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三维超声以不同标准诊断纵隔子宫
1
作者 武芳彩 胡蓉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8-182,共5页
目的对比基于三维超声以美国生殖医学学会(ASRM)-2021、欧洲人类生殖与胚胎学会与欧洲妇科内镜学会(ESHRE/ESGE)-2016、先天性子宫畸形专家小组专家共识(CUME)-2018标准诊断纵隔子宫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三维超声显示宫底内膜明显凹陷... 目的对比基于三维超声以美国生殖医学学会(ASRM)-2021、欧洲人类生殖与胚胎学会与欧洲妇科内镜学会(ESHRE/ESGE)-2016、先天性子宫畸形专家小组专家共识(CUME)-2018标准诊断纵隔子宫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三维超声显示宫底内膜明显凹陷(凹陷深度≥0.5 cm)且宫底肌层浆膜面无明显凹陷或轻度凹陷(凹陷深度<1.0 cm)而疑诊纵隔子宫的164例育龄女性,其中114例既往有不良孕产史,包括不孕、流产、异位妊娠等。观察子宫三维超声表现,测量子宫内膜凹陷深度(纵隔长度)及角度、子宫宫底浆膜面凹陷深度等,分别根据ASRM-2021、ESHRE/ESGE-2016、CUME-2018标准诊断纵隔子宫并进行对比。比较以3种标准针对既往有、无不良孕产史者诊断纵隔子宫的差异,分析3种标准诊断纵隔子宫的纵隔长度及子宫内膜凹陷角度与不良孕产史的相关性。结果164例中,根据ASRM-2021标准对纵隔子宫的诊断率为43.90%(72/164),其余28.05%(46/164)为非纵隔子宫、28.05%(46/164)为无法明确诊断;以ESHRE/ESGE-2016标准对纵隔子宫的诊断率为96.95%(159/164),另3.05%(5/164)为非纵隔子宫;基于CUME-2018标准对纵隔子宫的诊断率73.78%(121/164),另26.22%(43/164)为非纵隔子宫。基于以上3种标准诊断纵隔子宫结果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2.818~81.387,P均<0.001)。基于ASRM-2021及CUME-2018标准针对既往有不良孕产史患者的纵隔子宫诊断率均高于无不良孕产史者(P均<0.05),而以ESHRE/ESGE-2016标准诊断结果与针对无不良孕产史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81)。分别基于ASRM-2021、ESHRE/ESGE-2016及CUME-2018标准检出72、159及121例纵隔子宫,其中分别有57、110及91例有不良孕产史;基于ESHRE/ESGE-2016及CUME-2018标准所诊断纵隔子宫的纵隔长度与不良孕产史均呈正相关,以上述标准所诊断的纵隔子宫的子宫内膜凹陷角度均与不良孕产史呈负相关(P均<0.05)。结论相比基于ASRM-2021及ESHRE/ESGE-2016标准,以CUME-2018标准诊断纵隔子宫的临床价值更高;对既往有不良孕产史者,ASRM-2021及CUME-2018标准的诊断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附件疾病 诊断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O-RADS 4亚分类联合CA125、HE4及RMI 4预测卵巢-附件肿块恶性风险 被引量:1
2
作者 刘鑫 周安艳 胡蓉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548-1551,共4页
目的观察超声卵巢-附件报告与数据系统(O-RADS)4亚分类联合糖类抗原125(CA125)、人附睾分泌蛋白4(HE4)及恶性肿瘤风险指数4(RMI 4)预测卵巢-附件肿块恶性风险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42例O-RADS 4类卵巢-附件肿块患者资料,根据病理学结... 目的观察超声卵巢-附件报告与数据系统(O-RADS)4亚分类联合糖类抗原125(CA125)、人附睾分泌蛋白4(HE4)及恶性肿瘤风险指数4(RMI 4)预测卵巢-附件肿块恶性风险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42例O-RADS 4类卵巢-附件肿块患者资料,根据病理学结果将其分为良性组(n=104)及非良性组(包括交界性和恶性肿瘤,n=38)。以O-RADS 4a亚类、CA125≤35 U/ml、绝经前HE4≤70 pg/ml而绝经后HE4≤140 pg/ml或RMI 4总分≤450分为倾向良性,否则倾向恶性。