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尿道前列腺球囊扩裂术与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比较 被引量:40
1
作者 张国飞 吴越 王玉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5期2766-2768,共3页
目的:比较经尿道前列腺球囊扩裂术(TUDP)与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PKR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的临床疗效和相关指标。方法:从2009年10月至2010年9月,采用TUDP与PKRP两种手术方式治疗BPH患者61例,其中TUDP组26例,PKRP组35例。观... 目的:比较经尿道前列腺球囊扩裂术(TUDP)与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PKR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的临床疗效和相关指标。方法:从2009年10月至2010年9月,采用TUDP与PKRP两种手术方式治疗BPH患者61例,其中TUDP组26例,PKRP组35例。观察两组患者住院费用(元)、手术时间(min)、手术出血量(mL)、围手术期心肺并发症,观察两组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最大尿流率(QmaX)、剩余尿量(RUV)、有无逆行射精(RE)、有无增加勃起功能障碍(ED)。结果:术前两组患者I-PSS评分、QOL评分、QmaX、RUV等相关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I-PSS评分、QOL评分、QmaX、RUV等相关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KRP组均优于TUDP组。两组患者住院费用、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围手术期心肺并发症、术后RE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ED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KRP在改善I-PSS、QOL、QmaX、RUV方面明显优于TUDP,是BPH患者优先选择的治疗方式。但是TUDP术在某些方面对PKRP术仍是有益补充,如年老体弱、合并心肺并发症耐受力低下的患者可选择TUDP术;对于相对年轻、避免RE的患者也可选择TUDP术;对于偏远的经济欠发达没有电切及激光设备地区,TUDP术也是可选择的方法;没有足够资金行经尿道电切术的前列腺增生症患者,也可选择此种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增生 经尿道前列腺球囊扩裂术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压灌注下经尿道分区等离子剜切治疗高龄高危前列腺增生 被引量:8
2
作者 张国飞 陈安龙 +2 位作者 邓玮 李飞 吴越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4年第4期342-343,347,共3页
目的:探讨低压灌注下经尿道分区等离子剜切治疗高龄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 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 , BPH)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1年6月~2013年6月,对98例高龄高危BPH患者行耻骨上造瘘,冲洗液距病人腹部高度50 cm。膀胱处... 目的:探讨低压灌注下经尿道分区等离子剜切治疗高龄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 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 , BPH)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1年6月~2013年6月,对98例高龄高危BPH患者行耻骨上造瘘,冲洗液距病人腹部高度50 cm。膀胱处于半空虚状态,行四区剜切治疗。结果手术时间31~135 min,(54±11) min;切除组织26~82 g,(35.0±4.5)g;术中出血量25~225 ml,(125±22)ml;术后2~4 d拔导尿管。无并发症。术后3个月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最大尿流率(Qmax)及残余尿(PVR)均明显改善(P=0.000)。结论低压灌注下经尿道分区等离子剜切治疗高龄高危BPH疗效确切,手术时间可控,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 经尿道 等离子电切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尿道前列腺球囊扩张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8
3
作者 张国飞 吴越 王玉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5期1699-1700,1702,共3页
目的观察经尿道前列腺球囊扩张术(TUDP)治疗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4月—2009年12月79例行TUDP治疗的BPH患者,年龄65~89岁,平均(75.4±9.2)岁,前列腺体积40~80ml,平均(46.2±4.4... 目的观察经尿道前列腺球囊扩张术(TUDP)治疗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4月—2009年12月79例行TUDP治疗的BPH患者,年龄65~89岁,平均(75.4±9.2)岁,前列腺体积40~80ml,平均(46.2±4.4)ml。术前、术后分别测定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剩余尿量(RUV)、最大尿流率(Qmax);测定手术时间(min)、术中出血量(ml)、住院费用(元)。结果随访3个月,术后平均IPSS〔(10.7±4.7)分〕较术前〔(22.3±5.1)分〕明显降低(P<0.05);术后平均QOL〔(2.2±1.1)分〕较术前〔(4.5±0.6)分〕明显降低(P<0.05);术后平均Qmax〔(18.2±5.7)ml/s〕较术前〔(6.2±2.8)ml/s〕明显升高(P<0.05);术后平均RUV〔(28.8±21.2)ml〕较术前〔(88.7±33.5)ml〕明显降低(P<0.05)。术中测定手术时间10~35min,平均(16.3±5.1)min;术中出血量2~40ml,平均(8.2±3.1)ml;住院费用2500~3500元,平均(2948.4±348.7)元。结论 TUDP是一种操作简单、可重复性强、手术时间短、出血少、费用相对较低且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对老年患者和体质弱的患者尤为适用,更适合于基层医院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增生 治疗 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周期多次经尿道深度电切联合膀胱灌注化疗治疗高龄T_2期高危浸润性膀胱癌45例 被引量:5
