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咪达唑仑通过调控JNK/STAT3通路对心肌梗死大鼠心脏功能及促血管生成作用的保护机制研究
1
作者 李艾芳 梁栋 +1 位作者 戴远辉 陈思宇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342-1350,共9页
目的:探讨咪达唑仑(MID)对心肌梗死(MI)大鼠心脏功能及促血管生成的保护作用和对c-Jun氨基末端激酶-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JNK/STAT3)通路的影响。方法:通过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法建立心肌梗死大鼠模型。对68只大鼠进行造模处理,排... 目的:探讨咪达唑仑(MID)对心肌梗死(MI)大鼠心脏功能及促血管生成的保护作用和对c-Jun氨基末端激酶-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JNK/STAT3)通路的影响。方法:通过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法建立心肌梗死大鼠模型。对68只大鼠进行造模处理,排除死亡(n=3,死亡率≈4.4%)或造模失败(n=5)的大鼠,将纳入本次实验的60只MI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Model组)、MID低、中、高剂量组(1mg/kgMID-L组;3mg/kgMID-M组;6mg/kgMID-H组)、MID高剂量+JNK激活剂Anisomycin组(6 mg/kg MID-H+Anisomycin组),每组12只大鼠。另取12只假手术大鼠作为对照组(Control组)。对所有大鼠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并评估心脏功能。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形态及心肌纤维化程度;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心肌损伤标记物[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脑利钠肽(BNP)]及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心肌组织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水平;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p-JNK、JNK与p-STAT3、STAT3蛋白表达量。结果:与Control组比较,Model组大鼠心肌组织病损程度严重,心肌组织间质纤维化程度大大加深,胶原容积分数明显升高,心功能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CK-MB、BNP、CRP、TNF-α、IL-1β和MDA水平显著升高,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GSH和SOD水平显著降低,VEGF、VEGFR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JNK/JNK与p-STAT3/STAT3显著升高(P<0.05);与Model组比较,随着咪达唑仑剂量增加,MID-L、MID-M、MID-H组大鼠心肌组织病损程度明显减轻、心肌组织间质纤维化程度减轻,胶原容积分数降低,LVESD、LVEDD、CK-MB、BNP、CRP、TNF-α、IL-1β和MDA水平显著降低,LVEF、LVFS、GSH和SOD水平显著升高,VEGF、VEGF2R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JNK/JNK与p-STAT3/STAT3显著降低(P<0.05);与MID-H组比较,MID-H+An-isomycin组大鼠心肌组织病损程度较重、心肌组织间质纤维化程度大大加深,胶原容积分数明显升高,心功能减弱,氧化应激反应和炎症加剧,LVESD、LVEDD、CK-MB、BNP、CRP、TNF-α、IL-1β和MDA水平升高,LVEF、LVFS、GSH、SOD、VEGF、VEG-FR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JNK/JNK与p-STAT3/STAT3显著升高(P<0.05)。结论:咪达唑仑可能通过调控JNK/STAT3通路改善心肌梗死大鼠心肌组织病损情况,减轻机体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促进血管生成,从而发挥心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咪达唑仑 心肌梗死 大鼠 心脏功能 血管生成 c-Jun氨基末端激酶-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和田地区维吾尔族老年人心率变异性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阿力木江 布艾加尔 程祖亨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3年第2期96-98,共3页
