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汉维哈3个民族骨密度正常值测量结果及其差异性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刘文亚 赵效国 +1 位作者 邓晓帆 何秉贤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51-152,165,共3页
目的 分析新疆汉、维吾尔、哈萨克 3个民族正常人群骨密度值测量结果及其差异性 ,确定本地区各民族骨密度正常值 ,为开展骨质疏松症防治工作提供判断骨密度的依据。方法 对年龄 2 0~ 6 5岁来自新疆汉维哈 3个民族正常人群的 1340名... 目的 分析新疆汉、维吾尔、哈萨克 3个民族正常人群骨密度值测量结果及其差异性 ,确定本地区各民族骨密度正常值 ,为开展骨质疏松症防治工作提供判断骨密度的依据。方法 对年龄 2 0~ 6 5岁来自新疆汉维哈 3个民族正常人群的 1340名个体进行腰椎骨密度测量 ,按 5岁一个年龄段分别统计出均数和标准差 ,并且进行 3个民族同性别、同年龄之间骨密度差异性的分析。设备为TomoscanSR 70 0 0螺旋滑环式CT机 ,配合使用QCT 30 0 0骨密度测量系统 ,对所有调查对象的腰椎 2~ 4椎体松质骨进行测量和计算。结果  (1)新疆汉维哈 3个民族男性的骨密度峰值分别为184 0 4± 34 34、2 2 5 18± 14 6 5、2 4 0 16± 31 4 9mg cm ,女性的骨密度峰值分别为 174 0 4± 34 2 4、180 37± 32 4 5、2 0 0 92± 38 77mg cm。 (2 ) 3个民族男性骨密度的峰值年龄段分别是 2 0~ 2 5岁、30~35岁、2 5~ 30岁 ,而女性骨密度的峰值年龄段分别是 30~ 35岁、2 5~ 30岁、2 0~ 2 5岁 ,骨密度到达峰值后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下降 ;(3) 3个民族男性各个年龄段的骨密度值经方差分析全部P <0 0 5(0 0 17~ 0 0 3) ;而 3个民族女性除了 5 0~年龄段P =0 1180外 ,其余各个年龄段均P <0 0 5 (0 0 0 4~ 0 0 4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差异性分析 骨密度 骨质疏松症 正常值 定量CT测量 汉族 维吾尔族 哈萨克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诊断胰源性与肝硬化门脉高压不同侧支循环的价值 被引量:8
2
作者 王静 刘文亚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711-1713,共3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评价肝硬化性及胰源性门脉高压不同侧支循环开放的价值。方法胰源性和肝硬化所引起的门脉高压患者各19例,均进行MSCT检查,并经后处理重建显示二者侧支循环。结果胰源性门脉高压常引起胃网膜右静脉(18/...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评价肝硬化性及胰源性门脉高压不同侧支循环开放的价值。方法胰源性和肝硬化所引起的门脉高压患者各19例,均进行MSCT检查,并经后处理重建显示二者侧支循环。结果胰源性门脉高压常引起胃网膜右静脉(18/19)和胃冠状静脉曲张(15/19),较少有食管下段静脉曲张(2/19),无脐静脉开放;而肝硬化门脉高压较常见胃冠状静脉(19/19)、食管下段静脉曲张(15/19)和脐静脉开放(9/19),无胃网膜右静脉曲张。结论MSCTA在诊断及鉴别诊断胰源性和肝硬化所引起的门脉高压不同侧支循环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脉高压症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血管造影术 胰腺 侧支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源CT肺灌注成像诊断肺栓塞 被引量:1
3
作者 叶梅 刘文亚 +3 位作者 肖虎 党军 高晓燕 木合拜提.买合苏提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3年第9期551-554,共4页
目的探讨双源CT肺动脉造影(CTPA)结合双能量肺灌注成像(DEPI)诊断肺栓塞的价值。方法选取肺栓塞患者17例,应用双源CT行平扫,以双能量扫描模式进行增强扫描,重建出3组图像,分别行CTPA及DEPI,对CTPA所示段及亚段肺血管内充盈缺损的位置、... 目的探讨双源CT肺动脉造影(CTPA)结合双能量肺灌注成像(DEPI)诊断肺栓塞的价值。方法选取肺栓塞患者17例,应用双源CT行平扫,以双能量扫描模式进行增强扫描,重建出3组图像,分别行CTPA及DEPI,对CTPA所示段及亚段肺血管内充盈缺损的位置、数目、形态与DEPI图像进行对比。结果当肺段、亚段肺血管呈完全充盈缺损(完全栓塞)时,相应的DEPI图像主要以肺段或亚段分布的灌注缺损为主;而部分充盈缺损(部分栓塞)时,DEPI图像以不均匀灌注缺损为主。DEPI显示6处肺段区灌注缺损而CTPA未见栓子。结论 DEPI与CTPA相结合,可为诊断肺栓塞提供更多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栓塞 放射摄影术 双能扫描投影 灌注成像 血管造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质疏松症与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刘文亚 杨文 +1 位作者 王海涛 党军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4期483-485,共3页
