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RNA在周围神经损伤后轴突再生中的作用的文献计量学研究
1
作者 库提鲁克·守克尔 艾克拜尔江·艾赛提 +1 位作者 沙拉依丁·艾尔西丁 艾克热木江·木合热木 《神经解剖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0-88,共9页
目的:周围神经损伤(PNI)是最常见的一种临床疾病。本研究通过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微RNA(miRNA)在周围神经后轴突再生中的治疗作用的当今研究热点和未来发展趋势,从而为后来相关研究提供可靠的参考。方法:应用Web of Science数据库,通过... 目的:周围神经损伤(PNI)是最常见的一种临床疾病。本研究通过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微RNA(miRNA)在周围神经后轴突再生中的治疗作用的当今研究热点和未来发展趋势,从而为后来相关研究提供可靠的参考。方法:应用Web of Science数据库,通过关键词TS=microRNA OR TS=miRNA AND TS=peripheral nerve injury OR TS=microRNA OR TS=miRNA AND TS=axonal regeneration筛检采集从2009年到2024年间发表的相关文章数据。并用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ace,从文献的作者、所属国家、关键词、爆发词和机构等方面进行评估。结果:从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共检索到301篇文献,通过剔除和筛选最终符合研究的文献有288篇。本研究所用的288篇文章共有1513名作者,他们分别来自34个国家,358个机构的1513名作者发表在148篇期刊上。引用了来自2038期刊的13941篇文献。另外本研究列出了文献年发表量、国家分布、发文量前5的作者、被引次数最多的5篇文章和发文量前十的机构,其中中国是发文量最多的国家,但在文章质量上跟欧美地区有着显著的差距。对机构的分析发现,国内机构在该领域的研究中占比最多,相互之间的合作密切,与国外机构缺乏合作。研究引用次数最多的文章是Let-7 microRNAs Regenerate Peripheral Nerve Regeneration by Targeting Nerve Growth Factor被引用了34次。发文量最多的机构是南通大学31篇。结论:虽然miRNA在周围神经损伤后轴突再生中的治疗作用研究起步较晚,论文数量相对较少,但有着极大的发展潜力。miRNA作为当今最热门的话题,它在神经炎症、神经细胞修复再生、神经保护和功能恢复等领域的作用机制已经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随着对该领域科研研究的投入,将会有更多高质量的文章发表在国内外优秀期刊上,使得周围神经损伤的治疗迎来新的纪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神经损伤 微RNA 轴突再生 文献计量学 周围神经再生 可视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2
作者 艾克拜尔江·艾赛提 沙拉依丁·艾尔西丁 +1 位作者 库提鲁克·守克尔 艾克热木江·木合热木 《神经解剖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1-219,共9页
目的:本研究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了关于间充质干细胞在周围神经损伤(PNI)和再生中的研究热点以及未来发展趋势。方法:通过在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使用关键词进行筛选,收集了从2013年1月1日到2024年6月1日之间发表的相关文章数据... 目的:本研究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了关于间充质干细胞在周围神经损伤(PNI)和再生中的研究热点以及未来发展趋势。方法:通过在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使用关键词进行筛选,收集了从2013年1月1日到2024年6月1日之间发表的相关文章数据。随后,我们利用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 Space和VOS viewer,从文献的发表数量、作者、所属国家、机构、关键词以及热门研究主题等多个角度进行综合评估。结果:在本研究中,我们广泛检索了Web of Science数据库,总计获取了386篇相关文献。我们分析了文献的年度发表量、国家分布、发表量前十的作者、被引用次数最多的10篇文章以及发表量前十的机构,更全面地了解最近10年周围神经损伤(PNI)治疗再生研究的现状和趋势。结论: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周围神经损伤方法为周围神经损伤的治疗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为周围神经再生治疗领域提供了数据和理论支持,推动了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在临床应用中的发展,有望为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选择,从而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康复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神经损伤 间充质干细胞 神经再生 施万细胞 文献计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慢性肾脏病患者骨密度水平与颈动脉IMT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包勤文 高健 +2 位作者 龚晨 董燕 白学玲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127-1131,共5页
目的研究不同分期老年慢性肾脏病(CKD)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骨密度水平的关系,为CKD不同分期老年人群骨质疏松症与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提供相关的理论及临床指导。方法以本院门诊及住院的老年CKD非透析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健康老人为对照组... 目的研究不同分期老年慢性肾脏病(CKD)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骨密度水平的关系,为CKD不同分期老年人群骨质疏松症与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提供相关的理论及临床指导。