目的 了解和田维吾尔族老年人心率变异性特点 ,探讨其长寿的原因。方法 选择和田地区 2 5 0例 6 0~ 10 9岁的维吾尔族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 ,分为维吾尔族长寿组、长寿前组、老年组 ,同时随机抽取 4 2例 6 0~ 6 5岁的汉族老年人作对... 目的 了解和田维吾尔族老年人心率变异性特点 ,探讨其长寿的原因。方法 选择和田地区 2 5 0例 6 0~ 10 9岁的维吾尔族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 ,分为维吾尔族长寿组、长寿前组、老年组 ,同时随机抽取 4 2例 6 0~ 6 5岁的汉族老年人作对照。所有对象用日本AvionicDelmar动态心电图仪进行 2 4h动态心电图和心率变异性记录。结果 维吾尔族老年人的心率变异在各年龄段之间无差别。同年龄段间比较 ,维吾尔族老年人心率变异性与汉族老年组不同。维吾尔族老年人心率变异性昼夜和性别差异明显。结论 维吾尔族老年人保持了良好的自主神经平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和田地区 维吾尔族 老年人 心率变异性 研究 动态心电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地区汉族、维吾尔族和回族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盖丽 杨玉春 +3 位作者 木胡牙提 刘志强 何鹏义 张雷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21年第6期531-535,共5页
目的探讨新疆地区维吾尔族、汉族和回族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和临床特征,并分析与冠心病病变严重程度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就诊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823例患者,根据民族... 目的探讨新疆地区维吾尔族、汉族和回族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和临床特征,并分析与冠心病病变严重程度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就诊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823例患者,根据民族分为维吾尔族(167例)、汉族(585例)和回族(71例),并根据冠状动脉Gensini评分评估的病变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544例)、中度组(176例)和重度组(103例),记录并比较所有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生化指标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使用有序分类资料logistic回归分析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因素。结果维吾尔族冠心病患者的年龄小于汉族和回族,维吾尔族和回族冠心病患者的体质指数高于汉族,而汉族冠心病患者的血尿酸水平高于维吾尔族和回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按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分类发现,中度组和重度组的B型利钠肽、D-二聚体、三酰甘油、胱抑素C、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等高于轻度组,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白蛋白和糖尿病患病率均低于轻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有序分类资料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校正年龄、性别、糖尿病史、血小板、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D-二聚体、三酰甘油、白蛋白、胱抑素C等混杂因素后,B型利钠肽(OR=1.003,95%CI:1.001~1.005,P<0.05)、糖化血红蛋白(OR=1.312,95%CI:1.053~1.636,P<0.05)是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独立相关危险因素,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OR=0.275,95%CI:0.133~0.569,P<0.05)是其独立相关保护因素。结论在新疆地区冠心病患者中,B型利钠肽和糖化血红蛋白是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其独立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GENSINI评分 糖化血红蛋白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后营养指数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院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赵帮豪 袁腾 +5 位作者 赵翎 阿曼古丽·如则 尼鲁帕尔·谢甫开提 马依彤 杨毅宁 高晓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1817-1824,共8页
