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78篇文章
< 1 2 1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选择了护理事业 就选择了奉献——记第41届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护师聂淑娟
1
《中国护理管理》 2007年第9期73-75,共3页
在祖国的西北边陲——新疆,有一种罕见的冰山雪莲,它不畏严寒,虽然生长在海拔3000米的雪山上,却绽放着纯洁灿烂的花朵。在新疆还有这样一位慈祥的护理前辈,她拥有雪莲花般坚韧的个性和无私的奉献精神,为来自天山南北、13个民族的... 在祖国的西北边陲——新疆,有一种罕见的冰山雪莲,它不畏严寒,虽然生长在海拔3000米的雪山上,却绽放着纯洁灿烂的花朵。在新疆还有这样一位慈祥的护理前辈,她拥有雪莲花般坚韧的个性和无私的奉献精神,为来自天山南北、13个民族的患者及护理人员默默奉献了40余年,将自己的青春年华、全部精力全部倾注到了新疆的护理事业中。她就是主任护师、副教授聂淑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 护理事业 护师 主任 奉献精神 护理人员 雪莲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7-2021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目细菌的分布特征及耐药性监测
2
作者 姜艳 陈娜 +1 位作者 季萍 李辉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4-180,共7页
目的了解2017-2021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地区)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目细菌(CRE)检出情况及耐药性变迁。方法按照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统一方案纳入并分析新疆地区2017-2021年参加细菌耐药监测网成员单位CRE相关数据,采用WHONET 5.6软... 目的了解2017-2021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地区)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目细菌(CRE)检出情况及耐药性变迁。方法按照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统一方案纳入并分析新疆地区2017-2021年参加细菌耐药监测网成员单位CRE相关数据,采用WHONET 5.6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年间新疆地区共检出CRE 5071株,历年检出率分别为2.8%、3.2%、2.9%、3.1%和3.2%,其中北疆检出率较高(3.3%),东疆最低(0),三级医院CRE的检出率高于二级医院。5071株CRE菌株中前三位的菌株是碳青霉烯类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和阴沟肠杆菌;科室分布主要在重症监护病房(ICU)(34.6%)、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ICU)(8.1%)、神经外科(7.5%)和呼吸内科(5.2%),不同年龄、不同性别间菌种分布存在差异,临床常用抗菌药物对碳青霉烯类敏感肠杆菌目细菌的体外抗菌活性高于CRE,除庆大霉素、甲氧苄啶-磺胺甲噁唑外,分离自儿童的碳青霉烯类敏感和耐药的肠杆菌目细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低于成人分离株。结论新疆地区CRE临床分离株耐药形势严峻,需继续加强细菌耐药监测,开展多学科联动以遏制其播散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耐药监测 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目细菌 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 耐碳青霉烯类大肠埃希菌 耐碳青霉烯类阴沟肠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地区人群下颌前磨牙根管形态的影像学研究
3
作者 玛丽亚木古丽·帕塔尔 阿尔曼·阿卜力孜 +2 位作者 于甜甜 萨肯德克·居马太 赵今 《口腔医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755-760,共6页
目的:采用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研究新疆地区人群下颌前磨牙牙根数、根管数分布以及根管形态。方法:对2021年1月~2024年8月在新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因治疗需要进行CBCT检查的患者的影像学资料... 目的:采用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研究新疆地区人群下颌前磨牙牙根数、根管数分布以及根管形态。方法:对2021年1月~2024年8月在新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因治疗需要进行CBCT检查的患者的影像学资料进行评估并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根据Vertucci根管分类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图像进行初步分析,然后根据年龄、性别和双侧牙位进行分组,分析其对根管形态的影响。