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瘤周超声影像组学对小乳腺癌的诊断价值
1
作者 思小霞 赵青 +4 位作者 王英英 周亮 徐蕾 张利 景江新 《中国肿瘤临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603-609,共7页
目的:探索瘤内及瘤周超声影像组学模型对小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2021年1月至2025年1月收治的292例乳腺小结节(直径≤2 cm)患者的305个乳腺病灶。以7∶3随机分为训练集(214个)和测试集(91个)。提... 目的:探索瘤内及瘤周超声影像组学模型对小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2021年1月至2025年1月收治的292例乳腺小结节(直径≤2 cm)患者的305个乳腺病灶。以7∶3随机分为训练集(214个)和测试集(91个)。提取瘤内区域(intertumoral area,ITA)及2、4、6、8mm瘤周区域(peritumoral area,PTA)影像组学特征并筛选和降维,采用逻辑回归(Logistic regression,LR)算法构建模型,采用ROC曲线分析、Hosmer-Lemeshow检验和决策曲线分析(decision curve analysis,DCA)评估模型性能。结果:ITA模型、2mm PTA模型、2mm融合模型在训练集中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ROC curve,AUC)分别为0.869、0.897、0.909,测试集中分别为0.813、0.825、0.840。对于≤2 cm、<1 cm、1~2 cm乳腺病灶,2mm融合模型的总准确率分别为81.0%、82.7%、80.1%,BI-RADS的总准确率分别为76.4%、81.7%、73.6%。结论:瘤内及瘤周超声影像组学模型对小乳腺癌均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融合模型能有效提高预测性能,且对于不同直径乳腺小病灶的诊断效果均优于BI-RADS分类,有成为实践工作中辅助诊断工具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影像组学 肿瘤微环境 小乳腺癌 逻辑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