背景 近年来我国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患病人数逐年增加,已有研究证明了糖尿病可扩大心血管疾病的不良影响,涉及营养和炎症途径。预后营养指数(PNI)是免疫营养的标志,可反映个体的炎症、免疫状态和营养状况。由于其简单、快速、易得和可... 背景 近年来我国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患病人数逐年增加,已有研究证明了糖尿病可扩大心血管疾病的不良影响,涉及营养和炎症途径。预后营养指数(PNI)是免疫营养的标志,可反映个体的炎症、免疫状态和营养状况。由于其简单、快速、易得和可靠等优点,近年来关于PNI在各系统中的研究越来越多,但少有文献探讨PNI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PNI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发生院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23年6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 053例行PCI术的STEMI合并T2DM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资料,计算PNI,根据患者住院期间是否发生MACE,分为MACE组(177例)和非MACE组(876例)。同时依据PNI预测STEMI合并T2DM患者行PCI术后发生院内MACE的截断值将患者分为高PNI组(686例)与低PNI组(367例)。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STEMI合并T2DM患者行PCI后发生院内MACE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探究PNI对STEMI合并T2DM患者行PCI术后发生院内MACE的预测价值,计算曲线下面积(AUC)。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或Spearman秩相关分析探究PNI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之间的相关性。结果MACE组和非MACE组性别、年龄、高血压病史、血清葡萄糖、Killip分级、乳酸脱氢酶、心率、肌红蛋白、肌酸激酶-MB同工酶(CK-MB)、白细胞计数、脑钠肽(BNP)、PNI、全球急性冠脉事件注册(GRACE)评分、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淋巴细胞计数、白蛋白、总蛋白、肌酐、尿素氮、三酰甘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葡萄糖升高(OR=1.055,95%CI=1.002~1.112,P=0.044)、GRACE评分高(OR=1.034,95%CI=0.876~0.939,P<0.001)是STEMI合并T2DM患者行PCI术后发生院内MACE的危险因素,PNI升高(OR=0.907,95%CI=1.017~1.050,P<0.001)是患者行PCI术后发生院内MACE的保护因素。PNI预测STEMI合并T2DM患者行PCI术后发生院内MACE的AUC为0.734(95%CI=0.694~0.773),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预测模型,模型预测STEMI合并T2DM患者行PCI术后发生院内MACE的AUC为0.791(95%CI=0.753~0.858)。低PNI组发生MACE、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比例、住院天数、血清葡萄糖、肌钙蛋白T、CK-MB、肌红蛋白、BNP、C反应蛋白、肌酐、尿素氮高于高PNI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比例、总胆固醇、三酰甘油、HDL-C、血红蛋白低于高PNI组(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PNI与血红蛋白、HDL-C、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呈正相关(P<0.05);PNI与血清葡萄糖、肌酐、尿素氮、BNP、肌钙蛋白T、CK-MB、肌红蛋白、C反应蛋白呈负相关(P<0.05)。结论 PNI是STEMI合并T2DM患者PCI术后院内发生MACE的独立预测因素,临床中可作为监控患者免疫营养状态且预测患者短期预后的辅助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糖尿病 2型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预后营养指数 预测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性及其心律失常的变化 被引量:9
5
作者 杨胜利 张华 +2 位作者 何作云 李春山 何秉贤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3年第10期1090-1091,共2页
目的 :了解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性及其心律失常的变化。方法 :将 84例冠心病患者分成稳定性心绞痛 (SA)、不稳定性心绞痛 (UA)、急性心肌梗死 (AMI)和陈旧性心肌梗死 (OMI) 4组 ,并与 2 5例健康成人 (对照组 )比较。用 2 4hHolter资料对... 目的 :了解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性及其心律失常的变化。方法 :将 84例冠心病患者分成稳定性心绞痛 (SA)、不稳定性心绞痛 (UA)、急性心肌梗死 (AMI)和陈旧性心肌梗死 (OMI) 4组 ,并与 2 5例健康成人 (对照组 )比较。用 2 4hHolter资料对冠心病组和对照组的心率变异性 (HRV)及心律失常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AMI和UA组HRV明显减低 ,其中连续正常R R间期的标准差 ,节段平均正常R R间期标准差 ,节段的正常R R间期标准差平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1) ;SA和OMI组各项指标低于对照组 (P <0 0 5) ;UA和AMI与SA和OMI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心律失常发生率AMI最大 (P <0 0 1) ,UA次之 (P <0 0 1) ,SA和OMI较小 (P <0 0 5)。结论 :冠心病随病情加重 ,心脏植物神经活动明显减弱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率变异性 心律失常 不稳定性心绞痛 急性心肌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维吾尔族长寿老人动态血压、血脂、血糖及胰岛素水平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赵志宏 程祖亨 郭继鸿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96-99,共4页
