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颈动脉超声和经颅多普勒超声联合评价颈动脉狭窄支架治疗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5
1
作者 王洪科 张小宁 +2 位作者 刘培琴 周君 张晓光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1-34,共4页
目的采用颈动脉超声(carotid artery ultrasound)和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TCD)技术联合评价和随访颈动脉狭窄患者行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rotid artery stenting,CAS)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经全脑血管造影(digital subt... 目的采用颈动脉超声(carotid artery ultrasound)和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TCD)技术联合评价和随访颈动脉狭窄患者行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rotid artery stenting,CAS)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经全脑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确诊具有脑缺血症状的颈动脉狭窄且接受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治疗的患者71例,采用颈动脉超声联合经颅多普勒超声测量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治疗前、后颈动脉狭窄局部管径、狭窄段收缩期峰值流速(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及同侧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的PSV、搏动指数(pulsatility index,PI),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颈动脉狭窄患者行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后原狭窄处内径由术前(3.13±0.83)mm增加至术后1周的(4.77±0.51)mm(P<0.05)、术后1年的(4.64±0.52)mm(P<0.05);颈动脉狭窄处PSV由术前(190.69±113.65)cm/s,降至术后1周的(86.15±30.52)cm/s(P<0.05)、术后1年的(90.28±29.79)cm/s(P<0.05);患侧MCA的PSV由术前(77.68±14.66)cm/s,术后1周升高为(115.62±22.32)cm/s(P<0.05),术后1年升高为(108.89±20.29)cm/s(P<0.05),PI值由术前(0.81±0.01),术后1周提高到(1.07±0.01)(P<0.05)、术后1年提高到(1.06±0.02)(P<0.05)。结论颈动脉超声和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结果提示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后,颈动脉血管内径及脑血流动力学有明显改善,颈动脉超声和经颅多普勒超声联合可以作为准确评价和随访颈动脉支架置入术疗效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颈动脉超声 经颅多普勒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角部位妊娠与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的超声声像图及血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对比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周慧丽 段丽 向红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8期2060-2062,共3页
目的对子宫角部位妊娠和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的超声声像图特点及血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进行对比研究,以提高二者在子宫角部位妊娠和恶性滋养细胞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经手术病理证实或者临床诊断的35例子宫角部位... 目的对子宫角部位妊娠和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的超声声像图特点及血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进行对比研究,以提高二者在子宫角部位妊娠和恶性滋养细胞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经手术病理证实或者临床诊断的35例子宫角部位妊娠和34例恶性滋养细胞肿瘤患者的超声声像图表现及血清β-hCG水平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子宫角部位妊娠和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的彩色多普勒血流分布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角部位妊娠较恶性滋养细胞肿瘤更常见条状血流信号(62.9%与29.4%),恶性滋养细胞肿瘤较子宫角部位妊娠更常见筛网状血流信号(44.1%与17.1%)。