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芬太尼或瑞芬太尼复合七氟醚诱导在无肌松条件下插管的应用 被引量:11
1
作者 刘松涛 徐志新 曹兴华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22-124,共3页
目的计算芬太尼或瑞芬太尼复合七氟醚诱导在无肌松条件下插管的半数有效量(ED50),比较抑制气管插管反应的效果。方法择期短小手术患者49例,ASAⅠ或Ⅱ级,年龄20~50岁。按照入室顺序随机分为芬太尼组(F组,n=23)和瑞芬太尼组(R组,n=26)。8... 目的计算芬太尼或瑞芬太尼复合七氟醚诱导在无肌松条件下插管的半数有效量(ED50),比较抑制气管插管反应的效果。方法择期短小手术患者49例,ASAⅠ或Ⅱ级,年龄20~50岁。按照入室顺序随机分为芬太尼组(F组,n=23)和瑞芬太尼组(R组,n=26)。8%七氟醚肺活量诱导,眼睑反射消失后,维持呼气末七氟醚浓度(CETSev)为3%。按照改良Dixon序贯法调整芬太尼(剂量梯度为0.05μg/kg)或瑞芬太尼的剂量(剂量梯度为0.1μg/kg),静脉注射芬太尼或瑞芬太尼4min后气管插管。记录患者眼睑反射消失时间及气管插管反应。结果芬太尼ED50为1.30μg/kg(95%CI1.25~1.35μg/kg),瑞芬太尼ED50为0.47μg/kg(95%CI0.39~0.53μg/kg)。F组声带活动、呛咳和体动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R组(P<0.05)。结论无肌松条件下瑞芬太尼较芬太尼能更好地抑制气管插管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芬太尼 瑞芬太尼 七氟醚 剂量-效应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氟醚及丙泊酚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戚杨颂 蒋伟 +2 位作者 刘勇 梁姣 郑宏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77-479,共3页
目的观察七氟醚及丙泊酚对非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心肌功能的影响。方法 60例择期行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的患者随机均分为七氟醚组(S组)和丙泊酚组(P组)。S组从手术开始至缝皮结束时吸入2.3最低肺泡有效浓度七氟醚,P... 目的观察七氟醚及丙泊酚对非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心肌功能的影响。方法 60例择期行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的患者随机均分为七氟醚组(S组)和丙泊酚组(P组)。S组从手术开始至缝皮结束时吸入2.3最低肺泡有效浓度七氟醚,P组则靶控泵入3μg/ml的丙泊酚。检测术前、手术结束时、术后2、4 h血浆心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水平,并记录入室前、切皮时、劈胸骨时、手术结束时HR、MAP、CVP及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结果再灌注后两组血浆CK-MB和cTnI水平均升高,且术后2、4 h P组高于S组(P<0.05)。两组间HR、MAP、CVP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七氟醚或丙泊酚缺血预处理对非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心肌均有保护作用,其中七氟醚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醚 丙泊酚 冠状动脉搭桥术 心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患者自控连续外周神经阻滞治疗急性带状疱疹神经痛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严为科 柯雪茹 雷波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14-316,共3页
带状疱疹经抗病毒及对症处理多数可有效缓解疼痛。但少数疼痛严重患者,经常规镇痛治疗效果欠佳,病人生活质量差,发展成后遗神经痛几率较高^[1]。自2007年以来,我院对急性带状疱疹伴重度疼痛95例患者采用外周神经阻滞治疗。与间断外... 带状疱疹经抗病毒及对症处理多数可有效缓解疼痛。但少数疼痛严重患者,经常规镇痛治疗效果欠佳,病人生活质量差,发展成后遗神经痛几率较高^[1]。自2007年以来,我院对急性带状疱疹伴重度疼痛95例患者采用外周神经阻滞治疗。与间断外周神经阻滞治疗相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神经痛 神经阻滞治疗 急性带状疱疹 临床研究 患者 自控 缓解疼痛 后遗神经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