4
作者 张国飞 吴越 +4 位作者 汪清 邓玮 陈安龙 孙研 闫振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4年第8期711-712,728,共3页
目的探讨短周期多次经尿道深度电切联合膀胱灌注化疗治疗高龄高危T2期浸润性膀胱癌的疗效。方法2011年1月~2013年5月对45例高龄高危T2期浸润性膀胱癌采用2~4次经尿道深度电切联合膀胱灌注化疗,电切间隔时间4~6周,电切深度至脂肪层... 目的探讨短周期多次经尿道深度电切联合膀胱灌注化疗治疗高龄高危T2期浸润性膀胱癌的疗效。方法2011年1月~2013年5月对45例高龄高危T2期浸润性膀胱癌采用2~4次经尿道深度电切联合膀胱灌注化疗,电切间隔时间4~6周,电切深度至脂肪层。结果手术时间15~65rain,平均31rain。6例因肿瘤较大[(3.7±0.4)cm]行短周期4次电切,19例[肿瘤大小(3.2±0.5)em]行短周期3次电切,20例[肿瘤大小(2.3±0.6)cm]行短周期2次电切。45例随访4~29个月,复发率24.4%(11/45)。转移率11.1%(5/45),病死率8.9%(4/45)。结论短周期多次经尿道深度电切联合膀胱灌注化疗治疗高龄高危T,期浸润性膀胱癌疗效确切,方法简单,可重复性强,对于不能耐受或不愿接受根治性膀胱全切的患者,是一种可以谨慎选择的手术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尿道 电切术 浸润性膀胱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100plus双频双脉冲激光在输尿管结石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吴越 张国飞 +1 位作者 邓玮 李正峰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2年第4期334-336,共3页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下应用U100plus激光治疗输尿管结石的疗效。方法 2006年12月~2010年9月,对257例输尿管结石实施输尿管镜下U100plus激光碎石术,设置激光脉冲能量120 mJ,频率10 Hz。放置输尿管双J管7~30 d。结果 221例(86.0%)结石一次...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下应用U100plus激光治疗输尿管结石的疗效。方法 2006年12月~2010年9月,对257例输尿管结石实施输尿管镜下U100plus激光碎石术,设置激光脉冲能量120 mJ,频率10 Hz。放置输尿管双J管7~30 d。结果 221例(86.0%)结石一次粉碎成功,其中输尿管上段结石82.0%(73/89),中、下段结石88.1%(148/168)。7例二次碎石成功,总碎石成功率88.7%(228/257)。手术时间15~65 min,(23.4±5.1)min,激光工作时间2~44 min,(12.3±3.3)min。双J管拔出后2周复查B超,结石排净率96.1%(219/228)。术后肾绞痛35例,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U100plus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具有快速、高效、组织创伤极小、安全、操作简单等优点,可作为输尿管结石的首选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结石 U100plus激光 碎石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耻骨后途径膀胱颈部分结扎与经尿道途径尿道部分结扎制作犬膀胱出口梗阻模型的比较
6
作者 李磊 吴越 +2 位作者 张国飞 邓玮 陈安龙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4-67,共4页
目的比较两种犬膀胱出口梗阻(bladder outlet obstruction,BOO)诱导膀胱过度活动症(overactivity bladder,OAB)模型制备方法的效果。方法将26只雌性比格犬随机分成3组,模型A组10只,耻骨后途径膀胱颈部分结扎;模型B组10只,经尿道途径尿... 目的比较两种犬膀胱出口梗阻(bladder outlet obstruction,BOO)诱导膀胱过度活动症(overactivity bladder,OAB)模型制备方法的效果。方法将26只雌性比格犬随机分成3组,模型A组10只,耻骨后途径膀胱颈部分结扎;模型B组10只,经尿道途径尿道部分结扎;对照组(假手术组)6只,耻骨后途径暴露膀胱颈不做结扎。术后12周进行尿动力学检测。结果建模所需手术时间B组<对照组<A组[(10.7±3.9)vs.(15.2±2.1)vs.(18.4±3.2)min,F=67.97,P=0.02]。3组术前尿动力学检查结果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12周A组8只犬、B组10只犬在储尿期观察到逼尿肌不稳定收缩波,对照组未出现,A、B组逼尿肌压力、最大膀胱容量、残余尿明显高于对照组和术前,膀胱最大顺应性明显低于对照组和术前(P<0.05),A、B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照组术后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两种方法都能成功建立膀胱出口梗阻模型,但经尿道途径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更适合作为经尿道腔内微创手术治疗OAB研究的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出口梗阻 耻骨后途径 尿道途径 膀胱过度活动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