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乌鲁木齐市门诊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INR控制现况调查 被引量:3
1
作者 马建华 马建军 张莉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9期817-820,共4页
目的 了解乌鲁木齐市二、三级医院心血管内科门诊慢性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国际标准化比例(INR)控制现状.方法 调查2011-08 ~2011-12在乌鲁木齐市2家三级医院和2家二级医院心内科门诊就医的慢性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467例,... 目的 了解乌鲁木齐市二、三级医院心血管内科门诊慢性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国际标准化比例(INR)控制现状.方法 调查2011-08 ~2011-12在乌鲁木齐市2家三级医院和2家二级医院心内科门诊就医的慢性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467例,所有患者均完成调查问卷(包括患者一般情况、合并其他疾病情况、房颤抗凝知识及华法令使用情况),同时观察凝血功能,分析INR达标情况及影响因素. 结果 共收到有效调查问卷467份,男性264例(56.53%),女性203例(43.5%);年龄(62.9±7.9)岁.房颤患者INR达标率11.5% (36/312),二级医院INR达标率低于三级医院(6.8%vs15.7%,P <0.05);女性患者达标率低于男性(9.4%vs13.4%,P<0.05);大于75岁患者达标率低于小于75岁患者男性(4.6%vs13.4%,P<0.05);脑卒中患者达标率低于无脑卒中患者(6.5%vs13.3%,P<0.05),INR达标率在是否高血压、糖尿病、心力衰竭或吸烟、了解INR目标值、定期监测凝血功能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有59.5%的患者未使用或停用华法令,在未使用华法令的原因中:177例(69.4%)与医生未开处方有关,14.2%为患者自行停用华法令. 结论 乌鲁木齐地区房颤患者INR达标率较低,要加强基层医院医师对房颤抗凝知识的培训,并加强对患者房颤抗凝知识健康教育,提高治疗的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国际标准化比值 抗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的现况调查
2
作者 马建华 汤宝鹏 +2 位作者 周贤惠 李华 徐则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3年第23期112-114,共3页
目的研究女性住院心力衰竭(CHF)患者的病因、用药情况及转归。方法对2011年1月-2012年12月1072例CHF患者(男704例,女36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性别分女性组和男性组,设计调查表,观察病因、诱因与伴发疾病,并登记临床用药情况及30 d在院... 目的研究女性住院心力衰竭(CHF)患者的病因、用药情况及转归。方法对2011年1月-2012年12月1072例CHF患者(男704例,女36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性别分女性组和男性组,设计调查表,观察病因、诱因与伴发疾病,并登记临床用药情况及30 d在院病死率。结果女性组CHF患者中排在前3位的病因是瓣膜性心脏病、高血压、冠心病,女性组CHF患者瓣膜性心脏病的比例显著较高,与男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组患者主要用药依次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类、排钾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洋地黄类、螺内酯、硝酸酯类、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两组相比较,女性组类使用β受体阻滞剂比例较男性组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院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18-<30岁人群组及≥80岁人群组,女性的在院病死率明显高于男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年龄增长,男性、女性的在院病死率均增加。结论女性组CHF患者中排在前3位的病因是瓣膜性心脏病、高血压、冠心病,女性组类使用β受体阻滞剂比例较男性组增多,女性的在院病死率与年龄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性别因素 医院病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