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俯卧分腿位与传统俯卧位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
1
作者 孙炜斌 哈木拉提·吐送 +6 位作者 阿衣丁·西热牙孜旦 阿斯木江·阿不拉 乃比江·毛拉库尔班 斯迪克江·尼亚孜 高新 夏韩 宋光鲁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2-97,共6页
目的探讨俯卧分腿位在经皮肾镜取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CNL)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21年7月~2022年7月我科79例上尿路结石行PCNL,根据手术体位分为俯卧分腿位组35例,传统俯卧位组44例,比较2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与... 目的探讨俯卧分腿位在经皮肾镜取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CNL)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21年7月~2022年7月我科79例上尿路结石行PCNL,根据手术体位分为俯卧分腿位组35例,传统俯卧位组44例,比较2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与术前血红蛋白变化、术后并发症、一期结石清除率、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俯卧分腿位组手术时间(69.6±20.7)min,明显短于传统俯卧位组[(90.5±35.3)min,t=-3.280,P=0.002],一期结石清除率97.1%(34/35),明显高于传统俯卧位组79.5%(35/44)(χ^(2)=3.984,P=0.037)。俯卧分腿位组术后感染1例,发热3例,出血1例;传统俯卧位组术后发热4例,出血2例,2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χ^(2)=0.000,P=1.000)。2组手术出血量、工作通道、血红蛋白变化和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俯卧分腿位行PCNL能缩短手术时间,提高一期结石清除率,且不会增加术后并发症风险,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肾镜取石术 肾结石 输尿管结石 俯卧分腿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尿道前列腺球囊扩裂术与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比较 被引量:40
2
作者 张国飞 吴越 王玉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5期2766-2768,共3页
目的:比较经尿道前列腺球囊扩裂术(TUDP)与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PKR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的临床疗效和相关指标。方法:从2009年10月至2010年9月,采用TUDP与PKRP两种手术方式治疗BPH患者61例,其中TUDP组26例,PKRP组35例。观... 目的:比较经尿道前列腺球囊扩裂术(TUDP)与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PKR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的临床疗效和相关指标。方法:从2009年10月至2010年9月,采用TUDP与PKRP两种手术方式治疗BPH患者61例,其中TUDP组26例,PKRP组35例。观察两组患者住院费用(元)、手术时间(min)、手术出血量(mL)、围手术期心肺并发症,观察两组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最大尿流率(QmaX)、剩余尿量(RUV)、有无逆行射精(RE)、有无增加勃起功能障碍(ED)。结果:术前两组患者I-PSS评分、QOL评分、QmaX、RUV等相关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I-PSS评分、QOL评分、QmaX、RUV等相关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KRP组均优于TUDP组。两组患者住院费用、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围手术期心肺并发症、术后RE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ED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KRP在改善I-PSS、QOL、QmaX、RUV方面明显优于TUDP,是BPH患者优先选择的治疗方式。但是TUDP术在某些方面对PKRP术仍是有益补充,如年老体弱、合并心肺并发症耐受力低下的患者可选择TUDP术;对于相对年轻、避免RE的患者也可选择TUDP术;对于偏远的经济欠发达没有电切及激光设备地区,TUDP术也是可选择的方法;没有足够资金行经尿道电切术的前列腺增生症患者,也可选择此种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增生 经尿道前列腺球囊扩裂术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尿道前列腺球囊扩张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8
3
作者 张国飞 吴越 王玉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5期1699-1700,1702,共3页
