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UVA致人皮肤成纤维细胞急性和慢性光损伤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5
1
作者 侯巍 郑跃 +3 位作者 许庆芳 刘晨 陆春 赖维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703-706,共4页
目的:探讨人皮肤成纤维细胞(human dermal fibroblasts,HDFs)急性和慢性光损伤模型建立的方法。方法:体外培养原代人皮肤成纤维细胞,选取第4~8代的细胞进行实验。用长波紫外线(UVA)单次照射建立HDFs急性光损伤模型,荧光倒置显微镜观察... 目的:探讨人皮肤成纤维细胞(human dermal fibroblasts,HDFs)急性和慢性光损伤模型建立的方法。方法:体外培养原代人皮肤成纤维细胞,选取第4~8代的细胞进行实验。用长波紫外线(UVA)单次照射建立HDFs急性光损伤模型,荧光倒置显微镜观察不同剂量UVA照射后第1、2、3天HDFs的形态变化;CCK-8法检测照射后HDFs的增殖活性。慢性光损伤HDFs模型采用8-甲氧沙林(8-MOP)避光孵育细胞24h,随后以含8-MOP的磷酸盐缓冲液(PBS)置换培养基,行9J/cm^2 UVA照射,照射完成后换Dulbecco改良Eagle培养基(DMEM)(含10%胎牛血清)避光传代培养,21d后显微镜下观察HDFs形态;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SA-β-Gal)染色法计算衰老细胞率。结果:单次UVA照射导致HDFs增殖率下降,与UVA剂量呈正相关。UVA在剂量为≤10J/cm^2时,细胞存活率保持在>85%;而UVA剂量≥15J/cm^2时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20 J/cm^2时存活率为50%左右,至25 J/cm^2时仅为约25%。慢性光损伤HDFs诱导组(即UVA+MOP组)几乎所有细胞均出现体积变大、细胞颗粒增加等细胞老化的特征性改变;SA-β-Gal染色细胞的阳性率>95%。结论:UVA单次照射可成功建立HDFs急性光损伤模型,UVA联合8-MOP构建HDFs慢性光损伤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老化 急性光损伤 皮肤成纤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现于新疆的申克孢子丝菌新基因型 被引量:2
2
作者 张萍 帕丽达.阿布利孜 +1 位作者 陈宴 惠艳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62-264,共3页
目的:利用多聚酶链反应随机扩增多态性DNA(polymerasechain reaction-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PCRRAPD)法对新疆地区固定型和皮肤淋巴管型孢子丝菌病致病菌进行基因分型,并与北京和哈尔滨的菌株基因型比较,探讨新疆地区申克... 目的:利用多聚酶链反应随机扩增多态性DNA(polymerasechain reaction-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PCRRAPD)法对新疆地区固定型和皮肤淋巴管型孢子丝菌病致病菌进行基因分型,并与北京和哈尔滨的菌株基因型比较,探讨新疆地区申克孢子丝菌的基因特点。方法:采用随机单核苷酸引物OPB 07、OPAA 11、OPD 18用RAPD法对来自新疆、北京和哈尔滨的18株申克孢子丝菌进行DNA多态性分析。结果:新疆的固定型孢子丝菌病致病菌有独特的基因型,新疆的淋巴管型孢子丝菌病分离菌株和北京、哈尔滨的菌株间无基因差异。结论:新疆地区申克孢子丝菌显示新的基因型。新疆和北京的固定型孢子丝菌病致病菌有种内基因差异,而新疆与北京、哈尔滨的淋巴管型孢子丝菌病的致病菌间无种内基因差异。引物OPB07和0PAA 11结合PCR-RAPD法是申克孢子丝菌基因分型的可行性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申克孢子丝菌 新基因型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1例
3
作者 万学峰 王珊珊 陈永琴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534-535,共2页
患者女,43岁。面部红斑1年余,加重并泛发全身2周。患者2007年5月双手、足及面部无明显诱因出现数个红色丘疹,逐渐增多并形成环状红斑。在当地医院诊断为“多形红斑”,经治疗无效。2周前红斑泛发全身,伴瘙痒,面部、双手(足)肿胀... 患者女,43岁。面部红斑1年余,加重并泛发全身2周。患者2007年5月双手、足及面部无明显诱因出现数个红色丘疹,逐渐增多并形成环状红斑。在当地医院诊断为“多形红斑”,经治疗无效。2周前红斑泛发全身,伴瘙痒,面部、双手(足)肿胀,于2008年6月17日入我科。病程中尤发热、厌食及反复口腔溃疡,无关节肿痛及明显脱发.无胸闷、心悸等全身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皮肤型 亚急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维吾尔族天疱疮患者47例临床分析
4
作者 阿依古力.玉素甫 张祥月 +1 位作者 杨克健 朱雅琳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46-147,共2页
