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间质瘤的影像诊断及临床病理特点 被引量:11
1
作者 闫国田 陈欢 +1 位作者 韩秉艳 聂聪科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12,共4页
目的:提高对胃肠道间质瘤(GIST)及胃肠道外间质瘤(EGIST)的诊断和鉴别能力,熟悉其临床、病理特点。材料和方法:对23例GIST和EGIST进行影像、临床病理特点对比分析。结果:间质瘤的部位:食管1例,胃9例,十二指肠、横结肠、升结肠各1例。EGI... 目的:提高对胃肠道间质瘤(GIST)及胃肠道外间质瘤(EGIST)的诊断和鉴别能力,熟悉其临床、病理特点。材料和方法:对23例GIST和EGIST进行影像、临床病理特点对比分析。结果:间质瘤的部位:食管1例,胃9例,十二指肠、横结肠、升结肠各1例。EGIST10例:后腹膜2例,肠系膜6例,脾胃韧带1例,前腹壁1例。GIST肿块最小径1.5cm,最大径25cm。EGIST肿块最小径8cm,最大径32cm。GIST和EGIST肿块轮廓光整,与周围分界清楚,较大肿块见液化坏死。增强后多呈不同程度的不均匀强化、分隔状强化,坏死部分不强化。小的肿瘤常均匀强化。免疫组化表现CD117或CD34阳性,所有病例为低度恶性潜能,中度恶性,恶性间质瘤。结论:GIST和EGIST的临床症状少,影像表现相仿,组织来源相似,病理特点一样,为同一性质肿瘤,EGIST通常肿块更大,恶性度高。目前,间质瘤被认为是一种极低度、低度、中度、高度侵袭危险性肿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间质肿瘤 诊断显像 病理学 临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PWI对症状性卒中患者脑血流灌注及侧支循环建立评价 被引量:11
2
作者 郝璐 陈欢 王红 《磁共振成像》 CAS 2020年第10期904-907,共4页
目的研究MRI灌注加权成像(perfusion weighted imaging,PWI)对症状性卒中患者脑缺血区域血流灌注及侧支循环建立评价的临床价值。材料与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前来就诊具有症状性脑卒中患者80例,均先行常规MRI检查,对扩散加权成... 目的研究MRI灌注加权成像(perfusion weighted imaging,PWI)对症状性卒中患者脑缺血区域血流灌注及侧支循环建立评价的临床价值。材料与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前来就诊具有症状性脑卒中患者80例,均先行常规MRI检查,对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结果为阴性的患者再行MRI-PWI成像,测量分析患侧与健侧的局部脑血容量(reginal cerebral blood volume,rCBV)、局部脑血流量(reginal cerebral blood flow,rCBF)、平均通过时间(mean transit time,MTT)、最大峰值时间(time to peak,TTP)数值及时间-密度曲线。结果在29例DWI结果为阴性的患者中,有25例脑内存在异常灌注区域,其中Ⅰ1期8例、Ⅰ2期6例、Ⅱ1期5例、Ⅱ2期6例,缺血区域与健侧对比,rCBV、rCBF、MTT、TTP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Ⅰ2期及Ⅱ1期侧支血管建立良好。结论PWI对早期脑组织低灌注区域的检出率更高,同时可评价周边微血管的状态,为早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提供有力的诊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灌注加权成像 症状性卒中 脑血流灌注 侧支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脑出血患者血肿清除术后颅内压与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苑杨 郝璐 +1 位作者 杨岩 栾新平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1-34,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脑出血患者血肿清除术后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与颅内压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原发性脑出血行血肿清除+颅内压探头置入术72例患者,根据监测颅... 目的探讨原发性脑出血患者血肿清除术后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与颅内压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原发性脑出血行血肿清除+颅内压探头置入术72例患者,根据监测颅内压最高值分为3组,A组25例:颅内压≤10 mmHg;B组24例:颅内压11~20 mmHg;C组23例:颅内压>20 mmHg。对患者均于术后第1、3、5、7和14天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MMP-9水平,经头部CT监测脑水肿体积,并于术后采用颅内压监护仪连续观察颅内压7 d。