Kv1.3通道蛋白治疗炎症性肠炎(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的机制。方法体内实验利用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慢性IBD大鼠模型,克拉霉素干预,观察各组大鼠体征并计算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结肠黏膜损伤(CMDI)评分;RT-qPCR法检测大鼠结肠组织中相关细胞因子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大鼠外周血及结肠组织的免疫细胞相对比例。体外实验构建脂多糖(LPS)诱导结肠上皮细胞(NCM460)炎症模型,明确克拉霉素对Kv1.3通道蛋白的抑制作用。结果体内实验:与模型组比较,克拉霉素干预组体质量下降程度减轻(P<0.01)、DAI评分明显下降(P<0.01);结肠长度增长、质量减轻、CMDI评分下降(P<0.05);结肠组织中TNF-α、IL-1β、IL-6等水平明显降低(P<0.01);外周血及结肠部位的辅助性T淋巴细胞(Th)、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自然杀伤细胞(NK)、B淋巴细胞(B)、树突状细胞(DC)比例明显减少(P<0.05);克拉霉素降低结肠组织中Kv1.3通道蛋白的表达(P<0.05)。体外实验:与模型组相比,克拉霉素组明显促进NCM460细胞增殖(P<0.01);同时明显降低细胞TNF-α、IL-6水平(P<0.05);克拉霉素降低NCM460细胞中Kv1.3通道蛋白的表达(P<0.05)。结论克拉霉素可能通过抑制Kv1.3通道蛋白的表达来发挥免疫调节作用,减轻机体炎症,发挥治疗IBD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拉霉素 炎症性肠炎 免疫细胞 炎症细胞因子 结肠上皮细胞 Kv1.3通道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指标序列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的洋甘菊红外指纹图谱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青青 刘婷 +2 位作者 张明惠 马璇 姚军 《化学与生物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2-68,共7页
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采集了不同温度、不同部位、不同批次洋甘菊药材的红外光谱及二阶导数红外光谱,并结合双指标序列分析法、聚类分析法对不同批次洋甘菊药材进行了全面评价。结果表明,从洋甘菊红外光谱中确定了19个共有峰,根据... 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采集了不同温度、不同部位、不同批次洋甘菊药材的红外光谱及二阶导数红外光谱,并结合双指标序列分析法、聚类分析法对不同批次洋甘菊药材进行了全面评价。结果表明,从洋甘菊红外光谱中确定了19个共有峰,根据不同温度下各特征吸收峰的变化,推测温度可能影响洋甘菊中黄酮类、酯类、糖(苷)类物质;洋甘菊花、茎的红外光谱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和差异性,根据特征吸收峰强度推测花中黄酮类、酚酸类含量较高;不同批次洋甘菊的峰位、峰强度存在一定相似性和差异性,二阶导数红外光谱可以分离出红外光谱中一些相互重叠的吸收峰;不同批次洋甘菊样品间共有峰率为60.00%~100.00%,变异峰率为0.00~47.62%;当欧氏距离为5~10时,16批次洋甘菊药材可聚为3类,其中S1、S4、S5、S6、S7、S10、S12聚为一类,S3、S8、S9、S11、S13、S15、S16聚为一类,S2、S14聚为一类。该方法通过不同角度对洋甘菊药材的差异进行分析评价,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为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了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洋甘菊 红外光谱 双指标序列分析法 聚类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沙枣果实不同部位总酚的含量测定 被引量:32
11
作者 胡君萍 杨建华 +2 位作者 王新玲 木艾塔尔.努尔麦麦提 热娜.卡斯木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220-222,共3页
以没食子酸为对照品,采用Folin-Ciocalteu比色法测定新疆不同产地沙枣果肉及种子中总酚含量。没食子酸在2~12μg/mL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1),平均回收率为98.80%,RSD为1.81%。7个产地沙枣种子中的总酚含量均明显高于果... 以没食子酸为对照品,采用Folin-Ciocalteu比色法测定新疆不同产地沙枣果肉及种子中总酚含量。没食子酸在2~12μg/mL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1),平均回收率为98.80%,RSD为1.81%。7个产地沙枣种子中的总酚含量均明显高于果肉,种子总酚含量/果肉总酚含量约为3~5倍。实验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沙枣果实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枣果实 总酚 Folin-Ciocalteu比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桑叶中挥发油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 被引量:18
