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了解中国西部地区10所医院2016—2017年老年患者临床分离菌的分布特点及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按统一方案,采用纸片扩散法或自动化仪器法进行细菌药敏试验,按照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目的了解中国西部地区10所医院2016—2017年老年患者临床分离菌的分布特点及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按统一方案,采用纸片扩散法或自动化仪器法进行细菌药敏试验,按照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CLSI)2017年标准判读结果。结果共收集临床分离菌121374株,其中老年患者41448株,占34.1%。其中革兰阳性菌9499株,占22.9%;革兰阴性菌31949株,占77.1%。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的检出率分别为37.1%和79.3%。未发现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耐药葡萄球菌。除四环素、克林霉素和利奈唑胺外,屎肠球菌对其他抗菌药物耐药率均高于粪肠球菌;两者中均有少数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耐药株,耐药率均<3%。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依然对肠杆菌科细菌保持良好的抗菌活性,耐药率均<10%。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7.1%和9.9%,比2011年明显升高。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18.9%和17.8%。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均>60%,高于全国平均水平(60.0%,2016年)。结论老年患者临床分离菌的耐药及分布特点不同于全国平均水平。经验用药应参考老年人群耐药监测数据,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展开更多
近10年来兴起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相关研究结果获得了大量与2型糖尿病相关的候选易感基因,了解这些候选基因在正常人群中的遗传多样性程度以及在不同人群间的遗传差异,不但有助于阐明2型糖尿病的遗...近10年来兴起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相关研究结果获得了大量与2型糖尿病相关的候选易感基因,了解这些候选基因在正常人群中的遗传多样性程度以及在不同人群间的遗传差异,不但有助于阐明2型糖尿病的遗传机理,而且对于今后在特定人群中进行2型糖尿病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具有指导意义。本研究通过对GWAS数据库和相关文献的搜索和整理确定了170个与2型糖尿病相关的基因或基因区域;随后基于千人基因组计划的全基因组测序数据对这些候选基因在世界范围内14个人群间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比较分析;进一步确定了在人群间存在显著差异的易感基因,并分析了这些基因的多样性特征。在所研究的14个世界人群中,2型糖尿病候选易感基因的遗传多样性与基因组范围的平均水平没有显著差异;但其中8个易感基因IL20RA、RNMTL1-NXN、NOTCH2、ADRA2A-BTBD7P2、TBC1D4、RBM38-HMGB1P1、UBE2E2和PPARD在群体间呈现显著差异,其中最明显的是IL20RA基因(FST=0.152),该易感基因在非洲人群和非非洲人群间存在显著等位基因频率和单倍型频率差异。14个人群中易感基因遗传结构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非洲人群与非非洲人群之间的群体遗传结构的不同所造成的。进一步比较东西方人群间的2型糖尿病候选基因遗传结构差异,发现在东西方人群中同样存在明显的群体遗传结构差别,其中DGKB-AGMO(FST=0.173)和JAZF1(FST=0.182)是差异最显著的易感基因。本研究通过对群体间2型糖尿病易感基因遗传结构进行比较,鉴别出一些差异特别显著的易感基因,对今后2型糖尿病易感基因与不同人群间发病率和易感性差异的相关研究提供重要参考。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了解中国西部地区10所医院2016—2017年老年患者临床分离菌的分布特点及其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按统一方案,采用纸片扩散法或自动化仪器法进行细菌药敏试验,按照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CLSI)2017年标准判读结果。结果共收集临床分离菌121374株,其中老年患者41448株,占34.1%。其中革兰阳性菌9499株,占22.9%;革兰阴性菌31949株,占77.1%。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的检出率分别为37.1%和79.3%。未发现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耐药葡萄球菌。除四环素、克林霉素和利奈唑胺外,屎肠球菌对其他抗菌药物耐药率均高于粪肠球菌;两者中均有少数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耐药株,耐药率均<3%。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依然对肠杆菌科细菌保持良好的抗菌活性,耐药率均<10%。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7.1%和9.9%,比2011年明显升高。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18.9%和17.8%。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均>60%,高于全国平均水平(60.0%,2016年)。结论老年患者临床分离菌的耐药及分布特点不同于全国平均水平。经验用药应参考老年人群耐药监测数据,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文摘近10年来兴起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相关研究结果获得了大量与2型糖尿病相关的候选易感基因,了解这些候选基因在正常人群中的遗传多样性程度以及在不同人群间的遗传差异,不但有助于阐明2型糖尿病的遗传机理,而且对于今后在特定人群中进行2型糖尿病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具有指导意义。本研究通过对GWAS数据库和相关文献的搜索和整理确定了170个与2型糖尿病相关的基因或基因区域;随后基于千人基因组计划的全基因组测序数据对这些候选基因在世界范围内14个人群间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比较分析;进一步确定了在人群间存在显著差异的易感基因,并分析了这些基因的多样性特征。在所研究的14个世界人群中,2型糖尿病候选易感基因的遗传多样性与基因组范围的平均水平没有显著差异;但其中8个易感基因IL20RA、RNMTL1-NXN、NOTCH2、ADRA2A-BTBD7P2、TBC1D4、RBM38-HMGB1P1、UBE2E2和PPARD在群体间呈现显著差异,其中最明显的是IL20RA基因(FST=0.152),该易感基因在非洲人群和非非洲人群间存在显著等位基因频率和单倍型频率差异。14个人群中易感基因遗传结构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非洲人群与非非洲人群之间的群体遗传结构的不同所造成的。进一步比较东西方人群间的2型糖尿病候选基因遗传结构差异,发现在东西方人群中同样存在明显的群体遗传结构差别,其中DGKB-AGMO(FST=0.173)和JAZF1(FST=0.182)是差异最显著的易感基因。本研究通过对群体间2型糖尿病易感基因遗传结构进行比较,鉴别出一些差异特别显著的易感基因,对今后2型糖尿病易感基因与不同人群间发病率和易感性差异的相关研究提供重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