结果血肿清除术后1、3、5、7和14 d,A组MMP-9水平分别为(82±11)、(117±12)、(156±14)、(132±14)、(108±18)mg/L,脑水肿体积分别为(15±6)、(19±7)、(22±8)、(19±7)、(17±6)cm^3;B组MMP-9水平分别为(93±14)、(138±13)、(188±17)、(153±17)、(134±12)mg/L,脑水肿体积分别为(19±7)、(23±8)、(30±10)、(26±8)、(20±7)cm^3;C组MMP-9分别为(104±16)、(199±14)、(390±22)、(296±15)、(213±15)mg/L,脑水肿体积分别为(22±8)、(30±10)、(42±12)、(32±19)、(24±8)cm^3。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并且MMP-9的水平变化与颅内脑水肿体积呈中度正相关(r=0.62,P<0.01)。结论原发性脑出血患者血肿清除术后,血清MMP-9水平与其脑水肿体积呈中度正相关,MMP-9水平越高,颅内压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脑出血 颅内压 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源CT容积灌注成像评价肝纤维化分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谭凡 王皓 +2 位作者 王云玲 王红 贾文霄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42-146,共5页
目的:利用双源CT灌注技术评估兔肝纤维化程度并分析CT灌注参数在其分期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四氯化碳法建立肝纤维化模型,共对46只肝纤维化成模兔及10只对照兔行灌注成像,取得不同肝纤维化级别肝灌注参数,包括:肝动脉灌注量(ALP)、门脉... 目的:利用双源CT灌注技术评估兔肝纤维化程度并分析CT灌注参数在其分期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四氯化碳法建立肝纤维化模型,共对46只肝纤维化成模兔及10只对照兔行灌注成像,取得不同肝纤维化级别肝灌注参数,包括:肝动脉灌注量(ALP)、门脉灌注量(PVP)、肝动脉灌注指数(HPI)、血流量(BF)、血容量(BV)。随后行病检分期,采用SPSS20.0软件,分析组间灌注参数值,并与肝纤维化严重程度进行相关性分析,运用Logistic回归探讨对肝纤维化病理分期影响最大的灌注参数。结果:随着肝纤维化分期增加,PVP值呈下降趋势(P<0.05);S0、S1期分别与S2、S3、S4期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PVP、HPI与肝纤维化分期存在一定相关性(r=-0.84,P<0.05;r=0.62,P<0.05)。其中,PVP的标准化回归系数最大(-6.23)。结论:双源CT容积灌注成像能通过血流动力学变化反映肝纤维化程度。PVP以相对定量的方式对肝纤维化进行分期,有助于临床对肝纤维化进行合理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源CT 肝纤维化 灌注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突方向离散度与密度成像对帕金森病脑深部核团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黄小盼 韩鸿宇 +3 位作者 王敏 马东辉 李沛珊 王红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9,19,共5页
目的利用神经突方向离散度与密度成像(neurite orientation dispersion and density imaging,NODDI)探索帕金森病患者(Parkinson’s disease,PD)灰质核团微结构变化。材料与方法对36例PD患者和26例健康者进行MRI扫描和NODDI图像后处理,... 目的利用神经突方向离散度与密度成像(neurite orientation dispersion and density imaging,NODDI)探索帕金森病患者(Parkinson’s disease,PD)灰质核团微结构变化。材料与方法对36例PD患者和26例健康者进行MRI扫描和NODDI图像后处理,比较两组神经突体积分数(intracellular volume fraction,Vic)、神经突方向分散度(orientation dispersion index,ODI),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评估不同核团Vic值诊断效能。结果与对照组相比,PD患者左侧黑质(P<0.001)、丘脑(P=0.003)及右侧尾状核头(P=0.002)、壳核(P<0.001)、苍白球(P<0.001)、黑质(P<0.001)、红核(P<0.001)、丘脑(P=0.006)Vi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左侧黑质(P<0.001)及右侧尾状核头(P=0.038)、壳核(P=0.001)、苍白球(P=0.023)、黑质(P<0.001)、红核(P=0.023)ODI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OC曲线显示,右侧黑质、红核、苍白球、壳核Vic指标诊断PD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分别为0.861、0.788、0.852、0.843。