目的观察经尿道前列腺球囊扩张术(TUDP)治疗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4月—2009年12月79例行TUDP治疗的BPH患者,年龄65~89岁,平均(75.4±9.2)岁,前列腺体积40~80ml,平均(46.2±4.4... 目的观察经尿道前列腺球囊扩张术(TUDP)治疗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4月—2009年12月79例行TUDP治疗的BPH患者,年龄65~89岁,平均(75.4±9.2)岁,前列腺体积40~80ml,平均(46.2±4.4)ml。术前、术后分别测定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剩余尿量(RUV)、最大尿流率(Qmax);测定手术时间(min)、术中出血量(ml)、住院费用(元)。结果随访3个月,术后平均IPSS〔(10.7±4.7)分〕较术前〔(22.3±5.1)分〕明显降低(P<0.05);术后平均QOL〔(2.2±1.1)分〕较术前〔(4.5±0.6)分〕明显降低(P<0.05);术后平均Qmax〔(18.2±5.7)ml/s〕较术前〔(6.2±2.8)ml/s〕明显升高(P<0.05);术后平均RUV〔(28.8±21.2)ml〕较术前〔(88.7±33.5)ml〕明显降低(P<0.05)。术中测定手术时间10~35min,平均(16.3±5.1)min;术中出血量2~40ml,平均(8.2±3.1)ml;住院费用2500~3500元,平均(2948.4±348.7)元。结论 TUDP是一种操作简单、可重复性强、手术时间短、出血少、费用相对较低且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对老年患者和体质弱的患者尤为适用,更适合于基层医院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增生 治疗 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QP_1、AQP_2和AQP_3在人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2
4
作者 王文光 范兆阳 +2 位作者 景光远 王玉杰 阿不都.许库尔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05-408,共4页
目的:观察水通道蛋白1(Aquaporin 1,AQP1)、水通道蛋白2(Aquaporin 2,AQP2)、水通道蛋白3(Aquaporin 3,AQP3)在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及正常膀胱组织中的表达与分布,探讨其意义。方法:取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25例及正常膀胱组织25例,应用免... 目的:观察水通道蛋白1(Aquaporin 1,AQP1)、水通道蛋白2(Aquaporin 2,AQP2)、水通道蛋白3(Aquaporin 3,AQP3)在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及正常膀胱组织中的表达与分布,探讨其意义。方法:取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25例及正常膀胱组织25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AQP1、AQP2和AQP3在膀胱尿路上皮癌和正常膀胱组织中的表达及分布。结果:AQP1散在表达于正常膀胱组织中微血管和小动脉的内皮细胞的细胞膜及细胞质,在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AQP1大量表达于肿瘤的血管内皮细胞的细胞膜及细胞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AQP1表达水平较正常膀胱组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QP2主要表达于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及正常膀胱组织的细胞间质中,两者表达强度基本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QP3主要表达在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及正常膀胱组织的黏膜上皮细胞的胞质及胞膜,在癌组织中的表达强度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QP1、AQP3在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表达明显增高。提示AQP1、AQP3可能与膀胱尿路上皮癌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其机制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通道蛋白1-3 膀胱尿路上皮癌 血管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通道蛋白1、3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5
作者 范兆阳 王文光 +2 位作者 木拉提·热夏提 阿不都许库尔·阿不力米提 王玉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5期1718-1721,1724,共5页
目的探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水通道蛋白1、3(AQP1、AQP3)的表达与分布,及其与组织学分级和病理分期之间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blot)法对60例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及30例正常膀胱组织中AQP1及AQP3... 目的探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水通道蛋白1、3(AQP1、AQP3)的表达与分布,及其与组织学分级和病理分期之间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blot)法对60例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及30例正常膀胱组织中AQP1及AQP3的表达进行检测,并分析与其不同组织学分级、不同病理分期和有无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 AQP1在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及正常膀胱组织中主要表达在微血管的内皮细胞的细胞膜及细胞质中,AQP3主要表达在膀胱尿路上皮癌的癌细胞的胞膜及胞质中。