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新疆地区维吾尔族颈内动脉闭塞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8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13例颈内动脉闭塞患者的危险因素,并与同期在本院体检中心体检的92例(无颈内动脉闭塞)年龄匹配的维吾尔族人...目的探讨新疆地区维吾尔族颈内动脉闭塞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8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13例颈内动脉闭塞患者的危险因素,并与同期在本院体检中心体检的92例(无颈内动脉闭塞)年龄匹配的维吾尔族人群进行危险因素对照分析,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颈内动脉闭塞者组的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腰围、总胆固醇、甘油三酯、LDL胆固醇、血糖、收缩压、舒张压、糖尿病人数比例、血脂异常人数比例、吸烟人数比例、饮酒人数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人群(P<0.05)。对照人群组HDL水平明显高于高血压患者组(P<0.05)。在Logistic回归分析后,BMI,高脂血症,糖尿病,高血压,吸烟为维吾尔族人群颈内动脉闭塞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BMI,高脂血症,糖尿病,高血压,吸烟为维吾尔族人群颈内动脉闭塞的危险因素,临床应加强危险因素的控制。展开更多
目的评价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效果。方法以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or TMS)、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or PD)、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为中英文检索词分别检索美...目的评价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效果。方法以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or TMS)、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or PD)、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为中英文检索词分别检索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荷兰医学文摘、Ovid MEDLINE、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等国内外知名数据库1999-2013年发表的有关经颅磁刺激治疗帕金森病的文献,最终共计纳入16篇,中文4篇、英文12篇,根据高频(〉1 Hz)和低频(≤1 Hz)磁刺激分别进行Meta分析。结果 16篇文献共纳入455例帕金森病患者,试验组(经颅磁刺激组)236例、对照组219例。经高频和低频磁刺激治疗后,两组患者统一帕金森病评价量表(UPDRS)总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WMD=.5.010,95%CI:.7.370-.2.650,P=0.000;WMD=.6.140,95%CI:.8.750-.3.530,P=0.000)。经高频磁刺激治疗后,两组患者UPDRSⅢ评分(WMD=.4.380,95%CI:.8.260-.0.500;P=0.003),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评分(WMD=.3.740,95%CI:.4.660-.2.820;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MD=0.260,95%CI:.0.660-1.180;P=0.580)。经低频磁刺激治疗后,两组患者UPDRSⅢ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MD=.2.160,95%CI:.5.010-0.690;P=0.370)。结论重复经颅磁刺激可以改善帕金森病患者部分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但未发现其对精神症状有效。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新疆地区维吾尔族颈内动脉闭塞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8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13例颈内动脉闭塞患者的危险因素,并与同期在本院体检中心体检的92例(无颈内动脉闭塞)年龄匹配的维吾尔族人群进行危险因素对照分析,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颈内动脉闭塞者组的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腰围、总胆固醇、甘油三酯、LDL胆固醇、血糖、收缩压、舒张压、糖尿病人数比例、血脂异常人数比例、吸烟人数比例、饮酒人数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人群(P<0.05)。对照人群组HDL水平明显高于高血压患者组(P<0.05)。在Logistic回归分析后,BMI,高脂血症,糖尿病,高血压,吸烟为维吾尔族人群颈内动脉闭塞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BMI,高脂血症,糖尿病,高血压,吸烟为维吾尔族人群颈内动脉闭塞的危险因素,临床应加强危险因素的控制。
文摘目的评价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效果。方法以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or TMS)、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or PD)、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为中英文检索词分别检索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荷兰医学文摘、Ovid MEDLINE、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等国内外知名数据库1999-2013年发表的有关经颅磁刺激治疗帕金森病的文献,最终共计纳入16篇,中文4篇、英文12篇,根据高频(〉1 Hz)和低频(≤1 Hz)磁刺激分别进行Meta分析。结果 16篇文献共纳入455例帕金森病患者,试验组(经颅磁刺激组)236例、对照组219例。经高频和低频磁刺激治疗后,两组患者统一帕金森病评价量表(UPDRS)总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WMD=.5.010,95%CI:.7.370-.2.650,P=0.000;WMD=.6.140,95%CI:.8.750-.3.530,P=0.000)。经高频磁刺激治疗后,两组患者UPDRSⅢ评分(WMD=.4.380,95%CI:.8.260-.0.500;P=0.003),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评分(WMD=.3.740,95%CI:.4.660-.2.820;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MD=0.260,95%CI:.0.660-1.180;P=0.580)。经低频磁刺激治疗后,两组患者UPDRSⅢ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MD=.2.160,95%CI:.5.010-0.690;P=0.370)。结论重复经颅磁刺激可以改善帕金森病患者部分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但未发现其对精神症状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