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个性化护理在提高风湿免疫科患者满意度的临床应用
1
作者 玛热亚木·阿不地里木 阿依努尔·斯德克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B03期1580-1580,共1页
目的研究探讨风湿免疫科患者满意度而实施个性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风湿免疫科收治的患者241例,采取双盲对照随机分组研究,其中对照组120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121例,结合患者病症特点行个性化护理,评估分析两组对护理服... 目的研究探讨风湿免疫科患者满意度而实施个性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风湿免疫科收治的患者241例,采取双盲对照随机分组研究,其中对照组120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121例,结合患者病症特点行个性化护理,评估分析两组对护理服务质量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显著性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服务作为当前较为新式的临床护理模式,其护理理念在于重视优质的护理服务,同时重视并及时解决患者个体需求,促进满意度增长,真正实现“以人为本”服务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湿免疫科 满意度 个性化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维吾尔族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的生化和免疫学特征 被引量:1
2
作者 罗德梅 赵春梅 +1 位作者 张琼 罗莉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842-844,858,共4页
目的:分析维吾尔族与汉族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的肝功能生化和免疫学特征。方法:对60例维吾尔族与60例汉族PBC患者的肝功能生化及免疫学指标进行分析比较差别。结果:维吾尔族60例PBC患者抗核抗体(ANA)、抗线粒体抗体(AMA)、抗线... 目的:分析维吾尔族与汉族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的肝功能生化和免疫学特征。方法:对60例维吾尔族与60例汉族PBC患者的肝功能生化及免疫学指标进行分析比较差别。结果:维吾尔族60例PBC患者抗核抗体(ANA)、抗线粒体抗体(AMA)、抗线粒体-2型抗体(AMA-2)阳性率分别为61.7%(37/60)、96.7%(58/60)、95.0%(57/60);汉族60例PBC患者中ANA、AMA、AMA-2抗体阳性率分别为70.0%(42/60)、100.0%(60/60)、96.7%(58/60)。两组PBC患者肝功能异常均以胆汁淤积为主,伴有高水平的IgM血症和自身抗体。结论:维吾尔族PBC患者多发于中年女性,肝生化、免疫学指标异常与汉族PBC患者无差异。PBC发病不受地区和人种的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吾尔族 肝硬化 胆汁性 肝炎 抗线粒体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风湿免疫疾病中肺部并发症的预防治疗以及护理
3
作者 阿依努尔·斯德克 玛热亚木·阿不地里木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B03期1585-1585,共1页
目的研究探讨风湿免疫疾病中肺部并发症的预防治疗以及护理。方法:选取风湿免疫疾病患者133例,结合该病症特点及肺部病症发生可能性给予预防性治疗,依据患者护理模式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66例,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67例,采取... 目的研究探讨风湿免疫疾病中肺部并发症的预防治疗以及护理。方法:选取风湿免疫疾病患者133例,结合该病症特点及肺部病症发生可能性给予预防性治疗,依据患者护理模式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66例,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67例,采取针对性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服务评分及住院时间均显著性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肺部并发症率显著性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结合实际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及时与病患沟通交流,提升患者治愈的信心,提升了治疗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湿免疫疾病 肺部并发症 治疗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小鼠模型中Bregs细胞、IL-10和TGF-β的变化及其内在关系 被引量:12
4
作者 杜文静 罗莉 +2 位作者 孟岩 吉鹏 董旭南(指导)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1期2566-2569,2575,共5页
