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锥体束CT对维吾尔族成人上颌第一磨牙牙根及根管形态的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梁学萍 孙玉亮 +1 位作者 戴永刚 林兆全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06-810,共5页
目的:通过锥体束CT(CBCT)成像系统分析新疆维吾尔族成人上颌第一磨牙形态特征和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根根管形态及第二根管(MB2)的发生率。方法:选择体检且上颌牙列完整的100名维吾尔族成人进行CBCT扫描,测量双侧上颌第一磨牙牙根的长度,... 目的:通过锥体束CT(CBCT)成像系统分析新疆维吾尔族成人上颌第一磨牙形态特征和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根根管形态及第二根管(MB2)的发生率。方法:选择体检且上颌牙列完整的100名维吾尔族成人进行CBCT扫描,测量双侧上颌第一磨牙牙根的长度,观察髓底形态、近颊根根管形态,按照Jin Hee Lee评价标准进行分类。统计MB2根管的发生率及男女发生比率差异。结果:200颗上颌第一磨牙中3根3根管者154颗(77%),3根4根管42颗(21%),3根5根管2颗(1%),4根6根管和7根管各1颗(各0.5%)。近颊根管形态以Ⅰ、Ⅱ、Ⅲ、Ⅳ、Ⅴ型各占77%,13.5%、9%、0和0.5%男性和女性MB2根管发生率分别为22.32%和21.2%(P=0.901)。结论:维吾尔人上颌第一磨牙MB2发生率约22%,无性别差异,其形态以Ⅰ型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体束CT(CBCT) 上颌第一磨牙 近中颊根第二根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墨玉县维吾尔族成人慢性牙周炎与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吴龙 林静 +1 位作者 王东麟 赵今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995-999,共5页
目的:探讨维生素D受体(vitamin D receptor,VDR)基因BsmI、TaqI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与新疆墨玉县维吾尔族成人慢性牙周炎(chronic periodontitis,CP)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3-4月课题... 目的:探讨维生素D受体(vitamin D receptor,VDR)基因BsmI、TaqI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与新疆墨玉县维吾尔族成人慢性牙周炎(chronic periodontitis,CP)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3-4月课题组对新疆墨玉县维吾尔族进行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及采集的颊黏膜拭子样本,共纳入185例个体,包括CP患者95例和健康对照者90例,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PCR-RFLP)方法测定BsmI、TaqI位点基因型,探讨VDR基因多态性与CP的相关性。结果:对照组和CP组在BsmI位点的基因型分布有显著性差异,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亦有显著性差异(P=0.016,P=0.003);在TaqI位点两组间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582,P=0.606);在男性和女性研究对象中两组间仅BsmI位点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P=0.042);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b基因型和等位基因b可能是CP的易感因子。结论:新疆墨玉县维吾尔族成人慢性牙周炎的易感性可能与VDR基因BsmI位点相关,bb基因型和等位基因b可能是维吾尔族成人CP的易感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牙周炎 维生素D受体 基因多态性 维吾尔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维吾尔族成人下颌第一前磨牙根管的形态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郭静 梁学萍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9-62,共4页