天疱疮是自身免疫性大疱性疾病中最常见且较为严重的皮肤病,其死亡率为5%~15%[1].为探讨新疆维吾尔族天疱疮患者的发病情况及临床特点,总结治疗经验,现对我院近8年收治的新疆维吾尔族天疱疮患者资料进行汇总分析如下.
关键词 天疱疮 维吾尔族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3例住院梅毒患者临床特征、血清学及脑脊液检测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曹静 张丽娟 +2 位作者 樊俊威 帕丽达·阿布利孜 阿依古力·玉素甫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725-727,共3页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苍白螺旋体)感染引起的慢性、系统性疾病,属于乙类传染病。本病可侵犯神经系统,出现头痛、视力下降、麻痹性痴呆及癫痫等症状,但神经梅毒早期难以发现,诊断困难。本研究分析我院73例住院梅毒患者流行病学、临床表现...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苍白螺旋体)感染引起的慢性、系统性疾病,属于乙类传染病。本病可侵犯神经系统,出现头痛、视力下降、麻痹性痴呆及癫痫等症状,但神经梅毒早期难以发现,诊断困难。本研究分析我院73例住院梅毒患者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血清及脑脊液特征,明确对治疗失败、病程不详、有伴随症状的梅毒患者行脑脊液检测筛查神经梅毒的必要性,指导规范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梅毒 脑脊液 Tp-Ig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脉冲光治疗面部雀斑41例 被引量:8
6
作者 朱雅琳 李建华 惠艳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00-400,共1页
我科采用强脉冲光治疗面部雀斑41例,获得满意疗效,并无明显不良反应。现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收集2005年4月-2007年4月在我科门诊就诊的雀斑患者41例,其中男5例,女36例,年龄8~39岁。皮损主要分布于双侧面... 我科采用强脉冲光治疗面部雀斑41例,获得满意疗效,并无明显不良反应。现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收集2005年4月-2007年4月在我科门诊就诊的雀斑患者41例,其中男5例,女36例,年龄8~39岁。皮损主要分布于双侧面颊、鼻背及额部。所有患者均无强脉冲光治疗的禁忌证,未同时接受其他系统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雀斑 强脉冲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LE脑损害危险因素的临床初步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冉立伟 沈大为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426-428,共3页
为初步探讨发生SLE脑损害(NPLE)的危险因素,对17例NPLE患者及29例无脑损害的SLE(非NPLE)患者进行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方面的统计学比较,并分析NPLE与各临床特点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NPLE病组发热、血小板减少、抗Sm抗体阳性、... 为初步探讨发生SLE脑损害(NPLE)的危险因素,对17例NPLE患者及29例无脑损害的SLE(非NPLE)患者进行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方面的统计学比较,并分析NPLE与各临床特点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NPLE病组发热、血小板减少、抗Sm抗体阳性、脑脊液(CSF)抗核抗体(ANA)阳性、CSF蛋白增加及氯化物减少的发生率显著高于非NPLE组(P<0.05),而盘状红斑发生率则显著低于非NPLE组(P<0.05);发热、血小板减少、抗Sm抗体阳性、CSFANA阳性、CSF蛋白增加及氯化物减少可能是发生NPLE的危险因素,盘状红斑及抗Ro抗体阳性可能是NPLE的保护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脑脊液 危险因素 脑损害 临床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在诊断色素痣、脂溢性角化症及色素型基底细胞癌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
8
作者 吕金 万学峰 多兰.达力汗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61-164,共4页