彩色多普勒血流动力学参数:子宫角部位妊娠患者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流速(EDV)显著低于恶性滋养细胞肿瘤患者,而阻力指数(RI)显著高于恶性滋养细胞肿瘤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子宫角部位妊娠患者血清β-hCG水平显著低于恶性滋养细胞肿瘤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超声检查,尤其是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及彩色多普勒能量图对子宫角部位妊娠和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的鉴别有一定临床意义;超声诊断结合血清β-hCG水平检测,可以为临床提供更多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妊娠 异位 妊娠滋养细胞肿瘤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早衰患者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声像图特征 被引量:14
3
作者 段丽 周慧丽 向红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8期2051-2053,共3页
目的利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卵巢早衰(POF)患者卵巢形态学特征及血流动力学参数,探讨其形态、血流特征性改变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符合临床及实验室诊断39例POF患者及39例正常育龄妇女(对照组)行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两... 目的利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卵巢早衰(POF)患者卵巢形态学特征及血流动力学参数,探讨其形态、血流特征性改变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符合临床及实验室诊断39例POF患者及39例正常育龄妇女(对照组)行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两组受检者的卵巢声像图、血流动力学参数进行观察并比较。结果 POF组的卵巢大小(左右径及前后径)、回声、卵泡数目、血流动力学参数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OF患者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显示,卵巢回声偏高、前后径及左右径小于正常者,卵泡数目少于正常者;卵巢动脉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及舒张末期流速(EDV)低于正常者,阻力指数(RI)及搏动指数(PI)高于正常者。经阴道超声检查卵巢形态及血流动力学改变有助于诊断PO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功能早衰 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超声指标诊断未破裂型异位妊娠 被引量:11
4
作者 胡蓉 向红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07-309,共3页
目的探讨提高未破裂型异位妊娠超声诊断率的方法及应用价值。方法单独及联合应用已经获得的各超声诊断指标,对疑似异位妊娠的139个附件区厚壁小囊性灶进行前瞻性预测。所有病灶经手术病理及临床长期随访确诊,其中异位妊娠病灶(妊娠囊型... 目的探讨提高未破裂型异位妊娠超声诊断率的方法及应用价值。方法单独及联合应用已经获得的各超声诊断指标,对疑似异位妊娠的139个附件区厚壁小囊性灶进行前瞻性预测。所有病灶经手术病理及临床长期随访确诊,其中异位妊娠病灶(妊娠囊型)61个,卵巢黄体78个。将各超声指标的预测结果与金标准对照,对各超声指标诊断价值进行评价。结果囊壁回声高于或等于内膜回声、囊壁回声高于卵巢实质回声、囊肿周围未见小卵泡回声作为诊断异位妊娠孕囊的阳性指标,其各自的敏感度分别是86.89%、93.44%及96.72%,特异度分别为93.59%、85.90%及70.51%,且联合应用两个指标的敏感度为98.36%,特异度为94.87%。结论判断附件区囊肿与卵巢的关系及比较囊壁回声对异位妊娠有很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异位妊娠 诊断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观察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后血栓形成因素 被引量:10
5