此外,右侧黑质苍白球及黑质壳核Vic值联合诊断PD的AUC分别为0.925、0.921。结论NODDI技术可以定性区分PD患者和健康人群,量化分析PD脑深部灰质核团微结构改变情况。Vic指标在黑质部位显示出最佳诊断效能,且黑质苍白球及黑质壳核的联合诊断的诊断效能均优于单一核团,这一发现为PD诊断提供新的神经影像学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突方向离散度与密度成像 核团 帕金森病 磁共振成像 黑质纹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神经突定向扩散与密度成像对脑胶质瘤分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6
作者 琚超 王敏 王红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00-102,110,共4页
脑胶质瘤是颅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具有高侵袭性及易复发的特点。目前,胶质瘤的分级主要依靠术后病理,但胶质瘤的早期发现及术前分级对手术方案的选择及术后患者的预后均具有重要的意义。近些年来,随着磁共振新技术的不断发展,扩散磁共... 脑胶质瘤是颅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具有高侵袭性及易复发的特点。目前,胶质瘤的分级主要依靠术后病理,但胶质瘤的早期发现及术前分级对手术方案的选择及术后患者的预后均具有重要的意义。近些年来,随着磁共振新技术的不断发展,扩散磁共振成像在脑胶质瘤的分级诊断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现就神经突定向扩散与密度成像的成像原理、特征及其在脑胶质瘤分级诊断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神经突密度 方向离散度 脑胶质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大腿股外侧肌颗粒细胞瘤一例 被引量:2
7
作者 琚超 王红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03-104,共2页
本文为回顾性研究,符合我国医学伦理的相关规定,符合2013年版赫尔辛基宣言。患者女,52岁,汉族,自诉4个月前发现右下肢肿物,伴阵发性锐痛,持续数秒,生长缓慢,于2021年6月1日就诊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专科检查:患者右下肢可见大小... 本文为回顾性研究,符合我国医学伦理的相关规定,符合2013年版赫尔辛基宣言。患者女,52岁,汉族,自诉4个月前发现右下肢肿物,伴阵发性锐痛,持续数秒,生长缓慢,于2021年6月1日就诊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专科检查:患者右下肢可见大小约2 cm×3 cm突起物,触之质硬,活动度可,界限明显。实验室检查:C-反应蛋白73.72 mg/L。既往史:20年前,于地方医院诊断为"抑郁症",现口服氯氮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细胞瘤 股外侧肌 大腿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四脑室脂肪神经细胞瘤一例
8
作者 努尔比亚·克然木 王红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04-105,共2页
本研究经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免除受试者知情同意,批准文号:2022K001。患者男,59岁,自诉于一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头痛,呈间断性胀痛,头昏沉感,头晕时感天旋地转,同时伴黑蒙,偶感恶心,无明显呕吐,坐立时头晕能... 本研究经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免除受试者知情同意,批准文号:2022K001。患者男,59岁,自诉于一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头痛,呈间断性胀痛,头昏沉感,头晕时感天旋地转,同时伴黑蒙,偶感恶心,无明显呕吐,坐立时头晕能缓解,1天前再次出现头晕表现,随后摔倒,于2022年3月7日来我院就诊。专科检查:患者神志清,精神不佳,语言缓慢,理解能力正常,双侧瞳孔等大。实验室检查:大生化γ球蛋白19%,A/G 1.22。既往史:慢性胃炎、食管炎病史,口服奥美拉唑胶囊。头颅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检查示第四脑室内可见多个点状钙化影(图1A)。头颅MRI检查示第四脑室可见一结节样异常信号,大小约11 mm×8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神经细胞瘤 第四脑室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