免疫组织化学S-P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的结果基本一致。正常膀胱组织与不同分级的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AQP1及AQP3的蛋白表达量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正常膀胱组织与不同病理分期的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AQP1及AQP3的蛋白表达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AQP1及AQP3在有淋巴结转移的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量分别与无淋巴结转移的膀胱癌组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AQP1和AQP3的表达与膀胱癌的组织学分级及病理分期有关,在膀胱癌形成及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对预测膀胱癌的侵袭性、分期及临床诊疗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通道蛋白质1 水通道蛋白质3 膀胱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 蛋白免疫印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少数民族亲属活体肾移植供体安全性随访研究(附55例报告) 被引量:2
6
作者 热依汉.西里甫 米娜娃尔.玉努斯 +4 位作者 热西旦.扎克尔 刘健 木拉提.热夏提 艾尼瓦尔.亚森 王玉杰 《器官移植》 CAS 2012年第2期70-73,共4页
目的探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少数民族亲属活体肾移植中供肾切除术对供体安全性的影响。方法对55例活体肾移植供体进行随访,复查肾功能、24 h尿蛋白定量等常规检查,并与供者进行沟通,了解其心理状况和生活质量。对供者术前、术后7 d... 目的探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少数民族亲属活体肾移植中供肾切除术对供体安全性的影响。方法对55例活体肾移植供体进行随访,复查肾功能、24 h尿蛋白定量等常规检查,并与供者进行沟通,了解其心理状况和生活质量。对供者术前、术后7 d、术后6个月、术后1年、术后3年、术后5年的血清肌酐(S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和血压进行比较。结果 55例供体中,术后出现气胸1例,切口延迟愈合2例,切口血肿4例,经处理后均恢复正常,平均住院时间11 d。随访6~86个月,其中2例供者术后6个月内尿红细胞3~5/HP,2例出现一过性蛋白尿。术后供体各时段的肾功能(Scr和Ccr)和血压(收缩压与舒张压)均在正常范围内,术后7 d、6个月、1年、3年、5年的Scr、Ccr、血压与术前相应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在随访期间所有供体家庭生活和日常工作未受到影响。结论新疆少数民族亲属活体供肾是安全可行的,供者在捐肾后肾功能未见减退,且生活质量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活体供体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少数民族 肾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地区维吾尔族人群草酸钙结石与纤维粘连蛋白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
7
作者 木拉提· 马合木提 +4 位作者 袁留亚 杜广建 张涛 艾克帕尔·阿布拉 艾尼瓦尔·牙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1期3452-3455,共4页
目的:探讨新疆地区维吾尔族人群中纤维粘连蛋白(Fn)基因多态性与草酸钙结石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提取129例草酸钙结石患者(病例组)和94例健康人(对照组)外周血基因组DNA,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 目的:探讨新疆地区维吾尔族人群中纤维粘连蛋白(Fn)基因多态性与草酸钙结石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提取129例草酸钙结石患者(病例组)和94例健康人(对照组)外周血基因组DNA,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分析草酸钙结石患者和对照组Fn基因rs6725958、rs10202709和rs35343655位点的多态性,比较不同基因型与草酸钙结石易感性的关系。结果:共筛查Fn基因rs6725958、rs10202709和rs35343655三个位点。病例组和对照组中,3个位点的基因型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病例/对照组中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rs6725958 C=179(69.92%)/119(63.30%)、rs6725958 A=77(30.08%)/69(36.70%),rs10202709 C=245(95.70%)/176(93.63%)、rs10202709 T=11(4.30%)/12(6.38%),rs35343655 A=139(54.30%)/87(46.28%)、rs35343655 G=117(45.70%)/101(53.7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疆地区维吾尔族人群Fn基因rs6725958、rs10202709和rs35343655位点多态性可能与草酸钙结石的发生发展没有明显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酸钙结石 纤维粘连蛋白 基因多态性 维吾尔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腹腔镜与开放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手术的回顾性比较研究 被引量:23