结果:本研究最终纳入2247例患者,其中女性1386例(61.68%),男性861例(38.32%)。在新疆地区人群的下颌第一前磨牙、下颌第二前磨牙单根占比分别为97.42%,99.67%,而双根发生率分别为2.34%,0.20%,C-型根发生率分别为0.22%、0.11%。下颌第一前磨牙中双牙根占比高于下颌第二前磨牙(χ^(2)=81.881,P<0.001),而左右侧双根发生率之间无统计学差异。下颌前磨牙的根管构型主要以Ⅰ型为主,在下颌第一前磨牙、下颌第二前磨牙中的发生率依次为90.48%,98.53%。多根管的下颌第一、第二前磨牙最常见的根管类型为Ⅴ型,发生率依次为5.41%,0.62%。在根管数目方面,下颌第一前磨牙中有9.52%为多根管,下颌第二前磨牙中有1.47%为多根管,下颌第一前磨牙多根管的发生率高于下颌第二前磨牙(χ^(2)=280.700,P<0.001)。下颌第一、第二前磨牙不同年龄段人群的根管构型分布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下颌第二前磨牙对称性高于下颌第一前磨牙(χ^(2)=53.822,P<0.001)。下颌第一、第二前磨牙多根管率性别组间比较发现,下颌第一前磨牙男女性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613,P<0.05),而下颌第二前磨牙男女性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36,P=0.562)。结论:在新疆地区人群中,下颌前磨牙不同程度发生多根管,下颌第一前磨牙根管形态较下颌第二前磨牙更为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 下颌前磨牙 Vertucci根管分类 根管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樱桃李果皮花色苷的提取、纯化及成分分析
4
作者 谭峻杰 田占萍 +4 位作者 西尔扎提·艾海提 吉舒仪 摆雅文 沈静 姚军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296-300,I0018,I0019,301-304,344,共12页
为了促进新疆樱桃李果皮花色苷的资源利用,构建一种绿色环保的生产工艺,以樱桃李果皮为原料,制备高纯度的花色苷。以总花色苷含量为评价指标,用果胶酶辅助提取,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新疆樱桃李果皮花色苷的提取工艺,并利用大孔吸附... 为了促进新疆樱桃李果皮花色苷的资源利用,构建一种绿色环保的生产工艺,以樱桃李果皮为原料,制备高纯度的花色苷。以总花色苷含量为评价指标,用果胶酶辅助提取,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新疆樱桃李果皮花色苷的提取工艺,并利用大孔吸附树脂-聚酰胺树脂联合纯化花色苷,借助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ltra-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with quadrupole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UPLC-Q-TOF/MS)对组分进行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果胶酶添加量0.2%、pH 2.0、料液比1∶80(g∶mL)、温度70℃、提取时间30 min。在此条件下总花色苷含量为1718.35 mg/100 g。聚酰胺树脂纯化工艺的最佳条件为:上样液pH 3.0、上样体积10 BV、乙醇体积分数50%、洗脱体积3 BV、流速2.5 mL/min。纯化后总花色苷含量为50.72%。UPLC-Q-TOF/MS鉴定出30种成分,包括9种花色苷类、10种黄酮类、4种酚酸类和7种苯丙素类。该研究建立了“果胶酶辅助提取-双树脂联合纯化”体系,实现了花色苷的绿色提取与富集,结合化学成分鉴定结果,可为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药效物质基础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樱桃李 花色苷 提取 纯化 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维汉民族成人女性Ⅱ类1分类不同垂直骨面型颏部软硬组织形态的研究
5
作者 王梓涵 徐金瑞 +3 位作者 朱婉瑜 石晓宇 杨洁 聂晶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0-117,共8页
目的:初步研究汉族、维吾尔族成人女性Ⅱ类1分类颏部软硬组织形态特点及民族差异。方法:纳入18~35岁的女性Ⅱ类1分类的患者,维吾尔族、汉族各90例,按照垂直骨面型分为高角、均角、低角组,每组各30例,X线头颅侧位定位片测量并比较分析汉... 目的:初步研究汉族、维吾尔族成人女性Ⅱ类1分类颏部软硬组织形态特点及民族差异。方法:纳入18~35岁的女性Ⅱ类1分类的患者,维吾尔族、汉族各90例,按照垂直骨面型分为高角、均角、低角组,每组各30例,X线头颅侧位定位片测量并比较分析汉族与维吾尔族颏部软硬组织各个指标。结果:(1)汉族高角组的Po-Pos大于均角组和低角组;高角组的颏最小厚度、颏厚度/颏高度、颏最小厚度/颏厚度、颏角小于均角组和低角组(P<0.05)。