目的:采用锥形束CT探讨新疆维吾尔族成人双侧下颌第一前磨牙根管的解剖形态。方法:选100例双侧下颌第一前磨牙的CBCT扫描数据,分析其根管数目及形态、双侧根管对称性、两根管口间的距离和多根管分叉位置,以Vertucci根管分型为标准对... 目的:采用锥形束CT探讨新疆维吾尔族成人双侧下颌第一前磨牙根管的解剖形态。方法:选100例双侧下颌第一前磨牙的CBCT扫描数据,分析其根管数目及形态、双侧根管对称性、两根管口间的距离和多根管分叉位置,以Vertucci根管分型为标准对根管形态进行分型。结果:下颌第一前磨牙不同根管类型发生率分别为Ⅰ型76.5%,Ⅳ型8.5%,Ⅱ型6%,Ⅴ型4%,Ⅲ型3.5%,C形1.5%;两根管口间距离集中在1~3mm,根管双侧对称性为85%。下颌第一前磨牙多根管发生率与性别有相关性(P=0.02),而左、右两侧下颌第一前磨牙多根管发生率无差异。结论:下颌第一前磨牙根管解剖结构复杂,多根管发生率超过20%,CBCT可为根管系统提供准确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第一前磨牙 根管形态 锥形束CT 维吾尔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不同盖髓剂对人牙髓细胞毒性的体外研究
4
作者 古丽努尔·阿吾提 古丽波斯坦·吐尔逊 +1 位作者 阿尔孜古丽·吐尔逊 居来提·吐尔逊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5期485-487,490,共4页
目的:研究丁香酚及Dycal对人牙髓细胞的毒性。方法:体外组织块法培养人牙髓细胞,采用噻唑蓝比色法(MTT法)及台盼蓝染色活细胞计数法来评价不同浓度及不同时间段丁香酚及Dycal对牙髓细胞细胞毒性,比色法测定丁香酚干预组细胞内总谷胱甘... 目的:研究丁香酚及Dycal对人牙髓细胞的毒性。方法:体外组织块法培养人牙髓细胞,采用噻唑蓝比色法(MTT法)及台盼蓝染色活细胞计数法来评价不同浓度及不同时间段丁香酚及Dycal对牙髓细胞细胞毒性,比色法测定丁香酚干预组细胞内总谷胱甘肽含量。结果:0.1mmol/L浓度的丁香酚及0.1%浓度的Dycal对人牙髓细胞毒性明显,其对细胞毒性反应成浓度及时间依赖性改变。各丁香酚组细胞内谷胱甘肽含量低于对照组,第3天丁香酚最低浓度组细胞内谷胱甘肽含量高于高浓度组。结论:高浓度丁香酚及Dycal对牙髓细胞毒性明显,细胞毒性与浓度及作用时间有关。低浓度丁香酚可能通过谷胱甘肽的参与抵抗氧化应激,从而起到对细胞的保护作用。Dycal可能更加适合用于间接盖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髓细胞 丁香酚 DYCAL MTT 谷胱甘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墨玉地区维吾尔族成人中、重度慢性牙周炎与雌激素受体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王东麟 吴龙 +1 位作者 林静 赵今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80-285,共6页
目的:由于地域、民族等不同因素影响,雌激素受体基因多态性与牙周疾病的关系尚未明确。文中探讨雌激素受体α、β多态性与新疆墨玉地区维吾尔族成人中、重度慢性牙周炎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3-4月在墨玉地区流行病学调查并收... 目的:由于地域、民族等不同因素影响,雌激素受体基因多态性与牙周疾病的关系尚未明确。文中探讨雌激素受体α、β多态性与新疆墨玉地区维吾尔族成人中、重度慢性牙周炎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3-4月在墨玉地区流行病学调查并收集的97例中、重度慢性牙周炎和102例健康对照者的口腔颊黏膜细胞样本。所有研究对象均为维吾尔族,年龄18~70岁。牙周炎组纳入标准:口内至少有10颗牙可以进行牙周检查,其中包括4颗磨牙(不含第三磨牙),所有牙周炎组个体均无系统性疾病及已知可影响牙周状况的疾病。对照组纳入标准:无系统性疾病,口腔卫生情况良好,牙龈无异常,无附着丧失,牙齿无松动,缺失牙不超过3颗。2组研究对象均排除怀孕女性。提取全基因组DNA,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雌激素受体α、β基因型分布。结果牙周炎组与对照组比较,雌激素受体αXbaⅠ基因型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809),但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6),PvuⅡ基因型表达和等位基因频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215、P=0.0146);雌激素受体βRsaⅠ基因型表达和等位基因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1809、P=0.0949),AluⅠ基因型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4),但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83)。单因素Logistic回归模式分析显示pp基因型可能为该地区患牙周炎的危险因素之一(P=0.051),Aa基因型为该地区患牙周炎的保护因素(P=0.032)。2组女性研究对象仅在雌激素受体αPvuⅡ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29),而男性在雌激素受体α、β中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疆墨玉地区维吾尔族成人中、重度慢性牙周炎易感性与雌激素受体α、β基因型分布相关。雌激素受体αPvuⅡ中pp基因型可能是维吾尔族慢性牙周炎的易感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牙周炎 雌激素受体 基因多态性 维吾尔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吾尔族、汉族成人牙科恐惧症的调查研究与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刘勤 张琴 +4 位作者 热法依.吐尔逊 何惠宇 张嘉宇 马文渊 王媛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8期751-754,共4页