目的:探讨Bregs细胞、血清中IL-10和TGF-β与类风湿关节炎(RA)活动的相关性。方法:建立小鼠Ⅱ型胶原诱导类风湿关节炎(CIA)模型;采用HE染色观察对照组和CIA组小鼠关节滑膜和周围细胞的变化,并提取滑膜组织中的mRNA检测其中IL-10和TGF-... 目的:探讨Bregs细胞、血清中IL-10和TGF-β与类风湿关节炎(RA)活动的相关性。方法:建立小鼠Ⅱ型胶原诱导类风湿关节炎(CIA)模型;采用HE染色观察对照组和CIA组小鼠关节滑膜和周围细胞的变化,并提取滑膜组织中的mRNA检测其中IL-10和TGF-β的变化。采用CBA法测定CIA组与对照组血清中IL-10、TGF-β的含量。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IA组与对照组中Breg细胞(CD1dhighCD5+CD19high)比例的变化。结果:对照组小鼠足爪关节无红肿;CIA组小鼠足跖部出现肿胀,关节明显红肿增粗。CIA组与对照组关节炎评分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小鼠滑膜细胞排列整齐,无增生,无炎症细胞浸润;CIA组滑膜细胞水肿,排列不整齐,有3~5层明显增生,有大量的炎症细胞浸润,并出现新生血管。与对照组相比,CIA组滑膜细胞中IL-10和TGF-β的mRNA表达水平差异显著(P<0.05)。同时,CIA组血清中IL-10和TGF-β的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CIA组小鼠脾脏中Breg细胞(CD1dhighCD5+CD19high)比例明显增多(P<0.05)。结论:与对照组相比,在CIA组小鼠血清和滑膜组织中IL-10和TGF-β表达水平、脾脏中Breg细胞比例均显著升高,Breg细胞在RA发病进程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CIA) 小鼠动物模型 Breg细胞 IL-10 TGF-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TNF-α、IL-2及IL-13变化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孟岩 李鸣远 +1 位作者 张新玉 罗莉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2期188-190,194,共4页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IL)-2及IL-13变化,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自我院收治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自我院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双...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IL)-2及IL-13变化,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自我院收治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自我院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双抗体夹心法检测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及对照组血清中TNF-α、IL-2及IL-13变化,并与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活动度指标血浆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DAS28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治疗前观察组血清TNF-α、IL-2及IL-13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TNF-α、IL-2及IL-13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发病期血清TNF-α、IL-2及IL-13变化与血浆ESR、CRP水平及DAS28评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TNF-α、IL-2及IL-13均明显升高,且与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活动度密切相关,患者经治疗后可得到有效改善,值得临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白介素-2(IL-2) 白介素-13(IL-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eg细胞在类风湿关节炎合并潜伏性结核感染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6
作者 李鸣远 孟岩 +2 位作者 武云 米娜瓦尔.胡加艾合买提 赵春梅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6年第12期112-115,共4页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合并潜伏性结核感染患者Treg细胞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于本院诊断为潜伏性结核感染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30例纳入观察组,并将本院同期无结核感染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30例纳入对照组。检测两...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合并潜伏性结核感染患者Treg细胞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于本院诊断为潜伏性结核感染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30例纳入观察组,并将本院同期无结核感染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30例纳入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血清中Treg细胞及相关炎性因子水平,探讨Treg细胞在潜伏性结核感染中的临床意义。结果观察组患者Treg细胞水平[(4.36±1.12)%]明显低于对照组[(5.46±1.62)%](P<0.05),而Th17细胞和Th17/Treg细胞水平[(0.21±0.04)%,(0.25±0.07)%]均高于对照组[(1.01±0.19)%,(0.21±0.04)%](P<0.05)。观察组患者白介素(IL)-17水平[(19.65±2.36)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16.84±3.12)pg/ml](P<0.05),而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4.93±0.42)pg/ml,(3.98±0.36)ng/m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6.37±1.35)pg/ml,(4.93±0.42)ng/ml](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两组患者Treg细胞水平与Th17细胞和IL-17水平均呈负相关(r分别为-0.32、-0.54,P<0.05),而Treg细胞水平与IL-10和TNF-α水平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47、0.61,P<0.05)。结论类风湿关节炎合并潜伏性结核感染患者Treg细胞水平下降,Treg细胞水平与结核感染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结核感染 TREG细胞 炎性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质疏松免疫相关标志物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其鉴定