维吾尔族高角组的颏高度、颏凹陷、颌颈角大于均角组和低角组;高角组的颏最小厚度、颏厚度/颏高度、颏最小厚度/颏厚度小于均角组和低角组(P<0.05);(2)低角组:颏角、颌颈角、软组织颏倾角、Me-Mes在两民族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角组:颏高度、LI-LL、Me-Mes在两民族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角组:颏前厚度与颏后厚度之比、颏角、软组织唇颏距离、Po-Pos在两民族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汉族、维吾尔族与FH/MP呈正相关的为Po-Pos、颌颈角、颏凹陷、颏唇角、颏高度、颏前厚度与颏后厚度之比、软组织唇颏距离(P<0.05);与FH/MP呈负相关的为颏唇沟、颏厚度、颏厚度与颏高度之比、颏角、颏最小厚度与颏厚度之比(P<0.05)。结论:汉族、维吾尔族成人女性Ⅱ类1分类不同垂直骨面型颏部软硬组织形态不同,在相同垂直骨面型中颏部软硬组织形态种族间有一定的差异性,颏部软硬组织形态与垂直骨面型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Ⅱ类骨面型 垂直骨面型 颏部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大学生灾害救援心肺复苏知识认知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探讨 被引量:4
6
作者 陈凤辉 梁芳 +1 位作者 林素兰 赵江波 《灾害学》 CSCD 2016年第2期123-126,共4页
调查新疆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对灾害救援心肺复苏知识的认知、培训及需求等情况,了解知识掌握的薄弱环节,分析影响因素,提出相关建议。采用整群随机抽取方法,对新疆4所高校本科二年级学生共798人(医学类452人,非医学类346人)进行问卷调... 调查新疆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对灾害救援心肺复苏知识的认知、培训及需求等情况,了解知识掌握的薄弱环节,分析影响因素,提出相关建议。采用整群随机抽取方法,对新疆4所高校本科二年级学生共798人(医学类452人,非医学类346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大学生接受心肺复苏CPR理论及技能培训分别为51.9%、44.9%;非医学类大学生答题正确率均<50%;接受过培训的大学生认知水平高于与未接受培训大学生(P<0.001);接受过技能培训对心肺复苏CPR认知情况有显著性影响(P<0.001),而接受过理论培训对心肺复苏CPR认知情况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校大学生心肺复苏CPR技术普及率低,且知识掌握情况较差,对认知的影响是技能培训明显优于理论知识培训。建议开展多元化心肺复苏CPR培训,高校应加强大学生的CPR规范培训及技能考核,加大灾害救援的公众普及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灾害救援 心肺复苏 认知现状 影响因素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维吾尔族成人下颌第一前磨牙根管的形态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郭静 梁学萍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59-62,共4页
目的:采用锥形束CT探讨新疆维吾尔族成人双侧下颌第一前磨牙根管的解剖形态。方法:选100例双侧下颌第一前磨牙的CBCT扫描数据,分析其根管数目及形态、双侧根管对称性、两根管口间的距离和多根管分叉位置,以Vertucci根管分型为标准对... 目的:采用锥形束CT探讨新疆维吾尔族成人双侧下颌第一前磨牙根管的解剖形态。方法:选100例双侧下颌第一前磨牙的CBCT扫描数据,分析其根管数目及形态、双侧根管对称性、两根管口间的距离和多根管分叉位置,以Vertucci根管分型为标准对根管形态进行分型。结果:下颌第一前磨牙不同根管类型发生率分别为Ⅰ型76.5%,Ⅳ型8.5%,Ⅱ型6%,Ⅴ型4%,Ⅲ型3.5%,C形1.5%;两根管口间距离集中在1~3mm,根管双侧对称性为85%。下颌第一前磨牙多根管发生率与性别有相关性(P=0.02),而左、右两侧下颌第一前磨牙多根管发生率无差异。结论:下颌第一前磨牙根管解剖结构复杂,多根管发生率超过20%,CBCT可为根管系统提供准确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第一前磨牙 根管形态 锥形束CT 维吾尔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地区临床护士灾害准备度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王娟 马晶 +2 位作者 彭晓红 宋蓓 张莉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3171-3175,共5页
