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青年首发抑郁症患者继发精神病性症状的危险因素
1
作者
毛俊雄
马琦
+5 位作者
彭朕磊
贾麒钰
徐秋爽
罗晓
张丽丽
伊琦忠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239-245,共7页
目的 探讨青年首发重度抑郁症(major depression disorder, MDD)患者继发精神病性症状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232例首发抑郁症患者首诊时的一般人口学资料、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 HAMD-17)、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目的 探讨青年首发重度抑郁症(major depression disorder, MDD)患者继发精神病性症状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232例首发抑郁症患者首诊时的一般人口学资料、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 HAMD-17)、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 HAMA)得分,于次日采集肘静脉血并检测患者血糖、血脂、甲状腺功能、泌乳素和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经过1年随访,根据患者是否继发精神病性症状,分为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重度抑郁症组(PMD组,n=46)和不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重度抑郁症组(MDD组,n=186),比较组间差异并分析各指标与精神病性症状的相关性,并探讨与青年首发PMD发生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 PMD组未婚人数占比高于MDD组(P<0.05);PMD组HAMD-17量表得分高于MDD组(P<0.05);PMD组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高于MDD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25(OH)D水平低于MDD组(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HAMD-17评分(r=0.345)、TC(r=0.148)、LDL-C(r=0.162)及TSH水平(r=0.134)与精神病性症状呈正相关(P<0.05),已婚(r=-0.208)、HDL-C(r=-0.258)及25(OH)D水平(r=-0.276)与精神病性症状呈负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未婚、HAMD-17量表得分、高TC、低HDL-C及低25(OH)D水平为MDD患者精神病性症状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提示由婚姻状况、HAMD-17得分、血清TC、HDL-C及25(OH)D水平组成的联合指标能够较好地预测MDD患者精神病性症状的发生(AUC=0.887)。结论 血清脂代谢及25(OH)D水平可能是预测青年MDD患者继发精神病性症状的的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抑郁症
精神病性症状
总胆固醇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25-羟基维生素D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富血小板血浆与同种异体骨复合对兔感染性骨缺损处血管化作用及成骨效果的影响
2
作者
卜建文
马创
谢增如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24年第6期756-769,共14页
目的探讨富血小板血浆(PRP)与同种异体骨(AB)复合对兔感染性骨缺损处血管化作用及成骨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健康SPF级新西兰大白兔140只,兔龄12~16周,体质量2.01~2.10 kg。其中20只动物用于制备PRP,通过低速离心法制备PRP。构建新西兰...
目的探讨富血小板血浆(PRP)与同种异体骨(AB)复合对兔感染性骨缺损处血管化作用及成骨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健康SPF级新西兰大白兔140只,兔龄12~16周,体质量2.01~2.10 kg。其中20只动物用于制备PRP,通过低速离心法制备PRP。构建新西兰大白兔感染性骨缺损模型;动物实验分为4组及处理,即空白对照组(Control组,不做处理)、植入PRP组(PRP组,植入PRP)、植入AB组(AB组,植入AB)、植入PRP复合AB组(PRP+AB组,植入PRP和AB),每组30只。分别在1周、4周、12周时行X射线检查、Micro CT检查,并处死动物,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实验检测动物血清中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骨缺损区域中碱性磷酸酶(ALP)、骨钙素(OCN)、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血管生成素1(ANGPT1)的mRNA的表达,免疫组化检测ALP和OCN的表达,免疫荧光检测ANGPT1、VEGF的表达。结果Control组样本在1、4、12周时均存在明显的不同程度的骨缺损,并且骨缺损无愈合、无好转的趋势。PRP组、AB组、PRP+AB组大白兔的骨缺损区域出现不同程度的愈合,植入材料与骨结合良好、致密,未出现明显坏死骨;尤以PRP+AB组骨缺损修复最为明显。