目的:调查维吾尔族和汉族口腔门诊成人患者的牙科恐惧症发生情况,并进行对比研究,为其防治提供相关依据。方法:应用DAS量表对246例到口腔门诊治疗的维吾尔族和汉族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和相关因素分析。结果:246例患者的DAS平均分值为9.72... 目的:调查维吾尔族和汉族口腔门诊成人患者的牙科恐惧症发生情况,并进行对比研究,为其防治提供相关依据。方法:应用DAS量表对246例到口腔门诊治疗的维吾尔族和汉族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和相关因素分析。结果:246例患者的DAS平均分值为9.72±3.02,牙科恐惧症患病率为17.07%。其中127例汉族患者的牙科恐惧症患病率为23.62%;119例维吾尔族患者为10.08%,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牙科恐惧症与民族、性别、年龄、牙科治疗经历、口腔保健意识相关。在治疗过程中引起牙科恐惧最主要的因素有:注射麻药、拔牙、探诊。结论:总体牙科恐惧水平并不严重,但汉族明显高于维吾尔族;其形成与多种因素有关,临床医生应注意观察和沟通,从不同方面着手预防和缓解牙科恐惧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科恐惧症 民族 牙科焦虑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髓损伤的活髓保存治疗 被引量:53
7
作者 周学东 黄定明 +8 位作者 刘建国 黄正蔚 魏昕 杨德琴 赵今 陈黎明 朱林 李艳红 李继遥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39-347,共9页
建立损伤牙髓保髓治疗的专家共识,对提高我国牙髓病治疗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牙髓疾病是影响人类口腔健康的主要疾病,盖髓术和牙髓切断术是损伤牙髓保髓治疗的主要方法。随着微创牙科理念的发展,如何合理应用各种治疗技术和材料... 建立损伤牙髓保髓治疗的专家共识,对提高我国牙髓病治疗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牙髓疾病是影响人类口腔健康的主要疾病,盖髓术和牙髓切断术是损伤牙髓保髓治疗的主要方法。随着微创牙科理念的发展,如何合理应用各种治疗技术和材料,最大限度地保存健康牙髓组织,延长患牙保存期,实现保髓治疗效果的最大化已成为口腔临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笔者现将部分牙体牙髓病治疗学专家的经验与认识共同汇总,以牙髓损伤性质与途径、牙髓损伤程度为基础,以宿主的牙髓防御与自身修复能力为导向,以损伤牙髓现代诊治技术为手段,探讨形成了关于牙髓损伤的活髓保存临床诊治路径的共识,供大家在临床工作中参考和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髓损伤 活髓保存治疗术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钠磷硅酸和硝酸钾牙膏抗牙本质敏感效果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刘媛 吴龙 +2 位作者 孟凡琦 侯鑫山 赵今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01-307,共7页
目的系统评价钙钠磷硅酸(CSPS)与硝酸钾牙膏抗牙本质敏感效果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2017年6期)、Pub Med、Embase、Wan Fang Data、CBM和CNKI数据库,查找CSPS与硝酸钾牙膏对牙本质敏感症状疗效的随机对照试验... 目的系统评价钙钠磷硅酸(CSPS)与硝酸钾牙膏抗牙本质敏感效果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2017年6期)、Pub Med、Embase、Wan Fang Data、CBM和CNKI数据库,查找CSPS与硝酸钾牙膏对牙本质敏感症状疗效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为从建库至2017年6月。由2名评价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8个RCT,包括411例患者,其中试验组203例,对照组208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2、4、6、8周吹气敏感值优于对照组[SMD=-1.85,95%CI(-2.89,-0.81),P=0.000 5,I2=93%],[SMD=-1.61,95%CI(-1.96,-1.26),P<0.000 01,I2=49%],[SMD=-3.79,95%CI(-7.18,-0.40),P=0.03,I2=98%],[SMD=-2.13,95%CI(-2.69,-1.58),P<0.000 01]。