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牙周膜干细胞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牙向分化 被引量:3
1
作者 王璇 刘奕杉 +6 位作者 马艳 毕晓娟 郑树涛 刘佳 李伯琦 孙大磊 赵今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818-822,共5页
目的探讨牙周膜干细胞(PDLSC)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牙向分化的机制,为联合应用PDLSC和BMMSC再生牙周复合体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应用Transwell小室法间接联合培养小型猪PDLSC和BMMSC,根据二者混合比例随机分为3组。A组:P∶M=10∶... 目的探讨牙周膜干细胞(PDLSC)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牙向分化的机制,为联合应用PDLSC和BMMSC再生牙周复合体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应用Transwell小室法间接联合培养小型猪PDLSC和BMMSC,根据二者混合比例随机分为3组。A组:P∶M=10∶1共培养组;B组:P∶M=1∶1共培养;C组:P∶M=1∶10共培养,单独PDLSC和BMMSC培养组分别为阳性和阴性对照组。培养14 d,应用免疫荧光染色和实时定量PCR(qRT-PCR)分别检测scleraxis、osteocalcin(OCN)、osterix(OSX)、细胞外基质磷酸糖蛋白(MEPE)蛋白和mRNA表达情况,以判定PDLSC诱导BMMSC成牙的最佳配比比例。结果免疫荧光染色和qRT-PCR结果均显示scleraxis、OCN和OSX相对mRNA表达水平在A、B、C组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相对MEPE mRNA表达水平在A组却明显高于B组和C组(P<0.01)。结论联合培养可促进BMMSC获得不同程度的PDLSC特性,且少量的PDLSC同样可以促进BMMSC获得牙源性干细胞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膜干细胞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联合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维吾尔族和汉族儿童龋病与人类白细胞抗原-DQB1等位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张瑞涵 李小兵 +1 位作者 王丽萍 刘奕杉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8,共5页
目的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QB1等位基因多态性与新疆维吾尔族和汉族儿童龋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DNA分型技术对新疆维吾尔族和汉族高龋儿童及健康无龋儿童(n=40)进行HLA-DQB1基因分型,研究HLA... 目的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QB1等位基因多态性与新疆维吾尔族和汉族儿童龋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DNA分型技术对新疆维吾尔族和汉族高龋儿童及健康无龋儿童(n=40)进行HLA-DQB1基因分型,研究HLA-DQB1基因多态性与新疆维吾尔族和汉族儿童龋病的相关性。结果维吾尔族与汉族儿童在HLA-DQB1座位均检出5个特异性基因位点。汉族高龋组患者HLA-DQB1*02等位基因频率(12.5%)显著低于对照组(3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R=0.297);维吾尔族高龋组患者HLADQB1*05等位基因频率(37.5%)显著高于对照组(1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R=2.829)。结论新疆维吾尔族和汉族儿童龋病与HLA-DQB1等位基因多态性具有一定的相关性;HLA-DQB1*02基因可能是新疆汉族儿童龋病的保护因子;而HLA-DQB1*05等位基因是新疆维吾尔族儿童龋病的易感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龄儿童龋 人类白细胞抗原 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磨牙缺失对幼年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徐彬 迪丽努尔.阿吉 +4 位作者 李伯琦 刘佳怡 李琦 古则丽阿依.阿不都卡德尔 古丽巴努.依马木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5期403-406,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磨牙缺失数对幼年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健康幼年大鼠60只随机分成3、6、9、12颗磨牙缺失组、麻醉对照、正常对照6组。在造模后1周,采用Morris水迷宫系统测试各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每周1次,连续6周。结果:9颗... 目的:探讨不同磨牙缺失数对幼年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健康幼年大鼠60只随机分成3、6、9、12颗磨牙缺失组、麻醉对照、正常对照6组。在造模后1周,采用Morris水迷宫系统测试各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每周1次,连续6周。结果:9颗、12颗磨牙缺失组间大鼠游泳平均逃逸潜伏期(the swimming average escape latency,SAEL)无明显差异,但均显著高于其它4组(P<0.001);6颗磨牙缺失组大鼠与3颗磨牙缺失组、麻醉组及正常对照组间SAEL比较有差异(P<0.05);3颗磨牙缺失组、麻醉组及正常对照组组间SAEL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各磨牙缺失组大鼠随着磨牙缺失数目的增多tP/tT值有逐渐下降趋势,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3颗磨牙缺失组与正常组及麻醉组间tP/tT值无明显差异,其他各磨牙缺失组与正常组及麻醉组间tP/tT值均有差异(P<0.05)。结论:较多数目磨牙缺失会对幼年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而个别磨牙缺失对幼年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无显著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牙缺失 空间学习记忆 Morris水迷宫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维吾尔族儿童龋病与HLA-DRB1等位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张瑞涵 刘佳 +1 位作者 郭冉 刘奕杉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78-381,共4页
