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源CT对冠状动脉狭窄诊断价值的Meta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宛红娥 刘文亚 +1 位作者 张鹏 张玫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711-715,共5页
目的对研究双源CT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并评估双源CT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价值,为临床决策提供依据。资料与方法以dual source CT(computed tomography)、conventional coronary angiography、CAG、coronary stenosis、双... 目的对研究双源CT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并评估双源CT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价值,为临床决策提供依据。资料与方法以dual source CT(computed tomography)、conventional coronary angiography、CAG、coronary stenosis、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狭窄为检索词,检索2006-01~2010-12OVID、cochrane图书馆(2010-3)、Pubmed、Embase、中国学术期刊网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等相关中英文文献。遵循循征医学方法,对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原始研究进行异质性检验及质量评估,汇总加权特异性和敏感性,进而汇总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SROC),通过曲线下面积进一步评价双源CT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价值,进行敏感性分析。参照循证医学中的证据评价标准,应用QUADAS条目进行文献评价。结果共纳入13篇文献,其中2篇为中文,11篇为英文。在进入异质性检验过程中发现根据纳入标准纳入研究的文献存在异质性,按照随机效应模型加权定量合并,并汇总出加权特异度、灵敏度及相应的95%可信区间(CI)分别为0.96(95%CI0.95~0.96)和0.92(95%CI0.91~0.93),SROC曲线下面积为99.06%。纳入文献稳定性好。结论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是一种比较好的针对冠状动脉狭窄的无创性检查方法,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狭窄 冠状血管造影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成人腭中缝螺旋CT研究
2
作者 胡明华 王海涛 +3 位作者 米丛波 李刚 潘旭 聂晶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821-1823,共3页
选择362例患者的CT资料。在其矢状向平面上选择距切牙孔后缘3、6、9、12mm处作为测量点,分别测量其骨厚度及骨密度。结果显示腭骨中缝区最大厚度出现在切牙孔后缘6mm处;腭骨密度最大处出现在切牙孔后缘3mm或9mm处。民族间及性别间个别... 选择362例患者的CT资料。在其矢状向平面上选择距切牙孔后缘3、6、9、12mm处作为测量点,分别测量其骨厚度及骨密度。结果显示腭骨中缝区最大厚度出现在切牙孔后缘6mm处;腭骨密度最大处出现在切牙孔后缘3mm或9mm处。民族间及性别间个别位点存在差异。腭部骨质可为种植体支抗提供稳定的支持,其植入位置以距切牙孔后缘6-9mm处最为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腭骨厚度 腭骨密度 种植支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