纳入上述各参数构建预测O-RADS 4类卵巢-附件肿块恶性风险的logistic回归联合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比较单一参数及联合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非良性组最大径>10 cm肿块占比高于良性组(P<0.05);组间患者年龄及绝经状态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以单一超声O-RADS 4亚分类、CA125水平、HE4水平及RMI 4评分预测卵巢-附件肿块恶性风险的AUC分别为0.891、0.751、0.701及0.800,联合模型的AUC为0.955,优于任意单一参数(P均<0.05)。结论评估超声O-RADS 4类卵巢-附件肿块亚分类并联合CA125水平、HE4水平及RMI 4评分可有效预测其恶性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附件疾病 病理学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阴道三维超声造影评价输卵管的通畅性 被引量:16
3
作者 骆玉姣 古丽娜尔.沙海 +1 位作者 向红 冯玉玲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7-100,共4页
目的探讨经阴道三维超声造影容积重建(3D HyCoSy)技术评价女性不孕患者输卵管通畅性的应用价值。方法连续纳入疑似输卵管阻塞的不孕患者92例,行经阴道3DHyCoSy检查。对25例患者于造影前后2周内行腹腔镜亚甲蓝通液术或碘油造影,将经阴道3... 目的探讨经阴道三维超声造影容积重建(3D HyCoSy)技术评价女性不孕患者输卵管通畅性的应用价值。方法连续纳入疑似输卵管阻塞的不孕患者92例,行经阴道3DHyCoSy检查。对25例患者于造影前后2周内行腹腔镜亚甲蓝通液术或碘油造影,将经阴道3D HyCoSy检查结果与之进行比较。结果 92例患者共检查183条输卵管,经阴道3DHyCoSy清晰显示177条(177/183,96.72%)。183条输卵管中,75条通畅(75/183,40.98%),53条通而不畅(53/183,28.96%),55条阻塞(55/183,30.05%);33条输卵管伞端粘连(33/183,18.03%),6例子宫肌层损伤,4例宫颈机能不良。对输卵管通而不畅患者随访6~12个月,期间20例怀孕(20/36,55.56%)。3D HyCoSy诊断输卵管阻塞的敏感度为86.21%(25/29),特异度90.00%(18/20),阳性预测值92.59%(25/27),阴性预测值81.82%(18/22),阳性似然比8.62,阴性似然比0.16。结论利用经阴道3D HyCoSy可清晰直观、准确地评价输卵管的通畅性,并对输卵管通而不畅具有一定治疗作用,操作简单,安全可靠,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影剂 超声检查 子宫输卵管造影术 输卵管 不孕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癌超声造影与血管生成拟态和MVD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7
4
作者 赵小琪 刘慧 向红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792-1796,共5页
目的分析不同时期裸鼠卵巢癌移植瘤血管生成拟态(VM)密度、微血管密度(MVD)及其CEUS参数的相关性。方法分别建立生长21天组、28天组裸鼠移植瘤模型,每组10只,对两组移植瘤模型行CEUS检查,分析各组时间强度曲线(TIC)及相关参数。应用CD31... 目的分析不同时期裸鼠卵巢癌移植瘤血管生成拟态(VM)密度、微血管密度(MVD)及其CEUS参数的相关性。方法分别建立生长21天组、28天组裸鼠移植瘤模型,每组10只,对两组移植瘤模型行CEUS检查,分析各组时间强度曲线(TIC)及相关参数。应用CD31及PAS双重染色检测卵巢癌中VM表达及MVD。对两个时期移植瘤造影的峰值强度(PI)与相应的VM密度及MVD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成功制备移植瘤模型。CEUS显示,21天组、28天组的峰值强度(PI)、达峰时间(TTP)、持续时间(TT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染色检测显示,21天组、28天组VM密度、MV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1天组PI与VM密度、MVD均呈正相关(r=0.657、0.652,P均<0.05);28天组PI与VM密度无相关性(P>0.05),PI与MVD呈正相关(r=0.687,P=0.03)。结论不同时期卵巢癌CEUS与VM密度或MVD密切相关,对卵巢癌早期诊断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超声检查 血管生成拟态 微血管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和三维超声表面成像及断层显像技术对胎儿唇腭裂的诊断 被引量:10