8
作者 郎斌 张旭 +6 位作者 傅斌 王保军 许凯 张军 张国玺 艾星 马鑫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7年第8期730-732,共3页
目的 比较后腹腔镜与开放手术治疗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临床效果,评价后腹腔镜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分析1998年1月~2005年12月我院50例单侧开放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手术(开放手术组)和53例单侧后腹腔镜肾上... 目的 比较后腹腔镜与开放手术治疗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临床效果,评价后腹腔镜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分析1998年1月~2005年12月我院50例单侧开放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手术(开放手术组)和53例单侧后腹腔镜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手术(后腹腔镜组)的临床资料,比较2组手术情况(手术创伤相关指标、术中高血压波动、疗效等). 结果 后腹腔镜组手术时间(52±22)min 显著短于开放手术组(120±42)min,(t=-11.692,P=0.000);术中出血量(74±34)ml 显著少于开放手术组(187±64)ml (t=-7.511,P=0.000);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中位数1 d vs 2 d, u= -5.018,P=0.000)和术后住院时间[(5.2±1.7)d vs (8.3±1.8)d, t=-10.714,P=0.000]均明显优于开放手术组.后腹腔镜组术中高血压发生例数(9例 vs 18例, χ^2=4.811,P= 0.028)、输血例数(1例 vs 8例, χ^2=6.426,P=0.011)、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 SIRS)发生例数(11例 vs 21例, χ^2= 5.423,P=0.020)均显著低于开放组;2组SIRS持续时间(中位数1 d vs 1 d,u=-1.598,P=0.110)、手术并发症发生例数(2例 vs 6例,χ^2=1.418,P=0.234)无统计学差异.术后3个月血压恢复正常及症状消失者后腹腔镜组有45例(84.9%),开放手术组43例(86.0%),2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χ^2=0.025,P=0.875).103例随访5~36个月,平均21.3月,均未出现肿瘤复发和转移. 结论 后腹腔镜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手术不仅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对患者的创伤小,而且术中对血压的控制较好,具有与开放手术相似的疗效,是治疗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疾病 嗜铬细胞瘤 肾上腺切除 腹腔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人员情绪劳动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1
9
作者 李莉 颜萍 +1 位作者 杨益 吴欣娟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20期60-62,共3页
目的了解护理人员情绪劳动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护理管理者实施相关干预提高工作效率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护士情绪劳动量表、工作压力反应量表及工作满意度量表,对195名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士情绪劳动总得分为(49.87±12.... 目的了解护理人员情绪劳动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护理管理者实施相关干预提高工作效率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护士情绪劳动量表、工作压力反应量表及工作满意度量表,对195名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士情绪劳动总得分为(49.87±12.77)分,得分率59.37%。年龄、所在科室、工作年限、班次、对专业的兴趣、对专业的前景态度影响护士情况劳动得分(P<0.05,P<0.01)。情绪劳动与工作压力反应得分呈正相关,与工作满意度呈负相关(均P<0.01)。影响护士情绪劳动得分的独立因素包括工作压力、所在科室。结论护理人员情绪劳动处于中等偏高水平,尤其是工作压力反应较大的科室护士,有必要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进行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人员 情绪劳动 工作压力反应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培养鉴定和诱导T淋巴细胞增殖 被引量:8
10
作者 吴昆 拜合提亚.阿扎提 +2 位作者 王文光 安尼瓦尔.牙生 王玉杰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128-1133,共6页