12
作者 孙莲 符继红 +2 位作者 张丽静 孟磊 刘雅婷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60-865,共6页
目的:建立一种新疆桑叶中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分析的方法。方法:采用乙醚超声萃取-水蒸气蒸馏的方法提取桑叶中的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桑叶中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共分离出80余峰,鉴定出了55种物质,占挥发油总成分的9... 目的:建立一种新疆桑叶中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分析的方法。方法:采用乙醚超声萃取-水蒸气蒸馏的方法提取桑叶中的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对桑叶中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共分离出80余峰,鉴定出了55种物质,占挥发油总成分的90%以上。用面积归一化法确定了各组分的相对含量。结果:所分离出的化合物中含有烷烃(C10-C40)、烯烃、不饱和醇、不饱和醛、不饱和酮、羧酸、酯、杂环化合物及芳香族化合物。主要成分为正十八烷(9.11%)、邻苯二甲酸二(2-甲基)丙酯(8.92%)和3,7,11,15-四甲基-2-十六碳烯-1-醇(7.19%)。挥发油中还含有少量的萜类化合物。结论:本方法稳定可靠,重现性好,适用于中药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叶 挥发油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蒜硫代亚磺酸酯抗氧化活性研究及含量测定
13
作者 李世颖 刘睿婷 +6 位作者 史荣梅 杜娟 马璇 肖赵辉 张露 李建光 李新霞 《分析测试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2285-2294,共10页
通过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和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铵盐(ABTS)自由基清除实验评估了冻干蒜粉及蒜氨酸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结果显示,经酶促反应生成的硫代亚磺酸酯对DPPH和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显著高... 通过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和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铵盐(ABTS)自由基清除实验评估了冻干蒜粉及蒜氨酸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结果显示,经酶促反应生成的硫代亚磺酸酯对DPPH和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显著高于灭酶和非酶体系(p<0.01);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法(UPLC-MS/MS)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析结果显示,硫代亚磺酸酯的产物有二甲基硫代亚磺酸酯、大蒜辣素、甲基烯丙基硫代亚磺酸酯和烯丙基甲基硫代亚磺酸酯。结合薄层色谱-生物自显影技术发现,大蒜辣素、甲基烯丙基硫代亚磺酸酯和烯丙基甲基硫代亚磺酸酯为主要的抗氧化成分。通过5,5'-二硫双(2-硝基苯甲酸)(DTNB)法测定了潜在总硫代亚磺酸酯含量,并发现其与供试品的抗氧化活性变化趋势呈正相关,且与前体物质蒜氨酸的含量直接相关。该文构建了硫代亚磺酸酯“成分-活性”的关联性研究体系,研究结果为天然抗氧化剂的开发和氧化应激相关疾病的预防及治疗策略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创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蒜 硫代亚磺酸酯 大蒜辣素 抗氧化 薄层生物自显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测多评法测定新疆两种洋甘菊中5种化学成分含量 被引量:12
14
作者 李建光 韩松林 +3 位作者 赵东升 张海波 耿晶 李新霞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491-1495,共5页
目的建立新疆两种洋甘菊中木犀草苷、芹苷元-7-葡萄糖苷、7-甲氧基香豆素、木犀草素、芹菜素的一测多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以芹菜素为内标物,建立其与木犀草苷、芹苷元-7-葡萄糖苷、7-甲氧基香豆素、木犀草素的相... 目的建立新疆两种洋甘菊中木犀草苷、芹苷元-7-葡萄糖苷、7-甲氧基香豆素、木犀草素、芹菜素的一测多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以芹菜素为内标物,建立其与木犀草苷、芹苷元-7-葡萄糖苷、7-甲氧基香豆素、木犀草素的相对校正因子,并进行含量测定,实现一测多评。同时采用外标法测定11批洋甘菊中木犀草苷、芹苷元-7-葡萄糖苷、7-甲氧基香豆素、木犀草素、芹菜素的含量,验证一测多评法的准确性。结果外标测定法5种化学成分在标准曲线范围内均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3);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木犀草苷99.7%、芹苷元-7-葡萄糖苷97.5%、7-甲氧基香豆素98.8%、木犀草素100.9%、芹菜素99.1%,RSD分别为1.8%,0.6%,0.5%,1.8%,1.9%。