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亚麻醉剂量艾司氯胺酮对腹腔镜疝修补术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影响
1
作者 王秋韵 李明成 +5 位作者 顾慧芸 塔娜 其丽格 朱立东 高敬 曹兴华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2728-2733,共6页
目的探索亚麻醉剂量艾司氯胺酮对腹腔镜疝修补术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选取全麻下行腹腔镜疝修补术的男性患者72例,随机分为亚麻醉剂量艾司氯胺酮组(AS组)和对照组。AS组手术结束前30 min静脉注射0.2 mg/kg艾司氯胺酮,对照组给予... 目的探索亚麻醉剂量艾司氯胺酮对腹腔镜疝修补术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选取全麻下行腹腔镜疝修补术的男性患者72例,随机分为亚麻醉剂量艾司氯胺酮组(AS组)和对照组。AS组手术结束前30 min静脉注射0.2 mg/kg艾司氯胺酮,对照组给予同体积生理盐水。手术结束后患者直接送入麻醉恢复室(PACU)。记录拔管时间,拔管即刻、拔管10 min、拔管30 min、拔管1 h、拔管4 h血流动力学变化,采用躁动-镇静评分(RASS)和视觉模拟评估量表(VAS)对上述时间点患者躁动-镇静和疼痛评估,意识模糊评分量表(CAM-ICU)记录患者苏醒期间谵妄发生率,PACU留观时间,术后24 h采用40项恢复质量量表评分(QoR-40)评估恢复质量及不良事件。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S组患者拔管10 min后HR、MAP较高,且HR、MAP随时间的变化更为稳定(P<0.05);AS组在拔管即刻及后续各时间点的RASS、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RASS、VAS评分都会随时间变化(P<0.05),但AS组的变化过程更为平稳(P<0.05);与对照组相比,AS组患者术后拔管时间、PACU留观时间、术后谵妄、呼吸抑制、恶心呕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恢复质量显著提升(P<0.05)。结论亚麻醉剂量艾司氯胺酮能减轻腹腔镜疝修补术后患者疼痛和苏醒期躁动,同时维持患者在PACU中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提高复苏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麻醉剂量 艾司氯胺酮 苏醒期躁动 腹腔镜疝修补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