目的:建立一种体外诱导培养小鼠树突状细胞(DCs)的方法,并观察其不同生长阶段生物学形态及刺激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方法:联合应用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白细胞介素-4(IL-4)诱导培养小鼠骨髓单个核细胞向DCs分化,并从... 目的:建立一种体外诱导培养小鼠树突状细胞(DCs)的方法,并观察其不同生长阶段生物学形态及刺激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方法:联合应用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白细胞介素-4(IL-4)诱导培养小鼠骨髓单个核细胞向DCs分化,并从形态学、表型及功能方面对其加以检测。结果:用GM-CSF和IL-4诱导培养小鼠骨髓来源的单核细胞,3 d后可见细胞形态改变,并呈集簇生长,培养至5 d可见典型的树突状突起,体外诱导培养8 d后获得大量成熟的DCs,扫描电镜可见典型的树突状细胞形态,高表达骨髓来源DCs特异性标记CD11c和共刺激分子CD40、CD80、CD86和MHC-Ⅱ,成熟DC具有很强的刺激同基因型和同种异基因型T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结论:小鼠骨髓来源的单个核细胞体外诱导培养可生成大量成熟的DCs,为进一步抗肿瘤疫苗的实验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细胞培养 混合淋巴细胞反应 肿瘤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造影结合Bosniak标准在良恶性肾囊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9
11
作者 曾红春 姚兰辉 +5 位作者 王玉杰 王晓荣 木拉提.热夏提 王颖鑫 韩伟 刘文亚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536-539,共4页
目的评价超声造影鉴别良恶性肾囊性病变的准确性,探讨超声造影结合Bosniak标准分级诊断肾囊性病变的可行性。资料与方法对30例患者的36个肾囊性病灶进行超声造影,分析良恶性肾囊性病变的超声造影征象;按照Bosniak标准对超声造影的表现... 目的评价超声造影鉴别良恶性肾囊性病变的准确性,探讨超声造影结合Bosniak标准分级诊断肾囊性病变的可行性。资料与方法对30例患者的36个肾囊性病灶进行超声造影,分析良恶性肾囊性病变的超声造影征象;按照Bosniak标准对超声造影的表现进行分级诊断,计算其敏感性、特异性、诊断符合率、阳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Kappa值及验后概率,分析该方法分级诊断肾囊性病变的准确性。结果超声造影可显示常规超声不能发现的囊内分隔及实性结构。超声造影结合Bosniak标准诊断肾囊性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诊断符合率、阳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分别为92.9%、90.9%、94.8%、86.7%、10.2,Kappa=0.83;应用超声造影结合Bosniak标准可提高肾囊性病变良恶性诊断的验后概率。结论超声造影结合Bosniak标准可以提高鉴别诊断肾囊性病变良恶性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疾病 囊性 肾肿瘤 超声造影 BOSNIAK分级 诊断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毛囊干细胞的成骨及成脂诱导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志强 王玉杰 +1 位作者 李佳 木拉提.热夏提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40-343,共4页
目的毛囊干细胞在体外培养下可向软骨、骨骼、脂肪等细胞分化。文中研究毛囊干细胞的培养方法及其成脂和成骨分化的能力。方法采用显微分离技术联合两步酶消化法获得毛囊干细胞,差速贴壁法对毛囊干细胞进行提纯,利用体积分数10%胎牛血... 目的毛囊干细胞在体外培养下可向软骨、骨骼、脂肪等细胞分化。文中研究毛囊干细胞的培养方法及其成脂和成骨分化的能力。方法采用显微分离技术联合两步酶消化法获得毛囊干细胞,差速贴壁法对毛囊干细胞进行提纯,利用体积分数10%胎牛血清的角质细胞无血清培养基进行培养,应用流式技术对干细胞进行CD34、β1整合素、CK15检测。第3代毛囊干细胞分别使用成骨及成脂诱导液进行培养。结果培养后的毛囊干细胞形态均匀一致,折光性强,呈典型的"铺路石"状,流式细胞仪检测CD34、β1整合素、CK15分别表达为59.6%、97.2%、61.1%,第3代细胞生长曲线显示细胞生长情况良好。经成骨诱导21 d后茜素红染色可见钙结节形成,成脂诱导14 d后油红O染色后可见脂滴形成。结论培养的毛囊干细胞具有很强的生长活性,并具有多向分化的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毛囊干细胞 培养 成骨诱导 成脂诱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巨噬细胞极化探究唾液酸转移酶Ⅰ(ST6GalⅠ)对肾透明细胞癌生长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13
作者 李前进 王玉杰 +2 位作者 刘强 马双钰 拜合提亚·阿扎提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6期1927-1934,共8页
目的:研究α-2,6-唾液酸转移酶Ⅰ(ST6GalⅠ)对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并探究其对肾透明细胞癌的作用。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与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肾透明细胞癌中ST6GalⅠ表达,利用脂质体法转染siRNA-ST6GalⅠ至THP-1细胞,50 ng/ml PMA与20... 目的:研究α-2,6-唾液酸转移酶Ⅰ(ST6GalⅠ)对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并探究其对肾透明细胞癌的作用。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与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肾透明细胞癌中ST6GalⅠ表达,利用脂质体法转染siRNA-ST6GalⅠ至THP-1细胞,50 ng/ml PMA与20 ng/ml IL-4诱导转染后的THP-1细胞,实时荧光定量PCR和流式细胞术检测巨噬细胞极化情况。