X射线评分与同时点Control组(1、4、12周3.07分±0.15分、4.21分±0.28分、8.03分±0.23分)相比,PRP组、AB组、PRP+AB组骨缺损区域X射线评分(PRP组3.72分±0.21分、5.14分±0.37分、9.27分±0.22分;AB组4.65分±0.26分、6.49分±0.43分、10.34分±0.29分;PRP+AB组5.31分±0.35分、7.25分±0.51分、11.19分±0.64分)明显升高,且PRP+AB组X射线评分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同时点Control组(1、4、12周0.01±0.01、0.02±0.02、0.05±0.03)相比,PRP组、AB组、PRP+AB组骨缺损区域BV/TV(PRP组1、4、12周BV/TV 0.02±0.02、0.06±0.03、0.09±0.04;AB组1、4、12周0.02±0.01、0.07±0.04、0.16±0.03;PRP+AB组1、4、12周0.04±0.03、0.13±0.05、0.24±0.07)明显升高,且PRP+AB组骨缺损区域BV/TV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病理组织学评分有同样的结果。与同时点Control组(1、4、12周18.29 mg/L±0.44 mg/L、15.04 mg/L±0.48 mg/L、13.91 mg/L±0.53 mg/L)相比,PRP组、AB组、PRP+AB组大白兔血清中CRP含量(PRP组1、4、12周17.04 mg/L±0.37 mg/L、12.32 mg/L±0.52 mg/L、10.22 mg/L±0.47 mg/L;AB组1、4、12周16.25 mg/L±0.31 mg/L、10.21 mg/L±0.36 mg/L、8.24 mg/L±0.35 mg/L;PRP+AB组1、4、12周15.41 mg/L±0.28 mg/L、8.91 mg/L±0.49 mg/L、5.16 mg/L±0.38 mg/L)明显降低,ALP、OCN、ANGPT1、VEGF mRNA和其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且PRP+AB组大白兔血清中CRP含量降低更显著,ALP、OCN、ANGPT1、VEGF mRNA和其蛋白表达水平升高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PRP复合AB能明显促进兔感染性骨缺损区域中ALP和OCN、ANGPT1和VEGF的表达,推动骨缺损处的成骨和成血管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血小板血浆
同种异体骨
感染性骨缺损
成骨
成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抑郁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风险因素及心理机制
3
作者
蒋世洁
贾麒钰
+5 位作者
郭俊
彭朕磊
周琦轩
毛俊雄
伊琦忠
安治国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第12期1561-1568,共8页
目的探讨抑郁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non⁃suicidal self⁃injury,NSSI)行为的风险因素。方法研究纳入12~25岁、符合ICD⁃10抑郁障碍或双相情感障碍标准的青少年,按《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DSM⁃5)的NSSI标准分为NSSI组(n=115)和非N...
目的探讨抑郁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non⁃suicidal self⁃injury,NSSI)行为的风险因素。方法研究纳入12~25岁、符合ICD⁃10抑郁障碍或双相情感障碍标准的青少年,按《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DSM⁃5)的NSSI标准分为NSSI组(n=115)和非NSSI组(n=85)。收集患者的一般信息,并利用汉密尔顿抑郁和焦虑量表、自我接纳问卷及NSSI行为问卷进行评估。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识别独立危险因素,并构建中介模型探讨其心理动机。结果与非NSSI组相比,NSSI组患者病程更长,抑郁评分、焦虑评分以及炎症因子水平更高,自我接纳更低(P<0.05)。非NSSI组和NSSI组间总病程、独生子女状态、抑郁评分、焦虑评分、自我接纳评分、白细胞(WBC)以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病程长(P=0.029,OR=1.737,95%CI 1.058~2.851)、抑郁评分高(P<0.001,OR=1.397,95%CI 1.151~1.696)和焦虑评分高(P<0.001,OR=1.327,95%CI 1.116~1.578)、CRP水平高(P=0.004,OR=1.296,95%CI 1.084~1.549),以及自我接纳低(P<0.001,OR=0.790,95%CI 0.697~0.895)是NSSI行为的危险因素。中介模型显示,自我接纳(Bootstrap SE=0.039,P<0.001)和焦虑(Bootstrap SE=0.025,P<0.001)对抑郁与自伤行为之间的关系具有显著中介效应。结论长病程、高抑郁程度、高焦虑水平、高CRP浓度和低自我接纳程度是青少年NSSI行为的危险因素。其中,自我接纳和焦虑水平在调节抑郁青少年的NSSI行为中起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自杀性自伤(NSSI)
抑郁
焦虑
青少年
炎症因子
危险因素
中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青年首发抑郁症患者继发精神病性症状的危险因素
1
作者
毛俊雄
马琦
彭朕磊
贾麒钰
徐秋爽
罗晓
张丽丽
伊琦忠
机构
新疆
精神(心理)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新疆医科大学
临床医学研究院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创伤骨科
