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OL6介导核糖体生成调节内皮细胞功能障碍影响高血压进展的机制
1
作者 胡晓咏 杨朝颖 +4 位作者 宋乾华 李红建 吕忠英 唐瑞 张颖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41-649,共9页
目的探讨核仁蛋白6(NOL6)在高血压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及其调控核糖体生成的机制。方法基于GEO数据库(高血压相关的芯片数据集GSE212338)筛选差异表达基因,结合核糖体生成相关的基因进行交集分析获取高血压中核糖体生成相关基因。将大鼠... 目的探讨核仁蛋白6(NOL6)在高血压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及其调控核糖体生成的机制。方法基于GEO数据库(高血压相关的芯片数据集GSE212338)筛选差异表达基因,结合核糖体生成相关的基因进行交集分析获取高血压中核糖体生成相关基因。将大鼠分为对照(Control)组和模型组(L-NAME组),利用N-硝基L-精氨酸甲酯(L-NAME)诱导构建高血压大鼠模型,HE染色观察各组主动脉壁的厚度及病理变化。qPCR检测大鼠主动脉组织中核糖体RNA(rRNA)表达以反映核糖体生成情况,Western blotting检测NOL6蛋白表达。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并将细胞分组处理(Control组、AngⅡ组、AngⅡ+si-NC组、AngⅡ+si-NOL6组和AngⅡ+CX-5461组),EU检测HUVEC中新生RNA合成情况,Western blotting和qPCR检测HUVEC中NOL6蛋白和mRNA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及磷酸化eNOS(p-eNOS)蛋白表达。结果结合GEO高血压数据集GSE212338的基因表达分析及核糖体生成基因集,鉴定出6个在高血压中表达显著改变且与核糖体生成相关的核心基因,其中NOL6差异最显著。L-NAME组大鼠主动脉壁厚度较Control组显著增加;rRNA表达显著上调,NOL6蛋白和mRNA表达显著上调。HUVEC实验中,AngⅡ组细胞的NOL6蛋白和mRNA、rRNA水平、新生RNA合成较Control组显著增加,较AngⅡ+si-NC组显著下调。与AngⅡ+si-NOL6组相比,AngⅡ+si-NC组和AngⅡ+CX-5461组细胞的NOL6蛋白及mRNA表达显著升高;与AngⅡ+si-NC组相比,AngⅡ+si-NOL6组和AngⅡ+CX-5461组的rRNA、新生RNA合成显著降低,eNOS及p-eNOS蛋白表达均显著增加。结论NOL6与高血压中核糖体生成异常相关,NOL6可通过调控核糖体生成影响eNOS表达,进而调节高血压的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仁蛋白6(NOL6) 核糖体生成 高血压 内皮细胞 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小RNA-423-5p在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治疗老龄心力衰竭大鼠的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2
2
作者 孙理华 吕忠英 +2 位作者 幸世峰 张雅玲 张颖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308-1311,共4页
目的探讨微小RNA(miRNA,miR)-423-5p在脂肪间充质干细胞(MSC)外泌体治疗老龄心力衰竭(HF)大鼠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18月龄SPF级大鼠38只,随机分为治疗组24只和模型组14只,2组腹腔注射异丙肾上腺素14 d,构造HF模型。治疗组给予心肌内注... 目的探讨微小RNA(miRNA,miR)-423-5p在脂肪间充质干细胞(MSC)外泌体治疗老龄心力衰竭(HF)大鼠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18月龄SPF级大鼠38只,随机分为治疗组24只和模型组14只,2组腹腔注射异丙肾上腺素14 d,构造HF模型。治疗组给予心肌内注射脂肪MSC外泌体后饲养2周。用Western blot鉴定其纯度;通过苏木精-伊红染色和Masson染色检测心肌损伤及纤维化程度;通过TargetScan和miRDB数据库对miR-423-5p的靶基因进行预测,并预测信号通路;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iR-423-5p、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和蛋白激酶B(Akt)基因表达,Western blot检测PI3K和Akt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miR-423-5p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苏木精-伊红和Masson染色显示,治疗组心肌损伤和纤维化均较模型组明显改善。TargetScan和miRDB数据库预测显示,miR-423-5p的靶基因分别是141个和545个,Draw Venn分析显示,2个数据库共同靶基因为52个,占总量的8.2%。预测分析显示,通路富集出4条信号通路,排在首位的为PI3K-Akt信号通路。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PI3K、Akt基因和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0.05)。结论脂肪MSC外泌体能治疗老龄HF大鼠,其机制可能通过miR-423-5p调节PI3K-Akt信号通路的途径产生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RNAS 间充质基质细胞 心力衰竭 利钠肽 心钠素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3
作者 桑婉玥 李红建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10期797-800,共4页
近年来,单核细胞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MHR)作为一种新型炎症反应标记物广受关注,该指标包含了炎症反应与脂质蓄积两个方面,这二者又是动脉粥样硬化(AS)的两个最基本特征,AS与心血管疾病(CVD)的发生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现有大量... 近年来,单核细胞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MHR)作为一种新型炎症反应标记物广受关注,该指标包含了炎症反应与脂质蓄积两个方面,这二者又是动脉粥样硬化(AS)的两个最基本特征,AS与心血管疾病(CVD)的发生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现有大量研究证实,MHR是一种可以动态反映炎症趋势的标志物,可以反映血管内的慢性炎症反应,能以非侵入性的方式评估CVD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本文结合近年相关文献就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在机体慢性炎症中的作用,以及MHR与CVD的研究现状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细胞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 心血管疾病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