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库车县40岁以上维吾尔族农民盲和低视力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12
1
作者 谢婷玉 陈雪艺 +2 位作者 穆塔里甫.吾布力哈斯木 宋艳 王燕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785-788,共4页
目的调查新疆库车县年龄≥40岁维吾尔族农民盲与低视力的患病率及主要致盲原因。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按世界卫生组织盲目分类标准对随机抽取的新疆库车县2955名维吾尔族农民进行视力调查,对针孔镜下视力低于0.3者进行眼部检查并... 目的调查新疆库车县年龄≥40岁维吾尔族农民盲与低视力的患病率及主要致盲原因。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按世界卫生组织盲目分类标准对随机抽取的新疆库车县2955名维吾尔族农民进行视力调查,对针孔镜下视力低于0.3者进行眼部检查并做主要致盲原因诊断。结果共录入3692人,实际受检2955人,受检率为80.0%。其中双盲患病率为2.1%,双眼低视力患病率为9.9%。60岁组双盲患病率是40岁组的13.5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性双盲患病率是女性的1.4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文盲组双盲患病率是非文盲组的4.5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新疆库车县年龄≥40岁维吾尔族农民盲及低视力患病率高于国内部分地区,首要致盲眼病仍为白内障,故降低白内障患病率是该地区防盲治盲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吾尔族 低视力 患病率 白内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吾尔族大学生450名视力正常眼屈光状态与屈光要素分析 被引量:16
2
作者 王燕 陈雪艺 +1 位作者 杨军 田丽芸 《眼科新进展》 CAS 2007年第11期857-860,共4页
目的分析新疆医科大学450名维吾尔族大学生视力正常眼的屈光状态与屈光要素之间的关系。方法对450名维吾尔族大学生视力正常的899眼进行超声生物测定眼轴长度、前房深度、晶状体厚度(眼科A超),同时进行角膜曲率(角膜曲率计)和验光(视网... 目的分析新疆医科大学450名维吾尔族大学生视力正常眼的屈光状态与屈光要素之间的关系。方法对450名维吾尔族大学生视力正常的899眼进行超声生物测定眼轴长度、前房深度、晶状体厚度(眼科A超),同时进行角膜曲率(角膜曲率计)和验光(视网膜检影法)检查,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899眼中,远视眼444眼,屈光度+0.75^+2.50D;正视眼440眼,屈光度为0^+0.50D;近视眼15眼,屈光度为-0.50^-1.25D。眼轴长度和前房深度在近视眼、正视眼和远视眼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正视眼和远视眼进行右眼、左眼的统计学分析,各屈光要素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正视眼和远视眼中,对性别不同屈光要素进行统计学分析,除晶状体厚度外,余屈光要素在性别比较上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较女性眼轴长、前房深,同时角膜曲率较女性小。结论维吾尔族大学生视力正常眼中存在着近视眼、正视眼和远视眼,在正视眼和远视眼中,男性较女性眼轴长,前房深,同时角膜曲率较女性小。维吾尔族人群在眼屈光要素上存在着与其他民族的不同之处,对研究维吾尔族眼的屈光状态和疾病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常视力 屈光状态 屈光要素 维吾尔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科门诊干眼的流行病学调查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8
3
作者 张宏 安晓 陈雪艺 《眼科新进展》 CAS 2008年第3期214-217,220,共5页
目的了解眼科门诊就诊者中干眼患病状况,并探讨干眼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05年4月至6月、9月至11月眼科门诊就诊的650例30岁以上者作为研究对象,在获得知情同意后进行干眼问卷调查及泪膜破裂时间(break up time,BUT)试验,对... 目的了解眼科门诊就诊者中干眼患病状况,并探讨干眼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05年4月至6月、9月至11月眼科门诊就诊的650例30岁以上者作为研究对象,在获得知情同意后进行干眼问卷调查及泪膜破裂时间(break up time,BUT)试验,对其中干眼症状阳性及BUT〈10s者进行角膜荧光素染色、睑板腺功能检查、基础泪液分泌试验、虎红染色4项干眼的客观检查,对确诊的干眼患者按1:2配比的方法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结果650例调查对象(年龄30~83岁,平均49.9岁)干眼总的患病率为20.6%,女性(26.2%)多于男性(15.0%,P〈0.001);干眼的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在60岁以上年龄组患病率高于60岁以下年龄组(P〈0.05),30岁年龄组患病率最低(11.1%),眼部不适症状中最多见的是干涩感182例(28.0%),其次为疲劳感158例(24.3%),最少见的症状为眼痛42例(6.5%);平均BUT为(9.50±2.86)s,男性(10.22±2.30)s高于女性(8.76±3.16)s,泪膜稳定性高于女性(t'=6.641,P=0.000),BUT随年龄增长而缩短,60岁以下年龄组BUT高于60岁以上年龄组(P〈0·001);农民干眼的患病率高于其他职业(P〈0.001)。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以下因素是与干眼相关的危险因素:滴眼液(P〈0.001,OR1.890,CI1.338~2.668)、糖尿病(P〈0·001,OR3.144,CI1.788~5.529)、翼状胬肉(P〈0·001,OR3.982,CI1.982~7.783)、使用视频终端(P〈0·05,OR1·737,CI1.192~2.532),而服用阿斯匹林、多种维生素,甲状腺疾病、高血压、过敏性疾病、青光眼、眼部手术及屈光不正病史与干眼无相关性。结论干眼与年龄、性别及职业相关,糖尿病、翼状胬肉、长期使用滴眼液和视频终端这些因素可能是新疆干眼相关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眼 流行病学调查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维吾尔族年龄相关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与小切口囊外摘出术疗效的临床比较 被引量:3
4