试验组12周吹气敏感值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MD=-0.63,95%CI(-1.47,0.20),P=0.14,I2=71%]。试验组2、4、6、8、12周冷水刺激敏感值优于对照组[SMD=-1.07,95%CI(-1.48,-0.66),P<0.000 01,I2=69%],[SMD=-1.29,95%CI(-1.81,-0.76),P<0.000 01,I2=64%],[SMD=-1.20,95%CI(-1.57,-0.83),P<0.000 01,I2=86%],[SMD=-1.30,95%CI(-2.51,-0.08),P=0.04,I2=82%],[SMD=-0.79,95%CI(-1.27,-0.31),P=0.001]。试验组1周冷水刺激敏感值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MD=0.00,95%CI(-0.62,0.62),P=1]。试验组2、4、8周探诊敏感值优于对照组[SMD=-1.31,95%CI(-2.00,-0.62),P=0.000 2,I2=67%],[SMD=-1.37,95%CI(-1.74,-0.99),P<0.000 01,I2=23%],[SMD=-1.33,95%CI(-1.82,-0.84),P<0.000 01]。试验组1周探诊敏感值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MD=-0.32,95%CI(-0.94,0.31),P=0.32]。结论 CSPS比硝酸钾牙膏更有效地降低牙本质敏感。受纳入研究的数量和质量限制,上述结论尚需更多高质量、大样本RCT予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钠磷硅酸 硝酸钾 牙本质敏感 随机对照试验 META分析 系统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维吾尔族美貌女性侧貌软组织形态角度测量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姬晓炜 梁学萍 葛菲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5期436-439,共4页
目的:建立新疆维吾尔族美貌女性侧貌软组织角度参考值并分析角度与侧貌特征的关系,为口腔颌面相关学科医生提供临床参考数据。方法:按标准选取31名新疆维吾尔族美貌女性,在自然头位摄取其侧面数码照片,在计算机上用photoshopCS软件选择1... 目的:建立新疆维吾尔族美貌女性侧貌软组织角度参考值并分析角度与侧貌特征的关系,为口腔颌面相关学科医生提供临床参考数据。方法:按标准选取31名新疆维吾尔族美貌女性,在自然头位摄取其侧面数码照片,在计算机上用photoshopCS软件选择13个软组织标志点,测量15个角度值,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处理,使用Dahlberg’s公式计算测量方法误差。结果:新疆维吾尔族美貌女性侧貌软组织角度测量值范围。方法误差显示了测量方法的可靠性和可重复性。结论:所测角度在侧貌软组织特征分析中具有重要作用,"美学三角"可以作为侧貌美学分析的参考平面,"种族金字塔"中的3个角度可用于分析种族的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吾尔族软组织侧貌 美貌女性 角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周基础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影响的Meta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梁学萍 孙玉亮 赵今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11期1080-1084,共5页
目的:评价牙周基础治疗对2型糖尿病伴慢性牙周炎患者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MEDLINE、EMbase、CBM、CNKI、VIP等数据库,结合手工检索,收集相关随机对照试验。由两名评价者独立评价研究质量和提取数据,对同质... 目的:评价牙周基础治疗对2型糖尿病伴慢性牙周炎患者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MEDLINE、EMbase、CBM、CNKI、VIP等数据库,结合手工检索,收集相关随机对照试验。由两名评价者独立评价研究质量和提取数据,对同质研究采用RevMan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8个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牙周基础治疗可以降低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MD=0.38,95%CI(0.14,0.61)]、空腹血糖[MD=2.53,95%CI(1.98,3.09)]和总胆固醇值[MD=11.78,95%CI(5.01,18.56)]。在降低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牙周基础治疗可以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伴慢性牙周炎患者的血糖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基础治疗 2型糖尿病 慢性牙周炎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周膜干细胞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牙向分化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璇 刘奕杉 +6 位作者 马艳 毕晓娟 郑树涛 刘佳 李伯琦 孙大磊 赵今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818-822,共5页