作者 郝轶 吐尔逊娜依.阿迪 穆玉明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09年第2期130-133,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在观察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后血栓形成因素中的作用。方法将200例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后患者根据有无血栓形成、血栓累积范围、置管角度及置管留置时间不同进行分组,评价上述因素对血栓形成的影响。结果双侧锁骨下静脉血... 目的探讨超声在观察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后血栓形成因素中的作用。方法将200例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后患者根据有无血栓形成、血栓累积范围、置管角度及置管留置时间不同进行分组,评价上述因素对血栓形成的影响。结果双侧锁骨下静脉血栓的累积范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着置管与血管壁夹角角度的增大、置管留置时间的延长,锁骨下静脉血栓形成的可能性增大。结论锁骨下静脉置管角度和留置时间是影响血栓形成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锁骨下静脉 血栓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溶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6
作者 李玲 穆玉明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09年第3期279-282,共4页
近年来大量实验结果表明,超声波及超声造影剂均可应用于溶栓治疗。但由于使用方法不同,作用机制不同等,溶栓效果亦有所不同。本文针对超声波及超声微泡造影剂在溶栓治疗中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作一综述。
关键词 超声波 超声微泡造影剂 溶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观察兔室壁瘤形成过程的形态学特征 被引量:2
7
作者 韩伟 翟虹 +2 位作者 穆玉明 古丽齐满.霍加阿不都拉 刘培琴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791-1794,共4页
目的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观察兔心肌梗死后不同时间段室壁瘤形成的形态学特征。方法选取新西兰白兔20只,采用结扎左前降支中段及左旋支中段制作室壁瘤模型。普通饮食饲养4周后,将仍存活且有室壁瘤形成的实验动物纳入本研究,按照不同... 目的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观察兔心肌梗死后不同时间段室壁瘤形成的形态学特征。方法选取新西兰白兔20只,采用结扎左前降支中段及左旋支中段制作室壁瘤模型。普通饮食饲养4周后,将仍存活且有室壁瘤形成的实验动物纳入本研究,按照不同观察时间点分为术前、术后1天、2天、3天、1周、2周、3周、4周,并于术前及术后各时间点行二维超声心动图及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查,并获取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室壁瘤容积、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短轴缩短率、左心室舒张末期左心室前壁厚度。结果术后2天兔室壁瘤开始形成,术后3周基本形成,室壁瘤形成只数于术后2天至术后3周随时间呈增加趋势。与术前、术后1天比较,左心室收缩和舒张末期容积、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及室壁瘤容积于术后2天至术后3周呈增加趋势(P<0.05),左心室前壁厚度、短轴缩短率及射血分数于术后2天至术后3周呈下降趋势(P<0.05),术后3周后趋于稳定。室壁瘤容积、室壁瘤容积占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百分比与射血分数有较好的相关性(r=-0.778、-0.911,P均<0.001)。结论室壁瘤容积与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的百分比可作为评价兔心功能的重要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心脏室壁瘤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心耳三维超声心动图研究进展 被引量:6
8
作者 吴治胜 穆玉明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589-1591,共3页
左心耳特殊的解剖结构、功能特点使其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本文针对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在左心耳实时三维成像可行性的研究、形态的观察、开口面积及深度的测量、体积及功能的研究、血栓的诊断以及左心耳闭塞术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关键词 心耳 超声心动描记术 三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在二尖瓣病变中的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荆立华 穆玉明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398-2400,共3页
二尖瓣特殊的解剖结构、功能特点使其成为研究热点。本文就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在二尖瓣狭窄、二尖瓣瓣叶脱垂、二尖瓣关闭不全及二尖瓣手术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三维 二尖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造影在附件实性小肿块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0
