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两种检测方法对71例非综合征型耳聋患者基因检测结果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
2
1
作者
韩锐
李林格
+2 位作者
段玲
夏燕
陈俞
《中国医药科学》
2016年第20期7-10,63,共5页
目的使用两种不同的检测方法对7l例非综合征型耳聋患者进行耳聋基因的检测,为临床提供更多有意义的突变筛查位点,提高耳聋致病基因的检出率。方法收集自2014年7月~2015年12月的7l例中重度感应性神经性耳聋患者,使用芯片杂交和多重荧...
目的使用两种不同的检测方法对7l例非综合征型耳聋患者进行耳聋基因的检测,为临床提供更多有意义的突变筛查位点,提高耳聋致病基因的检出率。方法收集自2014年7月~2015年12月的7l例中重度感应性神经性耳聋患者,使用芯片杂交和多重荧光PCR两种不同的方法对71例非综合征型耳聋患者进行耳聋基因的检测,利用统计学分析软件SPSSl7.0进行数据的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种方法对71例非综合征型耳聋患者耳聋基因的筛查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芯片杂交法对71例患者致聋基因检出率为14.08%(10/71),多重荧光PCR方法对71例患者致聋基因的检出率为30.98%(22/71)。两种方法检测的耳聋基因致病突变位点不同,导致检出率的显著差异。结论与芯片检测方法相比多重荧光PCR方法中增加的检测位点,对于提高临床耳聋致病基因的筛查率是有意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聋
基因
突变
检出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两种检测方法对71例非综合征型耳聋患者基因检测结果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
2
1
作者
韩锐
李林格
段玲
夏燕
陈俞
机构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产前诊断中心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耳鼻咽喉科
出处
《中国医药科学》
2016年第20期7-10,63,共5页
基金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3211A102)
文摘
目的使用两种不同的检测方法对7l例非综合征型耳聋患者进行耳聋基因的检测,为临床提供更多有意义的突变筛查位点,提高耳聋致病基因的检出率。方法收集自2014年7月~2015年12月的7l例中重度感应性神经性耳聋患者,使用芯片杂交和多重荧光PCR两种不同的方法对71例非综合征型耳聋患者进行耳聋基因的检测,利用统计学分析软件SPSSl7.0进行数据的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种方法对71例非综合征型耳聋患者耳聋基因的筛查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芯片杂交法对71例患者致聋基因检出率为14.08%(10/71),多重荧光PCR方法对71例患者致聋基因的检出率为30.98%(22/71)。两种方法检测的耳聋基因致病突变位点不同,导致检出率的显著差异。结论与芯片检测方法相比多重荧光PCR方法中增加的检测位点,对于提高临床耳聋致病基因的筛查率是有意义的。
关键词
耳聋
基因
突变
检出率
Keywords
Deafness
Genes
Mutation
Detection rate
分类号
R764.43 [医药卫生—耳鼻咽喉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两种检测方法对71例非综合征型耳聋患者基因检测结果的对比分析
韩锐
李林格
段玲
夏燕
陈俞
《中国医药科学》
2016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