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腰椎松质骨CT值与年龄、双能X线骨密度值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
14
1
作者
张译徽
郭辉
朱新生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95-699,共5页
目的研究女性腰椎松质骨CT值与年龄、双能X线骨密度值的相关性。方法 103例女性住院患者纳入研究对象,所有患者行腰椎骨密度与腰椎螺旋CT检查,双能X线骨密度仪(DXA)测量腰1~4椎体骨密度(BMD)和T值。CT扫描分析腰1~4椎体松质骨CT...
目的研究女性腰椎松质骨CT值与年龄、双能X线骨密度值的相关性。方法 103例女性住院患者纳入研究对象,所有患者行腰椎骨密度与腰椎螺旋CT检查,双能X线骨密度仪(DXA)测量腰1~4椎体骨密度(BMD)和T值。CT扫描分析腰1~4椎体松质骨CT值。将所有研究对象的年龄、腰1~4椎体CT值、DXA测得BMD值及T值进行收集、整理及统计学处理。结果 1不同年龄段腰1~4椎体松质骨CT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02.5,P〈0.001);每两个年龄段间的CT值比较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组内比较腰1~4椎体之间的CT值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2按T值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3组(骨量正常、骨量减少及骨质疏松症组),各组间腰1~4椎体松质骨CT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248.6,P〈0.001)。组间两两比较,骨质疏松症组CT值〈骨量减少组CT值〈骨量正常组CT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组内比较腰1~4椎体的CT值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3腰1~4椎体BMD值与椎体松质骨CT值呈显著正相关(P〈0.001)。结论女性腰椎椎体的松质骨CT值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减低。DXA测得BMD值与腰椎椎体松质骨CT值存在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值
骨密度
T值
年龄
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MR椎体终板破坏分型鉴别诊断布鲁菌性脊柱炎与结核性脊柱炎
被引量:
8
2
作者
张译徽
朱新生
+2 位作者
夏巴海提.伊明
郑晓霜
郭辉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1-105,共5页
目的通过不同的椎体终板破坏分型分析布鲁菌性脊柱炎(BS)与结核性脊柱炎(TS)的骨质破坏的形态学差异。方法对37例BS和35例TS患者术前均行脊柱MR检査。将椎体终板骨质破坏按形态学特征分为5型(边缘型、中央1型、中央2型、混合型、完全型)...
目的通过不同的椎体终板破坏分型分析布鲁菌性脊柱炎(BS)与结核性脊柱炎(TS)的骨质破坏的形态学差异。方法对37例BS和35例TS患者术前均行脊柱MR检査。将椎体终板骨质破坏按形态学特征分为5型(边缘型、中央1型、中央2型、混合型、完全型),对BS及TS的MRI图像进行分型,并将观察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BS中央1型椎体终板骨质破坏的发生率明显高于TS(P<0.001);TS混合型椎体终板骨质破坏的发生率明显高于BS(P<0.001);BS和TS边缘型、中央2型、完全型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BS和TS病变部位及MR其他观察结果(包括椎体T1WI低信号、T2WI脂肪抑制高信号、椎间隙狭窄、椎间盘信号异常)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BS和TS在病变椎体终板骨质破坏的形态学上存在差异,有助于两者在MRI影像上的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菌
结核性
脊柱炎
磁共振成像
椎体终板
骨质破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腰椎松质骨CT值与年龄、双能X线骨密度值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
14
1
作者
张译徽
郭辉
朱新生
机构
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ctmri室
新疆医科大学
第一
附属
医院
影像中心
出处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95-699,共5页
基金
新疆医科大学科研创新基金项目(XJC2013219)
文摘
目的研究女性腰椎松质骨CT值与年龄、双能X线骨密度值的相关性。方法 103例女性住院患者纳入研究对象,所有患者行腰椎骨密度与腰椎螺旋CT检查,双能X线骨密度仪(DXA)测量腰1~4椎体骨密度(BMD)和T值。CT扫描分析腰1~4椎体松质骨CT值。将所有研究对象的年龄、腰1~4椎体CT值、DXA测得BMD值及T值进行收集、整理及统计学处理。结果 1不同年龄段腰1~4椎体松质骨CT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02.5,P〈0.001);每两个年龄段间的CT值比较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组内比较腰1~4椎体之间的CT值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2按T值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3组(骨量正常、骨量减少及骨质疏松症组),各组间腰1~4椎体松质骨CT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248.6,P〈0.001)。组间两两比较,骨质疏松症组CT值〈骨量减少组CT值〈骨量正常组CT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组内比较腰1~4椎体的CT值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3腰1~4椎体BMD值与椎体松质骨CT值呈显著正相关(P〈0.001)。结论女性腰椎椎体的松质骨CT值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减低。DXA测得BMD值与腰椎椎体松质骨CT值存在显著正相关。
关键词
CT值
骨密度
T值
年龄
女性
Keywords
CT attenuation value
Bone mineral density
T-score
Age
Female
分类号
R68 [医药卫生—骨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MR椎体终板破坏分型鉴别诊断布鲁菌性脊柱炎与结核性脊柱炎
被引量:
8
2
作者
张译徽
朱新生
夏巴海提.伊明
郑晓霜
郭辉
机构
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ctmri室
新疆医科大学
第一
附属
医院
影像中心
出处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1-105,共5页
文摘
目的通过不同的椎体终板破坏分型分析布鲁菌性脊柱炎(BS)与结核性脊柱炎(TS)的骨质破坏的形态学差异。方法对37例BS和35例TS患者术前均行脊柱MR检査。将椎体终板骨质破坏按形态学特征分为5型(边缘型、中央1型、中央2型、混合型、完全型),对BS及TS的MRI图像进行分型,并将观察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BS中央1型椎体终板骨质破坏的发生率明显高于TS(P<0.001);TS混合型椎体终板骨质破坏的发生率明显高于BS(P<0.001);BS和TS边缘型、中央2型、完全型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BS和TS病变部位及MR其他观察结果(包括椎体T1WI低信号、T2WI脂肪抑制高信号、椎间隙狭窄、椎间盘信号异常)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BS和TS在病变椎体终板骨质破坏的形态学上存在差异,有助于两者在MRI影像上的鉴别诊断。
关键词
布鲁菌
结核性
脊柱炎
磁共振成像
椎体终板
骨质破坏
Keywords
Brucella
Tuberculosis
Spondylitis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Vertebral endplate
Bone destruction
分类号
R593 [医药卫生—内科学]
R445.2 [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腰椎松质骨CT值与年龄、双能X线骨密度值相关性研究
张译徽
郭辉
朱新生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MR椎体终板破坏分型鉴别诊断布鲁菌性脊柱炎与结核性脊柱炎
张译徽
朱新生
夏巴海提.伊明
郑晓霜
郭辉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