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消化道早癌术后出血的风险模型构建 被引量:18
1
作者 吴江 吴涛 +4 位作者 庞澜 阿里木江·阿不都热合曼 马秀英 陈鹏 朱勇荷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55-160,共6页
目的构建消化道早癌患者应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后术后出血的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2020年3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内镜中心治疗的560例消化道早癌患者临床资料,并依据ESD术后是否出血分为出血组(n=25)、对照组... 目的构建消化道早癌患者应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后术后出血的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2020年3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内镜中心治疗的560例消化道早癌患者临床资料,并依据ESD术后是否出血分为出血组(n=25)、对照组(n=535)。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ESD术后出血的危险因素,根据筛选的危险因素构建ESD术后出血风险预测模型,并采用ROC曲线对预测模型进行评价。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有高血压(OR=3.59,95%CI:1.72~6.86,P=0.000)、操作时间>90 min(OR=1.67,95%CI:1.18~3.73,P=0.008)、最大病灶直径≥3 cm(OR=1.55,95%CI:1.23~3.12,P=0.002)、病灶位于直肠(OR=1.71,95%CI:1.26~3.98,P=0.012)为消化道早癌患者ESD术后出血的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模型预测消化道早癌患者ESD术后出血的AUC为0.865(95%CI:0.849~0.976,P=0.000),准确率82.32%、敏感度84.00%、特异度82.24%、临界值为0.545。结论消化道早癌患者ESD术后出血与高血压、操作时间、病灶直径及病灶部位有关,预测模型可有效预测个体ESD术后出血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道早癌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术后出血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