5
作者 马亚楠 刘纯红 向红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6期4228-4231,共4页
目的应用三维超声技术,寻求诊断唇腭裂的方法。方法选取2009年4月—2010年10月进行二维及三维超声检查的6 558例孕妇。对二维和三维超声的结果与产后结果进行比较,并对胎儿唇腭裂的超声声像图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 558例孕妇中,失访23... 目的应用三维超声技术,寻求诊断唇腭裂的方法。方法选取2009年4月—2010年10月进行二维及三维超声检查的6 558例孕妇。对二维和三维超声的结果与产后结果进行比较,并对胎儿唇腭裂的超声声像图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 558例孕妇中,失访231例,有正常产或引产结果者6 327例,已证实有唇腭裂者34例,其中单纯性唇裂23例,唇腭裂11例。二维超声诊断单纯性唇裂的灵敏度为0.9130、特异度为0.9998、阳性预测值为0.9545;三维表面成像诊断单纯性唇裂的灵敏度为1.0000、特异度为0.9998、阳性预测值为0.9583,两种方法诊断单纯性唇裂的价值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维超声诊断腭裂和唇腭裂的灵敏度为0.3636、特异度为1.0、阳性预测值为1.0,三维超声诊断腭裂和唇腭裂的灵敏度为0.9091、特异度为1.0、阳性预测值为1.0,两种方法诊断腭裂和唇腭裂的价值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维表面成像与二维超声比较,能够反映胎儿颜面畸形的表面形态、细节特征,对唇裂的诊断更加直观。断层超声显像能显示胎儿各个方向上的断层图像,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胎儿腭裂的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唇裂 腭裂 二维超声 三维超声 断层超声显像技术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时期卵巢癌移植瘤的携MMP-2抗体靶向超声造影剂诊断效能 被引量:7
6
作者 林海宇 付丽君 +1 位作者 向红 刘慧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61-164,共4页
目的对比不同时期卵巢癌移植瘤的携MMP-2抗体的靶向超声造影剂特征;以声诺维为参照,探讨其诊断卵巢癌的价值。材料与方法选取50只BALB/c Nude裸鼠并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建立卵巢癌皮下移植瘤模型。根据不同接种时间(14、21、28、35、4... 目的对比不同时期卵巢癌移植瘤的携MMP-2抗体的靶向超声造影剂特征;以声诺维为参照,探讨其诊断卵巢癌的价值。材料与方法选取50只BALB/c Nude裸鼠并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建立卵巢癌皮下移植瘤模型。根据不同接种时间(14、21、28、35、42d)分别对5组裸鼠进行靶向超声造影(MBt)及普通超声造影剂(MBc)声诺维检查。应用时间-信号强度曲线计算移植瘤峰值强度(PI)、达峰时间(TTP),并动态观察其造影特征。结果不同时期MBt组PI值均高于MB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TP值均短于MBc组,14、21、2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在接种早期陡峭更明显。MBt组PI与TTP值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PI值在14d与21 d、21d与28d、28d与35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TTP值在14d与21d、28d与35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Bc组PI与TTP值组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接种早期,携MMP-2抗体靶向超声造影剂的造影参数PI、TTP较声诺维更具有优势,有助于卵巢癌的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超声检查 造影剂 基质金属蛋白酶2 抗体 单克隆 疾病模型 动物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泡膜细胞瘤-纤维瘤组肿瘤超声造影特征 被引量:5
7