作者 迪力夏提·卡的尔 艾克莱木·艾尔肯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747-748,共2页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是中国老年人群致盲的首位病因,目前一般采用手术治疗。白内障的手术方式多种多样,其中超声乳化术是目前较先进的技术,具有切口小、术后散光小、视力恢复快等优点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部地区是维吾尔族集中居住的...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是中国老年人群致盲的首位病因,目前一般采用手术治疗。白内障的手术方式多种多样,其中超声乳化术是目前较先进的技术,具有切口小、术后散光小、视力恢复快等优点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部地区是维吾尔族集中居住的区域,也是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成熟期)的高发区域,本研究以当地人群为基础比较了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与小切口囊外摘出术治疗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 小切口囊外摘出术 新疆维吾尔族 临床比较 疗效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老年人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维吾尔族剥脱综合征患者LOXL1基因编码区位点多态性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杨梦婷 郭梦颖 +1 位作者 玛依努 陈雪艺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39-142,共4页
目的研究新疆维吾尔族人群中剥脱综合征(exfoliation syndrome,XFS)患者类赖氨酰氧化酶l(lysyl oxidase-like 1,LOXL1)基因编码区位点的多态性。方法选取152例维吾尔族XFS患者作为病例组和228名维吾尔族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抽取患者... 目的研究新疆维吾尔族人群中剥脱综合征(exfoliation syndrome,XFS)患者类赖氨酰氧化酶l(lysyl oxidase-like 1,LOXL1)基因编码区位点的多态性。方法选取152例维吾尔族XFS患者作为病例组和228名维吾尔族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抽取患者和健康对照组外周血2 m L,用im LDRTM多重SNP分型试剂盒对380个样本进行3个SNPs位点分型,对比分析病例组和对照组每个SNP位点的等位基因、基因型和单倍体多态性的差异。结果病例组的rs1048661:等位基因G与基因型GG频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为发病的危险因素[OR(95%CI):2.24(1.56~3.23)],OR(95%CI):2.51(1.63~3.89)];病例组的rs3825942:等位基因G与基因型GG频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为发病的危险因素[OR(95%CI):4.60(2.56~8.28),OR(95%CI):6.17(3.22~11.84)]。病例组的rs2165241:等位基因T与基因型TT的频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为发病的危险因素[OR(95%CI):2.18(1.61~2.94),OR(95%CI):2.77(1.62~4.74)]。3个位点组成的单倍型G-G-T与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OR(95%CI):2.20(1.63~2.96),P〈0.05]。结论 LOXL1基因编码区的rs1048661、rs3825942、rs2165241位点与维吾尔族人群中XFS的发病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赖氨酰氧化酶1 剥脱综合征 维吾尔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南疆地区50岁及以上维吾尔族人群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病率及危险因素 被引量:2
6
作者 刘佳雯 娄秉盛 +1 位作者 李瑶 陈雪艺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0-44,共5页
目的了解新疆南疆地区50岁及以上维吾尔族人群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患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设计和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于2017年1—5月对新疆喀什及库车地区5个调查点≥50岁的维吾尔族人群进行问卷调查以及视力... 目的了解新疆南疆地区50岁及以上维吾尔族人群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患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设计和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于2017年1—5月对新疆喀什及库车地区5个调查点≥50岁的维吾尔族人群进行问卷调查以及视力和眼部检查,参照2012年国际Beckmann AMD分类研究小组的共识标准对AMD患者进行诊断,分析抽样人群AMD的患病率及危险因素。结果符合检查条件者1490人,最终纳入受检人群1202人,应答率80.67%。确诊AMD患者73例113眼,AMD患病率为6.07%。其中,早中期AMD患者48例,占3.99%,干性AMD患者12例,占1.00%,湿性AMD患者13例,占1.08%。50~59岁组、60~69岁组、70~79岁组和≥80岁组检出AMD患者数分别是26、24、19和4例,分别占4.35%、5.85%、11.38%和14.81%,各组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008,P=0.002)。年龄和居住地是AMD的危险因素(年龄:OR=1.000,P=0.001;居住地:OR=0.515,P=0.022)。结论新疆南疆地区50岁及以上维吾尔族人群中AMD患病率明显低于欧美国家,年龄是AMD的不可控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患病率 危险因素 维吾尔族 流行病学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敲低LOXL1基因对HLECs中弹性蛋白表达及细胞生物学行为的抑制作用
7
作者 董月 玛依努 易湘龙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07-813,共7页