方法以本院门诊及住院的老年CKD非透析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健康老人为对照组,采用双能X线吸收法(DXA)测定腰椎骨和股骨区的骨密度水平(BMD),同时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探查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粥样斑块的情况;应用SPSS18.0软件包,统计分析骨密度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结果 CKD患者骨密度水平均比健康对照组显著降低(-2.4SD±0.18比-0.8SD±0.24,P<0.01);在非透析CKD患者中,肾小球滤过率(GFR)与骨密度水平呈现正相关,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CKD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0.78±0.21比0.71±0.24 mm,P<0.01)及斑块形成(66.6%比36%,P<0.01)、颈动脉硬化的患病率(66.6%比36%,P<0.01)较健康对照组均显著升高;直线相关分析显示,骨密度水平与hs CRP、TG、血磷、i PTH、血红蛋白(Hb)呈正相关(P<0.05或P<0.01),与GFR、血钙、血白蛋白(SAlb)、IMT、斑块形成、颈动脉硬化的患病率呈负相关(P<0.05或P<0.01);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收缩压、糖尿病、吸烟、药物以及BMD是CKD患者颈动脉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CKD患者IMT比对照组显著增厚(P<0.01),其颈动脉粥样斑块总检出率66%,对照组的总检出率仅为36%(P<0.01),CKD中晚期患者的颈动脉IMT增厚和粥样斑块的阳性率更为明显(P<0.05)。结论各期CKD患者骨密度水平均显著降低,且与颈动脉病变相关,骨质疏松可能是CKD患者并发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之一。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与患者的年龄、血脂、CKD不同分期及骨密度均有显著相关性,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与之亦有共同点。骨质疏松与动脉粥样硬化高度相关,二者互为因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慢性肾脏病 骨密度 颈动脉 IM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肩关节镜下带线锚钉内固定治疗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 被引量:8
4
作者 姜侃 孙荣鑫 钟广军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00-205,共6页
目的:探讨肩关节镜下应用可吸收带线锚钉内固定修复盂唇损伤治疗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的疗效与方法。方法:本组21例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患者,肩关节功能评估采用美国加州洛杉矶大学UCLA功能评分标准,术前评分平均(22.3±4.1)分。全部... 目的:探讨肩关节镜下应用可吸收带线锚钉内固定修复盂唇损伤治疗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的疗效与方法。方法:本组21例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患者,肩关节功能评估采用美国加州洛杉矶大学UCLA功能评分标准,术前评分平均(22.3±4.1)分。全部采用肩关节镜下可吸收带线锚钉内固定修复盂唇损伤。术后肩肘固定带固定患肩4~6周,按规定程序进行康复锻炼。结果:经3~18个月(平均8个月)的随访,术后UCLA评分平均(32.3±2.6)分。优(34~35分)11例,良(28~33分)7例,中(21~27分)3例,无差病例。术后肩关节活动范围正常。患者主观满意度:均较满意。结论:肩关节镜下应用可吸收带线锚钉内固定修复盂唇损伤治疗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内固定可靠、术后并发症少、功能恢复快等优点,是治疗复发性肩关节前脱位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检查 肩脱位/外科学 肩关节/外科学 肩关节/损伤 盂唇损伤 关节脱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高压氧对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患者血清细胞因子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5
作者 齐玲 刘杰 王成伟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11期1582-1585,共4页
目的:探讨鼠神经生长因子(mNGF)联合高压氧对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DEACMP)患者血清细胞因子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本院收治的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患者218例,回顾性分为接受高压氧治疗的对照组100例、接受鼠神经生长因子联... 目的:探讨鼠神经生长因子(mNGF)联合高压氧对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DEACMP)患者血清细胞因子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本院收治的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患者218例,回顾性分为接受高压氧治疗的对照组100例、接受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高压氧治疗的观察组118例。对比两组血清中神经损伤指标、炎症介质含量差异,评估其认知功能状态。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中神经损伤指标、炎症介质含量,MMSE总分及各个维度评分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中神经损伤指标肌酸激酶-BB(CK-BB)、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β蛋白(S-100β)、乳酸(Lac)的含量低于对照组;血清中炎症介质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白介素-18(IL-18)、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低于对照组;MMSE总分及各个维度评分值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mNGF联合高压氧治疗DEACMP,有助于患者神经损伤及全身炎症反应的减轻,认知功能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 鼠神经生长因子 高压氧 认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氧预处理对TKA及THA限制性输血患者术后氧化应激反应激活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齐玲 王成伟 +1 位作者 袁秀萍 马亚东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16期1494-1497,共4页