目的:对临床疑诊色素痣、脂溢性角化症及色素型基底细胞癌的患者行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检查,分析其灵敏度与特异度,探讨其在上述3种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临床疑诊为50例色素痣、42例脂溢性角化症及34例色素型基底细胞癌的患者... 目的:对临床疑诊色素痣、脂溢性角化症及色素型基底细胞癌的患者行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检查,分析其灵敏度与特异度,探讨其在上述3种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临床疑诊为50例色素痣、42例脂溢性角化症及34例色素型基底细胞癌的患者,行临床初步诊断、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及病理组织学检查,比较临床诊断与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诊断灵敏度与特异度。结果: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在色素痣、脂溢性角化症及色素性基底细胞癌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均高于临床诊断。结论: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实时、无创及高分辨率,对色素痣、脂溢性角化症及色素型基底细胞癌临床辅助诊断有一定价值,有助于其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 色素痣 脂溢性角化症 色素型基底细胞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肺动脉高压1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万学峰 侯巍 朱雅琳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85-87,共3页
目的:采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进行肺动脉高压的筛查,并与疾病其他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进行相关性分析。方法:138例SLE患者行多普勒超声检查,其中成人SLE患者132例,未成年人6例。收缩期峰值压力梯度在三... 目的:采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进行肺动脉高压的筛查,并与疾病其他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进行相关性分析。方法:138例SLE患者行多普勒超声检查,其中成人SLE患者132例,未成年人6例。收缩期峰值压力梯度在三尖瓣超过30mm Hg(1mmHg=0.133kPa)则诊断为肺动脉高压。所有患者均有完整的病史及实验室检查。结果:138例SLE患者中,16例(包括15例成人患者和1例未成年人患者)并发肺动脉高压(11.59%)。肺动脉收缩压范围42~85mmHg。并发肺动脉高压患者和无肺动脉高压患者的雷诺征及血管炎皮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在实验室检查中,与无肺动脉高压患者相比,并发肺动脉高压患者出现类风湿因子和抗心磷脂抗体的频率明显升高。而补体C3、抗核抗体(ANA)及抗双链DNA(ds-DNA)抗体与肺动脉高压的发生无显著相关性。结论:雷诺征、血管炎皮疹、类风湿因子和抗心磷脂抗体阳性可作为SLE并发肺动脉高压的预测危险因素,超声心动图在SLE患者中可作为筛查肺动脉高压的一种有效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系统性 肺动脉高压 超声心动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别嘌醇致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1例 被引量:8
10
作者 万学峰 王珊珊 陈永琴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31-131,共1页
患者男,35岁。2008年7月20日因在外院诊断为“慢性肾功能不全氮质血症期”、血尿酸异常,而口服别嘌醇(50mg每日2次)、碳酸氢钠片及叶酸片等治疗。入院前2周出现发热,体温38~39℃。入院前1周双上肢出现红色丘疹伴瘙痒,1日内泛发... 患者男,35岁。2008年7月20日因在外院诊断为“慢性肾功能不全氮质血症期”、血尿酸异常,而口服别嘌醇(50mg每日2次)、碳酸氢钠片及叶酸片等治疗。入院前2周出现发热,体温38~39℃。入院前1周双上肢出现红色丘疹伴瘙痒,1日内泛发全身,双眼睑肿胀,体温最高达39.6℃,于9月3日入我院。病程中饮食、睡眠欠佳,大便正常,小便量正常,有咳嗽、咳少量白痰,既往史无特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 别嘌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疹的实验室诊断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1
作者 李倩 惠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707-710,共4页