目的探讨敲低赖氨酰氧化酶样蛋白1(LOXL1)基因对人晶状体上皮细胞(HLECs)中弹性蛋白的表达、聚集程度以及对HLECs增生活力及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晶状体上皮细胞系HLE-B3,将细胞分为shLOXL1-1组、shLOXL1-2组、shLOXL1-3组和... 目的探讨敲低赖氨酰氧化酶样蛋白1(LOXL1)基因对人晶状体上皮细胞(HLECs)中弹性蛋白的表达、聚集程度以及对HLECs增生活力及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晶状体上皮细胞系HLE-B3,将细胞分为shLOXL1-1组、shLOXL1-2组、shLOXL1-3组和正常对照组,通过不同序列的慢病毒转染方法对shLOXL1-1组、shLOXL1-2组和shLOXL1-3组细胞进行LOXL1基因敲低干预,对正常对照组进行无意义序列慢病毒转染干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各转染组细胞的LOXL1 mRNA相对表达量;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HLE-B3中弹性蛋白的荧光强度;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HLE-B3中弹性蛋白的表达;采用电子显微镜扫描法检测HLE-B3中弹性蛋白的含量及聚集程度;采用细胞划痕实验检测HLE-B3的迁移率;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法检测HLE-B3的增生活力。结果敲低LOXL1基因后,shLOXL1-1、shLOXL1-2、shLOXL1-3组LOXL1 mRNA相对表达量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其中shLOXL1-3组敲低效果最佳,故选取shLOXL1-3组与正常对照组进行后续实验并对比。免疫荧光染色后可见弹性蛋白稳定表达于HLE-B3细胞中,shLOXL1-3组弹性蛋白的平均荧光强度为56.96±5.56,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的80.52±4.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72,P<0.001)。shLOXL1-3组弹性蛋白相对表达量为0.807±0.002,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的1.185±0.0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02,P<0.01)。电子显微镜下可见shLOXL1-3组弹性蛋白密度低于正常对照组,但其形态、大小、聚集程度未见明显改变。培养24 h和48 h时shLOXL1-3组细胞相对迁移率为0.292±0.041和0.439±0.032,均低于正常对照组的0.463±0.017和0.719±0.00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178、2.611,均P<0.05)。培养24、48、72、96 h,shLOXL1-3组细胞活力值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555、2.704、6.695、7.266,均P<0.05)。结论在HLECs中,敲低LOXL1基因可引起弹性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降,同时细胞迁移能力和细胞增生活力均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赖氨酰氧化酶样蛋白1 剥脱综合征 弹性蛋白 迁移 增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库车县40岁及以上维吾尔族农民青光眼患病情况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7
8
作者 谢婷玉 高亮 +4 位作者 艾克 付竞 郭宝 美丽巴努·玉素甫 陈雪艺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69-173,共5页
背景青光眼是导致不可逆盲的常见病因之一,且青光眼的患病类型在全球不同地区分布有所差异。目的了解新疆库车县成年维吾尔族农民青光眼患病率及常见的患病类型,为该地区和该民族青光眼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2009年3~4月新疆医科大学... 背景青光眼是导致不可逆盲的常见病因之一,且青光眼的患病类型在全球不同地区分布有所差异。目的了解新疆库车县成年维吾尔族农民青光眼患病率及常见的患病类型,为该地区和该民族青光眼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2009年3~4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采用单纯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新疆库车县14个村4191名40岁以上成年维吾尔族农民进行青光眼调查,受检者按年龄分为40~49、50~59、60~69组和≥70岁组。调查事先经过新疆医科大学伦理委员会审批,所有受检者受试前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后方进行相关检查。所有检查者均经过调查标准化培训。调查内容包括病史、常规眼部检查及前房深度、房角镜、眼底检查,必要时行暗室俯卧试验、散瞳实验明确青光眼患病类型。周边前房深度诊断按照vanHerick标准,前房角关闭的分级标准采用Scheie分级法。结果检录的4873名受检者中4191人完成跟部检查及相关的青光眼检查,受检率为86.0%,受检者依从性好。青光眼的患病率为3.79%,其中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及继发性青光眼的患病率分别为2.22%、0.26%及1.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型青光眼患病率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不同年龄组间患病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16.69,P〈0.05),男性患者的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疋。=7.34,P〈0.05)。受检确诊的青光眼患者中19.75%为双眼盲,其中有25.30%的患者行抗青光眼手术,不同年龄组视力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7.69,P〈0.05)。结论新疆库车县成年维吾尔族农民青光眼患病率高于大部分国内及国外调查结果。PACG仍为最常见的青光眼患病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患病率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继发性青光眼 流行病学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mm小切口飞秒激光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与飞秒激光辅助的LASIK矫正近视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2
9
作者 梅波 张卉卉 +5 位作者 段丽 朱涛 付竞 周维 赵春焕 易湘龙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133-1137,共5页