作者 尹晶 冯玉玲 +2 位作者 向红 古丽娜尔.沙海 刘慧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19-722,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附件实性小肿块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8月—2013年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经腹部超声或经阴道超声检查后发现有附件小肿块(直径≤4 cm),且在二维超声显像上呈低/中/高回声,或以实性为主...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附件实性小肿块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8月—2013年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经腹部超声或经阴道超声检查后发现有附件小肿块(直径≤4 cm),且在二维超声显像上呈低/中/高回声,或以实性为主的混合性回声的连续性患者58例,共59枚肿块。对59枚附件实性小肿块进行超声造影检查,根据其特征提出超声造影评分系统。将超声造影结果与手术病理和长期随访结果对照,并对超声造影评分系统作出评价。结果 59枚附件小肿块中良性46枚,恶性13枚。良性与恶性小肿块在灌注模式、血管形态、灌注强度、时间-强度曲线形态及峰值强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造影评分系统诊断附件小肿块良恶性的敏感度为92.31%、特异度为95.65%、阳性预测值为85.71%、阴性预测值为97.78%、阳性似然比为21.22、阴性似然比为0.08、符合度为94.92%、Kappa值为0.86。结论超声造影评分系统对诊断附件实性小肿块能更加准确地判定其良恶性,有助于附件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血管造影术 子宫附件 诊断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及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检查对早期未知部位妊娠结局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10
11
作者 米婉琴 周慧丽 向红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6期4392-4394,4398,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及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 CG)检查对早期未知部位妊娠(PUL)结局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3年5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109例PUL患者,均有明确停经史,停经4~6周;尿或血清β-h CG检查阳性... 目的探讨超声及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 CG)检查对早期未知部位妊娠(PUL)结局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3年5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109例PUL患者,均有明确停经史,停经4~6周;尿或血清β-h CG检查阳性;入院首次超声检查显示宫腔内外均未见典型孕囊,且于入院当天及48h后行血清β-h CG检查。按照妊娠结局分为3组:宫内妊娠活胎组(IUP组,31例)、宫内妊娠流产组(IUPM组,21例)及异位妊娠组(EP组,57例)。分析并比较3组的子宫内膜厚度、妊娠黄体血流分布情况及血清β-h CG 48 h增长值。结果超声检查显示:IUP组子宫内膜厚度〔(1.25±0.22)cm〕较IUPM组〔(0.78±0.30)cm〕、EP组〔(0.75±0.31)cm〕厚(P〈0.001),IUPM组与EP组子宫内膜厚度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UPM组和EP组妊娠黄体血流信号缺失率高于IUP组,EP组高于IUPM组(P〈0.05)。IUP组血清β-h CG 48 h增长值〔(2 569±1 033)mmol/L〕高于IUPM组〔(234±264)mmol/L〕和EP组〔(456±571)mmol/L〕,EP组高于IUPM组(P〈0.05);IUP组血清β-h CG 48 h增长率〉60%者比例〔93.5%(29/31)〕高于IUPM组〔14.3%(3/21)〕和EP组〔33.3%(19/57)〕,EP组高于IUPM组(P〈0.017)。结论超声检测子宫内膜厚度、妊娠黄体血流信号缺失情况及血清β-h CG 48 h增长率对PUL的结局评估有一定临床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β亚单位 妊娠结局 子宫内膜增生 黄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斑点追踪显像评价阵发性房颤患者左心房功能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春梅 史琪 +2 位作者 穆玉明 李艳红 荆立华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594-1598,共5页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显像(STI)技术评价阵发性房颤(PAF)患者左心房功能变化。