目的分析骨密度与心血管疾病各个危险因素之间有无相关性及其相关的程度,探讨其内在机制,为制定综合防治计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55例调查个体进行腰椎骨密度(BMD)的定量CT测量,并通过填写完整的调查表了解被调查个体的一般情况、生... 目的分析骨密度与心血管疾病各个危险因素之间有无相关性及其相关的程度,探讨其内在机制,为制定综合防治计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55例调查个体进行腰椎骨密度(BMD)的定量CT测量,并通过填写完整的调查表了解被调查个体的一般情况、生活习惯及与心血管疾病有关的各种因子的详细情况,用多元逐步回归方法分析有关因素与骨密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1)年龄、体重指数、饮酒、鸡蛋、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尿蛋白均对人群BMD有影响;(2)影响男性BMD的危险因素有年龄、饮酒、鸡蛋、血钙、血磷、低密度脂蛋白、尿素氮、肌酐和尿蛋白,而影响女性BMD的危险因素是年龄、体重指数、高血压和总胆固醇值水平;(3)对人群BMD影响程度最大的因素依次是年龄、饮酒、血胆固醇和肌酐水平;对男性BMD影响最显著的因素依次是年龄、饮酒、血糖和尿素氮,而对女性BMD影响最为显著的因素是年龄、体重指数和总胆固醇水平;(4)得到3个BMD评估值的计算公式,综合反映了主要影响因素对BMD的综合作用。结论BMD与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有密切关系,预防这些危险因素有同时防治心血管疾病和骨质疏松症的双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MD 危险因素 年龄 饮酒 体重指数 总胆固醇 心血管病 骨质疏松症 心血管疾病 骨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人骨质疏松与冠状动脉硬化关系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6
5
作者 赵圆 刘文亚 +3 位作者 邢艳 周晓辉 徐新娟 杨文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3期250-252,288,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人骨质疏松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对64例老年患者进行腰椎骨密度(BMD)的定量CT(QCT)测定判断有无骨质疏松症,运用多排螺旋CT(MSCT)检测冠脉钙化积分和总积分,并通过填写调查表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生活习惯及其他... 目的探讨老年人骨质疏松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对64例老年患者进行腰椎骨密度(BMD)的定量CT(QCT)测定判断有无骨质疏松症,运用多排螺旋CT(MSCT)检测冠脉钙化积分和总积分,并通过填写调查表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生活习惯及其他影响冠脉钙化的因素。将所有患者按冠脉钙化总积分值分为TCS>50组和TCS≤50组,并比较两组的临床数据和骨密度,用Logistic回归方法和偏相关法分析有关因素与冠脉钙化之间的关系。结果年龄、腰椎BMD、血Ca、TC、TG、HDL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体重指数、血清LDL、P、ApoA、ApoB等指标,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Logistic回归显示:年龄、高密度脂蛋白、吸烟及骨质疏松对冠脉钙化有影响,其中年龄、吸烟及骨质疏松是其独立危险因素,高密度脂蛋白是保护因素,偏相关分析得出骨质疏松与冠脉钙化之间存在正相关,腰椎BMD与冠脉TCS存在负相关关系。结论老年人骨质疏松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MSCT检测的TCS可作为反映冠状动脉硬化和骨质疏松关系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骨密度 冠状动脉钙化 冠脉钙化总积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3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李晖 张源明 +4 位作者 刘永兵 王俊华 李鲁 高翠荣 赵园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5年第1期45-48,共4页
目的 探讨血清25羟维生素D3与老年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相关性.方法 对269例老年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分为狭窄组114例和正常组1 55例,应用Gensini积分判断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测定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按照25羟维生素D3四分位数分为:Q... 目的 探讨血清25羟维生素D3与老年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相关性.方法 对269例老年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分为狭窄组114例和正常组1 55例,应用Gensini积分判断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测定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按照25羟维生素D3四分位数分为:Q1组(<15.0 nmol/L)60例,Q2组(15.0~22.1 nmol/L)74例,Q3组(22.2~35.6 nmol/L)68例,Q4组(>35.6 nmol/L)67例.结果 狭窄组与正常组25羟维生素D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5.05±16.08)nmol/L vs (31.83±22.36)nmol/L,P=0.004];Q1组、Q2组、Q3组与Q4组Gensini 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血清25羟维生素D3与C反应蛋白呈负相关(r=0.548,P=0.000),与Gensini评分呈负相关(r=-0.183,P=0.003).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25羟维生素D3是老年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独立保护因素(P<0.01).结论 低水平25羟维生素D3与老年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相关,需进一步研究证实补充25羟维生素D3是否会减少老年冠心病的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冠状动脉狭窄 冠状血管造影术 维生素D缺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