目的比较2.0 mm微切口飞秒激光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2.0 mm small incision lenticule extraction,2.0 mm SMILE)与飞秒激光辅助的LASIK(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 with femtosecond laser,FS-LASIK)矫正近视的疗效。方法研究纳入行2... 目的比较2.0 mm微切口飞秒激光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2.0 mm small incision lenticule extraction,2.0 mm SMILE)与飞秒激光辅助的LASIK(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 with femtosecond laser,FS-LASIK)矫正近视的疗效。方法研究纳入行2.0 mm SMILE的近视患者48例(96眼),同期行FS-LASK者50例(100眼),记录并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1d、1周、1个月、3个月及6个月的裸眼视力(uncorrected visual acuity,UCVA)、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屈光度、生活质量量表(quality of life,QOL)得分及手术满意度量表评分。结果在术后1周以后SMILE组视力高于FS-LASIK组,且状态较FS-LASIK组更为稳定。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SMILE组UCVA≥术前BCVA的比例高于FS-LASIK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早期(术后1周)SMILE组存在1例过矫,而FS-LASIK组存在1例欠矫,但在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两组手术患者均在±1.00 D范围内。术后平均角膜前表面形态变异指数及垂直不对称指数在各时间点均为FS-LASIK组大于SMILE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两组术前及术后6个月QOL得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6个月QOL得分均较术前有所增加,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SMILE:t=-13.85,P=0.00;FS-LASIK:t=-13.21,P=0.00),而两组术后6个月QOL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有较高的再次手术选择率及手术推荐率,并且未发生严重的并发症。结论 2.0 mm SMILE与FS-LASIK均具有良好的有效性、稳定性以及可预测性,术后都可获得良好的视力及良好的生活质量,前者更好地保持了角膜前表面的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秒激光 2.0 mm小切口飞秒激光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 LASIK 近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眼与CC趋化因子受体5和CXC趋化因子受体3及其配体介导的炎性反应的关系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宏 孙勇 +1 位作者 安晓 陈雪艺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633-637,共5页
背景 干眼患者泪液分泌功能的持续异常导致眼表和泪腺处于长期炎性细胞浸润状态,炎症反应刺激淋巴细胞增生以产生对泪腺的免疫攻击,且炎症本身亦干扰腺体的正常分泌,其中趋化因子及其受体对淋巴细胞趋化、聚集到炎症部位起着关键的作用.... 背景 干眼患者泪液分泌功能的持续异常导致眼表和泪腺处于长期炎性细胞浸润状态,炎症反应刺激淋巴细胞增生以产生对泪腺的免疫攻击,且炎症本身亦干扰腺体的正常分泌,其中趋化因子及其受体对淋巴细胞趋化、聚集到炎症部位起着关键的作用. 目的 分析干眼患者眼表细胞中CC趋化因子受体5(CCR5)、CXC趋化因子受体3(CXCR3)及其配体的表达变化,探讨以CCR5、CXCR3为特征的Th1细胞诱导的迟发性变态反应在干眼发生和发展中的机制.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纳入2012年6-1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确诊的干眼患者30例60眼及年龄和性别匹配的健康志愿者30人60眼,受试者均接受泪膜破裂试验(BUT)、基础泪液分泌试验Ⅰ(SⅠt)和角膜结膜荧光素染色检查.采用结膜印记细胞学的方法获取2个组受试者的结膜上皮细胞,应用流式细胞术分析2个组受试者结膜组织CCR5、CXCR3表达阳性细胞率;应用real-time PCR对受检者结膜中正常T细胞表达和分泌调节活性因子(RANTES)、巨噬细胞炎性蛋白(MIP)-1α、MIP-1 β、γ干扰素诱导的单核因子(MIG)、γ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及干扰素诱导T细胞α趋化因子(I-TAC) mRNA的相对表达量进行检测,比较干眼组和健康对照组受试者间CCR5、CXCR3及其配体表达的差异,分析CCR5、CXCR3阳性表达率与BUT、SⅠt及角膜结膜荧光素染色评分的关系.结果 干眼组BUT、SⅠt值分别为(2.90 ±1.37)s和(4.00 ±2.49) mm/5 min,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的(8.56 ±4.69)s和(11.31 ±5.23) mm/5 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172、2.186,均P<0.05);干眼组角膜结膜荧光素染色评分及CCR5和CXCR3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90 ±0.57、(3.38±0.66)%和(2.64±0.47)%,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14 ±0.06、(2.12±0.21)%和(1.12±0.1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297、3.151、5.454,均P<0.05).干眼组CCR5阳性细胞率与BUT、SⅠt值均呈负相关(r=-0.473、-0.385,均P<0.05),CXCR3阳性细胞率与BUT、SⅠt值均呈负相关(r=-0.753、-0.684,均P<0.05);CCR5与CXCR3阳性细胞率及角膜结膜荧光素染色评分均呈正相关(r=0.231、0.336,均P<0.05).干眼组RANTES、MIP-1α、MIG和IP10 mRNA的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091、2.894、2.688、2.245,均P<0.05),而2个组间MIP-1β和I-TAC mRNA相对表达量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512、1.979,均P>0.05).CCR5阳性细胞率与结膜中RANTES和MIP-1αmRNA相对表达量均呈正相关(r=0.473、0.285,均P<0.05),而CCR5与MIP-1β则无明显相关性(r=0.214,P>0.05).CXCR3阳性细胞率与MIG和IP10 mRNA相对表达量均呈正相关(r=0.553、0.314,均P<0.05);CXCR3与I-TAC mRNA的相对表达量间无明显相关(r=0.364,P>0.05).结论 干眼的发生可能伴随着炎性细胞的长期浸润,以CCR5、CXCR3为标志的Th1型细胞及自然杀伤细胞诱导的迟发性变态反应可能是导致干眼眼表损伤的主要原因,CCR5和CXCR3及其配体可作为调节干眼组织免疫炎症反应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眼 趋化因子 受体 结膜/代谢 流式细胞术 实时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臭氧治疗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细胞凋亡和VEGF、PEDF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清 郭乔茜 +2 位作者 李琴 谢婷玉 陈雪艺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32-235,共4页
