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本研究基于回顾性分析老年口咽癌患者的人口统计学、临床病理资料和生存模式,构建列线图模型并进行预后分析。方法:收集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0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老年口咽癌患者317例。按7∶3随机分成训练队列(n=221)...目的:本研究基于回顾性分析老年口咽癌患者的人口统计学、临床病理资料和生存模式,构建列线图模型并进行预后分析。方法:收集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0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老年口咽癌患者317例。按7∶3随机分成训练队列(n=221)和验证队列(n=96)两组。利用R语言进行Bonferroni校正后的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检验比较训练集和验证集两组间变量分布;单因素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评估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采用后向归纳法结合绩效评价模型,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和校准曲线分析模型识别及校准效能。结果: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表明,影响老年口咽癌患者预后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民族、婚姻状况、肿瘤分化程度、TN分期、手术、放化疗(P值均<0.05)。基于多元回归模型的输出概率,按照0.5界定高危、低危两组患者并绘制生存曲线,Kaplan-Meier分析表明低危组患者(<0.5)生存率均显著高于高危组(>0.5)患者(P<0.001)。在模型预测能力方面,训练队列受试者工作特征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AUC1年=0.873,AUC2年=0.829,AUC3年=0.795,验证队列AUC1年=0.823,AUC2年=0.806,AUC3年=0.768,表明模型具有良好的判别能力。校准曲线也显示出模型整体拟合度良好,模型预测概率与实际观察结果匹配程度较高。结论:本研究系统分析了影响老年口咽癌患者的危险因素,并基于这些危险因素开发、验证老年口咽癌患者的临床预后。该预测工具可以帮助临床医生识别高危患者,并提前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展开更多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听力损害患者与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AGEs)及脂联素(adiponectin,APN)的浓度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AGEs和APN的含量。实验组为糖尿病患者104例,其...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听力损害患者与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AGEs)及脂联素(adiponectin,APN)的浓度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AGEs和APN的含量。实验组为糖尿病患者104例,其中糖尿病伴有听力损害者49例(A组),糖尿病不伴有听力损害患者55例(B组);对照组为47例健康者(C组)。结果 3组受检者体重指数(BMI)、总胆固醇(TC)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餐后2小时血糖(2hP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甘油三脂(TG)、AGEs、APN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相比,A组及B组FPG、HbA1c、2hPG、LDL-C、TG、AGEs水平均明显升高,HDL-C、APN均明显降低(P<0.05);与B组相比,A组AGEs水平升高,APN水平降低(P<0.05);在糖尿病听力损害患者中,AGEs与FPG、2hPG、LDL-C、HbA1c、糖尿病病程、听力平均值均呈正相关(P<0.05)。APN与BMI、FPG、2hPG、HbA1c、糖尿病病程、听力平均值均呈负相关,与HDL-C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AGEs、APN与2型糖尿病听力损害的发生及发展具有相关性。临床上AGEs、APN可作为早期评估糖尿病听力损害及预测其预后的参考指标。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本研究基于回顾性分析老年口咽癌患者的人口统计学、临床病理资料和生存模式,构建列线图模型并进行预后分析。方法:收集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0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老年口咽癌患者317例。按7∶3随机分成训练队列(n=221)和验证队列(n=96)两组。利用R语言进行Bonferroni校正后的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检验比较训练集和验证集两组间变量分布;单因素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评估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采用后向归纳法结合绩效评价模型,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和校准曲线分析模型识别及校准效能。结果: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表明,影响老年口咽癌患者预后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民族、婚姻状况、肿瘤分化程度、TN分期、手术、放化疗(P值均<0.05)。基于多元回归模型的输出概率,按照0.5界定高危、低危两组患者并绘制生存曲线,Kaplan-Meier分析表明低危组患者(<0.5)生存率均显著高于高危组(>0.5)患者(P<0.001)。在模型预测能力方面,训练队列受试者工作特征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AUC1年=0.873,AUC2年=0.829,AUC3年=0.795,验证队列AUC1年=0.823,AUC2年=0.806,AUC3年=0.768,表明模型具有良好的判别能力。校准曲线也显示出模型整体拟合度良好,模型预测概率与实际观察结果匹配程度较高。结论:本研究系统分析了影响老年口咽癌患者的危险因素,并基于这些危险因素开发、验证老年口咽癌患者的临床预后。该预测工具可以帮助临床医生识别高危患者,并提前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文摘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听力损害患者与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AGEs)及脂联素(adiponectin,APN)的浓度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AGEs和APN的含量。实验组为糖尿病患者104例,其中糖尿病伴有听力损害者49例(A组),糖尿病不伴有听力损害患者55例(B组);对照组为47例健康者(C组)。结果 3组受检者体重指数(BMI)、总胆固醇(TC)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餐后2小时血糖(2hP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甘油三脂(TG)、AGEs、APN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相比,A组及B组FPG、HbA1c、2hPG、LDL-C、TG、AGEs水平均明显升高,HDL-C、APN均明显降低(P<0.05);与B组相比,A组AGEs水平升高,APN水平降低(P<0.05);在糖尿病听力损害患者中,AGEs与FPG、2hPG、LDL-C、HbA1c、糖尿病病程、听力平均值均呈正相关(P<0.05)。APN与BMI、FPG、2hPG、HbA1c、糖尿病病程、听力平均值均呈负相关,与HDL-C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AGEs、APN与2型糖尿病听力损害的发生及发展具有相关性。临床上AGEs、APN可作为早期评估糖尿病听力损害及预测其预后的参考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