目的探讨新疆和田维吾尔族长寿老人24h动态血压、体重指数、血糖、血脂、胰岛素敏感性的关系,了解是否存在胰岛素抵抗及胰岛素敏感指数与高血压的相关性及种族差异。方法对新疆和田≥90岁的维吾尔族长寿老人110例(长寿老人组)系统调... 目的探讨新疆和田维吾尔族长寿老人24h动态血压、体重指数、血糖、血脂、胰岛素敏感性的关系,了解是否存在胰岛素抵抗及胰岛素敏感指数与高血压的相关性及种族差异。方法对新疆和田≥90岁的维吾尔族长寿老人110例(长寿老人组)系统调查,并抽样以65—70岁的当地维吾尔族老人122例(老人组)为对照,行24h动态血压检查。测体重指数、血糖、血脂、血胰岛素水平。结果新疆和田雏吾尔族长寿老人组高血压患病率36.63%,与维吾尔族老人组无差别。雏吾尔族长寿老人组体重指数低;甘油三酯、胆固醇正常高限;血糖、血胰岛紊水平偏高与雏吾尔族老人组无差别;多因素分析显示空腹血胰岛素敏感指数与维吾尔族长寿老人组收缩压呈正相关,与雏吾尔族老年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呈正相关.两组老人空腹血胰岛素水平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无显著相关性。结论新疆和田维吾尔族长寿老人代谢异常的相对延缓,可能构成了长寿的生化代谢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寿 血压监测 便携式 高脂血症 胰岛素 中国 少数民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用猪急性心肌梗死模型的制备 被引量:4
7
作者 马翔 马依彤 +7 位作者 李维华 杨毅宁 张健发 刘普 石向江 陈铀 贾志豪 武云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6期353-356,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内球囊封堵法建立实验用猪急性心肌梗死模型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健康家猪14只,3~5月龄,体重25~40 kg(35.5±6.6)。麻醉后穿刺股动脉,行冠脉造影后沿血管送冠脉球囊至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近中段,即第二...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内球囊封堵法建立实验用猪急性心肌梗死模型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健康家猪14只,3~5月龄,体重25~40 kg(35.5±6.6)。麻醉后穿刺股动脉,行冠脉造影后沿血管送冠脉球囊至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近中段,即第二间隔支动脉分出处。动物随机分为2组,A组动物(n=7)行缺血预适应处理,依次扩张球囊阻断前向血流12、5、min,每次间隔60 s,然后扩张60 min,扩张压力为2 atm。B组动物(n=7)不行缺血预适应处理,直接扩张球囊阻断前向血流扩张60 min,扩张压力为2 atm。建立模型前、建立模型后1 h行心脏MRI及心电图检查,术中行心电监护。结果成功建立猪心肌梗死模型12例,B组动物死亡2例。术中共有12例动物发生室颤,其中10例经过电复律等抢救成功转复。12例建模成功动物术中心电图出现急性心肌梗死典型图形变化,术后心脏MRI检查出现间隔及前壁首过灌注缺损,延迟强化。结论经皮腔内冠脉球囊封堵冠状动脉可以建立实验用猪急性心肌梗死模型,缺血预处理可提高建模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模型 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试验阴性的男性患者QT离散度的变化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8
作者 巩燕 王焱 +4 位作者 张向阳 杨坤河 洪秀芳 彭伊 华泽惠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1年第1期14-16,共3页
目的 观测运动试验中QT离散度的改变是否能够增加运动试验对冠心病的检出率。方法分析60例因有明显的临床指征而行冠状动脉造影的男性患者,术前患者运动试验均未诱发ST段压低。其中34例为两年期间连续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未见显著狭窄者(... 目的 观测运动试验中QT离散度的改变是否能够增加运动试验对冠心病的检出率。方法分析60例因有明显的临床指征而行冠状动脉造影的男性患者,术前患者运动试验均未诱发ST段压低。其中34例为两年期间连续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未见显著狭窄者(对照组),26例为两年期间连续冠状动脉狭窄者(实验组)。两组分别测量运动试验前及运动试验后1、3、5分钟12导心电图最长和最短的QT间期的差值,即QT离散度(QTd)。结果 运动停止即刻实验组QTd明显较对照组大。以运动停止即刻QTd大于60ms为指标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为84.6%,特异性为76.5%,符合率为87.7%。结论 对运动试验未能诱发出ST段压低的人群。以运动停止即刻QTd大于60ms作为诊断冠心病的指标,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试验 QT离散率 冠状动脉造影 ST段压低 心电图 冠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心房颤动患者心房肌钙转运调控蛋白基因转录表达的改变 被引量:3
