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子宫角部位妊娠与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的超声声像图及血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对比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周慧丽 段丽 向红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8期2060-2062,共3页
目的对子宫角部位妊娠和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的超声声像图特点及血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进行对比研究,以提高二者在子宫角部位妊娠和恶性滋养细胞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经手术病理证实或者临床诊断的35例子宫角部位... 目的对子宫角部位妊娠和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的超声声像图特点及血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进行对比研究,以提高二者在子宫角部位妊娠和恶性滋养细胞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经手术病理证实或者临床诊断的35例子宫角部位妊娠和34例恶性滋养细胞肿瘤患者的超声声像图表现及血清β-hCG水平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子宫角部位妊娠和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的彩色多普勒血流分布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角部位妊娠较恶性滋养细胞肿瘤更常见条状血流信号(62.9%与29.4%),恶性滋养细胞肿瘤较子宫角部位妊娠更常见筛网状血流信号(44.1%与17.1%)。彩色多普勒血流动力学参数:子宫角部位妊娠患者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流速(EDV)显著低于恶性滋养细胞肿瘤患者,而阻力指数(RI)显著高于恶性滋养细胞肿瘤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子宫角部位妊娠患者血清β-hCG水平显著低于恶性滋养细胞肿瘤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超声检查,尤其是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及彩色多普勒能量图对子宫角部位妊娠和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的鉴别有一定临床意义;超声诊断结合血清β-hCG水平检测,可以为临床提供更多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妊娠 异位 妊娠滋养细胞肿瘤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超声指标诊断未破裂型异位妊娠 被引量:11
2
作者 胡蓉 向红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07-309,共3页
目的探讨提高未破裂型异位妊娠超声诊断率的方法及应用价值。方法单独及联合应用已经获得的各超声诊断指标,对疑似异位妊娠的139个附件区厚壁小囊性灶进行前瞻性预测。所有病灶经手术病理及临床长期随访确诊,其中异位妊娠病灶(妊娠囊型... 目的探讨提高未破裂型异位妊娠超声诊断率的方法及应用价值。方法单独及联合应用已经获得的各超声诊断指标,对疑似异位妊娠的139个附件区厚壁小囊性灶进行前瞻性预测。所有病灶经手术病理及临床长期随访确诊,其中异位妊娠病灶(妊娠囊型)61个,卵巢黄体78个。将各超声指标的预测结果与金标准对照,对各超声指标诊断价值进行评价。结果囊壁回声高于或等于内膜回声、囊壁回声高于卵巢实质回声、囊肿周围未见小卵泡回声作为诊断异位妊娠孕囊的阳性指标,其各自的敏感度分别是86.89%、93.44%及96.72%,特异度分别为93.59%、85.90%及70.51%,且联合应用两个指标的敏感度为98.36%,特异度为94.87%。结论判断附件区囊肿与卵巢的关系及比较囊壁回声对异位妊娠有很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异位妊娠 诊断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造影在附件实性小肿块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9
3
作者 尹晶 冯玉玲 +2 位作者 向红 古丽娜尔.沙海 刘慧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19-722,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附件实性小肿块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8月—2013年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经腹部超声或经阴道超声检查后发现有附件小肿块(直径≤4 cm),且在二维超声显像上呈低/中/高回声,或以实性为主...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附件实性小肿块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8月—2013年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经腹部超声或经阴道超声检查后发现有附件小肿块(直径≤4 cm),且在二维超声显像上呈低/中/高回声,或以实性为主的混合性回声的连续性患者58例,共59枚肿块。对59枚附件实性小肿块进行超声造影检查,根据其特征提出超声造影评分系统。将超声造影结果与手术病理和长期随访结果对照,并对超声造影评分系统作出评价。结果 59枚附件小肿块中良性46枚,恶性13枚。良性与恶性小肿块在灌注模式、血管形态、灌注强度、时间-强度曲线形态及峰值强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造影评分系统诊断附件小肿块良恶性的敏感度为92.31%、特异度为95.65%、阳性预测值为85.71%、阴性预测值为97.78%、阳性似然比为21.22、阴性似然比为0.08、符合度为94.92%、Kappa值为0.86。结论超声造影评分系统对诊断附件实性小肿块能更加准确地判定其良恶性,有助于附件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血管造影术 子宫附件 诊断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及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检查对早期未知部位妊娠结局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10
4
作者 米婉琴 周慧丽 向红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6期4392-4394,4398,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及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 CG)检查对早期未知部位妊娠(PUL)结局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3年5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109例PUL患者,均有明确停经史,停经4~6周;尿或血清β-h CG检查阳性... 目的探讨超声及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 CG)检查对早期未知部位妊娠(PUL)结局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3年5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109例PUL患者,均有明确停经史,停经4~6周;尿或血清β-h CG检查阳性;入院首次超声检查显示宫腔内外均未见典型孕囊,且于入院当天及48h后行血清β-h CG检查。按照妊娠结局分为3组:宫内妊娠活胎组(IUP组,31例)、宫内妊娠流产组(IUPM组,21例)及异位妊娠组(EP组,57例)。分析并比较3组的子宫内膜厚度、妊娠黄体血流分布情况及血清β-h CG 48 h增长值。结果超声检查显示:IUP组子宫内膜厚度〔(1.25±0.22)cm〕较IUPM组〔(0.78±0.30)cm〕、EP组〔(0.75±0.31)cm〕厚(P〈0.001),IUPM组与EP组子宫内膜厚度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UPM组和EP组妊娠黄体血流信号缺失率高于IUP组,EP组高于IUPM组(P〈0.05)。IUP组血清β-h CG 48 h增长值〔(2 569±1 033)mmol/L〕高于IUPM组〔(234±264)mmol/L〕和EP组〔(456±571)mmol/L〕,EP组高于IUPM组(P〈0.05);IUP组血清β-h CG 48 h增长率〉60%者比例〔93.5%(29/31)〕高于IUPM组〔14.3%(3/21)〕和EP组〔33.3%(19/57)〕,EP组高于IUPM组(P〈0.017)。结论超声检测子宫内膜厚度、妊娠黄体血流信号缺失情况及血清β-h CG 48 h增长率对PUL的结局评估有一定临床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β亚单位 妊娠结局 子宫内膜增生 黄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族与维族胎儿颈项透明层厚度的差异性及其参考值的探讨 被引量:5
5
作者 王芳 胡蓉 向红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25-426,430,共3页
目的探讨汉族和维族正常单胎胎儿颈项透明层(NT)厚度是否存在差异性及其参考值范围。方法选取2009年8月—2012年8月在我院妇产科超声门诊行NT检查且胎儿产前及产后1周均未发现异常的孕妇8161例,其中汉族5025例,维族3136例,对不同... 目的探讨汉族和维族正常单胎胎儿颈项透明层(NT)厚度是否存在差异性及其参考值范围。方法选取2009年8月—2012年8月在我院妇产科超声门诊行NT检查且胎儿产前及产后1周均未发现异常的孕妇8161例,其中汉族5025例,维族3136例,对不同孕周维族和汉族胎儿NT值进行比较分析。采用线性回归的方法计算不同孕周胎儿NT厚度的第5%、50%、第95%位数。结果孕11~13“周汉族与维族相同孕周的孕妇年龄及胎儿NT厚度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孕11—13“周汉族与维族胎儿的第95%位数均为0.22em。结论妊娠11—13“周,汉族和维族胎儿的NT值不存在民族差异性。就本地区而言把NT参考值设定在0.22cm可能是行之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 颈项透明层 参考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