目的探讨臭氧治疗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细胞凋亡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igment epithelium derived factor,PEDF)表达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72只,其中正常对照组(... 目的探讨臭氧治疗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细胞凋亡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igment epithelium derived factor,PEDF)表达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72只,其中正常对照组(N组)18只,余54只采用高脂高糖饮食联合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法制作糖尿病大鼠模型,成功造模52只(成模率90%),随机分为3组:糖尿病模型组(D组,17只)无干预;氧气干预组(D+O2组,17只)给予氧气灌肠,每周3次;臭氧治疗组(D+O3组,18只)给予臭氧灌肠,每周3次。1个月后,麻醉下摘除眼球,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并计算凋亡指数(apoptotic index,AI);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法检测VEGF mRNA和PEDF mRNA表达。结果 TUNEL法检测结果显示:凋亡细胞主要表达在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层、内核层和血管内皮细胞层。N组、D组、D+O2组、D+O3组AI值分别为:1.97±0.53、34.43±5.56、34.68±5.80、19.22±3.30,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9.070,P=0.000)。进一步两两比较结果显示:N组与D组、D+O2组、D+O3组间以及D+O3组与D组、D+O2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0)。RT-PCR检测结果显示:N组、D组、D+O2组、D+O3组VEGF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4.22±1.18、11.60±3.42、10.75±2.81、7.40±2.13,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3.923,P=0.000)。进一步两两比较结果显示:D组、D+O2组、D+O3组大鼠视网膜中VEGF mRNA的表达量明显高于N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0);D+O3组VEGF mRNA的表达量低于D组和D+O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0)。RT-PCR检测结果显示:N组、D组、D+O2组、D+O3组PEDF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22±0.12、0.13±0.08、0.12±0.07、0.19±0.09,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803,P=0.053)。进一步两两比较结果显示:N组与D组、D+O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8、P=0.029),余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臭氧治疗可以减少糖尿病早期视网膜细胞凋亡,减少VEGF分泌,可能同时对PEDF有保护作用,对早期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病程的发展可能有延缓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细胞凋亡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色素上皮衍生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高压氧治疗视神经萎缩的疗效 被引量:15
12
作者 韩敬力 刘天荣 易湘龙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832-834,共3页
目的探讨鼠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联合高压氧治疗视神经萎缩的疗效。方法将2012年6月至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视神经萎缩患者76例(88眼),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6例(42眼),采用传统治疗加NGF肌肉注射... 目的探讨鼠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联合高压氧治疗视神经萎缩的疗效。方法将2012年6月至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视神经萎缩患者76例(88眼),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6例(42眼),采用传统治疗加NGF肌肉注射;观察组40例(46眼),在传统治疗加NGF肌肉注射基础上联合使用高压氧治疗,比较分析2组疗效、治疗前后视力、视野改变及荧光充盈迟缓时间、视觉诱发电位(VEP)P100潜伏期等。结果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76.2%,观察组总有效率93.5%,对照组疗效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10,P=0.04),总有效率对比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χ^2=5.21,P=0.02)。病程≤2周的患者中,观察组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36,P=0.028),但病程〉2周的总有效率两组比较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不同病因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两组视力、视野、眼底荧光充盈迟缓时间、VEPP100潜伏期各项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提示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均有效。