方法分别对30例PAF患者(PAF组)和30名正常人(对照组)进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左心房内径(LAD)、舒张早期二尖瓣跨瓣血流速度(E)、舒张晚期二尖瓣跨瓣血...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显像(STI)技术评价阵发性房颤(PAF)患者左心房功能变化。方法分别对30例PAF患者(PAF组)和30名正常人(对照组)进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左心房内径(LAD)、舒张早期二尖瓣跨瓣血流速度(E)、舒张晚期二尖瓣跨瓣血流速度(A)、E/A、肺静脉收缩峰值流速(PVs)、肺静脉舒张峰值流速(PVd)、肺静脉收缩峰值流速/舒张峰值流速(S/D)、心房收缩期流入肺静脉血流流速(PVa),计算左心房最大容积(LAVmax)、左心房最小容积(LAVmin)、左心房收缩前容积(LAVp)、左心房被动射血分数(LAPEF)和左心房主动射血分数(LAAEF);应用STI技术获取左心房各壁各节段的应变率曲线,分别测量左心室收缩期左心房峰值应变率(SRs)、左心室舒张早期左心房峰值应变率(SRe)和左心室舒张晚期左心房峰值应变率(SRa),计算其平均值(mSRs、mSRe、mSRa)。结果与对照组比较,PAF组LAD、LAVmax、LAVp、LAVmin增大(P<0.05),LAAEF、LAPEF减低(P<0.05);E升高、A减低、E/A升高(P<0.05),PVs、PVd减低,S/D减低(P<0.05);PAF组左心房各壁各节段SRs、SRe和SRa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AF组中,SRs与SRe及SRa之间无相关性(P>0.05),mSRa与LAAEF之间呈正相关(r=0.78,P<0.01);对照组中,SRs分别与SRe及SRa呈负相关(r分别为-0.347、-0.384,P<0.05)。结论 PAF患者左心房各壁应变率峰值减低,左心房辅泵功能、管道功能和储蓄功能相互代偿作用减弱或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心房颤动 心房功能 斑点追踪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扎不同冠脉建立兔急性心肌梗死模型的特点比较 被引量:3
13
作者 曹桂秋 穆玉明 +2 位作者 曾倩倩 李艳红 姜涛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148-1151,共4页
目的对结扎不同冠脉分支制备兔急性心肌梗死模型的方法进行对比研究,并探讨其在科研应用中的意义。方法选择3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2组,非人工通气状态下,分别结扎左前降支(left anterior descending,LAD)及左旋支的粗大恒定分支左室... 目的对结扎不同冠脉分支制备兔急性心肌梗死模型的方法进行对比研究,并探讨其在科研应用中的意义。方法选择3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2组,非人工通气状态下,分别结扎左前降支(left anterior descending,LAD)及左旋支的粗大恒定分支左室支(left ventricular branch,LVB),并于结扎前及结扎后30 min、24 h、1周行心电图及心肌酶检测,结扎前及结扎后24 h、1周经静脉行心肌超声造影(myocardial contrast echocardiography,MCE)检查,结扎后1周行冠脉造影及血液动力学指标检测,随即处死动物留取左室标本称重并进行氯化三苯四氮唑(TTC)染色测定梗死面积。结果①冠脉结扎术后30 min两组心电图ST均明显抬高,24 h后LAD组即明显回落(P<0.05),1周后差异更为明显(P<0.01)。②术后1周冠脉造影证实LAD组81.8%近中段闭塞,LVB组100%近中段闭塞,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造模1周后两组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左心室压力最大上升和下降速率(maximumrate of rise and descend of left ventricular pressure,±dp/dt max)、左室舒张末压(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pressure,LVEDP)、射血分数(ejection factor,EF)均较术前明显减低(P<0.05),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mension,LVEDD)较术前增大,LVB组较LAD组变化更为明显(P<0.05),尤以A×β最为显著(P<0.01)。④TTC染色后计算LAD组心梗面积小于LVB组(P<0.05),且心梗前后心肌灌注指标A×β变化值与±dp/dt max、心梗面积呈显著正相关(r=0.62、0.55、0.80,P<0.05)。结论结扎LVB建立的兔急性心肌梗死模型梗死面积理想,范围稳定可靠,可用于长期随访观察的急性心肌梗死相关研究,而结扎LAD则更适用于急性再灌注或侧支循环实验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 急性心肌梗死 模型 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斑点追踪显像对心尖肥厚型心肌病左室功能的评价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王春梅 唐琪 +1 位作者 穆玉明 李艳红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0期2308-2310,共3页