作者 胡蓉 冯玉玲 +1 位作者 向红 古丽娜尔.沙海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4年第10期664-667,共4页
目的观察卵泡膜细胞瘤-纤维瘤组(OTFG)肿瘤的CEUS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OTFG患者(OTFG组)和同期手术的15例附件区恶性实性肿瘤患者(恶性组)CEUS资料。结果 OTFG组中,卵泡膜细胞瘤6例、卵泡膜细胞纤维瘤2例、纤维瘤... 目的观察卵泡膜细胞瘤-纤维瘤组(OTFG)肿瘤的CEUS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OTFG患者(OTFG组)和同期手术的15例附件区恶性实性肿瘤患者(恶性组)CEUS资料。结果 OTFG组中,卵泡膜细胞瘤6例、卵泡膜细胞纤维瘤2例、纤维瘤3例,肿瘤最大径(4.12±1.32)cm,术前CEUS诊断准确率为63.64%(7/11)。CEUS表现:OTFG组肿瘤多呈规则(10/11,90.91%)、有包膜(10/11,90.91%)、内部有造影剂灌注(10/11,90.91%)的实性肿块,OTFG组造影剂开始灌注时间及达峰时间均晚于恶性组[(3.55±0.93)s vs(1.31±1.55)s、(13.91±1.97)s vs(9.31±1.97)s,P均<0.05]。OTFG组造影剂灌注强度以稀疏、弱灌注为主(9/11,81.82%),多呈周边向中央灌注(10/11,90.91%),而恶性组造影剂灌注增强快而强(13/15,86.67%),多呈中央向周边灌注(13/15,86.67%);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三维能量多普勒CEUS血管分型显示,OTFG组与恶性组比较肿瘤内部血管分支少、走形较平直(P<0.05)。结论 OTFG肿瘤CEUS具有一定特征,符合良性肿瘤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 卵泡膜细胞瘤-纤维瘤组肿瘤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造影在诊断卵巢肿瘤中的应用 被引量:5
8
作者 冯玉玲 向红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1年第1期62-65,共4页
卵巢恶性肿瘤是妇科常见的肿瘤,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超声造影(CEUS)可更好地显示肿瘤微小血管及缓慢血流,更准确地评价肿瘤内血流分布,有助于提高卵巢良、恶性肿瘤的诊断准确性。本文对CEUS在卵巢肿瘤诊断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关键词 超声造影 卵巢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心畸胎序列征实时三维超声的诊断价值及预后 被引量:2
9
作者 贺宇凡 刘纯红 向红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74-277,共4页
目的:探讨无心畸胎序列征实时三维超声的诊断价值及其预后。方法:对7例产后随访证实的无心畸胎序列征的实时三维超声诊断结果、尸检与产后随访及其预后进行专项回顾性分析。结果:无心畸胎序列征实时三维超声图像有其特证表现,7例经尸检... 目的:探讨无心畸胎序列征实时三维超声的诊断价值及其预后。方法:对7例产后随访证实的无心畸胎序列征的实时三维超声诊断结果、尸检与产后随访及其预后进行专项回顾性分析。结果:无心畸胎序列征实时三维超声图像有其特证表现,7例经尸检及产后证实为无心畸胎序列征病例与产前系统超声检查结果一致性较高,其大多预后不良。结论:实时三维超声有助于诊断无心畸胎序列征,有重要临床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超声 无心畸胎序列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超声造影灰阶联合多普勒能量成像诊断附件区实性肿块的价值
10
作者 胡蓉 冯玉玲 向红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8期3017-3018,共2页
附件区实性肿块常规超声检查常有误诊的报道[1]。本文回顾总结了33例附件区实性肿块的三维超声造影特征,旨在探讨三维超声造影灰阶(Three dimensional contrast enhanced ultrasonography,3D-CEUS)联合多普勒能量成像(Three Dimensio... 附件区实性肿块常规超声检查常有误诊的报道[1]。本文回顾总结了33例附件区实性肿块的三维超声造影特征,旨在探讨三维超声造影灰阶(Three dimensional contrast enhanced ultrasonography,3D-CEUS)联合多普勒能量成像(Three Dimension-Color Power Doppler,3D-CPD))对附件区实性肿块的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性肿块 超声造影 成像诊断 诊断价值 多普勒 ULTRASONOGRAPHY 附件 三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超声在卵巢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1