目的: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cocyte antigen,HLA)-DRB1等位基因多态性与新疆维吾尔族儿童龋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sequence specific primer,PCR-SSP)DNA分型技术对40... 目的: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cocyte antigen,HLA)-DRB1等位基因多态性与新疆维吾尔族儿童龋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sequence specific primer,PCR-SSP)DNA分型技术对40例新疆维吾尔族高龋儿童和40例新疆维吾尔族健康对照儿童进行HLA-DRB1基因分型,研究HLA-DRB1基因多态性与新疆维吾尔族儿童龋病的相关性。结果:高龋组与对照组在HLA-DRB1座位共检出13个特异性基因位点。两组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有相同之处,均表现为HLA-DRB1*01基因表达最高(≥47.5%),HLA-DRB1*08和*09基因表达最低(≤12.5%);高龋组中HLA-DRB1*11和*13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40.0%和47.5%)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7.5%和17.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OR值分别为3.143和3.619);而HLA-DRB1*04和*07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15.0%和17.5%)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37.5%和5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OR值分别为0.294和0.212)。结论:新疆维吾尔族儿童龋病与HLA-DRB1等位基因多态性具有一定的相关性;HLA-DRB1*11和*13等位基因可能是该人群的龋病易感基因,HLA-DRB1*04和*07等位基因可能是该人群的龋病保护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龋病 人类白细胞抗原 基因多态性 维吾尔族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不同C反应蛋白基因(+1059G>C)的牙周炎患者对牙周基础治疗的反应性
5
作者 孙大磊 李伯琦 +1 位作者 刘奕杉 钟良军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2期148-151,共4页
目的:评估携带不同C反应蛋白(+1059G>C)基因患者对牙周基础治疗的反应性。方法:选取新疆汉族慢性牙周炎患者43例,根据C反应蛋白(+1059G>C)基因分型。其中GG型37例,GC型4例,CC型2例,在口腔局部麻醉下接受完整的牙周龈上洁治和和龈... 目的:评估携带不同C反应蛋白(+1059G>C)基因患者对牙周基础治疗的反应性。方法:选取新疆汉族慢性牙周炎患者43例,根据C反应蛋白(+1059G>C)基因分型。其中GG型37例,GC型4例,CC型2例,在口腔局部麻醉下接受完整的牙周龈上洁治和和龈下刮治手术。分别对治疗当日(基础浓度),治疗后第1天、第7天的C反应蛋白(CRP)血液浓度检测。根据患者携带CRP(+1059G>C)基因类型和其CRP血液浓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第1天和第7天,CRP血液浓度在GG型和GC+CC型之间有差异(P<0.05);CRP血液浓度在GG型和CC型之间有差异(P<0.05)。结论:在同等的牙周手术刺激下,CRP基因CC型相对于GG型上调CRP水平不显著,与体内低水平CRP相关,可能是预防冠心病的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P基因型 慢性牙周炎 CRP血液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髓干细胞修复再生同质异体大鼠牙髓牙本质复合体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铁晓敏 刘佳 +3 位作者 王丽萍 王璇 李伯琦 刘奕杉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645-648,共4页
目的:观察第3代同质异体牙髓干细胞(dental pulp stem cell,DPSCs)定植于冠髓被摘除的大鼠髓腔后,再生修复牙髓牙本质复合体的能力。方法:1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全麻下摘除大鼠上颌双侧第一磨牙冠髓,实验组同期髓腔... 目的:观察第3代同质异体牙髓干细胞(dental pulp stem cell,DPSCs)定植于冠髓被摘除的大鼠髓腔后,再生修复牙髓牙本质复合体的能力。方法:1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全麻下摘除大鼠上颌双侧第一磨牙冠髓,实验组同期髓腔定植体外培养的同质异体大鼠牙髓干细胞,对照组冠髓摘除后不进行任何处理,术后均使用光固化树脂充填封闭髓腔。两组动物均于术后2、4、6周处死,取其上颌骨进行大体观察,X线观察,组织学观察,牙本质的厚度测量。结果:实验组4周时,肉眼可见牙髓充血减少;6周时,X线显示牙本质厚度增加,根尖孔闭合;6周时,光镜下显示明显新生牙本质形成,成牙本质细胞栅栏状排列;牙本质厚度测量结果显示,实验组牙本质厚度2周时增厚,4周增厚更明显,持续至6周,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牙髓干细胞髓腔内定植,可以促进牙髓牙本质复合体修复再生,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髓干细胞 牙髓牙本质复合体 再生 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吾尔族和汉族青年在姿势性微笑时微笑弧的研究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孙大磊 刘佳 +5 位作者 钟良军 王璇 热甫卡提.地力毛拉提 李伯琦 刘奕杉 米丛波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10期978-981,共4页
目的:研究新疆维吾尔族和汉族青年在保持姿势性微笑时微笑线的弧度,对微笑弧的协调性进行评价。方法:从新疆医科大学学生中选取63位维吾尔族受试者(30位男性和33位女性)以及71位汉族受试者(36位男性和35位女性),对他们的姿势性微笑拍摄... 目的:研究新疆维吾尔族和汉族青年在保持姿势性微笑时微笑线的弧度,对微笑弧的协调性进行评价。方法:从新疆医科大学学生中选取63位维吾尔族受试者(30位男性和33位女性)以及71位汉族受试者(36位男性和35位女性),对他们的姿势性微笑拍摄数码照片。通过MathGV4.0和Coredraw 9.0图像处理软件,对数码图片进行定点、测量、分析。所有照片均由同一位口腔医师使用同一台计算机在连续的时间内完成。结果:维吾尔族男性平均微笑弧比率(1.58±0.47),维吾尔族女性平均微笑弧比率(1.31±0.33)有统计学差异(P<0.05);汉族男性平均微笑弧比率(1.54±0.47)和汉族女性平均微笑弧比率(1.29±0.09)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无论是汉族还是维吾尔族,女性微笑弧协调性比男性更好。在姿势性微笑下的微笑弧形态和性别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吾尔族 汉族 微笑弧 姿势性微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