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CT和DSA随访对比分析
被引量:19
- 1
-
-
作者
庄广义
任伟新
迪里木拉提.巴吾冬
顾俊鹏
-
机构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影像中心dsa室
-
出处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942-945,共4页
-
文摘
目的评价CT和DSA在原发性肝癌TACE治疗后肿瘤残存和复发的诊断价值。方法对临床确诊4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分别于1~4次肝癌TACE治疗后1~6个月行CT和DSA复查,2项检查间隔时间为3~5d。分析和比较CT和DSA对肿瘤残存和复发的显示情况。结果碘油沉积形态可分3种类型:密整型,缺损型,稀少型。密整型9例(20.0%,9/45),CT与DSA6个月内复查均未见复发。缺损型32例(71.1%,32/45),32例中DSA示27例病灶残存或复发,CT双期动态增强扫描显示19例残存或复发,CT于动脉期见病灶显著强化者16例,门静脉期进一步强化者3例(提示有门静脉参与供血),DSA发现该区有明显染色及供血,另有8例CT与DSA表现不一致,CT双期增强无强化,但DSA可见肿瘤血供及肿瘤染色;稀少型4例(8.9%,4/45),CT双期增强轻度强化,DSA提示肿瘤为少血供。结论肝癌TACE治疗后CT平扫及双期增强CT扫描可作为显示肿瘤残存和复发的首选检查方法,DSA是观察肿瘤变化和评价疗效的最敏感和特异的方法;两者的结合对病灶的显示和后续治疗作出更好指导。
-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
复发
CT双期增强
-
Keywords
primary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recurrence
dual-phase CT scanning
-
分类号
R735.7
[医药卫生—肿瘤]
-
-
题名超声在筛检大鼠肝泡状棘球蚴病模型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2
- 2
-
-
作者
朱帝文
任伟新
顾俊鹏
许晓冬
张海潇
-
机构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影像中心dsa室
-
出处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63-365,共3页
-
文摘
目的评价超声在筛检大鼠肝泡状棘球蚴病模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经皮肝脏穿刺注射泡状棘球蚴组织混悬液的方法,制备原发性HAE模型,40只Wistar大鼠接种6个月后行B超检查及开腹探查。结果B超检查示21只大鼠感染泡状棘球蚴,19只未感染,感染率52.50%。开腹探查证实B超检查21只阳性中1只未感染,19只未感染中1只为阳性。B超检查的灵敏度为95.24%,特异性为94.74%,假阳性率为4.27%,假阴性率5.27%。结论B超检查诊断大鼠肝泡状棘球蚴感染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均较高,可做为一种无创性筛选大鼠肝泡状棘球蚴感染的方法。
-
关键词
棘球蚴病
肝
模型
动物
超声检查
-
Keywords
Echinococcosis, hepatic
Models, animal
Ultrasonography
-
分类号
R445.1
[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R-332
[医药卫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