9
作者 汤宝鹏 许国军 +3 位作者 伊力哈木江.沙比提 库热西.玉努斯 木拉提.阿布提热合曼 程祖亨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42-646,共5页
目的探讨心房颤动(AF)时心房肌细胞钙超载的原因及其在AF发生和维持中的作用。方法采集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窦性心律患者12例(对照组)和AF患者14例(AF组)的右心耳组织,采用RT-PCR方法检测心房肌钙转运调控蛋白mRNA表达水平,测量AF患者左右... 目的探讨心房颤动(AF)时心房肌细胞钙超载的原因及其在AF发生和维持中的作用。方法采集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窦性心律患者12例(对照组)和AF患者14例(AF组)的右心耳组织,采用RT-PCR方法检测心房肌钙转运调控蛋白mRNA表达水平,测量AF患者左右心房内径、二尖瓣口面积和肺动脉收缩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F组患者L-型电压依赖钙通道a1c亚基(LVDCCa1c)、肌浆网Ca2+-ATP酶和兰尼碱受体(RYR2)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下调(P均<0.01),三磷酸肌醇受体(IP3R1)的mRNA表达水平上调(P<0.05),而磷酸受纳蛋白和肌集钙蛋白的mRNA表达水平无明显改变(P均>0.05)。AF组患者肌浆网Ca2+-ATP酶的mRNA表达水平与左心房内径呈负相关(r=-0.573,P=0.032),与二尖瓣口面积呈正相关(r=0.625,P=0.017);LVDCCa1c的mRNA表达水平与二尖瓣口面积呈正相关(r=0.719,P=0.004)。结论细胞内钙超载机制可能参与了AF的发生和维持,心房肌钙转运调控蛋白mRNA表达异常可能是钙超载的分子生物学机制,钙转运调控蛋白mRNA表达异常与左心房解剖学改变之间存在内在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钙转运调控蛋白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合并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时的心脏结构特点 被引量:4
10
作者 赵蕾 王羡懿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5年第20期1664-1666,共3页
目的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了解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陈-施呼吸(CSR)﹞患者的心脏结构.方法应用睡眠初筛仪(瑞典博雅SC20)对住院的58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功能Ⅲ~Ⅳ级)患者进行夜间睡眠呼吸监测.按呼吸紊乱指... 目的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了解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陈-施呼吸(CSR)﹞患者的心脏结构.方法应用睡眠初筛仪(瑞典博雅SC20)对住院的58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功能Ⅲ~Ⅳ级)患者进行夜间睡眠呼吸监测.按呼吸紊乱指数(AHI)大小将患者分为两组,AHI<15者为不合并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组(对照组),AHI≥15者为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组(实验组);用血气分析仪检测患者白天动脉血气分析;每位患者做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测量左房内径、肺动脉内径及其他相关数值.结果睡眠中两组患者的最低血氧饱和度、夜间氧减饱和度指数间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白天清醒时两组患者血气分析PaO2、PaCO2间差别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患者左房内径、肺动脉内径均值间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1)CHF患者合并CSR显示左房内径及肺动脉内径明显增大;(2)CHF患者合并CSR可引起和加重夜间低氧血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充血性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中枢性 心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激左右颈部迷走神经干对犬心脏变时与变传导效应的影响及差异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蔚 侯应龙 +4 位作者 Benjamin J Scherlag 周菁 林佳雄 宋建国 Sunny Po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2-65,共4页