药疹是指药物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人体后引起的皮肤、黏膜反应。重型药疹可危及患者生命,早期诊断并明确致敏药物对药疹的治疗至关重要。目前药疹的诊断主要根据患者的用药史、临床表现及停药后患者皮疹消退来诊断,除此之外各种实验室诊断... 药疹是指药物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人体后引起的皮肤、黏膜反应。重型药疹可危及患者生命,早期诊断并明确致敏药物对药疹的治疗至关重要。目前药疹的诊断主要根据患者的用药史、临床表现及停药后患者皮疹消退来诊断,除此之外各种实验室诊断方法也被用于药疹的诊断,主要包括体内试验及体外试验两类。每种试验方法都有其优缺点,其中近年应用于临床的生物共振技术为药疹的诊断提供了一种新的、安全、快捷的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疹 实验室技术和方法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例麻风病杆菌抗酸染色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凤娥 杨克健 +4 位作者 莫拉提 多兰 惠艳 侯平 阿依古力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61-261,共1页
关键词 麻风病 抗酸染色方法 麻风杆菌 结核杆菌 皮肤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芽生菌病样脓皮病1例 被引量:3
13
作者 侯平 沈大为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395-395,共1页
报道1例芽生菌病样脓皮病。患者女性,27岁,维吾尔族,4年前无明显诱因发现左下肢肿胀,在其上出现约黄豆粒大小结节样损害,从未治疗。皮肤科检查:左小腿及足肿胀似橡皮肿,其上有多数散在核桃大小褐黄色菜花状损害,质地中等,表面有少许黄... 报道1例芽生菌病样脓皮病。患者女性,27岁,维吾尔族,4年前无明显诱因发现左下肢肿胀,在其上出现约黄豆粒大小结节样损害,从未治疗。皮肤科检查:左小腿及足肿胀似橡皮肿,其上有多数散在核桃大小褐黄色菜花状损害,质地中等,表面有少许黄色分泌物,足趾缘及侧缘亦可见蚕豆大小疣状损害,无破溃,表面有黄褐色结痂及少许脓性分泌物,有恶臭味。入院治疗后皮损变平变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芽生菌病样脓皮病 治疗 病理 诊断 少见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萎缩性丘疹病1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万学峰 张凤娥 +1 位作者 杨克健 惠艳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596-597,共2页
1病历摘要 患儿男,16岁。因反复间断性腹痛8个月.发热伴丘疹4个月余,于2008年7月3日入我院。患儿2007年11月无明显原因腹部出现绞痛,无恶心、呕吐及腹泻,在当地医院诊断为肠炎,经输液及对症治疗好转。2008年2月再次出现间断性腹... 1病历摘要 患儿男,16岁。因反复间断性腹痛8个月.发热伴丘疹4个月余,于2008年7月3日入我院。患儿2007年11月无明显原因腹部出现绞痛,无恶心、呕吐及腹泻,在当地医院诊断为肠炎,经输液及对症治疗好转。2008年2月再次出现间断性腹痛,无发热,在当地医院诊断为阑尾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丘疹病 萎缩性 恶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成年人SLE4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万学峰 惠艳 沈大为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622-623,共2页
对42例未成年SLE患者和80例成年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了对照研究。结果发现未成年患者的早期临床表现较成年患者更不典型,因而早期易误诊。未成年患者早期肾脏损害的发生率高于成年组,补体C3、C4下降的发生率也明显高于成年组患者,治疗反... 对42例未成年SLE患者和80例成年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了对照研究。结果发现未成年患者的早期临床表现较成年患者更不典型,因而早期易误诊。未成年患者早期肾脏损害的发生率高于成年组,补体C3、C4下降的发生率也明显高于成年组患者,治疗反应较成年患者为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分析 系统性红斑狼疮 未成年人 SL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膜增生厚皮症合并头部脓肿性穿掘性毛囊周围炎1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万学峰 多兰 沈大为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540-540,共1页
患者男,26岁.自述于1992年始无任何诱因手足弥漫性肥大增厚.1994年无诱因面部起皮疹,后累及头部,表现为多发性炎性丘疹,部分融合成半球形或细长的结节,后软化形成多发性脓肿,破溃后形成多数瘘孔,愈后留条索样瘢痕.
