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叶黄素对兔颞下颌关节软骨组织中PI3K/AKT信号通路和软骨细胞自噬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
1
作者 安玮 买买提吐逊·吐尔地 姚志涛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76-983,共8页
目的:探讨叶黄素对创伤性颞下颌关节强直(TMJA)兔颞下颌关节软骨组织中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和软骨细胞自噬的调控作用,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32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叶黄素组和3-甲基... 目的:探讨叶黄素对创伤性颞下颌关节强直(TMJA)兔颞下颌关节软骨组织中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和软骨细胞自噬的调控作用,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32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叶黄素组和3-甲基腺嘌呤(3-MA)(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剂)+叶黄素组,每组8只。模型组、叶黄素组和3-MA+叶黄素组建立兔TMJA模型,假手术组兔仅暴露组织不进行手术。叶黄素组兔给予10 mg·kg^(-1)叶黄素,3-MA+叶黄素组兔给予15 mg·kg^(-1)3-MA和10 mg·kg^(-1)叶黄素。所有药物均于手术后24 h开始通过兔耳缘静脉进行注射,每周1次,连续注射3个月。完成后取手术侧兔颞下颌关节软骨组织,HE染色评估各组兔颞下颌关节软骨组织病理形态表现,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兔颞下颌关节软骨组织中PI3K、AKT、磷酸化AKT(p-AKT)、Beclin-1、自噬相关蛋白5(ATG5)、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Ⅰ(LC3-Ⅰ)、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Ⅱ(LC3-Ⅱ)、自噬受体蛋白(P62)、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解聚蛋白酶5(ADAMTS-5)、蛋白聚糖(aggrecan)和Ⅱ型胶原(ColⅡ)蛋白表达水平,透射电子显微镜法检测各组兔颞下颌关节软骨组织中自噬小体数。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兔颞下颌关节软骨组织病理评分升高(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兔颞下颌关节软骨组织中PI3K、p-AKT、aggrecan和ColⅡ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Beclin-1、ATG5、P62、MMP-13和ADAMTS-5蛋白表达水平及LC3-Ⅱ/LC3-Ⅰ比值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叶黄素组兔颞下颌关节软骨组织中PI3K、p-AKT、aggrecan和ColⅡ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Beclin-1、ATG5和p62蛋白表达水平及LC3-Ⅱ/LC3-Ⅰ比值降低(P<0.05);与叶黄素组比较,3-MA+叶黄素组兔颞下颌关节软骨组织中PI3K、p-AKT、Beclin-1、ATG5和P62蛋白表达水平及LC3-Ⅱ/LC3-Ⅰ比值降低(P<0.05),MMP-13和ADAMTS-5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aggrecan和ColⅡ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兔颞下颌关节软骨组织中自噬小体数增多(P<0.05);与模型组比较,叶黄素组兔颞下颌关节软骨组织中自噬小体数减少(P<0.05);与叶黄素组比较,3-MA+叶黄素组兔颞下颌关节软骨组织中自噬小体数减少(P<0.05)。结论:叶黄素通过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和软骨细胞自噬改善TMJA兔的颞下颌关节软骨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黄素 磷脂酰肌醇3-激酶 蛋白激酶B 颞下颌关节强直 软骨细胞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49例颌面颈部淋巴结结核功能性清扫术临床资料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阿迪力江·赛买提 安玮 买买提吐逊·吐尔地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29-532,共4页
目的:分析149例颌面颈部淋巴结结核淋巴结清扫术患者病例资料的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2019年底期间在我院施行淋巴结清扫术的149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149例患者中女104例、男45例,年龄1~81岁、平均年龄34.9岁;病变在颈部不同区域... 目的:分析149例颌面颈部淋巴结结核淋巴结清扫术患者病例资料的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2019年底期间在我院施行淋巴结清扫术的149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149例患者中女104例、男45例,年龄1~81岁、平均年龄34.9岁;病变在颈部不同区域出现情况分别:Ⅰ区40例、Ⅱ区45、Ⅲ区24例、Ⅳ区14例、Ⅴ区36例、Ⅵ区5例、腮腺区26例;术前施行增强CT检查患者105例,76例诊断考虑为结核、29例考虑其他疾病;149例手术患者均为全身麻醉,37例患者术中做快速冰冻检查,当中2列结果考虑性质待定、3例反应性增生、32例肉芽肿性病变;127例术区负压引流、22例皮片引流;术后2例患者出现切口部分裂开,换药处理后二期愈合,其余患者术区均为一期愈合;术后患者无明显的功能损伤表现;术后患者均接受系统的抗痨治疗;结论:总之针对颈部淋巴结结核的功能性颈部淋巴结术为有效的外科治疗方法,术前全面评估患者全身及局部情况,选择最佳的手术方式、尽通过小切口、分层解剖,可保证术后颈部的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面颈部 淋巴结结核 功能性颈淋巴结清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