一测多评法中芹苷元-7-葡萄糖苷、木犀草苷、7-甲氧基香豆素、木犀草素相对芹菜素对照品的校正因子f分别为1.441,2.308,1.117,1.490,RSD分别为0.07%,0.04%,0.09%,0.18%。采用一测多评法计算的含量值与外标法实测值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在对照品缺乏、昂贵的情况下,以外标法测定芹菜素,利用相对校正因子实现对木犀草苷、芹苷元-7-葡萄糖苷、7-甲氧基香豆素、木犀草素的含量测定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菊 罗马洋甘菊 色谱法 超高效液相 一测多评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葡萄树伤流液抗氧化活性及热稳定性的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艾尔肯·依不拉音 阿吉姑·阿布都热西提 +1 位作者 李建光 买尔旦·买合木提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4-16,共3页
采用羟自由基(·OH)体系检测并研究比较新疆不同产地葡萄树伤流液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新疆葡萄树伤流液具有较强抗氧化活性,特别是对·OH的清除能力较强。不同产地葡萄树伤流液中,和田红葡萄树伤流液对·OH清除率... 采用羟自由基(·OH)体系检测并研究比较新疆不同产地葡萄树伤流液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新疆葡萄树伤流液具有较强抗氧化活性,特别是对·OH的清除能力较强。不同产地葡萄树伤流液中,和田红葡萄树伤流液对·OH清除率最大为83.35%,是0.01mg/mLVc的2.5倍。阿图什和喀什红葡萄树伤流液·OH清除率分别为57.15%、50.58%,而吐鲁番无核白葡萄树伤流液对·OH清除率与Vc相近;研究还发现,和田红葡萄树伤流液对.OH清除率具有较强的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树伤流液 抗氧化活性 羟自由基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辅助酸性离子液体泡腾法提取无花果叶补骨脂素的工艺优化
16
作者 张丽丽 常军民 +2 位作者 周朝曦 依明·尕哈甫 丛媛媛 《包装与食品机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5-41,共7页
为提高无花果叶中补骨脂素的提取率,在考察酸性离子液体浸泡时间、液料比、碳酸氢钠和氯化钠用量等10个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Plackett-Burman试验筛选显著性影响因素,利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采用超声辅助的酸性离子液体... 为提高无花果叶中补骨脂素的提取率,在考察酸性离子液体浸泡时间、液料比、碳酸氢钠和氯化钠用量等10个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Plackett-Burman试验筛选显著性影响因素,利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采用超声辅助的酸性离子液体泡腾法实现补骨脂素的高效提取。结果表明:酸性离子液体浸泡时间、液料比、碳酸氢钠质量和提取超声温度是影响补骨脂素提取率的主要因素;响应面法优化的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酸性离子液体浸泡时间8.25 h、液料比11∶1(mL/g)、碳酸氢钠用量0.758 g、超声温度35℃,在此条件下得到补骨脂素提取率为12.03096 mg/g。研究为无花果叶中补骨脂素的开发利用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辅助提取 酸性离子液体 泡腾法 补骨脂素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消解-ICP-AES法测定新疆不同产地天山花楸枝叶及果实中的元素 被引量:5
17
作者 何家伟 常军民 +3 位作者 姚军 张倩 薛海燕 刘玉花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544-547,共4页
采用微波消解-ICP-AES技术,测定了新疆不同产地天山花楸枝叶及果实中Ca,K,Mg,Na,Fe,Mn,Zn,Cu,Pb,As等十种元素的含量。结果发现:不同产地的天山花楸枝叶及果实中元素的含量均有差异,枝叶中的含量较果实中的含量要丰富,对人体有益的Ca,K,... 采用微波消解-ICP-AES技术,测定了新疆不同产地天山花楸枝叶及果实中Ca,K,Mg,Na,Fe,Mn,Zn,Cu,Pb,As等十种元素的含量。结果发现:不同产地的天山花楸枝叶及果实中元素的含量均有差异,枝叶中的含量较果实中的含量要丰富,对人体有益的Ca,K,Mg,Na,Fe,Mn,Zn,Cu等元素的含量均较高,有害元素Pb和As的含量较低。实验结果为更好的开发和利用新疆天山花楸药用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消解 ICP-AES 天山花楸 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药桑叶多糖的分离纯化及结构研究 被引量:12
18
作者 孙莲 于小蓉 孟磊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282-1286,共5页