目的探讨牙周膜干细胞(PDLSC)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牙向分化的机制,为联合应用PDLSC和BMMSC再生牙周复合体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应用Transwell小室法间接联合培养小型猪PDLSC和BMMSC,根据二者混合比例随机分为3组。A组:P∶M=10∶... 目的探讨牙周膜干细胞(PDLSC)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牙向分化的机制,为联合应用PDLSC和BMMSC再生牙周复合体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应用Transwell小室法间接联合培养小型猪PDLSC和BMMSC,根据二者混合比例随机分为3组。A组:P∶M=10∶1共培养组;B组:P∶M=1∶1共培养;C组:P∶M=1∶10共培养,单独PDLSC和BMMSC培养组分别为阳性和阴性对照组。培养14 d,应用免疫荧光染色和实时定量PCR(qRT-PCR)分别检测scleraxis、osteocalcin(OCN)、osterix(OSX)、细胞外基质磷酸糖蛋白(MEPE)蛋白和mRNA表达情况,以判定PDLSC诱导BMMSC成牙的最佳配比比例。结果免疫荧光染色和qRT-PCR结果均显示scleraxis、OCN和OSX相对mRNA表达水平在A、B、C组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相对MEPE mRNA表达水平在A组却明显高于B组和C组(P<0.01)。结论联合培养可促进BMMSC获得不同程度的PDLSC特性,且少量的PDLSC同样可以促进BMMSC获得牙源性干细胞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膜干细胞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联合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吾尔族上颌中切牙牙根直径及根管管径的增龄性变化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吴龙 孟凡琦 +1 位作者 戴永刚 赵今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185-1188,共4页
目的:应用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对维吾尔族上颌中切牙牙根直径及根管管径与年龄的关系进行研究。方法:收集360例维吾尔族患者右上颌中切牙的CBCT影像资料,年龄15~74岁,以10岁为间隔分为6组,测量釉牙骨质界距根... 目的:应用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对维吾尔族上颌中切牙牙根直径及根管管径与年龄的关系进行研究。方法:收集360例维吾尔族患者右上颌中切牙的CBCT影像资料,年龄15~74岁,以10岁为间隔分为6组,测量釉牙骨质界距根尖3/4处的牙根直径及根管管径,对测量结果的性别差异及与年龄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牙根直径:男性(6.14±0.348)mm,女性(5.89±0.396)mm;根管管径:男性(1.51±0.344)mm,女性(1.25±0.316)mm;根管管径与牙根直径的比值:男性(0.25±0.059),女性(0.21±0.057),性别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管管径与牙根直径的比值和年龄具有负相关性(R=-0.659,P<0.05)。结论:维吾尔族上颌中切牙根管管径与年龄具有相关性,在性别间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中切牙 根管管径 增龄性变化 维吾尔族 锥形束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次性全口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术治疗慢性牙周炎的Meta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孙玉亮 徐佩茹 +1 位作者 梁学萍 赵今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12期1169-1173,1176,共6页