建立巨噬细胞与786-O细胞共培养体系,MTT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存活与凋亡,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变化,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中炎症相关因子含量,Western blot检测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1(TIM-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结果: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ST6GalⅠ表达较癌旁组织明显升高(P<0.01);与对照组比较,siRNA-ST6GalⅠ组THP-1细胞中ST6GalⅠmRAN和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显著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THP-1细胞经诱导后Arg-1 mRNA表达升高,iNOS mRNA表达下降,CD206表达升高(P<0.05),而转染siRNA-ST6GalⅠ后进行诱导处理的THP-1细胞Arg-1 mRNA表达下降,iNOS mRNA表达升高,CD206表达下降(P<0.05);786-O细胞与诱导的THP-1细胞共培养后,细胞存活率升高,迁移能力增强,凋亡率下降,细胞上清液中IL-1β、IL-6、TNF-α的含量下降,IL-10、TGF-β1含量升高,TIM-1蛋白表达下降,VEGF蛋白表达升高(P<0.05);而786-O细胞与下调ST6GalⅠ且诱导的THP-1细胞共培养后,细胞存活率下降,迁移能力降低,凋亡率增加,同时,细胞上清液中IL-1β、IL-6、TNF-α的含量升高,IL-10、TGF-β1含量下降,TIM-1蛋白表达升高而VEGF蛋白表达下降(P<0.05)。结论:下调ST6GalⅠ表达可抑制THP-1细胞向M2型巨噬细胞极化,进而抑制肾透明细胞癌细胞的生长与迁移,并调控炎症因子与免疫相关蛋白TIM-1、VEGF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透明细胞癌 唾液转移酶Ⅰ 巨噬细胞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癌患者血清差异蛋白的初步实验研究
14
作者 张涛 木拉提.热夏提 +1 位作者 威力江.赛买提 王玉杰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59-762,共4页
目的:通过探索新疆地区肾癌患者与健康者之间血清蛋白表达谱的变化,筛选并建立新疆地区肾癌血清标志物诊断模型。方法:采用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和弱阳离子交换蛋白芯片(CM10)对新疆地区44例健康对照与40例肾癌患者... 目的:通过探索新疆地区肾癌患者与健康者之间血清蛋白表达谱的变化,筛选并建立新疆地区肾癌血清标志物诊断模型。方法:采用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和弱阳离子交换蛋白芯片(CM10)对新疆地区44例健康对照与40例肾癌患者血清蛋白表达谱进行检测分析。结果:相比于健康对照组血清蛋白质荷比(mass to charge ratio,M/Z)峰值图谱,肾癌组表现出明显差异。其中10个差异性最大的蛋白(P<0.05),均在健康对照组中低表达,而在肾癌组呈高表达,质荷比分别为5 914、5 940、8 087、8 155、5 949、8 067、5 986、5 346、15 946、6 116。建立的诊断模型是由10个蛋白(M/Z分别为:5 914、5 940、8 087、8 155、5 949、8 067、5 986、5 346、15 946、6 116)构成。应用十倍交叉留一法进行验证,结果此诊断模型的敏感度为92.50%(37/40),特异度为93.18%(41/44)。结论:将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以及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的联合运用是找到肾癌肿瘤标志物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建立的诊断模型能够较准确灵敏的区分健康对照与肾癌人群。其中M/Z 5 914、5 940、8 067、6 116对应的蛋白质可能为β-淀粉样蛋白、人体β-防御素、胃泌素释放前体肽以及金属硫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癌 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 蛋白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透明细胞癌血清差异性蛋白质表达及临床意义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伊力亚尔.努尔如拉 木拉提.热夏提 +2 位作者 王文光 刘强 王玉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88-293,共6页
背景与目的利用蛋白质芯片技术寻找肿瘤标志物仍是热点,但目前局限于仅对肾癌患者进行术前、术后的差异性蛋白质检测。为深入检测差异性蛋白质的变化规律,本研究探讨了肾透明细胞癌血清差异性蛋白质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11月... 背景与目的利用蛋白质芯片技术寻找肿瘤标志物仍是热点,但目前局限于仅对肾癌患者进行术前、术后的差异性蛋白质检测。为深入检测差异性蛋白质的变化规律,本研究探讨了肾透明细胞癌血清差异性蛋白质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4年4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手术治疗并且术后经病理学专家诊断为肾透明细胞癌患者40例为肾癌组,选择同期在本院体检健康志愿者以及非肾癌患者53例为对照组。运用表面增强激光解析电离化飞行时间质谱系统(SELDI-TOF-MS)和CM10弱阳离子交换蛋白芯片技术系统检测肾癌组及对照组血清差异性蛋白质。应用线性支持向量机(SVM)方法建立蛋白质指纹图诊断模型,留一法交叉验证模型判别效果。通过ZUCI-PDAS蛋白质谱数据分析系统软件对血清差异性蛋白质进行分析。