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教师标准化病人结合案例教学模式在疼痛医学教学中的探索
1
作者 张树丽 张彩琳 李亦梅 《中国卫生产业》 2021年第36期17-20,25,共5页
目的探索在疼痛医学教学中使用教师标准化病人结合案例教学模式的可行性。方法将122名新疆医科大学2017、2018级麻醉本科学生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62名采用传统课堂教学方法,研究组60名采用教师标准化病人结合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 目的探索在疼痛医学教学中使用教师标准化病人结合案例教学模式的可行性。方法将122名新疆医科大学2017、2018级麻醉本科学生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62名采用传统课堂教学方法,研究组60名采用教师标准化病人结合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观察和对比不同组别学生理论、病例和技能考试成绩,沟通能力评估及教学满意度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学生病例、技能考核成绩,沟通能力评估及教学满意度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疼痛医学教学中使用教师标准化病人结合案例教学法生动灵活,有利于医学生提升临床技能和沟通能力,教学效果良好,具有一定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标准化病人 案例教学法 疼痛医学 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药物方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新进展 被引量:10
2
作者 李涵 吕亚楠 李亦梅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CAS 2016年第5期437-440,共4页
原发性痛经(primary dysmenorrhea,PD)是发病率较高的妇科疾病,尤其多见于未婚年轻女性,严重影响其日常工作及生活。其发病机制与前列腺素E_2(PGE_2)及PGF_(2α)水平的异常升高,子宫平滑肌的痉挛和腹部肌肉的紧张、僵硬甚至纤维条索的... 原发性痛经(primary dysmenorrhea,PD)是发病率较高的妇科疾病,尤其多见于未婚年轻女性,严重影响其日常工作及生活。其发病机制与前列腺素E_2(PGE_2)及PGF_(2α)水平的异常升高,子宫平滑肌的痉挛和腹部肌肉的紧张、僵硬甚至纤维条索的形成有关;另一方面社会心理因素也是影响PD的因素之一。目前临床上主要以口服非甾体抗炎药物或口服复方避孕药为主,但其存在消化、心血管系统的不良反应,因而限制了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近年来,祖国医学和现代医学提出了多种非药物方法治疗PD,均具有一定的疗效。综述PD的发病机制、祖国医学与现代医学对PD治疗研究进展,以期为临床治疗PD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经 前列腺素 运动疗法 行为疗法 经皮神经电刺激 冲击波针灸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臭氧联合胶原酶治疗国人腰椎间盘突出症有效性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16
3
作者 魏小琴 李亦梅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75-281,共7页
目的损伤小、恢复快的微创介入手术成为外科手术的发展方向之一。系统评价臭氧联合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以期为临床合理选择治疗方式及降低术后不良反应提供依据。方法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 目的损伤小、恢复快的微创介入手术成为外科手术的发展方向之一。系统评价臭氧联合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以期为临床合理选择治疗方式及降低术后不良反应提供依据。方法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1996-2012)、EMbase(1966-2012)、Medline(1966-2012)、Cochrane图书馆(2012年第2期)、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78-2012)、中国知网(1979-2012)、维普数据库(1978-2012)、万方数据库(1982-2012),收集所有采用臭氧和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疗效比较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并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结果一共纳入12个研究,均为中文,共计1280名患者。其中9个研究为臭氧联合胶原酶疗效与单纯臭氧疗效的比较,Meta分析结果显示术后1个月优良率、术后1周腰痛明显或患侧臀部/大腿外侧疼痛、麻木不适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术后1周VAS评分及术后1个月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优良率(OR=0.31,95%CI:0.19~0.50),术后3个月VAS评分(MD=-1.08,95%CI:-1.31^-0.85),术后6个月VAS评分(MD=-0.99,95%CI:-1.86^-0.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个研究比较了臭氧联合胶原酶疗效与单纯胶原酶疗效的比较,结果显示术后1周优良率、6个月优良率(OR=0.27,95%CI:0.14~0.52)、术后1周疼痛不良反应发生率(OR=0.10,95%CI:0.04~0.23)、术后1周VAS评分(OR=-2.72,95%CI:-2.96^-2.49)、术后3个月VAS评分(MD=-1.18,95%CI:-1.34^-1.02)、术后6个月VAS评分(MD=-1.23,95%CI:-1.50^-0.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臭氧联合胶原酶与单纯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早期都能有效缓解疼痛,且无明显术后疼痛、麻木不适等不良反应,但前者6个月效果明显优于后者。单纯胶原酶术后早期疼痛明显,且有加重症状,6个月效果疼痛缓解明显,但仍低于臭氧联合胶原酶治疗。由于缺乏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臭氧联合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术后不良反应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 胶原酶 腰椎间盘突出症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外治疗法及微创治疗概况
4
作者 郭晓娜 姜林凯 +1 位作者 李亦梅 张建中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8年第5期795-799,共5页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是带状疱疹的最常见并发症,为典型的神经病理性疼痛,在中老年患者中发病率较高,疼痛程度剧烈,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目前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以有效地控制疼痛,改善神经功能及促进神经损伤修复为主要的治疗方向,治疗方法较多...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是带状疱疹的最常见并发症,为典型的神经病理性疼痛,在中老年患者中发病率较高,疼痛程度剧烈,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目前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以有效地控制疼痛,改善神经功能及促进神经损伤修复为主要的治疗方向,治疗方法较多,疗效也有较大差异。论文就近年来国内外在外治疗法及微创治疗领域研究取得的进展加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外治疗法 微创治疗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