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圣约翰草提取物对慢性不可预知性应激致小鼠抑郁模型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傅松年 王江涛 +3 位作者 罗福祥 曾贵荣 李治建 马丽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706-710,715,共6页
目的观察圣约翰草提取物对慢性不可预知性应激致小鼠抑郁模型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慢性不可预知性应激法建立小鼠抑郁模型,将动物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盐酸氟西汀组、圣约翰草提取物低、中、高[0.2 g/(kg·d)、0.4g... 目的观察圣约翰草提取物对慢性不可预知性应激致小鼠抑郁模型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慢性不可预知性应激法建立小鼠抑郁模型,将动物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盐酸氟西汀组、圣约翰草提取物低、中、高[0.2 g/(kg·d)、0.4g/(kg·d)、0.8 g/(kg·d)]剂量组,连续给药4周,给药同时对小鼠进行不同条件应激,末次给药后对小鼠进行自主活动、悬尾检测,检测血清5-羟色胺(5-HT)和去甲肾上腺素(NE)含量,取海马组织观察病理学变化。结果圣约翰草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均能逆转模型组指标变化(P <0.05或P <0.01),增加抑郁小鼠血清中5-HT、NE含量(P <0.05),减轻海马组织神经元的损伤。且与盐酸氟西汀组作用相当。结论圣约翰草提取物对慢性不可预知性应激致小鼠抑郁模型具有明显的抗抑郁作用,其作用可能是通过调节神经递质5-HT和NE含量,减轻海马组织神经元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圣约翰草 抑郁 应激 自主活动 悬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起集体性癔症诱因、临床特征、干预措施的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钟衔江 张丽丽 +3 位作者 韩书贤 罗晓 安治国 伊琦忠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62-166,共5页
目的探讨一起集体性癔症的诱因,描述其临床特征,并对干预措施进行总结。方法某工厂发生应激事件后54例患者诊断为集体性癔症,收集患者社会人口学资料、发病前情况和临床症状等,予以药物和心理治疗,并于治疗前及治疗1周、2周和4周后进行... 目的探讨一起集体性癔症的诱因,描述其临床特征,并对干预措施进行总结。方法某工厂发生应激事件后54例患者诊断为集体性癔症,收集患者社会人口学资料、发病前情况和临床症状等,予以药物和心理治疗,并于治疗前及治疗1周、2周和4周后进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评定。结果患者平均(20.26±2.04)岁,女38例,男16例。患者均目击了斗殴事件过程,50例患者表示事件后最担心自身安全。47例(87.0%)患者出现痉挛或抽搐发作,分别有32例(59.3%)和29例(53.7%)患者出现情感爆发和发作性晕厥;癔症性精神障碍和躯体障碍混合发作者34例(62.96%)。治疗1周、2周和4周后的HAMA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降低(均P<0.01)。结论目击斗殴事件、对自身安全的担心是本次集体性癔症的诱因,患者以癔症性精神障碍和躯体障碍混合发作为主要症状。控制集体性癔症流行的首要任务在于缓解人群的焦虑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性癔症 集体性心因性疾病 临床特征 干预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患者BDNF基因C270T多态性Meta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韩书贤 钟衔江 +3 位作者 张丽丽 罗晓 安治国 伊琦忠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65-70,共6页
目的评价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C270T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方法检索国内外公开发表的关于精神分裂症患者C270T位点多态性病例对照研究的文献,对C270T位点C/T等位基因和CC/(CT+TT)基因型进行Meta分析,计算OR值,并按人种因素分亚... 目的评价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C270T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的关系。方法检索国内外公开发表的关于精神分裂症患者C270T位点多态性病例对照研究的文献,对C270T位点C/T等位基因和CC/(CT+TT)基因型进行Meta分析,计算OR值,并按人种因素分亚组分析。结果共纳入16篇文献,包括3874例患者与4309名对照。C/T等位基因和CC/(CT+TT)基因型均与精神分裂症有关(均P<0.01),OR值分别为1.65[95%CI(1.26,2.16)]和1.71[95%CI(1.27,2.30)]。亚组分析中,高加索人群等位基因和基因型与精神分裂症无统计学关联(均P=0.05);亚洲人群等位基因和基因型与发病风险有关(均P<0.01),OR值分别为1.89[95%CI(1.30,2.75)]和1.97[95%CI(1.29,3.03)]。结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C270T位点多态性可能增加亚洲人群精神分裂症的易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精神分裂症 多态性 单核苷酸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P1R3A基因多态性与中国维吾尔族人群精神分裂症关联性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史新玉 安治国 +12 位作者 孙乐乐 徐斌 母代斌 傅松年 胡红星 罗晓 杜雯 闫萍 靳路 聂丹 考尔沙尔·艾力木 师咏勇 伊琦忠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356-360,共5页
目的探索蛋白磷酸酶1调节亚基3A(protein phosphatase 1 regulatory subunit 3A, PPP1R3A)基因外显子区域基因位点多态性与中国维吾尔族人群精神分裂症的关联性。方法利用多重PCR靶向捕获二代测序技术对528例维吾尔族精神分裂症患者及57... 目的探索蛋白磷酸酶1调节亚基3A(protein phosphatase 1 regulatory subunit 3A, PPP1R3A)基因外显子区域基因位点多态性与中国维吾尔族人群精神分裂症的关联性。方法利用多重PCR靶向捕获二代测序技术对528例维吾尔族精神分裂症患者及576名维吾尔族正常对照进行PPP1R3A基因外显子区域DNA扩增,Illumina HiSeq X Ten平台进行高通量测序,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mptoms scale, PANSS)评估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结果患者组与对照组之间PPP1R3A基因rs1800000位点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s1799999位点基因型频率在女性患者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s8192686位点在男性患者组与对照组间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PP1R3A基因rs1800000位点多态性可能与中国维吾尔族人群精神分裂症的发生发展存在关联性;rs1799999位点多态性可能与中国维吾尔族女性精神分裂症的发病有关联性;rs8192686位点C等位基因可能与中国维吾尔族男性精神分裂症发病有关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PPP1R3A基因 靶向捕获 关联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抑郁症首发患者睡眠质量与反应抑制能力的相关性 被引量:36
5
作者 马晓涵 母代斌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06-310,共5页
目的:探讨青少年抑郁症首发患者睡眠质量与反应抑制能力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符合ICD-10)中、重度抑郁发作诊断标准的40例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为抑郁症组,年龄、性别、民族匹配的40例正常青少年为正常对照组。使用青少年睡眠-觉醒量表评定(A... 目的:探讨青少年抑郁症首发患者睡眠质量与反应抑制能力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符合ICD-10)中、重度抑郁发作诊断标准的40例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为抑郁症组,年龄、性别、民族匹配的40例正常青少年为正常对照组。使用青少年睡眠-觉醒量表评定(ASWS)、多导睡眠监测(PSG)及Stroop色词测验(SCWT)分析青少年抑郁症首发患者的睡眠质量、反应抑制能力及相关性。结果:抑郁症组的ASWS总分及就寝、入睡、睡眠维持、再次入睡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抑郁症组的ASWS总分与SCWT A、D卡片用时呈负相关(r=-0.36、-0.36,均P<0.05),且PSG总睡眠时长、睡眠效率均与SCWT A(r=-0.42、-0.42)、B(r=-0.46、-0.46)、D(r=-0.49、-0.50)卡片用时呈负相关(均P<0.05)。结论:青少年抑郁症首发患者存在睡眠质量及反应抑制能力降低,且睡眠质量越差,抑郁症状越明显,反应抑制能力越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抑郁症 睡眠质量 Stroop色词测验 反应抑制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