目的:研究犬左右颈迷走交感神经干对心脏变时与变传导效应的影响及差异。方法:Mongrel杂种犬20只,静脉麻醉后,气管插管。分别在左右股动、静脉置入电极导管,监测犬血压、体温及心内电图并记录体表心电图;分离并暴露双侧颈迷走交感神经干... 目的:研究犬左右颈迷走交感神经干对心脏变时与变传导效应的影响及差异。方法:Mongrel杂种犬20只,静脉麻醉后,气管插管。分别在左右股动、静脉置入电极导管,监测犬血压、体温及心内电图并记录体表心电图;分离并暴露双侧颈迷走交感神经干,植入高频刺激电极,以不同电压强度刺激左右迷走交感神经干,测量心率、AH间期、心房颤动时心室率的变化。结果:刺激左右颈迷走交感神经干均可使窦性心率降低、AH间期延长、心房颤动时心室率减慢,且至0.6 V时均达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刺激电流强度的增加,窦性心率进一步下降、AH间期总体呈延长趋势、心室率总体呈减慢趋势;在同一刺激电流强度下,当刺激电流达到一定强度(1.5 V)时,右侧迷走交感神经干刺激减慢窦性心率的程度显著大于左侧(P<0.01),但刺激左右两侧迷走交感神经干所引起AH间期延长与发生房室传导阻滞的数目及心室率减慢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颈迷走交感神经干对心脏变时与变传导功能的调节属于双侧支配,其中窦房结的变时功能以右侧调节为优势,房室结的变传导功能则受双侧的均衡支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迷走交感神经干 窦性心率 房室传导 心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汉民族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朱小莉 张向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8期3049-3051,共3页
目的:探讨维汉民族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作为冠心病的独立预测因子在民族间的差异。方法:纳入356例同时行冠状动脉造影及颈动脉超声检查的患者,其中冠心病270例,非冠心病86例,汉族183例,维吾尔族173例,男... 目的:探讨维汉民族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作为冠心病的独立预测因子在民族间的差异。方法:纳入356例同时行冠状动脉造影及颈动脉超声检查的患者,其中冠心病270例,非冠心病86例,汉族183例,维吾尔族173例,男190例,女166例,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在不同民族的相关性。结果:维、汉民族人群中冠心病组与非冠心病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00);维吾尔族与汉族冠心病发病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4);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冠心病密切相关的因素是颈动脉IMT,载脂蛋白A1、载脂蛋白B。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为冠心病及其病变程度的有效预测因子;新疆地区维汉民族冠心病发病情况及颈动脉IMT均无明显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维汉民族 颈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心室心肌包虫病一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健发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08-308,共1页
关键词 包虫病 心肌 左心室 首次发现 心脏 肝脏 发病率 文献 流行 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房颤动患者钙转运调控蛋白和钙激活中性蛋白酶基因转录的表达改变
14
作者 许国军 汤宝鹏 +3 位作者 库热西.玉努斯 伊力哈木江.沙比提 木拉提.阿布提热合曼 程祖亨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7年第5期328-332,共5页
目的测定心房肌钙转运调控蛋白和钙激活中性蛋白酶(calpain1)的mRNA表达,探讨风湿性心脏瓣膜病(风心病)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心房肌电重构和结构重构以及心功能下降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及其在房颤发生、维持中的作用。方法采集风心病窦性心... 目的测定心房肌钙转运调控蛋白和钙激活中性蛋白酶(calpain1)的mRNA表达,探讨风湿性心脏瓣膜病(风心病)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心房肌电重构和结构重构以及心功能下降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及其在房颤发生、维持中的作用。方法采集风心病窦性心律组患者12例和房颤组患者16例的右心耳组织,应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测定心房肌钙转运调控蛋白和calpain1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窦性心律组相比,房颤组L-型电压依赖钙通道a1c亚基(LVDCCa1c)、肌浆网Ca2+-ATP酶、兰尼碱受体(RYR2)的mRNA表达水平明显下调(均为P<0.01),三磷酸肌醇受体(IP3R1)的mRNA表达水平上调(P<0.05),房颤组心房肌calpain1的mRNA表达水平上调(P<0.05),且与LVDCCa1c的mRNA表达呈负相关(r=-0.583,P<0.05)。结论房颤患者心房肌钙转运调控蛋白和calpain1转录水平调控失衡可能是心房肌电重构和结构重构以及心功能下降的分子生物学机制之一,与房颤的发生和维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钙转运调控蛋白 钙激活中性蛋白酶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硝酸甘油介入^(99m)锝─甲氧基异丁基异腈心肌灌注显像识别存活心肌及对急性心肌梗塞血运重建术疗效评价 被引量:3
