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冠心病合并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陈蓉 于子翔 马依彤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2年第9期850-853,共4页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可使心脏收缩力减弱,舒张功能障碍和心脏结构改变,最终导致心力衰竭。冠心病是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HFpEF)常见合并症,这类患者患病率较高,预后较...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可使心脏收缩力减弱,舒张功能障碍和心脏结构改变,最终导致心力衰竭。冠心病是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HFpEF)常见合并症,这类患者患病率较高,预后较差,但此类患者的病理生理机制尚不清楚,同时缺乏确切有效的治疗手段。故本文将对冠心病合并HEpEF的病理生理机制及治疗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严重冠状动脉钙化病变患者行冠状动脉旋磨术后远期预后预测模型建立与评价
2
作者 王仁辉 于子翔 +3 位作者 程琦 娜孜拉·亚利钦 李晓梅 马依彤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4年第5期433-440,共8页
目的探讨严重冠状动脉钙化(CAC)病变患者在行冠状动脉旋磨术(RA)后远期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MACCE)发生的危险因素,据此构建严重CAC病变患者行RA后远期MACCE发生的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至2022年8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 目的探讨严重冠状动脉钙化(CAC)病变患者在行冠状动脉旋磨术(RA)后远期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MACCE)发生的危险因素,据此构建严重CAC病变患者行RA后远期MACCE发生的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至2022年8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RA的严重CAC病变的冠心病患者共245例,中位随访时间49(28.0,70.5)个月,根据随访期间是否发生MACCE将研究对象分为MACCE组(61例)和非MACCE组(184例)。采用Lasso回归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确定严重CAC病变患者RA后远期MACCE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在此基础上构建预测模型并对模型进行评价。结果Cox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发生院内MACCE、糖化血红蛋白和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是严重CAC病变患者行RA后远期MACCE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Nomogram模型,模型的C-index为0.697,术后3年、4年和5年的接受者操作特性曲线(ROC)下面积分别为0.698、0.730和0.703,表明模型的预测准确性较好。校准图结果表明该模型预测风险与实际发生风险的一致性较好。临床决策曲线分析(DCA)结果显示,列线图模型具有较好的临床适用性。结论本研究建立的预测模型可以较好地评估严重CAC病变患者行RA后远期MACCE发生的危险程度,可以帮助临床医师筛选高危患者,制定个体化治疗,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斑块旋磨术 冠状动脉钙化 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生成相关长链非编码RNA: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的潜在治疗靶点 被引量:2
3
作者 邵梦娇 田婷 +3 位作者 罗俊一 刘芬 李晓梅 杨毅宁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1年第3期269-273,共5页
长链非编RNA参与生物的生理过程和疾病的病理过程,是重要的生物标志物或公认的治疗的疾病靶点。长链非编RNA通过调控两种效应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调控动脉生成和血管新生过程参与冠状动脉侧支循环的形成,从而影响冠状动脉慢... 长链非编RNA参与生物的生理过程和疾病的病理过程,是重要的生物标志物或公认的治疗的疾病靶点。长链非编RNA通过调控两种效应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调控动脉生成和血管新生过程参与冠状动脉侧支循环的形成,从而影响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hronic total occlusion of coronary artery,CTOCA)的预后。"治疗性血管生成"作为促进冠状动脉侧支循环的一种替代疗法,已被证明能显着改善CTO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因此,通过调节血管生成过程,长链非编RNA有望成为CTO治疗的新靶点。本文综述了血管生成相关长链非编RNA的分类和功能,以及它们在调节血管生成在冠状动脉侧支循环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长链非编码RNA 血管生成 慢性完全闭塞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合并2型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4
作者 海茹丽妮萨·亚森 于子翔 马依彤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1年第3期274-278,共5页
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HFpEF)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心力衰竭,约占全部心力衰竭患者的50%。HFpEF的确切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2型糖尿病(type 2diabetes mellitus,T2DM)在HFpEF患者中有... 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HFpEF)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心力衰竭,约占全部心力衰竭患者的50%。HFpEF的确切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2型糖尿病(type 2diabetes mellitus,T2DM)在HFpEF患者中有较高的发病率。T2DM合并HFpEF(DM-HFpEF)患者在临床上常表现为心力衰竭症状重、治疗效果差、最佳治疗方法仍不明确,考虑HFpEF患者的发病机制与T2DM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 2型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状态下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娜孜拉·亚利钦 于子翔 马依彤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2年第8期757-762,共6页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是心肌梗死患者血运重建后出现的并发症之一,可引起心肌顿抑、无复流现象、再灌注心律失常,甚至不可逆的心肌细胞死亡。而糖尿病作为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增加了急性心肌梗死及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率的同时降低了缺...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是心肌梗死患者血运重建后出现的并发症之一,可引起心肌顿抑、无复流现象、再灌注心律失常,甚至不可逆的心肌细胞死亡。而糖尿病作为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增加了急性心肌梗死及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率的同时降低了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方法的有效性。故探索糖尿病状态下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及心肌保护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再灌注损伤 糖尿病 机制 治疗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导管介入治疗二尖瓣和三尖瓣反流的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程琦 于子翔 马依彤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3年第10期884-890,共7页
二尖瓣反流和三尖瓣反流是常见的心脏瓣膜病,其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不断升高,严重的二尖瓣反流和三尖瓣反流明显降低患者的生存率。手术治疗是解决瓣膜反流的主要方法,经导管治疗的出现为需要外科手术的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近... 二尖瓣反流和三尖瓣反流是常见的心脏瓣膜病,其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不断升高,严重的二尖瓣反流和三尖瓣反流明显降低患者的生存率。手术治疗是解决瓣膜反流的主要方法,经导管治疗的出现为需要外科手术的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近年来经导管瓣膜介入治疗发展势头迅猛,本文将对经导管介入治疗二尖瓣反流和三尖瓣反流的进展进行系统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尖瓣反流 三尖瓣反流 经导管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