目的:调查新疆地区临床护士灾害准备度及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提高新疆地区护士灾害准备度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一般人口学特征调查表、护士灾害准备度量表对新疆地区1082名临床护士灾害准备度进行线上调查并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1082名... 目的:调查新疆地区临床护士灾害准备度及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提高新疆地区护士灾害准备度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一般人口学特征调查表、护士灾害准备度量表对新疆地区1082名临床护士灾害准备度进行线上调查并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1082名临床护士灾害准备度均分为(4.67±1.79)分,处于中等水平;维度得分中,救灾技术得分最高[(4.69±1.01)分],灾后管理得分最低[(4.58±1.14)分];学历、所在科室、是否参加过灾害护理培训、是否参加过灾害救援活动是临床护士灾害准备度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新疆地区临床护士灾害准备度处于中等水平,管理部门应重视并加强灾害护理教育和培训体系,特别是灾后管理培训,从而进一步提高新疆地区灾害救护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灾害准备度 影响因素 调查研究 护理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相色谱-质谱结合网络药理学及实验验证新疆樱桃李花色苷改善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2
9
作者 张裴 张歆 +4 位作者 李珍 刘阳 古丽斯坦·阿不来提 姚军 沈静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720-1729,共10页
目的:研究新疆樱桃李花色苷(XJP-ACY)抗动脉粥样硬化(AS)作用的活性成分及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液相色谱-质谱(LC-MS)鉴定的新疆樱桃李花色苷主要成分,从XJP-ACY主要成分和AS角度,应用网络药理学方法,筛选其潜在活性成分潜在靶点,构建“... 目的:研究新疆樱桃李花色苷(XJP-ACY)抗动脉粥样硬化(AS)作用的活性成分及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液相色谱-质谱(LC-MS)鉴定的新疆樱桃李花色苷主要成分,从XJP-ACY主要成分和AS角度,应用网络药理学方法,筛选其潜在活性成分潜在靶点,构建“成分-疾病-靶点”网络,并预测XJP-ACY抗AS作用信号通路。观察XJP-ACY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EA.hy926内皮细胞损伤模型作用,分析内皮细胞活力、测定抗氧化酶活力,细胞凋亡以及内皮细胞黏附等的影响。蛋白质印迹检测相关蛋白表达,初步验证网络药理学的预测结果。结果:从新疆樱桃李花色苷中鉴定成分4个,预测得到其潜在抗AS作用靶点21个;聚类分析得到2个基因簇和2个核心基因,核心基因为FGF2、ADRA2C。基因本体(GO)分析结果表明筛选得到的靶点主要涉及炎症反应、MAPK的正调控等生物过程。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得到28条信号通路,涉及PI3K-AKT信号通路、糖尿病并发症中的AGE-RAGE信号通路、C型凝集素受体信号通路等相关通路。细胞实验表明,ox-LDL诱导EA.hy926建立内皮细胞损伤模型:100μmol/L ox-LDL作用24 h,为适合本研究的最优条件。XJP-ACY可提高ox-LDL诱导的EA.hy926细胞存活率,增加一氧化氮(NO)水平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降低乳酸脱氢酶(LDH)、丙二醛(MDA)含量和内皮素-1(ET-1)表达水平,降低细胞活性氧(ROS)水平,抑制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的表达,减少炎症介质分泌;XJP-ACY可抑制ox-LDL诱导的EA.hy926细胞凋亡,其机制与其提高B淋巴细胞瘤-2(Bcl-2)蛋白表达相关。结论:本研究初步阐释XJP-ACY治疗AS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作用特点在于参与抑制炎症反应、促进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樱桃李花色苷 动脉粥样硬化 网络药理学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乌鲁木齐市莱姆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10
作者 杨丽 张紫怡 +6 位作者 邵彤彤 李新婷 郑嵘炅 王世一 王远志 郝琴 鲁晓擘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34-339,共6页
目的了解新疆乌鲁木齐市莱姆病在人群中的血清流行病学状况。方法选取2022-2023年乌鲁木齐市周边地区3个乡镇的体检人群血清795人份,其中芦草沟镇383人份、水西沟镇145人份和托里乡267人份,检测人群血清抗体IgG和IgM,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 目的了解新疆乌鲁木齐市莱姆病在人群中的血清流行病学状况。方法选取2022-2023年乌鲁木齐市周边地区3个乡镇的体检人群血清795人份,其中芦草沟镇383人份、水西沟镇145人份和托里乡267人份,检测人群血清抗体IgG和IgM,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初筛,初筛阳性者行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WB)进行确认,收集WB阳性者临床资料,综合分析进行病例诊断。结果ELISA共计检出阳性110人份,阳性率13.84%(110/795),男性、女性阳性率分别为10.69%(37/346)、16.26%(73/449),女性血清抗体阳性率高于男性(χ^(2)=5.076,P=0.024)。