关键词 骨膜增生厚皮症 毛囊周围炎 头部脓肿性穿掘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叠结缔组织病伴发肺动脉高压1例
17
作者 万学峰 多兰 沈大为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656-656,共1页
报道1例重叠结缔组织病伴发肺动脉高压。患者女,38岁,1992年出现双手青紫,口眼干燥伴腮腺肿痛。1994年双手指及膝关节疼痛伴反复口腔溃疡,经辅助检查诊断为“SLE合并干燥综合征”。1999年经实验室及多普勒超声检查确诊为“重叠结缔组织... 报道1例重叠结缔组织病伴发肺动脉高压。患者女,38岁,1992年出现双手青紫,口眼干燥伴腮腺肿痛。1994年双手指及膝关节疼痛伴反复口腔溃疡,经辅助检查诊断为“SLE合并干燥综合征”。1999年经实验室及多普勒超声检查确诊为“重叠结缔组织病伴肺动脉高压”。入院1月后治疗无效右心衰竭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叠结缔组织病 肺动脉高压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肌病性皮肌炎和皮肌炎患者肺间质病变的对比研究
18
作者 万学峰 张丽娟 +1 位作者 夏宇 帕丽达.阿布力孜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04-106,共3页
目的 :比较无肌病性皮肌炎(ADM)和皮肌炎(DM)患者肺间质病变(ILD)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差异。方法 :对2005年3月—2012年8月该院皮肤科收治的11例ADM-ILD患者和37例DM-ILD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与DM患者比较,ADM患者发生急性... 目的 :比较无肌病性皮肌炎(ADM)和皮肌炎(DM)患者肺间质病变(ILD)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差异。方法 :对2005年3月—2012年8月该院皮肤科收治的11例ADM-ILD患者和37例DM-ILD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与DM患者比较,ADM患者发生急性ILD者更多,ADM-ILD患者氧合指数(Pa O2/Fi O2)比值较低,急性者更多见,且死亡率较高。结论 :Pa O2/Fi O2比值可作为ADM-ILD患者预后不良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肌炎 肺间质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aposi水痘样疹1例
19
作者 米新陵 惠艳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345-345,共1页
患儿男,出生70d.1个月前左面颊、额部反复起丘疹.并有少量渗出,在当地医院诊断为湿疹,给予外用药一直未痊愈.5d前左额部出现起数个红色丘疹,未处理.次日增多并延至头顶部.
关键词 KAPOSI水痘样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萎缩性丘疹病误诊为艾滋病一例分析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20
作者 依巴古力.艾拜都拉 孙晓风 +3 位作者 买买提艾力.吾布力 阿娜尔 杨克健 张跃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134-1136,共3页
目的探讨恶性萎缩性丘疹(Degos)病误诊为艾滋病的原因和诊断应该注意的问题。方法收集1例Degos病误诊为艾滋病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分析其临床症状及诊断和误诊过程。结果误诊原因主要是患者首发症状不典型,医患双方对Degos病缺乏认识... 目的探讨恶性萎缩性丘疹(Degos)病误诊为艾滋病的原因和诊断应该注意的问题。方法收集1例Degos病误诊为艾滋病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分析其临床症状及诊断和误诊过程。结果误诊原因主要是患者首发症状不典型,医患双方对Degos病缺乏认识,询问病史不详细。结论感染科医务人员要在提高对艾滋病认识的同时,提高对其他皮疹性疾病的认识,对以腹痛、皮疹、发热就诊的患者要详细询问病史并做相应的检查,以免漏诊及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萎缩性丘疹病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误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