研究了新疆药桑叶多糖的分离纯化及初步的结构分析。采用DEAE-Cellulose-52及Sephadex G-200分离纯化药桑叶多糖,采用聚酰胺薄层层析及GC法测定药桑叶多糖的组成,凝胶过滤法测定其相对分子质量,红外光谱测定其苷键类型。粗多糖经DEAE-5... 研究了新疆药桑叶多糖的分离纯化及初步的结构分析。采用DEAE-Cellulose-52及Sephadex G-200分离纯化药桑叶多糖,采用聚酰胺薄层层析及GC法测定药桑叶多糖的组成,凝胶过滤法测定其相对分子质量,红外光谱测定其苷键类型。粗多糖经DEAE-52分离得到6个多糖级分W1、W2、N1、N2、N3和N4,其中的4个级分W1、N1、N2和N4经Sephadex G-200纯化后,各个级分的洗脱峰均为单一对称峰。聚酰胺薄层法及GC法确定药桑叶多糖由葡萄糖、半乳糖、甘露糖、鼠李糖、阿拉伯糖及木糖等单糖组成。测得W1、N1、N2和N4的分子量分别为71 331Da,60 049Da,35 825Da和21 374Da。红外光谱中有典型的多糖吸收峰及α-型糖苷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药桑叶 多糖 分离纯化 结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录因子FoxO1对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铁死亡的影响
19
作者 邓敏 杨雪 +3 位作者 何瑶 祝贺杰 铁璐 李琳琳 《中国药理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884-1892,共9页
目的探讨转录因子FoxO1对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c reperfusion injury,IRI)诱导的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将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IRI组、诱导巨噬细胞特异性敲除FoxO1(FoxO1 icKO)组和... 目的探讨转录因子FoxO1对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c reperfusion injury,IRI)诱导的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将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IRI组、诱导巨噬细胞特异性敲除FoxO1(FoxO1 icKO)组和IRI+FoxO1 icKO组。通过腹腔注射他莫昔芬(25 mg·kg-1)特异性敲除小鼠巨噬细胞FoxO1,建立单侧肾脏IRI模型,检测血清中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水平,肾组织中Fe2+、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水平;通过HE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结构变化;利用qPCR技术检测肾组织中IL-1β和MCP1等炎症因子mRNA水平;运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细胞凋亡及铁死亡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IRI组小鼠Scr、BUN显著升高,炎症因子IL-1β、TNF-α、MCP1浸润增加,肾组织中Bax/Bcl2、cleaved-caspase-3/caspase-3、Cytochrome C及FTH1的蛋白表达均明显增加,GPX4的表达减少,此外,IRI组小鼠肾皮质中的Fe2+、MDA、ROS水平明显升高,GSH明显降低(P<0.05);而与IRI组相比,FoxO1 icKO组Scr、BUN明显下降,炎症因子浸润减轻,肾组织中凋亡相关蛋白表达降低,铁死亡蛋白GPX4表达水平升高,FTH1降低,肾皮质中的Fe2+、MDA、ROS水平下降,GSH明显增加(P<0.05)。结论诱导巨噬细胞特异性敲除FoxO1可减轻IRI诱导的AKI,其机制可能与FoxO1抑制IRI引起的铁死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肾损伤 缺血/再灌注损伤 铁死亡 巨噬细胞 转录因子 FOXO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酪素法测定新疆不同产地石榴皮中鞣质的含量 被引量:13
20
作者 张笑颖 帕丽达.阿不力孜 +1 位作者 朱焱 米热古丽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260-262,共3页
建立采用干酪素法测定石榴皮中鞣质含量的方法。结果表明,鞣质含量在1.02~6.12μg/m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r=0.9993;方法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4%,RSD=1.21%(n=6)。和田地区的皮山和策勒两县石榴皮鞣质含量略低于喀什地区的疏附、疏勒和叶... 建立采用干酪素法测定石榴皮中鞣质含量的方法。结果表明,鞣质含量在1.02~6.12μg/m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r=0.9993;方法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4%,RSD=1.21%(n=6)。和田地区的皮山和策勒两县石榴皮鞣质含量略低于喀什地区的疏附、疏勒和叶城地区。此方法准确可靠、重现性好,可以作为石榴皮药材质量控制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榴皮 鞣质 干酪素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