目的:研究高压氧预处理对全膝关节置换术(TKA)以及全髋关节置换术(THA)限制性输血患者术后氧化应激反应激活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7年12月期间在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和库尔勒市巴州人民医院医院进行TKA及THA手术并接受限... 目的:研究高压氧预处理对全膝关节置换术(TKA)以及全髋关节置换术(THA)限制性输血患者术后氧化应激反应激活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7年12月期间在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和库尔勒市巴州人民医院医院进行TKA及THA手术并接受限制性输血的患者,根据术前是否进行高压氧预处理分为HBOPC组和对照组。手术前及手术后24h,测定血清中氧化应激指标的含量及外周血中氧化应激分子、免疫分子的表达强度。结果:与组内手术前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血清中COR、NE、AT-Ⅱ、MDA、ROS的含量以及外周血中JNK、Akt、FoxO3a、Nrf2、ARE、Foxp3、GATA-3的表达强度显著升高,外周血中CD3、CD4、T-bet的表达强度显著降低,且HBOPC组患者手术后血清中COR、NE、AT-II、MDA、ROS的含量以及外周血中JNK、Akt、FoxO3a、Nrf2、ARE、Foxp3、GATA-3的表达强度低于对照组,外周血中CD3、CD4、T-bet的表达强度高于对照组。结论:高压氧预处理对TKA及THA限制性输血患者术后氧化应激反应的激活、免疫应答的紊乱具有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置换术 限制性输血 高压氧预处理 氧化应激 免疫应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挖掘技术在患者病情识别及管理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7
作者 张燕 彭伶丽 +1 位作者 梁玲玲 罗贞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7-20,共4页
数据挖掘通过逻辑回归、贝叶斯、决策树模型、人工神经网络等算法在海量医疗健康数据中挖掘出相关预测值或某病/某种情况的概率,以助医护人员识别潜在危重患者、评估疾病严重程度、预测病死率等,是有效的疾病管控方法。目前国内数据挖... 数据挖掘通过逻辑回归、贝叶斯、决策树模型、人工神经网络等算法在海量医疗健康数据中挖掘出相关预测值或某病/某种情况的概率,以助医护人员识别潜在危重患者、评估疾病严重程度、预测病死率等,是有效的疾病管控方法。目前国内数据挖掘还处于起步阶段,需在预警模型、护理记录标准化、引进数据集管理人员等方面加强建设,使数据挖掘用于医疗护理工作中,预测病情发展趋势,辅助临床决策,从而维护患者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挖掘 大数据 疾病 病情变化 病情识别 预警模型 患者安全 综述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绝经后女性退变性膝骨关节炎疼痛与性激素水平及关节液炎性因子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5
8
作者 牟利民 张文豪 +4 位作者 张思平 覃祺 韩明展 陈万吉 冉建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9期3652-3657,共6页
背景绝经后女性退变性膝骨关节炎(KOA)疼痛患者较为多见。绝经后女性体内性激素水平降低,体内性激素水平及关节液中炎性因子是否会影响膝关节疼痛,目前缺乏临床实践证据。目的探讨绝经后退变性KOA疼痛与患者血液中性激素〔雌二醇(E_(2)... 背景绝经后女性退变性膝骨关节炎(KOA)疼痛患者较为多见。绝经后女性体内性激素水平降低,体内性激素水平及关节液中炎性因子是否会影响膝关节疼痛,目前缺乏临床实践证据。目的探讨绝经后退变性KOA疼痛与患者血液中性激素〔雌二醇(E_(2))、睾酮(T)、泌乳素(PRL)、促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及孕酮(P)〕水平、膝关节液炎性因子〔白介素(IL)-1、IL-6、IL-10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之间的相关性,为临床中雌激素治疗退变性KOA疼痛提供新的诊疗依据。方法选取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因退变性KOA疼痛住院的女性绝经患者90例,患者行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后分为轻度疼痛组30例(VAS评分≤3分)、中度疼痛组30例(VAS评分4~6分)及重度疼痛组30例(VAS评分7~10分);对照组选取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同期体检的绝经后膝关节积液女性30例。所有受试者检测性激素和膝关节液中炎性因子。结果四组患者体质指数(BM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对照组、轻度疼痛组BMI低于重度疼痛组(P<0.05)。四组患者的E_(2)及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中、重度疼痛组E_(2)、T均低于对照组,中、重度疼痛组E_(2)与重度疼痛组T均低于轻度疼痛组(P<0.05)。对照组及轻、中、重度疼痛组退变性KOA患者的PRL、LH、FSH及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患者IL-1、IL-6、IL-10及TNF-α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轻度疼痛组IL-1,中、重度疼痛组IL-1、IL-6、IL-10、TNF-α均高于对照组,重度疼痛组IL-6、IL-10、TNF-α均高于轻度疼痛组(P<0.05)。E_(2)和T与膝关节疼痛VAS评分呈负相关(r_(s)=-0.686、-0.454,P<0.05),IL-1、IL-6及TNF-α与膝关节疼痛VAS评分呈正相关(r_(s)=0.517、0.665、0.319,P<0.05),IL-10与膝关节疼痛VAS评分之间无相关关系(r_(s)=0.162,P>0.05)。结论绝经后退变性KOA疼痛患者体内E_(2)及T水平与VAS评分呈负相关,不同疼痛程度退变性KOA患者的PRL、LH、FSH及P水平之间无明显差异。绝经后退变性KOA患者膝关节液中IL-1、IL-6及TNF-α水平与VAS评分呈正相关,降低关节内IL-1、IL-6及TNF-α水平可提高机体对膝关节疼痛的耐受,为临床上治疗退变性膝关节疼痛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激素 绝经后期 关节液 炎性因子 膝关节疼痛 骨关节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