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导管消融去肾交感神经抑制星状神经节刺激诱发的心房颤动 被引量:3
1
作者 周祁娜 蒋华 +3 位作者 周贤惠 杨毅宁 许国军 汤宝鹏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42-249,共8页
【目的】探讨经导管射频消融去肾交感神经对交感神经过度激活介导的心房颤动的影响和心房电重构机制。【方法】16只家犬随机分为对照组(n=8)和去肾交感神经(RSD)组(n=8),RSD组进行经导管射频消融去肾交感神经术,对照组行不消融肾交感神... 【目的】探讨经导管射频消融去肾交感神经对交感神经过度激活介导的心房颤动的影响和心房电重构机制。【方法】16只家犬随机分为对照组(n=8)和去肾交感神经(RSD)组(n=8),RSD组进行经导管射频消融去肾交感神经术,对照组行不消融肾交感神经的假手术,通过左侧星状神经节电刺激(LSG)+快速心房起搏(RAP)3 h建立交感神经介导的房颤犬模型。【结果】LSG刺激联合RAP使左心耳、右心房、左上肺静脉、左下肺静脉部位的房颤诱发率升高,有效不应期缩短(ERP),有效不应期离散度增大,均较基础值有统计学差异(P<0.05),RSD组消融后各部位房颤诱发率降低、ERP显著延长、ERP离散度显著缩小,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LSG刺激联合RAP引起各检测部位的R-R间期、SDNN缩短,LF、HF和LF/HF降低,均较基础值有统计学差异(P<0.05);RSD可逆转LSG刺激联合RAP引起的这些心率变异性改变,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交感神经过度激活使房颤易于诱发、恶化急性心房电重构,RSD可有效降低房颤的诱发率,抑制心房电重构、改善心脏自主神经功能,提示RSD对交感神经过度激活介导的房颤的发生具有潜在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去肾交感神经 星状神经节 交感神经 消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痉挛与平均血小板体积及炎性标志物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穆哈黛斯.阿布拉 赵利 +1 位作者 古丽尼格尔.吾布力 艾力曼.马合木提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6期4404-4407,共4页
背景目前有关平均血小板体积(MPV)、炎性标志物与冠状动脉痉挛之间的关系尚未清楚。目的评估冠状动脉痉挛与MPV及炎性标志物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9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冠状动脉造影显影正常但有胸痛的患者345... 背景目前有关平均血小板体积(MPV)、炎性标志物与冠状动脉痉挛之间的关系尚未清楚。目的评估冠状动脉痉挛与MPV及炎性标志物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9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冠状动脉造影显影正常但有胸痛的患者345例,静脉注射麦角新碱诱发冠状动脉痉挛,根据冠状动脉痉挛激发试验结果分为两组,痉挛组(60例)和无痉挛组(285例)。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吸烟、高血压、高脂血症、体质指数、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PMN)、单核细胞计数(MO)、淋巴细胞计数(LY)、血小板计数(PLT)、MPV、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冠状动脉痉挛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sitic回归分析。结果痉挛组患者男性、吸烟率、高脂血症发生率、C反应蛋白水平、PMN、MO高于非痉挛组(P<0.05)。两组患者年龄、高血压发生率、体质指数、WBC、LY、MPV、TG、TC、LDL-C、H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si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吸烟、PMN、MO与冠状动脉痉挛有回归关系(P<0.05)。结论炎性反应可能参与冠状动脉痉挛的病理生理过程,吸烟、PMN、MO异常可能是冠状动脉痉挛的危险因素,MPV可能与冠状动脉痉挛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血管痉挛 平均血小板体积 C反应蛋白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