出处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239-245,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960258)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2022D01D64)。
文摘
目的 探讨青年首发重度抑郁症(major depression disorder, MDD)患者继发精神病性症状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232例首发抑郁症患者首诊时的一般人口学资料、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 HAMD-17)、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 HAMA)得分,于次日采集肘静脉血并检测患者血糖、血脂、甲状腺功能、泌乳素和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经过1年随访,根据患者是否继发精神病性症状,分为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重度抑郁症组(PMD组,n=46)和不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重度抑郁症组(MDD组,n=186),比较组间差异并分析各指标与精神病性症状的相关性,并探讨与青年首发PMD发生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 PMD组未婚人数占比高于MDD组(P<0.05);PMD组HAMD-17量表得分高于MDD组(P<0.05);PMD组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高于MDD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25(OH)D水平低于MDD组(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HAMD-17评分(r=0.345)、TC(r=0.148)、LDL-C(r=0.162)及TSH水平(r=0.134)与精神病性症状呈正相关(P<0.05),已婚(r=-0.208)、HDL-C(r=-0.258)及25(OH)D水平(r=-0.276)与精神病性症状呈负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未婚、HAMD-17量表得分、高TC、低HDL-C及低25(OH)D水平为MDD患者精神病性症状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提示由婚姻状况、HAMD-17得分、血清TC、HDL-C及25(OH)D水平组成的联合指标能够较好地预测MDD患者精神病性症状的发生(AUC=0.887)。结论 血清脂代谢及25(OH)D水平可能是预测青年MDD患者继发精神病性症状的的生物标志物。
关键词
重度抑郁症
精神病性症状
总胆固醇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25-羟基维生素D
危险因素
Keywords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psychotic symptoms
total cholesterol
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25-hydroxyvitamin D
risk factors
分类号
R749.4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富血小板血浆与同种异体骨复合对兔感染性骨缺损处血管化作用及成骨效果的影响
2
作者
卜建文
马创
谢增如
机构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创伤骨科
出处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24年第6期756-769,共14页
文摘
目的探讨富血小板血浆(PRP)与同种异体骨(AB)复合对兔感染性骨缺损处血管化作用及成骨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健康SPF级新西兰大白兔140只,兔龄12~16周,体质量2.01~2.10 kg。其中20只动物用于制备PRP,通过低速离心法制备PRP。构建新西兰大白兔感染性骨缺损模型;动物实验分为4组及处理,即空白对照组(Control组,不做处理)、植入PRP组(PRP组,植入PRP)、植入AB组(AB组,植入AB)、植入PRP复合AB组(PRP+AB组,植入PRP和AB),每组30只。分别在1周、4周、12周时行X射线检查、Micro CT检查,并处死动物,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实验检测动物血清中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骨缺损区域中碱性磷酸酶(ALP)、骨钙素(OCN)、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血管生成素1(ANGPT1)的mRNA的表达,免疫组化检测ALP和OCN的表达,免疫荧光检测ANGPT1、VEGF的表达。结果Control组样本在1、4、12周时均存在明显的不同程度的骨缺损,并且骨缺损无愈合、无好转的趋势。PRP组、AB组、PRP+AB组大白兔的骨缺损区域出现不同程度的愈合,植入材料与骨结合良好、致密,未出现明显坏死骨;尤以PRP+AB组骨缺损修复最为明显。X射线评分与同时点Control组(1、4、12周3.07分±0.15分、4.21分±0.28分、8.03分±0.23分)相比,PRP组、AB组、PRP+AB组骨缺损区域X射线评分(PRP组3.72分±0.21分、5.14分±0.37分、9.27分±0.22分;AB组4.65分±0.26分、6.49分±0.43分、10.34分±0.29分;PRP+AB组5.31分±0.35分、7.25分±0.51分、11.19分±0.64分)明显升高,且PRP+AB组X射线评分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同时点Control组(1、4、12周0.01±0.01、0.02±0.02、0.05±0.03)相比,PRP组、AB组、PRP+AB组骨缺损区域BV/TV(PRP组1、4、12周BV/TV 0.02±0.02、0.06±0.03、0.09±0.04;AB组1、4、12周0.02±0.01、0.07±0.04、0.16±0.03;PRP+AB组1、4、12周0.04±0.03、0.13±0.05、0.24±0.07)明显升高,且PRP+AB组骨缺损区域BV/TV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病理组织学评分有同样的结果。