目的:评价比较一次性全口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术(FM-SRP)和传统的分象限刮治法(Q-SRP)治疗慢性牙周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MEDLINE、EMbase、CBM、CNKI、VIP等数据库,收集相关随机对照试验。由两名评价者独... 目的:评价比较一次性全口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术(FM-SRP)和传统的分象限刮治法(Q-SRP)治疗慢性牙周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MEDLINE、EMbase、CBM、CNKI、VIP等数据库,收集相关随机对照试验。由两名评价者独立评价研究质量和提取数据,对同质研究采用RevMan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0个RCT,Meta分析结果显示FM-SRP和Q-SRP在降低探诊深度、改善附着水平和探诊出血、以及术后反应发生率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M-SRP组患者的术后疼痛程度高于Q-SR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1.12,95%CI(0.60,1.64)]。结论:FM-SRP治疗慢性牙周炎的疗效与Q-SRP相当,但术后疼痛程度较高,医生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次性全口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术 慢性牙周炎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0基因型与墨玉县维吾尔族成人慢性牙周炎易患性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雨慧 黄萍 +1 位作者 林静 赵今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14-519,共6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0(IL-10)基因-597(C/A)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墨玉县维吾尔族成人慢性牙周炎(CP)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4—5月本课题组对新疆墨玉县维吾尔族成人进行的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及采集...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0(IL-10)基因-597(C/A)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墨玉县维吾尔族成人慢性牙周炎(CP)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4—5月本课题组对新疆墨玉县维吾尔族成人进行的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及采集的颊黏膜拭子样本共300例,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将其分为健康对照组、轻度CP组和中重度CP组,每组各100例。采用四引物等位基因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扩增法检测受试者IL-10-597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的分布。采用卡方检验、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等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IL-10-597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在健康对照组、轻度CP、中重度CP组分布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抽取样本人群的年龄与CP具有相关性,55~65岁人群患CP的风险是低于35岁人群的25倍(OR=25.56,P<0.001)。结论 IL-10-597(C/A)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维吾尔族成人CP的发病风险无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0 慢性牙周炎 单核苷酸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脱细胞真皮基质或结缔组织移植物治疗多发性相邻牙龈退缩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从兆霞 刘媛 赵今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90-697,共8页