目的探讨斑点追踪显像评价心尖肥厚型心肌病左室收缩功能的改变。方法记录18例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HCM组)和20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获取二维灰阶图像,分析各个心肌节段收缩期峰值的纵向应变(SL)、径向应变(SR)和周向应变(SC)。结果 ... 目的探讨斑点追踪显像评价心尖肥厚型心肌病左室收缩功能的改变。方法记录18例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HCM组)和20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获取二维灰阶图像,分析各个心肌节段收缩期峰值的纵向应变(SL)、径向应变(SR)和周向应变(SC)。结果 HCM组心肌整体SL、SR及SC收缩期峰值应变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HCM组所有节段的收缩期峰值S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左房室瓣及乳头肌水平大多数节段的SR降低,左房室瓣及乳头肌水平个别节段的SC降低,心尖水平所有节段的SC及SR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 HCM患者左室长轴和短轴收缩功能均降低,以长轴功能减弱明显,局部心肌SL、SR及SC的变化可反映心肌的功能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病 肥厚型 斑点追踪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斑点追踪成像时间-容积曲线评价左心耳排空功能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艳红 吴治胜 +3 位作者 穆玉明 唐琪 史琪 曾倩倩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049-2052,共4页
目的评价应用斑点追踪成像时间-容积曲线测定左心耳排空功能的可行性。方法对68例患者行实时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采集左心耳实时三维图像及二维长轴动态图像。使用斑点追踪成像时间-容积曲线、三维容积法、二维面积法测定左心耳... 目的评价应用斑点追踪成像时间-容积曲线测定左心耳排空功能的可行性。方法对68例患者行实时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采集左心耳实时三维图像及二维长轴动态图像。使用斑点追踪成像时间-容积曲线、三维容积法、二维面积法测定左心耳排空功能。以三维容积法测定的结果为金标准,评价斑点追踪成像时间-容积曲线法测量左心耳功能的可行性。分析3种方法重复测量结果的差异。结果斑点追踪成像时间-容积曲线法和三维容积法测定的左心耳排空分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斑点追踪成像时间-容积曲线法和三维容积法测定的左心耳排空分数[(51.03±20.12)%和(49.86±20.98)%]小于二维面积法[(54.65±17.16)%,P<0.05]。3种方法间同一观察者及观察者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斑点追踪成像时间-容积曲线可用于评价左心耳排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斑点追踪成像 心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微泡造影剂促进兔心肌梗死骨髓干细胞移植后血管新生及心肌力学改变
16
作者 曾倩倩 曹桂秋 +2 位作者 穆玉明 唐琪 王春梅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062-1066,共5页
目的应用斑点追踪技术评价靶向微泡造影剂注射后兔心肌梗死区域骨髓干细胞移植疗效。方法制备靶向微泡超声造影剂(携CD34单克隆抗体)。将36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纯移植组)、普通造影剂组(移植+C组)及靶向造影剂组(移植+T组)... 目的应用斑点追踪技术评价靶向微泡造影剂注射后兔心肌梗死区域骨髓干细胞移植疗效。方法制备靶向微泡超声造影剂(携CD34单克隆抗体)。将36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纯移植组)、普通造影剂组(移植+C组)及靶向造影剂组(移植+T组),分别于急性心肌梗死(AMI)前、AMI后3天、干细胞移植术后4周行心肌超声造影(MCE),采用彩色编码参数量化(PQ)技术对比各组干细胞移植前后梗死区域心肌灌注参数,同时对3组动物心肌梗死干细胞移植区域心肌的径向应变率(SrR)、圆周应变率(SrC)、旋转率(RotR)、收缩期S峰值及心肌扭转角度(Rot)进行斑点追踪分析,并于移植4周后检测微血管密度。结果干细胞移植后各心肌节段的A、β和A×β值均较本组内移植前改善,移植+T组改善最为明显(P均<0.05)。各组左心室前壁的SrR、SrC、RotR及Rot均较本组内移植前增高(P均<0.01),并与左心室射血分数相关。结论靶向微泡造影剂对兔骨髓干细胞移植后微血管新生具有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泡 心肌梗死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斑点追踪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斑点追踪技术评价兔心尖部室壁瘤形成的瘤体力学特点