7
作者 孙蛟 丛珊 罗莉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108-1113,共6页
目的 鉴定骨质疏松中与免疫相关的失调机制及潜在的诊断预测标志物。方法 从GSE35958和GSE56815数据集中下载骨质疏松和对照人群的基因表达谱数据。通过筛选差异表达基因(DEG)和免疫学数据库和分析门户(ImmPort)数据库比较获得免疫相关... 目的 鉴定骨质疏松中与免疫相关的失调机制及潜在的诊断预测标志物。方法 从GSE35958和GSE56815数据集中下载骨质疏松和对照人群的基因表达谱数据。通过筛选差异表达基因(DEG)和免疫学数据库和分析门户(ImmPort)数据库比较获得免疫相关DEG。利用Clusterprofiler软件包对免疫相关DEG进行富集分析。采用检索相互作用基因/蛋白质的搜索工具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并鉴定网络内连接度最大的前10个基因作为候选基因。随后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logistic回归和列线图评价候选基因的诊断预测作用。最后,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这些基因在骨质疏松症患者骨髓组织的差异表达。结果 通过交集分析获得138个免疫相关DEG。富集分析结果提示这些基因参与免疫炎症等生物学功能,以及T细胞受体、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MAPK)、大鼠肉瘤病毒癌基因同源物(Ras)、破骨细胞分化和B细胞受体等信号通路。另外,在候选基因中,在骨质疏松中上调表达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以及下调表达的蛋白激酶B1(AKT1)、 SRC和JUN原癌基因的连接度最大。其中,VEGFA、 EGFR、 JUN和AKT1的诊断预测价值最佳。结论 免疫相关基因的筛选将有助于对骨质疏松症疾病的理解及免疫治疗靶点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标志物 免疫 差异表达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燥综合征患者唇腺活检、腮腺造影及唾液腺SPECT诊断价值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刘慧 赵春梅 +4 位作者 龚忠诚 凌彬 克热木·阿巴斯 尹小朋 林兆全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6-69,共4页
目的:比较腮腺造影、唇腺活检及唾液腺SPECT(99mTcO-4唾液腺动态显像)在诊断干燥综合征(SS)中的价值。方法:纳入接受3项检查的患者59例,SS 41例,非SS 18例。分析比较各检查方法诊断SS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及约登指数。结果:唇腺活... 目的:比较腮腺造影、唇腺活检及唾液腺SPECT(99mTcO-4唾液腺动态显像)在诊断干燥综合征(SS)中的价值。方法:纳入接受3项检查的患者59例,SS 41例,非SS 18例。分析比较各检查方法诊断SS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及约登指数。结果:唇腺活检、腮腺造影、唾液腺SPECT的灵敏度分别为:63.4%、82.9%和92.7%;特异度分别为:94.4%、83.3%、88.9%;准确度为分别为72.9%、83.1%、91.5%。唇腺活检的灵敏度及准确度较其他2项检查低(P<0.05)。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9 3±0.059 8、0.831 3±0.061 5和0.907 9±0.049 3(P<0.01);Youden指数分别为0.578、0.662和0.816。结论:唾液腺SPECT是诊断干燥综合征行之有效的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综合征 腮腺造影 活检 99mTcO-4唾液腺动态显像(SPE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默狼疮相关肺动脉高压高表达的HMGB1通过TLR4/NF-κB途径抑制低氧诱导的PASMC增殖、迁移及胶原合成 被引量:4
9
作者 李鸣远 孟岩 武云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7期2123-2128,共6页
目的:探讨沉默狼疮相关肺动脉高压(SLE-PAH)高表达的HMGB1通过TLR4/NF-κB途径抑制低氧诱导的PASMC增殖、迁移及胶原合成的作用机制。方法:分别测定SLE-PAH患者血浆中HMGB1含量与低氧诱导PASMC内HMGB1表达的变化;siRNA沉默PASMC内HMGB1... 目的:探讨沉默狼疮相关肺动脉高压(SLE-PAH)高表达的HMGB1通过TLR4/NF-κB途径抑制低氧诱导的PASMC增殖、迁移及胶原合成的作用机制。方法:分别测定SLE-PAH患者血浆中HMGB1含量与低氧诱导PASMC内HMGB1表达的变化;siRNA沉默PASMC内HMGB1表达,MTT法与EdU实验测定细胞增殖,Boyden小室试验测定细胞迁移,胶原酶消化法与Western blot测定胶原合成能力,同时检测TLR4/NF-κB信号通路的表达情况;采用siRNA-HMGB1与TLR4激活剂处理PASMC,低氧环境下培养,再次测定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与正常受试者及SLE患者相比,SLE-PAH患者血浆中HMGB1含量显著升高(P<0.05),且SLE-PAH患者中处于SLE活动期与合并重度PAH血浆HMGB1含量高于非活动期与合并轻中度PAH(P<0.05);低氧诱导PASMC同样促进了HMGB1表达(P<0.05);而沉默HMGB1则能抑制低氧诱导的PASMC增殖、迁移及胶原合成(P<0.05),同时抑制TLR4/NF-κB信号通路的表达(P<0.05),但该变化能被TLR4激活剂LPS所逆转(P<0.05)。结论:HMGB1通过TLR4/NF-κB途径抑制低氧诱导的PASMC增殖、迁移及胶原合成,是SLE-PAH可能的治疗靶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肺动脉高压 肺动脉平滑肌肉细胞 高迁移率族蛋白 Toll样受体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多灶性骨髓炎1例及文献回顾 被引量:2