比较对照组与观察组在治疗前的视力、视野、眼底荧光充盈迟缓时间、VEPP100潜伏期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具有可比性;但在治疗后上述各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NGF联合高压氧治疗视神经萎缩疗效确切,可促进视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神经生长因子 高压氧 视神经萎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绝经期干眼患者眼表CXCR3表达与性激素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张宏 马俊旗 +1 位作者 安晓 叶向彧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839-842,共4页
目的本文通过分析围绝经期干眼患者和非围绝经期干眼患者血液中雌二醇(E2)、睾酮(T)、促黄体生产素(LH)表达水平的变化及CXCR3在结膜上皮细胞中的阳性表达率,探讨以E2、T、LH为代表的性激素与以CXCR3为代表的趋化因子受体家族的相关性... 目的本文通过分析围绝经期干眼患者和非围绝经期干眼患者血液中雌二醇(E2)、睾酮(T)、促黄体生产素(LH)表达水平的变化及CXCR3在结膜上皮细胞中的阳性表达率,探讨以E2、T、LH为代表的性激素与以CXCR3为代表的趋化因子受体家族的相关性及其在围绝经期干眼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择干眼患者60例(120眼),分为围绝经期干眼组30例(60眼)及非围绝经期干眼组30例(60眼),分别进行泪液分泌试验、泪膜破裂时间、角膜荧光素染色检查,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分别测定血清中E2、T、LH水平,采用结膜印迹细胞学的方法获取两组患者的结膜上皮细胞后,应用流式细胞术分析方法检测两组患者结膜上皮细胞中CXCR3的表达,比较两组性激素和CXCR3表达率的差异及CXCR3阳性表达的相关因素。结果围绝经期干眼组泪膜破裂时间为(2.90±1.37)s、基础泪液分泌值为(4.00±2.49)mm,均显著低于非围绝经期干眼组的(4.44±1.94)s和(6.67±2.69)mm(均为P<0.05);两组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值分别为(0.90±0.57)分和(1.00±1.32)分,组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围绝经期干眼组血清中E2为(28.22±32.34)μg·L-1、T为(13.68±14.12)ng·L-1,相对于非围绝经期干眼组的(40.39±39.51)μg·L-1和(20.84±1.16)ng·L-1均较低;LH水平为(25.47±14.53)mIU·L-1,较非围绝经期干眼组的(18.15±11.40)mIU·L-1高,但2组间3个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围绝经期干眼组CXCR3阳性率为(2.64±0.47)%,显著高于非围绝经期干眼组的(0.62±0.07)%(P<0.01)。CXCR3阳性率与泪膜破裂时间、基础泪液分泌值均呈显著的负相关(分别为r=-0.753、-0.684,均为P<0.05);CXCR3阳性率与E2、T、LH均呈不显著的正相关(分别为r=1.472、0.583、2.331,均为P>0.05)。结论围绝经期干眼患者性激素水平稍紊乱,E2与T降低,LH相对升高,三者与CXCR3阳性率不存在显著相关性。干眼的发病与趋化因子家族介导的炎性细胞浸润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眼 围绝经期 性激素 CXCR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利多卡因眼用凝胶眼表麻醉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评估——多中心随机双盲临床试验 被引量:8
14
作者 赵晶 赵明威 +8 位作者 姚涛 崔红平 王勇 金学民 韩琪 刘芳 李秋明 陈雪艺 戴虹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04-409,共6页
目的评价质量分数3.5%盐酸利多卡因眼用凝胶眼部表面麻醉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于2018年8月至2019年4月在中国10个医院眼科按照统一的纳入和排除标准纳入一侧眼拟行眼科手术受试者220例220... 目的评价质量分数3.5%盐酸利多卡因眼用凝胶眼部表面麻醉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于2018年8月至2019年4月在中国10个医院眼科按照统一的纳入和排除标准纳入一侧眼拟行眼科手术受试者220例220眼。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受试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所有受试者术眼对侧眼作为受试眼。试验组在受试眼6:00位角膜缘后约5 mm处点入2滴3.5%盐酸利多卡因眼用凝胶,对照组以同样方法点入空白凝胶。用药后在规定时间内用0.3 mm无齿显微镊夹持结膜进行疼痛测试,受试者依据自身感觉报告“疼痛”或“不疼痛”。主要有效性指标为用药5 min内获得眼表麻醉效果的眼数和百分比;次要有效性指标包括麻醉起效时间、眼表麻醉持续时间;药物安全性评价包括眼局部和全身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试验组受试眼用药5 min内获得眼表麻醉效果者104眼,占94.55%,对照组5 min内获得眼表麻醉效果者29眼,占26.36%,试验组麻醉有效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6.948,P<0.001);试验组受试眼中位麻醉起效时间为40.0(20.0,61.0)s,短于对照组的300.0(224.0,300.0)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5.17,P<0.001);试验组有效麻醉的104眼中麻醉维持时间平均为860.5(577.5,1180.0)s,对照组有效麻醉的29眼中麻醉维持时间平均为676.0(280.0,1401.0)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898,P>0.05);2个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45%(6/110)和4.55%(5/1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结论3.5%盐酸利多卡因眼用凝胶用于眼部表面麻醉时起效快,作用时间长,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是眼科手术中一种安全有效、使用方便的麻醉用药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表麻醉 利多卡因 眼用凝胶 多中心随机双盲临床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局部应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治疗小鼠干眼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蔡丽萍 孟然 张宏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024-1028,共5页