17
作者 关丽娜 翟虹 +1 位作者 穆玉明 闫雪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784-1787,共4页
目的二维超声斑点追踪技术(STI)分析兔心肌应变率变化特点及其预测室壁瘤形成的力学评价价值。方法利用20只新西兰白兔制作室壁瘤模型,4周后根据超声及病理学检查分为室壁瘤组和无室壁瘤组。应用STI分别测量并分析左心室短轴心尖水平径... 目的二维超声斑点追踪技术(STI)分析兔心肌应变率变化特点及其预测室壁瘤形成的力学评价价值。方法利用20只新西兰白兔制作室壁瘤模型,4周后根据超声及病理学检查分为室壁瘤组和无室壁瘤组。应用STI分别测量并分析左心室短轴心尖水平径向应变率(SrR)和圆周应变率(SrC)的收缩期峰值(SrR-S、SrC-S)、舒张早期应变率峰值(SrR-E、SrC-E)及舒张晚期应变率峰值(SrR-A、SrC-A)。结果与无室壁瘤组比较,室壁瘤组各节段三期SrR及SrC峰值均降低(P均<0.05)。各节段之间比较,前、侧壁SrR-S、SrC-S下降更为显著(P<0.05)。ROC曲线显示,前、侧壁收缩期SrR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2、0.91;Sr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9、0.88。以应变率小于2.00s-1为临界值,前、侧壁收缩期SrR诊断室壁瘤的敏感度分别为91.70%、89.73%,特异度分别为85.72%、71.41%;前、侧壁收缩期SrC诊断室壁瘤的敏感度分别为90.24%、88.32%,特异度分别为86.41%、85.20%。结论心肌梗死后心尖部室壁瘤形成加重前、侧壁心肌应变的损害,前、侧壁收缩期SrR及SrC的下降程度可作为预测兔梗死心肌形成室壁瘤的重要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左心室重构 心肌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族与维族胎儿颈项透明层厚度的差异性及其参考值的探讨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芳 胡蓉 向红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25-426,430,共3页
目的探讨汉族和维族正常单胎胎儿颈项透明层(NT)厚度是否存在差异性及其参考值范围。方法选取2009年8月—2012年8月在我院妇产科超声门诊行NT检查且胎儿产前及产后1周均未发现异常的孕妇8161例,其中汉族5025例,维族3136例,对不同... 目的探讨汉族和维族正常单胎胎儿颈项透明层(NT)厚度是否存在差异性及其参考值范围。方法选取2009年8月—2012年8月在我院妇产科超声门诊行NT检查且胎儿产前及产后1周均未发现异常的孕妇8161例,其中汉族5025例,维族3136例,对不同孕周维族和汉族胎儿NT值进行比较分析。采用线性回归的方法计算不同孕周胎儿NT厚度的第5%、50%、第95%位数。结果孕11~13“周汉族与维族相同孕周的孕妇年龄及胎儿NT厚度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孕11—13“周汉族与维族胎儿的第95%位数均为0.22em。结论妊娠11—13“周,汉族和维族胎儿的NT值不存在民族差异性。就本地区而言把NT参考值设定在0.22cm可能是行之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 颈项透明层 参考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室壁瘤形成后左心室舒张及收缩功能的变化 被引量:1
19
作者 古丽齐满.霍加阿不都拉 闫雪 +1 位作者 穆玉明 关丽娜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779-1783,共5页
目的应用二尖瓣血流脉冲多普勒(PWD)频谱及二维超声斑点追踪显像(STI)技术观察兔心肌梗死室壁瘤形成后左心室舒张和收缩功能的变化特点。方法以28只健康新西兰大白兔制作心肌梗死模型,饲养4周,23只兔成模并存活。以建模前超声检查作为... 目的应用二尖瓣血流脉冲多普勒(PWD)频谱及二维超声斑点追踪显像(STI)技术观察兔心肌梗死室壁瘤形成后左心室舒张和收缩功能的变化特点。方法以28只健康新西兰大白兔制作心肌梗死模型,饲养4周,23只兔成模并存活。以建模前超声检查作为对照组,术后4周复查超声并行病理学检查,根据有无室壁瘤形成分为心肌梗死组(n=11)和室壁瘤组(n=12)。测量左心室二维超声指标后,应用PWD分别测量各组二尖瓣的舒张早期血流速度(E)、舒张晚期血流速度(A);应用STI技术分别测量各组左心室短轴瓣环水平、心尖水平各节段的旋转角度、短轴瓣环水平圆周应变率(SrC)和径向应变率(SrR)的收缩期峰值应变率(SrC-S,SrR-S)、舒张早期峰值应变率(SrC-E,SrR-E)、舒张晚期峰值应变率(SrC-A,SrR-A),计算左心室整体扭转角度及舒张早期与舒张晚期峰值应变率之比(SrCe/SrCa,SrRe/SrRa)。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心肌梗死组和室壁瘤组左心室整体扭转角度及SrCe/SrCa、SrRe/SrRa均减小,以室壁瘤组更显著(P均<0.05);各组间E/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兔心肌梗死室壁瘤形成后,E/A呈假性正常化,而短轴瓣环水平圆周和径向应变率、左心室整体扭转角度显著减小,左心室局部和整体舒张功能及收缩功能进一步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壁瘤 心室功能 超声检查 多普勒 脉冲 斑点追踪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