10
作者 胡永玮 刘蕊 罗莉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140-1145,共6页
分析1例慢性多灶性骨髓炎病例的临床表现、血清学及影像学检查、诊断依据、治疗方案、出院后随访评估等,了解慢性复发性多灶性骨髓炎的发病机制、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并进一步了解自身炎症性骨病的特点。本例患者青少年起病,伴有严重... 分析1例慢性多灶性骨髓炎病例的临床表现、血清学及影像学检查、诊断依据、治疗方案、出院后随访评估等,了解慢性复发性多灶性骨髓炎的发病机制、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并进一步了解自身炎症性骨病的特点。本例患者青少年起病,伴有严重皮损,有进行性加重的脊柱关节疼痛,结合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符合慢性多灶性骨髓炎的诊断。经过抗炎、止痛效果不佳,后换用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抑制剂后疼痛缓解,炎症指标恢复正常,皮疹及影像学检查明显改善。慢性复发性多灶性骨髓炎属于自身炎症性骨病中多基因疾病的一种,又称慢性非细菌性骨髓炎,是一种罕见的非感染性炎性疾病,可引起多灶性溶骨性病变,以周期性加重和缓解为特征。该病发病率低,发病机制不清楚,可能与促炎及抗炎失衡有关,诊断无特异性指标及统一的诊断标准,常易与代谢性骨病、感染、肿瘤等疾病相混淆,临床表现为骨痛、发热、皮疹、骨折等,实验室检查可见炎症指标明显增高,影像学检查有溶骨性或硬化性改变,MRI在识别骨病变和组织水肿上更有效,而且比骨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ECT)更准确。治疗用药方面,多数开始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但易复发并出现新发病灶,还可选择其他治疗方案,如糖皮质激素、TNF-α抑制剂及双磷酸盐、甲氨蝶呤等改善病情的抗风湿药物(disease-modifying anti-rheumatic drugs,DMARDs)。对慢性多灶性骨髓炎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可以预防和减少疾病的并发症,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多灶性骨髓炎 自身炎症性骨病 肿瘤坏死因子α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介素-38在活动期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的表达及与IKKβ激酶的关系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继云 赵旌 +1 位作者 努尔夏提·塔布什 罗莉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8-53,共6页
目的:研究活动期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中白介素-38(IL-38)和IKKβ激酶的表达水平,以探讨IL-38与IKKβ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IL-38、IKK基因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IL-38、肿瘤坏死... 目的:研究活动期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中白介素-38(IL-38)和IKKβ激酶的表达水平,以探讨IL-38与IKKβ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IL-38、IKK基因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IL-3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蛋白表达水平;采用t检验或Mann-Whitney秩和检验.结果:①活动期SLE患者IL-38 mRNA表达水平(0.36±0.09)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1.00±0.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活动期SLE患者IL-38蛋白表达水平(5.86±2.76)pg/mL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18.48±1.35)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活动期SLE患者TNF-α表达水平(10.78±1.25)pg/m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4.34±0.69)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活动期SLE患者IKKβmRNA表达水平(6.01±1.51)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1.16±0.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活动期SLE患者IL-38与TNF-α蛋白表达水平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⑤活动期SLE患者IL-38与IKKβmRNA表达水平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动期SLE患者IL-38基因及蛋白表达水平下降,并且与TNF-α和IKKβ水平呈负相关,推测在SLE患者体内IL-38水平下降,促进TNF-α和IKKβ的高表达,从而活化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参与了SLE的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白介素-38 肿瘤坏死因子-Α IKKβ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