目的应用Meta分析方法评估运用脱细胞真皮基质或自体结缔组织移植物治疗多发性相邻牙龈退缩的差异性。方法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在4个英文电子数据库中筛选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日期截止至2022年4月20日,主要结局指标为角化牙龈组织宽度、退... 目的应用Meta分析方法评估运用脱细胞真皮基质或自体结缔组织移植物治疗多发性相邻牙龈退缩的差异性。方法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在4个英文电子数据库中筛选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日期截止至2022年4月20日,主要结局指标为角化牙龈组织宽度、退缩深度、探诊深度、临床附着水平、完全根面覆盖和根面覆盖美学评分。结果共纳入7项随机对照试验,术后12个月后,对照组结缔组织移植物较试验组脱细胞真皮基质能增加角化牙龈组织宽度[MD=−0.28(−0.47,−0.08),P=0.006]、降低牙龈退缩深度[MD=0.23(0.12,0.35),P<0.0001]和提高完全根面覆盖[RR=0.80,95%CI(0.69,0.93),P=0.003];探诊深度、临床附着水平和根面覆盖美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多发性相邻牙龈退缩治疗后,结缔组织移植物在增加角化牙龈组织宽度、降低牙龈退缩深度和提高完全根面覆盖方面具有优势,但脱细胞真皮基质由于手术简便并有相似的效果亦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相邻牙龈退缩 结缔组织移植物 脱细胞真皮基质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博州地区维吾尔族、汉族儿童乳酸杆菌的分布及其与龋病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董英 曹宏飞 +2 位作者 杨婷 李贝贝 赵今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172-1176,共5页
目的:研究新疆博州地区汉族、维吾尔族儿童口腔内乳酸杆菌的分布及其与龋病的相关性。方法:选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722名3~5岁健康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分为3组:重度低龄儿童龋儿童281名,低龄儿童龋儿童283名,无龋儿童209名。采集... 目的:研究新疆博州地区汉族、维吾尔族儿童口腔内乳酸杆菌的分布及其与龋病的相关性。方法:选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722名3~5岁健康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分为3组:重度低龄儿童龋儿童281名,低龄儿童龋儿童283名,无龋儿童209名。采集牙菌斑样本,用Rogosa和MRS培养基选择性培养分离乳酸杆菌,经革兰染色、生化实验及聚合酶链式反应等方法进一步鉴定。Pearsonχ2检验用于分类资料的统计分析。结果:总体样本中,乳酸杆菌检出率为63.2%;汉族儿童乳酸杆菌检出率69.5%高于维吾尔族58.2%(P=0.001);重度低龄儿童龋组乳酸杆菌检出率75.4%高于低龄儿童龋组66.8%和无龋40.4%(P=0.000);男性儿童乳酸杆菌检出率62.6%,女性63.8%,性别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94);3岁儿童乳酸杆菌检出率57.5%,4岁儿童65.2%与5岁儿童65.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9)。结论:口腔内乳酸杆菌的分布存在民族差异;重度低龄儿童龋组、低龄儿童龋组和无龋组的乳酸杆菌分布有显著性差异;乳酸杆菌可能是龋病发生发展中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龋病 乳酸杆菌 少数民族 聚合酶链式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犁黑蜂蜂胶对口腔主要致龋细菌生物膜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5
17
作者 于倩 林静 +1 位作者 祖力卡尔江.阿合买提 赵今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43-346,共4页
目的研究伊犁黑蜂蜂胶对口腔常见致龋细菌生物膜的影响,探讨其防龋效果及可能的防龋机制。方法通过结晶紫染色法测定黑蜂蜂胶对口腔常见致龋菌(变异链球菌、表兄链球菌、血链球菌、黏性放线菌、内氏放线菌)的最小生物膜清除浓度(MBEC);... 目的研究伊犁黑蜂蜂胶对口腔常见致龋细菌生物膜的影响,探讨其防龋效果及可能的防龋机制。方法通过结晶紫染色法测定黑蜂蜂胶对口腔常见致龋菌(变异链球菌、表兄链球菌、血链球菌、黏性放线菌、内氏放线菌)的最小生物膜清除浓度(MBEC);培养测试细菌24 h单菌生物膜,加入MBEC及以下的3个浓度配置成初始p H值为7.0的含药培养基,厌氧培养24 h后测p H值,并计算p H变化值以检测不同浓度黑蜂蜂胶对测试菌单菌生物膜产酸能力的影响。蒽酮法测定MBEC及以下的3个浓度的黑蜂蜂胶对变异链球菌24 h单菌生物膜产生水不溶性胞外多糖的影响。结果黑蜂蜂胶对变异链球菌、表兄链球菌、血链球菌、黏性放线菌、内氏放线菌的MBEC分别是6.25、1.56、3.13、0.78、0.78 mg·m L-1;黑蜂蜂胶可使各测试菌单菌生物膜Δp H降低,蜂胶各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MBEC浓度时,蜂胶可使变异链球菌合成水不溶性胞外多糖的能力降低。