不同年龄分层中的血清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569,P=0.766)。水西沟镇、芦草沟镇和托里乡的血清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7.98%(48/267)、14.48%(21/145)、10.70%(41/383),其中托里乡的血清抗体阳性率高于芦草沟镇(χ^(2)=7.041,P=0.008)。将ELISA初筛阳性的110人的血清进一步行WB确认实验(分别检测IgG、IgM蛋白条带),共检出阳性82人,阳性率10.31%(82/795)。依据莱姆病诊断标准共确诊莱姆病患者20例,粗患病率为2.52%。结论乌鲁木齐市人群中存在莱姆病的感染和流行,感染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建议进一步加强莱姆病的调查研究和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姆病 血清流行病学 乌鲁木齐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哈萨克族血脂异常、高血压和糖尿病共病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金梦龙 秦晓英 +10 位作者 马力亚·阿米提 加孜呢·努尔拜 李建新 曹杰 罗思富 刘成 张雨晨 盖敏涛 李艳鹏 鲁向锋 付真彦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438-1444,共7页
背景心血管疾病是我国居民的首要死亡原因,高血压、高血糖和血脂异常(“三高”)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国家提出实施“三高”共管,但目前缺乏关于新疆哈萨克族“三高”共病情况的相关研究。目的调查哈萨克族血脂异常、高血压... 背景心血管疾病是我国居民的首要死亡原因,高血压、高血糖和血脂异常(“三高”)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国家提出实施“三高”共管,但目前缺乏关于新疆哈萨克族“三高”共病情况的相关研究。目的调查哈萨克族血脂异常、高血压和糖尿病患病率及共病情况,探索三者共病的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2022年3—6月,在新疆阿勒泰地区富蕴县,选取杜热镇和吐尔洪乡两个人口较多且以哈萨克族为主的乡镇,调查该地区18岁以上哈萨克族常住居民,通过问卷调查(一般信息、吸烟饮酒史、患病情况等)、体格检查(腰围、臀围、身高、体质量、血压、心率等)和实验室检查(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和空腹血糖等)收集患者信息,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哈萨克族“三高”共病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4835名哈萨克族居民,男、女各占48.2%(2231/4835)和51.8%(2504/4835),平均年龄(45.8±12.7)岁。血脂异常、高血压和糖尿病标化患病率分别为37.9%、21.1%和4.0%。血脂异常患者中高胆固醇、高低密脂蛋白胆固醇、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三酰甘油血症人群的标化患病率分别为24.1%、24.8%、10.0%和7.3%。“三高”共病的标化患病率为11.8%。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BMI、腰围、臀围、心率、婚姻状况和文化程度是“三高”共病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婚姻状况、BMI和心率是“三高”共病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哈萨克族血脂异常患病率高于高血压和糖尿病,血脂异常以高胆固醇血症为主。血脂异常与高血压共病在“三高”共病中最为常见,应将老年人、男性和高BMI人群作为“三高”共管的重点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脂异常 高血压 糖尿病 慢性病共病 哈萨克族 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地产胡桐泪中16种无机元素的测定与健康风险评估 被引量:6
12
作者 阿依波塔·托列吾 滕亮 +2 位作者 张晓雪 马桂芝 蔡阳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40-651,共12页
为准确、快速地了解新疆地产胡桐泪中无机元素的组成及其分布特征,全面、客观、科学地评价该药材的质量,采用综合评分法优化样品前处理过程,建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测定胡桐泪中16种无机元素的含量并绘制其无机元素特征谱... 为准确、快速地了解新疆地产胡桐泪中无机元素的组成及其分布特征,全面、客观、科学地评价该药材的质量,采用综合评分法优化样品前处理过程,建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测定胡桐泪中16种无机元素的含量并绘制其无机元素特征谱。通过热图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及元素间相关性分析进行化学计量学分析。通过计算样品的单项污染指数(Individual pollution index,P i)和综合污染指数(Combined pollution index,P c)对其进行安全性评价。