目的探讨局部应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对干眼小鼠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并比较BMSC滴眼与眼眶注射两种不同应用途径的疗效差异。方法收集BALB/c小鼠双侧股骨、胫骨骨髓,采用贴壁培养法纯化B... 目的探讨局部应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对干眼小鼠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并比较BMSC滴眼与眼眶注射两种不同应用途径的疗效差异。方法收集BALB/c小鼠双侧股骨、胫骨骨髓,采用贴壁培养法纯化BALB/c小鼠BMSC。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5只健康6~8周龄BALB/c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BMSC滴眼组、BMsc眼眶注射组,每组7只,除正常对照组外的28只小鼠使用2.5g·L^-1苯扎氯铵溶液滴双眼,连续滴21d,建立中重度干眼动物模型。造模结束后开始治疗,模型组给予磷酸盐缓冲液滴双眼;阳性对照组给予普拉洛芬眼液滴双眼;BMSC滴眼组给予含1×10^5BMSC的磷酸盐缓冲悬垂液滴双眼;BMSC眼眶注射组给予含1×10^5BMSC的磷酸盐缓冲悬垂液分别于治疗当天、第4天注射。治疗的第8天检测并比较各组小鼠眼表炎症指数、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 I test,Sit)、泪膜破裂时间(tear film break-up time,BUT)、角膜荧光素染色(comeal fluorescein staining,FLS)评分结果。第9天过量麻醉法处死35只小鼠,每组随机选取5眼制备HE染色、PAS染色切片,行眼表组织病理学观察,并进行杯状细胞计数;4眼用于制备冰冻切片,观察有无PK67标记的异体BMSC在眼表组织迁移,5眼用于ELISA测定小鼠眼表组织中IL—10、IL-1β蛋白含量。结果模型组眼表炎症指数0.31±0.05、FLS评分8.80±1.21分别高于正常对照组0.01±0.01、0.14±0.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而阳性对照组、BMSC滴眼组、BMSC眼眶注射组炎症指数分别为0.15±0.03、0.18±0.03、0.06±0.02,均明显低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且BMSC眼眶注射组低于BMSC滴眼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仅BMSC眼眶注射组FLS评分3.93±0.74明显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SIt(4.00±0.39)mm明显小于正常对照组(6.36±0.48)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MSC眼眶注射组SIt(5.86±0.54)mm明显高于模型组、阳性对照组(3.92±0.38)mm、BMSC滴眼组(3.90±0.31)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模型组BUT(3.00±0.21)S较正常对照组(6.00±0.21)s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阳性对照组(4.20±0.29)S、BMSC滴眼组(4.40±0.27)s、BMSC眼眶注射组(4.79±0.02)S均较模型组明显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眼表组织HE染色:模型组角膜上皮细胞肿胀、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基质层胶原纤维排列紊乱、肿胀;BMSC滴眼组、眼眶注射组角膜上皮表面平整,基质层胶原纤维排列紧密,形态接近正常小鼠,两组间差异不明显。PAS染色杯状细胞数量BMSC眼眶注射组13.80±2.48与阳性对照组13.17±2.09相当,均多于模型组5.20±1.0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冰冻切片:在BMSC滴眼组及BMSC眼眶注射组睑板、结膜下及角膜均未见带PKH67标记的BMSC。BMSC眼眶注射组IL-10蛋白含量(509.80±190.21)μg·g^-1明显高于BMsc滴眼组(43.64±43.64)μg·g^-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1β蛋白含量各组间存在差异,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眼局部应用BMSC能使眼表炎症减轻、BUT延长、角膜上皮修复,从而有效缓解干眼的症状。BM—SC眼眶注射更能显著促进泪液分泌、增加杯状细胞数量,疗效优于BMSC滴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眼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免疫 炎性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疗相关工作人员飞秒激光辅助的LASIK术后生活质量调查 被引量:2
16
作者 梅波 张卉卉 +3 位作者 周维 赵春焕 郑坤坤 易湘龙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43-446,共4页
目的调查飞秒激光辅助的LASIK(femtosecond laser LASIK,FS-LASIK)手术对行近视手术的医疗相关工作人员生活质量及医疗活动的影响。方法对35例(70眼)医疗相关工作人员(包含医师、护士、技师)行FS-LASIK,记录术前及术后1 d、1周、1个月、... 目的调查飞秒激光辅助的LASIK(femtosecond laser LASIK,FS-LASIK)手术对行近视手术的医疗相关工作人员生活质量及医疗活动的影响。方法对35例(70眼)医疗相关工作人员(包含医师、护士、技师)行FS-LASIK,记录术前及术后1 d、1周、1个月、3个月的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与等效球镜度数,应用屈光矫正者生命质量量表对术前及术后3个月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打分,并采取量表的方式进行手术前后屈光状态对医疗活动影响与对手术综合满意度的评价。结果 35例(70眼)患者术后1 d、1周、1个月及3个月,裸眼视力分别为1.11±0.26、1.18±0.23、1.24±0.22、1.23±0.23;等效球镜度数分别为(0.45±0.37)D、(0.34±0.41)D、(-0.17±0.57)D、(-0.28±0.55)D。术后3个月的随访过程中,无一例出现最佳矫正视力较术前降低。35例医护人员术前生活质量评分为(38.28±2.15)分,术后为(44.13±1.06)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3.85,P=0.00)。量表20个条目中,共有12个条目术前术后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针对屈光状态对医疗活动影响的评价中,术前及术后3条指标得分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对手术综合满意度评价中,最终得分为(9.62±1.05)分。结论医疗工作相关人员行FS-LASIK术后生活质量较术前有所提高,减少了屈光不正对医疗活动带来的不便,患者对手术结果有较高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秒激光 LASIK 医护人员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导性音乐想象训练对视网膜病变患者术前焦虑的影响 被引量:8