结论伊犁黑蜂蜂胶具有一定的防龋效果,其可能的防龋机制是通过有效清除口腔主要致龋细菌单菌生物膜,抑制测试菌株产酸、合成水不溶性胞外多糖的能力起作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胶 生物膜 产酸 水不溶性胞外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药物没食子对早期釉质龋再矿化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赵今 李新尚 +1 位作者 林静 李新霞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69-473,共5页
目的:观察没食子对早期釉质龋再矿化作用。方法:60个新鲜拔除的牛前牙,将标本唇面切割为10 mm×10 mm×2 mm的牙釉质小块,随机分为3组,进行脱矿处理,形成人工龋标本后置于再矿化液,分别用氟化钠、没食子、去离子水处理,经过12 d... 目的:观察没食子对早期釉质龋再矿化作用。方法:60个新鲜拔除的牛前牙,将标本唇面切割为10 mm×10 mm×2 mm的牙釉质小块,随机分为3组,进行脱矿处理,形成人工龋标本后置于再矿化液,分别用氟化钠、没食子、去离子水处理,经过12 d pH循环,药物作用过程前后采用荧光法检测进行定量研究,采用扫描电镜进行定性研究。结果:经过再矿化循环后,各组荧光量均有升高,由高到低依次为氟化钠、没食子、去离子水。统计分析没食子组与氟化钠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而与去离子水组比较有差异(P<0.05)。扫描电镜显示氟化物及没食子处理组有颗粒沉积,牙面恢复较为平坦,而去离子水组牙面恢复情况不及前2组。结论:没食子有利于增进早期釉质龋的再矿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 没食子 牛牙釉质 再矿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吾尔族、汉族婴幼儿口腔白色念珠菌的分布与龋病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仵楠 刘芳 赵今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4期338-341,共4页
目的:研究乌鲁木齐市维吾尔族、汉族儿童口腔白色念珠菌的分布及与龋病的相关性。方法:通过菌斑法采集样本,利用科玛嘉念珠菌显色培养基对新疆乌鲁木齐市维吾尔族、汉族3~5岁儿童389名进行口腔白色念珠菌分离培养,生化及PCR分子生物学... 目的:研究乌鲁木齐市维吾尔族、汉族儿童口腔白色念珠菌的分布及与龋病的相关性。方法:通过菌斑法采集样本,利用科玛嘉念珠菌显色培养基对新疆乌鲁木齐市维吾尔族、汉族3~5岁儿童389名进行口腔白色念珠菌分离培养,生化及PCR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总体样本中,汉族儿童口腔白色念珠菌检出率高于维吾尔族,分别为38.1%和24.3%。总体男性儿童口腔白色念珠菌检出率显著高于总体女性儿童,分别为40.5%和25.1%。维吾尔族和汉族儿童口腔白色念珠菌检出率均与dmft分级具有相关性(维吾尔族χ2=31.037,P=0.000,r=0.421);汉族χ2=80.454,P=0.000,r=0.497)。结论:婴幼儿口腔白色念珠菌的分布具有性别差异和维、汉民族差异,ECC组儿童较无龋组儿童口腔白色念珠菌的检出率明显增高,且随dmft分级增高呈正相关性,提示口腔白色念珠菌可能是龋病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色念珠菌 民族 性别 婴幼儿龋 聚合酶链式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色念珠菌与主要致龋菌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仵楠 赵今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10期1080-1082,共3页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从人体口腔环境中检出的共生微生物超过700种[1]。龋病是口腔常见疾病,龋洞中的微生物都是以牙菌斑生物膜的形式定植在龋洞中。革兰阳性球菌和杆菌在龋洞中的检出率很高,其中变形链球菌是龋的优势菌,另外也...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从人体口腔环境中检出的共生微生物超过700种[1]。龋病是口腔常见疾病,龋洞中的微生物都是以牙菌斑生物膜的形式定植在龋洞中。革兰阳性球菌和杆菌在龋洞中的检出率很高,其中变形链球菌是龋的优势菌,另外也检出多种革兰阴性球菌和杆菌,甚至还有一定数量的真菌,其中白色念珠菌占优势,如在儿童,成年人及老年人的龋齿中白色念珠菌的检出率都很高,而在近十年的研究中发现龋齿损害部有时并没有变形链球菌的存在。因此对于白色念珠菌与龋齿其他致龋菌的相关性研究越来越受到医学研究者的关注,成为目前研究牙菌斑粘附及信号传导的新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白色念珠菌 相关性 致龋菌 牙菌斑生物膜 分子生物学技术 共生微生物 变形链球菌 革兰阳性球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