与同时点Control组(1、4、12周18.29 mg/L±0.44 mg/L、15.04 mg/L±0.48 mg/L、13.91 mg/L±0.53 mg/L)相比,PRP组、AB组、PRP+AB组大白兔血清中CRP含量(PRP组1、4、12周17.04 mg/L±0.37 mg/L、12.32 mg/L±0.52 mg/L、10.22 mg/L±0.47 mg/L;AB组1、4、12周16.25 mg/L±0.31 mg/L、10.21 mg/L±0.36 mg/L、8.24 mg/L±0.35 mg/L;PRP+AB组1、4、12周15.41 mg/L±0.28 mg/L、8.91 mg/L±0.49 mg/L、5.16 mg/L±0.38 mg/L)明显降低,ALP、OCN、ANGPT1、VEGF mRNA和其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且PRP+AB组大白兔血清中CRP含量降低更显著,ALP、OCN、ANGPT1、VEGF mRNA和其蛋白表达水平升高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PRP复合AB能明显促进兔感染性骨缺损区域中ALP和OCN、ANGPT1和VEGF的表达,推动骨缺损处的成骨和成血管效应。
关键词
富血小板血浆
同种异体骨
感染性骨缺损
成骨
成血管
Keywords
platelet-rich plasma
allogrdaft bone
infectious bone defects
osteogenesis
angiogenesis
分类号
R318.08 [医药卫生—生物医学工程]
R68 [医药卫生—骨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抑郁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风险因素及心理机制
3
作者
蒋世洁
贾麒钰
郭俊
彭朕磊
周琦轩
毛俊雄
伊琦忠
安治国
机构
新疆
精神(心理)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创伤骨科
出处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第12期1561-1568,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960258)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2D01D64)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XJ2024G149)。
文摘
目的探讨抑郁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non⁃suicidal self⁃injury,NSSI)行为的风险因素。方法研究纳入12~25岁、符合ICD⁃10抑郁障碍或双相情感障碍标准的青少年,按《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DSM⁃5)的NSSI标准分为NSSI组(n=115)和非NSSI组(n=85)。收集患者的一般信息,并利用汉密尔顿抑郁和焦虑量表、自我接纳问卷及NSSI行为问卷进行评估。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识别独立危险因素,并构建中介模型探讨其心理动机。结果与非NSSI组相比,NSSI组患者病程更长,抑郁评分、焦虑评分以及炎症因子水平更高,自我接纳更低(P<0.05)。非NSSI组和NSSI组间总病程、独生子女状态、抑郁评分、焦虑评分、自我接纳评分、白细胞(WBC)以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病程长(P=0.029,OR=1.737,95%CI 1.058~2.851)、抑郁评分高(P<0.001,OR=1.397,95%CI 1.151~1.696)和焦虑评分高(P<0.001,OR=1.327,95%CI 1.116~1.578)、CRP水平高(P=0.004,OR=1.296,95%CI 1.084~1.549),以及自我接纳低(P<0.001,OR=0.790,95%CI 0.697~0.895)是NSSI行为的危险因素。中介模型显示,自我接纳(Bootstrap SE=0.039,P<0.001)和焦虑(Bootstrap SE=0.025,P<0.001)对抑郁与自伤行为之间的关系具有显著中介效应。结论长病程、高抑郁程度、高焦虑水平、高CRP浓度和低自我接纳程度是青少年NSSI行为的危险因素。其中,自我接纳和焦虑水平在调节抑郁青少年的NSSI行为中起中介作用。
关键词
非自杀性自伤(NSSI)
抑郁
焦虑
青少年
炎症因子
危险因素
中介模型
Keywords
non‐suicidal self‐injury
depression
anxiety
adolescents
inflammatory factors
risk factors
mediation model
分类号
R749.94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青年首发抑郁症患者继发精神病性症状的危险因素
毛俊雄
马琦
彭朕磊
贾麒钰
徐秋爽
罗晓
张丽丽
伊琦忠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富血小板血浆与同种异体骨复合对兔感染性骨缺损处血管化作用及成骨效果的影响
卜建文
马创
谢增如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抑郁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风险因素及心理机制
蒋世洁
贾麒钰
郭俊
彭朕磊
周琦轩
毛俊雄
伊琦忠
安治国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