15
作者 吴凌震 马依彤 +3 位作者 张爱伦 汤宝鹏 程祖亨 茹仙古丽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23-125,共3页
目的:探讨硝酸甘油(NTG)介入99m锝—甲氧基异丁基异腈(99mTC-MIBI)心肌灌注显像评价存活心肌、指导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把握适应证及判定PTCA疗效的应用价值。 方法:对23例行PTCA的... 目的:探讨硝酸甘油(NTG)介入99m锝—甲氧基异丁基异腈(99mTC-MIBI)心肌灌注显像评价存活心肌、指导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把握适应证及判定PTCA疗效的应用价值。 方法:对23例行PTCA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进行术前静息99mTC-MIBI心肌灌注显像、NTG介入99mTC-MIBI心肌灌注显像和术后1周、2个月静息99mTC-MIBI心肌灌注显像,采用4点积分法半定量分析99mTC-MIBI的摄取。根据放射性异常程度不同将受累心肌节段分为心肌存活节段,部分心肌存活节段、心肌无存活节段。 结果:NTG介入99mTc-MIBI心肌灌注显像评价存活心肌的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度,它们分别为85.0%、88.5%和84.9%。PTCA后心肌存活节段和部分心肌存活节段放射性异常积分明显降低,心肌无存活节段未见显著变化。 结论:NTG介入99mTc-MIBI心肌灌注显像能显著提高存活心肌的检出率,对急性心肌梗塞血运重建术的疗效判定及指导临床适应证的选择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酸甘油 存活心肌 ^99M锝-甲氧基异丁基异腈 心肌灌注显像 血管成形术 急性心肌梗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和田维吾尔族长寿人群与非长寿人群血脂水平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祖努然.拜克里 李珊 +3 位作者 陈凤辉 程祖亨 邱长春 玛依拉.吾甫尔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1601-1605,共5页
目的探讨新疆和田维吾尔族长寿人群与非长寿人群的血脂水平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1999—2012年在新疆和田地区生活的维吾尔族自然长寿老年人(年龄≥90岁)200例为长寿组;另选取同期在新疆和田地区生活且接受定期随访的维吾尔族非长寿人群(... 目的探讨新疆和田维吾尔族长寿人群与非长寿人群的血脂水平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1999—2012年在新疆和田地区生活的维吾尔族自然长寿老年人(年龄≥90岁)200例为长寿组;另选取同期在新疆和田地区生活且接受定期随访的维吾尔族非长寿人群(于59~73岁自然死亡)123例为非长寿组。收集两组一般资料并进行体格检查和实验室血脂指标检测,采用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探讨长寿人群和非长寿人群患血脂异常的影响因素。结果两组性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长寿组吸烟率高于长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长寿组身高、体质量高于长寿组,腰围、收缩压、高血压发生率低于长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BMI、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长寿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脂异常发生率高于长寿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于长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三酰甘油(T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腰围、收缩压、高血压是长寿人群发生血脂异常的影响因素(P<0.05),性别、BMI是非长寿人群发生血脂异常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长寿人群与非长寿人群均来自和田地区,但血脂水平、血脂异常发生率有明显差异;性别、腰围、收缩压、高血压是长寿人群发生血脂异常的影响因素,性别、BMI是非长寿人群发生血脂异常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寿 血脂异常 影响因素分析 维吾尔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蛋白质组学的缺血预适应心肌保护相关机理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尼鲁帕尔·谢甫开提 阿曼古丽·如则 +3 位作者 唐婧 赵翎 赵帮豪 高晓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12-219,共8页