17
作者 王建宏 田萍 王梅新 《护理学杂志》 2009年第2期71-72,共2页
目的缓解视网膜手术患者术前焦虑。方法将60例择期行视网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术前接受引导性音乐想象训练7次。结果干预后两组焦虑评分、收缩压、血清皮质醇浓度比较,差异有... 目的缓解视网膜手术患者术前焦虑。方法将60例择期行视网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术前接受引导性音乐想象训练7次。结果干预后两组焦虑评分、收缩压、血清皮质醇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引导性音乐想象训练可降低患者术前焦虑,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病变 焦虑 音乐治疗 想象训练 手术前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内障复明工程中两种术式对视功能和生存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易湘龙 李丽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47-448,共2页
关键词 白内障摘出术 主观视功能 生存质量 复明工程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 新疆塔城地区 术式 欠发达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臭氧灌肠改善糖尿病大鼠的视网膜电图表现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琴 谢婷玉 +3 位作者 陈雪艺 王清 郭乔茜 具尔提·哈第尔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4-36,共3页
目的观察臭氧灌肠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电图的影响。方法取18只正常大鼠为正常对照组(N组),另54只以链脲佐菌素(STZ)造模成功的糖尿病大鼠分为臭氧治疗组(A组)、氧气治疗组(B组)、模型对照组(C组),每组18只于造模成功后6周将A组大鼠行臭... 目的观察臭氧灌肠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电图的影响。方法取18只正常大鼠为正常对照组(N组),另54只以链脲佐菌素(STZ)造模成功的糖尿病大鼠分为臭氧治疗组(A组)、氧气治疗组(B组)、模型对照组(C组),每组18只于造模成功后6周将A组大鼠行臭氧灌肠,每周3次,以同样频率和剂量将B组行纯氧灌肠,其余两组不干预,1个月后应用闪光视网膜电图(F-ERG)检测视网膜功能。结果用单因素方差分析4组大鼠暗适应及明适应视网膜电图a波、b波振幅及潜伏期差异。暗适应a波及b波振幅:与N组[a波:(39.61±1.30)μV;b波:(99.45±2.77)μV]相比,B组[a波:(10.44±0.97)μV;b波:(32.91±2.61)μV]和C组[a波:(10.72±1.06)μV;b波:(33.43±2.76)μV]均明显下降,而A组[a波:(18.68±0.92)μV;b波:(46.86±2.53)]下降不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暗适应a波潜伏期B组为(30.10±2.42)ms,C组为(30.30±2.58)ms,均较N组的(13.44±2.55)ms延长,A组为(19.81±2.71)ms,较N组延长不明显,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暗适应b波潜伏期A组为(42.91±4.72)ms,与C组的(54.60±2.27)ms和B组的(53.40±4.97)ms相比较略缩短,但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明适应a波振幅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28,P>0.05);而明适应b波振幅B组为(15.01±0.87)μV,C组为(14.18±0.79)μV,均较N组的(25.41±1.25)μV下降,A组为(21.82±0.78)μV,较N组下降不明显,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a波潜伏期A组为(15.72±1.90)ms,与B组的(15.40±2.01)ms及C组的(15.30±1.63)ms相比,均略延长,三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b波潜伏期B组为(65.20±1.54)ms,C组为(65.30±1.94)ms,均较N组的(43.00±2.82)ms明显延长,A组为(51.63±2.87)ms,较N组延长不明显,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糖尿病大鼠病程早期即出现视网膜神经功能损害,直肠灌注臭氧对大鼠视网膜功能有一定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视网膜电图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音乐疗法对维吾尔族白内障患者术前焦虑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田萍 常连芳 王梅新 《护理学杂志》 2010年第2期79-81,共3页
目的探讨音乐疗法对维吾尔族白内障患者术前焦虑的影响。方法将90例白内障行择期手术的维吾尔族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音乐疗法,首先建立音乐库、培训实施者,然后根据患者喜好选择音乐... 目的探讨音乐疗法对维吾尔族白内障患者术前焦虑的影响。方法将90例白内障行择期手术的维吾尔族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音乐疗法,首先建立音乐库、培训实施者,然后根据患者喜好选择音乐,术前3d开始戴耳机欣赏音乐直至术晨,每天2次,每次30min,共7次。结果两组干预后状态焦虑评分(SAI)、血压、心率、血皮质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音乐疗法对不同文化程度患者效果不同,大学及以上文化程度患者SAI评分显著低于小学文化患者(P<0.05)。结论音乐疗法可降低维吾尔族白内障患者术前焦虑水平,尤其对受教育程度高者效果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吾尔族 白内障 手术 焦虑 音乐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