结果最终5种蛋白质作为潜在标志蛋白,质荷比(M/Z)分别为15 953、7 987、9 304、8 948、5 911,所对应的蛋白质依次为Bcl-2家族细胞凋亡调节蛋白、WAP二硫化四物核心蛋白、Krueppel样因子8、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血清β-淀粉样蛋白4。肾癌组术前与对照组5种蛋白质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癌组术前与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5种蛋白质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5种蛋白质表达水平均高于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P<0.05);术后3、6个月15 953、7 987蛋白质表达水平与术后1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15 953、7 987蛋白质表达水平与术后3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6个月9 304、8 948、5 911蛋白质表达水平与术后1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9 304、8 948、5 911蛋白质表达水平与术后1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5 911蛋白质表达水平与术后3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种蛋白质作为生物标志物,预测肾透明细胞癌的灵敏度为87.5%(35/40),特异度为86.8%(46/53)。结论特异性蛋白质可能依次为Bcl-2家族细胞凋亡调节蛋白、WAP二硫化四物核心蛋白、Krueppel样因子8、单核细胞趋化蛋白、血清β-淀粉样蛋白4,共有望成为肾癌肿瘤标志物,对肾透明细胞癌的预测价值较高,在今后肾透明细胞癌的疗效评价、预后评估以及靶向治疗方面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蛋白质组学 肿瘤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肿瘤合并下腔静脉瘤栓的手术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6
作者 范兆阳 木拉提 +2 位作者 王文光 刘金伟 王玉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2期3753-3755,共3页
目的探讨肾肿瘤合并下腔静脉瘤栓患者行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3月—2010年3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12例肾肿瘤合并下腔静脉瘤栓患者的临床资料。瘤栓分级采用美国梅约医学中心(Mayo Clinic)的五级分类... 目的探讨肾肿瘤合并下腔静脉瘤栓患者行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3月—2010年3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12例肾肿瘤合并下腔静脉瘤栓患者的临床资料。瘤栓分级采用美国梅约医学中心(Mayo Clinic)的五级分类法,其中Ⅰ级2例、Ⅱ级5例、Ⅲ级3例、Ⅳ级2例。结果 12例患者术前及术中根据瘤栓分型采取相应手术方式。其中肾全切伴下腔静脉瘤栓取出9例,肾全切伴下腔静脉瘤段切除加人工血管重建3例;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为:恶性肿瘤10例,良性肿瘤2例。随访1~5年,平均为2.6年,恶性肿瘤患者中死亡3例,无疾病进展5例,病情进展2例,良性肿瘤2例无疾病进展。结论根据瘤栓的水平位置分型,选用不同的手术方法,施行肾肿瘤和瘤栓的根治性切除术,是肾肿瘤合并下腔静脉瘤栓的有效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腔静脉 肿瘤循环细胞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R-V7在前列腺癌细胞耐药中的作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马渊 李纪夫 王玉杰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874-1881,共8页
目的:探讨雄激素受体剪接变异体7(AR-V7)在前列腺癌细胞耐药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运用Lipofectamine2000转染法将AR-V7 siRNA(siAR-V7)转染至4株前列腺癌细胞中,命名为PC3-siAR-V7、DU145-siAR-V7、LNCaP-siAR-V7和ArCaP-siAR-V7细... 目的:探讨雄激素受体剪接变异体7(AR-V7)在前列腺癌细胞耐药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运用Lipofectamine2000转染法将AR-V7 siRNA(siAR-V7)转染至4株前列腺癌细胞中,命名为PC3-siAR-V7、DU145-siAR-V7、LNCaP-siAR-V7和ArCaP-siAR-V7细胞,以转染无关序列(NC siRNA)为阴性对照。运用real-timePCR和Westernblot实验分别检测转染前后细胞中AR-V7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运用MTT法和Transwell法分别检测细胞活力和细胞迁移率;运用萤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和Western blot实验分别检测AR的启动子活性及下游靶基因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和FK506结合蛋白5(FKBP5)的蛋白表达。构建耐比卡鲁胺的前列腺癌细胞系LNCaP-DR,运用免疫荧光观察LNCaP、LNCaP-siAR-V7和LNCaP-DR细胞中AR和AR-V7的亚细胞定位;运用蛋白质免疫共沉淀实验检测AR-V7与热休克蛋白90(HSP90)的相互作用。