作者 贺玲 向红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14-16,共3页
卵巢恶性肿瘤是妇科常见的肿瘤,早期不易发现。三维超声成像、三维能量多普勒及超声造影相继用于对卵巢肿瘤的诊断。三维超声成像能更好地分析卵巢肿物的表面形态及内部特征,而三维能量多普勒和超声造影可以提高肿瘤血管的检出率,进而... 卵巢恶性肿瘤是妇科常见的肿瘤,早期不易发现。三维超声成像、三维能量多普勒及超声造影相继用于对卵巢肿瘤的诊断。三维超声成像能更好地分析卵巢肿物的表面形态及内部特征,而三维能量多普勒和超声造影可以提高肿瘤血管的检出率,进而提高了卵巢恶性肿瘤诊断的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卵巢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超声造影鉴别诊断良恶性子宫内膜病变 被引量:10
12
作者 牟瑞雪 古丽娜尔.沙海 向红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901-1904,共4页
目的探讨三维超声造影(3D-CEUS)鉴别诊断良恶性子宫内膜病变的价值。方法分析68例经病理确诊的子宫内膜病变患者2D-CEUS及3D-CEUS资料,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计算并比较2D-CEUS及3D-CEUS诊断子宫内膜癌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 目的探讨三维超声造影(3D-CEUS)鉴别诊断良恶性子宫内膜病变的价值。方法分析68例经病理确诊的子宫内膜病变患者2D-CEUS及3D-CEUS资料,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计算并比较2D-CEUS及3D-CEUS诊断子宫内膜癌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率及二者判断子宫内膜癌病理分期与病理结果的符合率。结果 68例患者中,良性子宫内膜病变42例,包括子宫内膜息肉19例、子宫内膜增生症10例、囊性萎缩性宫内膜6例、宫腔积血块4例、子宫黏膜下肌瘤3例,子宫内膜癌26例,其中ⅠA期18例、ⅠB期8例。2D-CEUS和3D-CEUS诊断子宫内膜癌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率分别为76.92%(20/26)、73.81%(31/42)、64.52%(20/31)、83.78%(31/37)、75.00%(51/68)和100%(26/26)、97.62%(41/42)、96.30%(26/27)、100%(41/41)、98.53%(67/6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3D-CEUS判断子宫内膜癌病理分期符合率高于2D-CEUS[ⅠA期:100%(18/18)vs 77.78%(14/18),ⅠB期:100%(8/8)vs 87.50%(7/8);P均<0.05]。结论 3D-CEUS鉴别良恶性子宫内膜病变和判断内膜癌肌层浸润深度优于2D-CEUS,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子宫内膜肿瘤 诊断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纵隔移位角用于预测肺部肿块胎儿围产期不良结局
13
作者 德文洁 胡蓉 +1 位作者 周慧丽 曾倩倩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218-1222,共5页
目的评价心脏纵隔移位角(CMSA)用于预测肺部肿块胎儿围产期不良结局的价值。方法基于产前超声声像图测量并计算52胎肺部肿块胎儿的CMSA及其与先天性囊性腺瘤样畸形的体积比(CVR);比较不同结局及有、无水肿胎儿CMSA和CVR测值的差异。采用... 目的评价心脏纵隔移位角(CMSA)用于预测肺部肿块胎儿围产期不良结局的价值。方法基于产前超声声像图测量并计算52胎肺部肿块胎儿的CMSA及其与先天性囊性腺瘤样畸形的体积比(CVR);比较不同结局及有、无水肿胎儿CMSA和CVR测值的差异。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评价CMSA与CVR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价CMSA和CVR预测肺部肿块胎儿转归的效能,并以DeLong检验进行比较。