通过计算样品的每日最大耐受摄入量(Estimated daily intake,EDI)、靶标危害系数(Target hazard quotients,THQ)和致癌风险(Carcinogenic risk,CR)等指标评估样品对人体的潜在健康风险。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样品前处理工艺可以满足同时测定胡桐泪中多种元素含量的需求;样品的P i与P c均处于安全水平;EDI提示对于成人和儿童而言口服胡桐泪不存在潜在健康风险;THQ和CR结果表明样品所含的砷(As)和铅(Pb)对成年人和儿童有较高的健康风险,但无致癌风险。建立的方法便捷准确、稳定可靠,可为胡桐泪用药安全及质量评价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桐泪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多元素 化学计量学分析 安全性评价 健康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某高校维吾尔族、汉族大学生血脂异常分布的横断面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阿利娅·艾克木 王丽 范平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21年第1期58-61,共4页
目的探讨新疆汉族和维吾尔族大学生血脂异常分布差异和特点。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纳入2019年9~1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体检中心体检的,就读于新疆医科大学的大学生,按照民族分为汉族和维吾尔族,选取资料完整的、年龄20~26岁的大学生共4... 目的探讨新疆汉族和维吾尔族大学生血脂异常分布差异和特点。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纳入2019年9~1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体检中心体检的,就读于新疆医科大学的大学生,按照民族分为汉族和维吾尔族,选取资料完整的、年龄20~26岁的大学生共4780人作为研究对象。测量并记录每名入组对象的身高、体质指数(BMI)、血压、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和空腹血糖(FBG)。分析并比较两组学生血脂异常情况,采用多重线性回归评估影响BMI的因素。结果纳入的4780人中,汉族2626人,维吾尔族2154人,平均年龄(21.0±1.6)岁,男性1551人(32.4%)。对比维吾尔族学生,汉族学生的平均年龄较小(20.7岁比21.4岁),男性比例较高(36.1%比28.0%),TG(0.92 mmol/L比0.82 mmol/L)、HDL-C(1.45 mmol/L比1.41 mmol/L)和FBG(4.89 mmol/L比4.77 mmol/L)水平较高(均为P<0.001)。对比维吾尔族男生,汉族男生的体重、身高和BMI也较高(均为P<0.05);对比维吾尔族女生,汉族女生的体重和身高也较高(均为P<0.05)。汉族学生高TG率较维吾尔族学生高(7.0%比3.6%,P<0.001),而维吾尔族学生低HDL-C率较汉族学生高(23.0%比17.5%,P<0.001)。多重线性回归结果显示,汉族和维吾尔族学生的身高和体重均是BMI的独立影响因素(均为P<0.001)。结论本研究提示,汉族和维吾尔族学生的血脂异常分布存在差异,而男生和女生的身高和体重均是BMI的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脂异常 大学生 汉族 维吾尔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地区高尿酸血症患病现状及其与心脏代谢指数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李幸 杨毅宁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95-1101,共7页
背景高尿酸血症(HUA)患病率逐年升高,而针对新疆地区的研究较少。因新疆地区人群有特殊的地域和饮食特点,故地域性研究是必要的。目的调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年龄≥35岁人群HUA患病现状,并探讨不同民族、不同性别健康体检人群心脏代谢指数... 背景高尿酸血症(HUA)患病率逐年升高,而针对新疆地区的研究较少。因新疆地区人群有特殊的地域和饮食特点,故地域性研究是必要的。目的调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年龄≥35岁人群HUA患病现状,并探讨不同民族、不同性别健康体检人群心脏代谢指数(CMI)与HUA的相关性,为该地区HUA患者制订个性化的预防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10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参加健康体检的年龄≥35岁的9429名体检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研究对象是否合并HUA将其分为HUA组(n=527)和非HUA组(n=8902);根据CMI值将研究对象分层为Q1(CMI≤0.34)、Q2(0.34<CMI≤0.56)、Q3(0.56<CMI≤0.99)、Q4(CMI>0.99)。通过查阅嘉禾病历系统收集研究对象的一般人口学资料(性别、年龄、民族)、既往病史(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指标等并进行比较。