结果:4株前列腺癌细胞中的AR-V7 mRNA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前列腺上皮细胞RWPE-1(P<0.05);PC3-siAR-V7、DU145-siAR-V7、LNCaP-siAR-V7和ArCaPsiAR-V7细胞中AR-V7蛋白水平、细胞活性及细胞迁移率显著低于NCsiRNA转染的细胞(P<0.05)。随着比卡鲁胺剂量的增加,所有细胞活力逐渐降低,而下调AR-V7表达显著增强前列腺癌细胞对比卡鲁胺的敏感性(P<0.05)。Westernblot结果显示下调AR-V7表达显著抑制AR启动子活性,其下游PSA和FKBP5蛋白水平明显降低(P<0.05)。免疫荧光结果发现AR和AR-V7主要存在于前列腺癌细胞核内,AR少量存在于细胞质中;下调AR-V7表达则抑制AR的核转运;AR存在于耐药细胞核中,AR-V7在耐药细胞中高表达。免疫共沉淀结果显示内源性AR-V7与HSP90相互作用。结论:AR-V7在前列腺癌细胞中高表达,下调AR-V7的表达显著抑制前列腺癌细胞活力和迁移;前列腺癌细胞耐药与AR-V7高表达相关,其机制可能通过AR-V7与HSP90相互作用介导AR-V7的核转运,激活AR信号通路调控下游靶基因的转录活性最终导致细胞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雄激素受体剪接变异体7 前列腺癌 耐药性 免疫共沉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症状自评量表探讨医学院校国防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涛 李丽萍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1期111-114,共4页
目的了解医学院校国防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对其教育教学和生活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 List 90,SCL-90)对174名医学院校国防生进行测评。结果被调查的医学院校国防生总体心理健康状况优于全国军人常模,... 目的了解医学院校国防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对其教育教学和生活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 List 90,SCL-90)对174名医学院校国防生进行测评。结果被调查的医学院校国防生总体心理健康状况优于全国军人常模,与地方大学生常模相比心理健康状况也比较优秀。结论医学院校国防生需要在开展全面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有所侧重设计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从而更好的提升国防生的心理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院校国防生 心理健康 症状自评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AT活化抑制蛋白2基因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水平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19
作者 李唯尊 邢晨 安恒庆 《实用医学杂志》 2025年第18期2844-2852,共9页
目的 探讨STAT活化抑制蛋白2(protein inhibitor of the activated STAT2, PIAS2)基因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及PIAS2对前列腺癌脂质代谢重编程的潜在作用。方法 采用癌症基因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 ... 目的 探讨STAT活化抑制蛋白2(protein inhibitor of the activated STAT2, PIAS2)基因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及PIAS2对前列腺癌脂质代谢重编程的潜在作用。方法 采用癌症基因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 Program,TCGA)数据库和人类蛋白图谱(Human Protein Atas,HPA)免疫组化分析显示PIAS2蛋白的表达情况;采用qRT-PCR、Western bolt及免疫组化检测前列腺癌组织和周围癌旁组织中PIAS2的表达,并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慢病毒感染前列腺癌细胞株PC-3M,稳定敲低PIAS2,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技术(UPLC-MS)进行脂质组学分析。结果 TCGA分析显示PIAS2在前列腺癌组织的表达高于癌旁组织,HPA免疫组化分析显示PIAS2蛋白在前列腺癌组织高表达;PIAS2 mRNA和蛋白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量相较于癌旁组织均有显著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织化学显示PIAS2蛋白表达主要定位在前列腺的细胞核,且前列腺癌组织的AOD值显著高于癌旁组织:临床病理参数研究结果显示,PIAS2与Gleason评分、TNM分期具有相关性(P<0.05),而与患者年龄、PSA及淋巴结转移之间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 > 0.05);UPLC-MS分析提示,敲降PIAS2影响10种脂类变化,与shNC组相比,shPIAS2组的磷脂酰胆碱和磷脂酰乙醇胺的含量下调,磷脂酰肌醇、磷脂酰丝氨酸、二酰基甘油和三酰基甘油的含量上调。结论 PIAS2蛋白的表达量在前列腺癌组织中明显升高,提示PIAS2与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其发病机制可能与前列腺癌的脂质代谢异常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STAT活化抑制蛋白2 免疫组织化学 脂质代谢重编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