结果不良结局胎儿的CMSA及CVR均大于结局良好者(P均<0.05)。水肿胎儿CMSA及CVR均大于无水肿者(P均<0.05)。CMSA与CVR呈正相关(r=0.78,P<0.05)。以CMSA、CVR预测胎儿不良结局的AUC分别为0.92及0.99,敏感度分别为82.00%及100%,特异度分别为90.00%及95.00%;二者效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54,P=0.13)。结论CMSA可用于预测肺部肿块胎儿围产期结局,其价值与CVR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囊性腺瘤样畸形 先天性 支气管肺隔离症 心脏纵隔移位角 围产期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癌移植瘤裸鼠靶向CEUS参数与基质金属蛋白酶2的相关性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茜 曾倩倩 +1 位作者 刘慧 向红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491-495,共5页
目的观察卵巢癌移植瘤裸鼠靶向CEUS参数与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相关性。方法建立50只裸鼠卵巢癌移植瘤模型,并分为5组,Ⅰ组为移植后第7天,Ⅱ组为移植后第14天,Ⅲ组为移植后第21天,Ⅳ组为移植后第28天,Ⅴ组为移植后第35天。对每组移... 目的观察卵巢癌移植瘤裸鼠靶向CEUS参数与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相关性。方法建立50只裸鼠卵巢癌移植瘤模型,并分为5组,Ⅰ组为移植后第7天,Ⅱ组为移植后第14天,Ⅲ组为移植后第21天,Ⅳ组为移植后第28天,Ⅴ组为移植后第35天。对每组移植瘤进行普通及靶向CEUS检查,分析各时间强度曲线(TIC)的峰值强度(PI)和达峰时间(TTP)。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卵巢癌中MMP-2表达水平,分析5组卵巢癌移植瘤靶向CEUS参数PI和TTP与同期MMP-2表达的相关性。结果与普通CEUS比较,相同组别靶向CEUS的PI升高、TTP减低(P均<0.05)。Ⅰ组、Ⅳ组及Ⅴ组肿瘤组织靶向CEUS的PI、TTP与MMP-2均无明显相关(PI:r=0.38、-0.47、0.17,P均>0.05;TTP:r=-0.74、0.07、-0.44,P均>0.05);Ⅱ组及Ⅲ组肿瘤组织靶向CEUS的PI与MMP-2呈正相关(r=0.86、0.76,P<0.01、P=0.02),TTP与MMP-2呈负相关(r=-0.84、-0.87,P=0.01、P<0.01)。结论不同时期卵巢癌移植瘤裸鼠靶向CEUS的TIC参数与MMP-2表达高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超声检查 造影剂 基质金属蛋白酶-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血管血流(MV-Flow)成像鉴别诊断子宫附件良、恶性肿瘤 被引量:4
15
作者 阮琳琳 向红 周慧丽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621-624,共4页
目的 评价微血管血流(MV-Flow)成像鉴别诊断子宫附件良、恶性肿瘤的价值。方法 前瞻性纳入107例附件肿块患者、共115个肿块,经阴道超声采集MV-Flow图像,测量血管指数(VI);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其鉴别诊断子宫附件良、恶性肿瘤的... 目的 评价微血管血流(MV-Flow)成像鉴别诊断子宫附件良、恶性肿瘤的价值。方法 前瞻性纳入107例附件肿块患者、共115个肿块,经阴道超声采集MV-Flow图像,测量血管指数(VI);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其鉴别诊断子宫附件良、恶性肿瘤的价值。结果 115个子宫附件肿瘤中,33个恶性肿瘤,82个良性肿瘤。MV-Flow条件下,子宫附件恶性肿瘤血流多呈条状、中心型分布,良性肿瘤血流多呈点状分布或少量条状血流呈周围型分布;恶性肿瘤VI明显高于良性肿瘤(P<0.001)。MV-Flow成像鉴别诊断子宫附件良、恶性肿瘤的曲线下面积为0.918;以VI≥7.15为截断值,其诊断子宫附件恶性肿瘤的准确率为89.57%,敏感度为84.85%,特异度为91.46%。结论 MV-Flow成像鉴别诊断子宫附件良、恶性肿瘤具有较高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输卵管肿瘤 超声检查 前瞻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