目的:缺血预适应(IPC)是强有力的对抗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心肌保护措施,但其保护作用相关的机制仍不完全清楚。本研究旨在识别缺血预适应处理后小鼠心肌差异表达蛋白,为缺血预适应进一步的基础及临床研究提供新思路。方法:用雄... 目的:缺血预适应(IPC)是强有力的对抗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心肌保护措施,但其保护作用相关的机制仍不完全清楚。本研究旨在识别缺血预适应处理后小鼠心肌差异表达蛋白,为缺血预适应进一步的基础及临床研究提供新思路。方法:用雄性成年C57BL/6小鼠建立心肌I/R损伤模型(缺血60 min/再灌注24 h)和IPC模型[3个(缺血5 min/再灌注5 min)循环的预适应+缺血60 min/再灌注24 h],用伊文思蓝和2,3,5-三苯基氯化四氮唑双重染色的方法测量心肌梗死面积。提取各组心肌总蛋白,通过将串联质谱标签、高效液相色谱分级技术以及基于质谱的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相结合,以差异表达量变化>1.2倍作为显著上调的阈值,<1/1.2作为显著下调的阈值,筛选差异表达蛋白。对差异表达蛋白进行同源蛋白簇功能分类统计。分别用qPCR和Western blot技术对差异显著的蛋白β-羟丁酸脱氢酶1(Bdh1)进行mRNA及蛋白水平上的验证。结果:与单纯I/R组相比,IPC干预后心梗面积降低33%(P<0.05)。定量蛋白质组学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比较,I/R组表达下调的蛋白有91个,其中酮体氧化代谢关键酶Bdh1在下调蛋白中的表达倍数为0.708(<1/1.2);与I/R组相比,IPC组表达上调的蛋白有14个,其中Bdh1差异表达倍数最高(1.95倍)。qPCR及Western blot验证实验表明,与假手术组相比,I/R组Bdh1的mRNA及蛋白水平明显降低;IPC组Bdh1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较I/R组明显升高,进一步验证了蛋白组学结果。结论:I/R损伤显著降低心肌Bdh1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而IPC处理显著恢复了Bdh1的mRNA及蛋白表达,表明酮体氧化代谢可能参与了缺血预适应介导的缺血心肌的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预适应 缺血再灌注 蛋白质组学 β-羟丁酸脱氢酶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质组学临床转化研究主要进展及在心脏研究领域应用的挑战和展望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莽原 宋雷(综述) +1 位作者 霍强 杨毅宁(审校)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12-416,共5页
进入新世纪以来,作为后基因组时代的蛋白质组学研究成为了前沿热点研究领域之一。蛋白质组学在中国的发展一直保持着与国际齐头并进的态势,甚至在部分领域引领蛋白质组学的发展。在国外,蛋白质组学临床转化研究主要进展集中于美国的临... 进入新世纪以来,作为后基因组时代的蛋白质组学研究成为了前沿热点研究领域之一。蛋白质组学在中国的发展一直保持着与国际齐头并进的态势,甚至在部分领域引领蛋白质组学的发展。在国外,蛋白质组学临床转化研究主要进展集中于美国的临床蛋白质组肿瘤分析协会(CPTAC)发表的论文。本文综述了“中国人类蛋白质组计划(CHPP)”和CPTAC目前主要的研究成果,以及少量在心脏领域应用蛋白质组学的研究进展。无论是CHPP,还是CPTAC,目前主要关注的是肿瘤领域,蛋白质组学在心脏领域的研究依然处于起步阶段,本文提出了蛋白质组学技术在心脏研究领域应用的挑战和相应的解决方法,就目前蛋白质组学技术在心脏研究领域应用的现状加以综述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组学 中国人类蛋白质组计划 临床转化研究 心脏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的早期筛查模型 被引量:7
19
作者 艾合买提·阿布都卡地尔 黄莺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9年第5期474-476,共3页
心血管疾病是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目前有多种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早期筛查模型,例如Framingham、China-PAR、SCORE和QRISK模型等。本文对目前一些心血管病高危人群筛查模型作一综述。
关键词 心血管病 高危人群 筛查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速眠新注射液联合戊巴比妥钠对比格犬麻醉效果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段明军 张峰 +3 位作者 杨志 李志强 寿玺 陈冰心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30-133,共4页
观察速眠新注射液联合戊巴比妥钠对比格犬的麻醉效果。健康比格犬20只,用速眠新注射液1.6mg/kg肌注诱导麻醉,戊巴比妥纳5mg/(kg·h)-10mg/(kg·h)静脉维持麻醉,随麻醉时间延长逐渐减量。速眠新注射液联合戊巴比妥钠复合麻醉... 观察速眠新注射液联合戊巴比妥钠对比格犬的麻醉效果。健康比格犬20只,用速眠新注射液1.6mg/kg肌注诱导麻醉,戊巴比妥纳5mg/(kg·h)-10mg/(kg·h)静脉维持麻醉,随麻醉时间延长逐渐减量。速眠新注射液联合戊巴比妥钠复合麻醉,麻醉诱导平稳,麻醉期间心肺功能保持在正常范围之内,能满足临床外科教学需求。速眠新注射液联合戊巴比妥钠对比格犬的麻醉效果较好,麻醉安全、稳定,经济,适合临床外科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眠新注射液 戊巴比妥钠 麻醉效果 比格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