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CMI对HUA发病风险的影响(模型Ⅰ调整年龄、性别和BMI,模型Ⅱ调整年龄、性别、既往史、尿素氮等),并按照性别(男/女)、民族(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进行分层分析CMI与HUA的相关性。结果9429名体检者中HUA患者527例(5.58%),平均年龄(54.3±12.9)岁;其中男434例(82.4%)、女93例(17.6%);汉族402例(76.3%)、维吾尔族82例(15.5%)、哈萨克族43例(8.2%)。HUA组与非HUA组脑卒中史、H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性别、年龄、民族、冠心病史、高血压史、糖尿病史、舒张压、收缩压、尿素氮、血尿酸(SUA)、肌酐、空腹血糖(FPG)、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BMI、腰高比(WHtR)、CM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调整相关混杂因素后,与Q1相比CMI为Q2、Q3、Q4时均会增加HUA的发病风险(OR=1.874、4.201、6.053,P<0.05),且CMI与HUA发病风险呈正相关(P_(趋势)<0.001)。按照不同性别进行分层调整相关混杂因素后结果显示,与Q1相比,男性CMI为Q3、Q4时会增加HUA的发病风险(OR=3.168、4.273,P<0.05),女性CMI为Q2、Q3、Q4时会增加HUA的发病风险(OR=3.144、8.805、10.938,P<0.05),且CMI与HUA发病风险均呈正相关(P_(趋势)<0.001)。按照不同民族进行分层调整相关混杂因素后结果显示,与Q1相比,汉族CMI为Q2、Q3、Q4时会增加HUA的发病风险(OR=1.924、4.522、6.681,P<0.05),哈萨克族CMI为Q2、Q3、Q4时会增加HUA的发病风险(OR=4.004、9.461、14.291,P<0.05),且CMI与HUA发病风险均呈正相关(P_(趋势)<0.001)。结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年龄≥35岁体检者HUA患病率为5.58%,HUA患者以男性和汉族为主。CMI升高会增加HUA的发病风险,在汉族与哈萨克族人群中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尿酸血症 心脏代谢指数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哈萨克族 横断面研究 LOGISTIC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老年人午睡时长和夜间睡眠与抑郁症状的关联:基于2020年CHARLS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9
15
作者 周梅 杨爱琼 +1 位作者 邢英 王玉玲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60-567,共8页
背景随着我国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心理健康问题逐年增加,而生活习惯与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密切相关。目的探讨我国老年人午睡时长、夜间睡眠与抑郁症状的关系,基于生活习惯角度推荐睡眠时间,为老年人抑郁早期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背景随着我国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心理健康问题逐年增加,而生活习惯与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密切相关。目的探讨我国老年人午睡时长、夜间睡眠与抑郁症状的关系,基于生活习惯角度推荐睡眠时间,为老年人抑郁早期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2023-11-16公开发布第五轮(2020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项目(CHARLS),纳入符合研究标准的8233名为研究对象。采用抑郁评定量表(CSE-D10)评估老年人抑郁症状,午睡时长划分5级:不午睡、<30 min、30~59 min、60~89 min、≥90 min,夜间睡眠分为5级:≥8 h、7~<8 h、6~<7 h、5~<6 h、<5 h。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影响老年人发生抑郁症状的因素,随机森林模型分析午睡时长、夜间睡眠在老年人发生抑郁症状中的重要程度,限制性立方样条曲线进一步探索午睡时长、夜间睡眠时长与抑郁症状发生风险之间的剂量-反应关系。结果2020年调查期间,中国老年人抑郁症状的发生率为24.84%(2045/823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午睡时长30~59 min是老年人发生抑郁症状的保护因素(OR=0.814,95%CI=0.673~0.985,P=0.034),夜间睡眠时间<5 h是老年人发生抑郁症状的危险因素(OR=1.705,95%CI=1.435~2.027,P<0.001)。女性、未婚/分居/离异/丧偶、失能、身体疼痛、强度体力活动、自评健康状况下降、生活满意度下降、卒中、帕金森病会增加老年人发生抑郁症状的风险(P<0.05)。随机森林模型显示,午睡时长、夜间睡眠时间对抑郁症状影响的重要性较高。午睡时长与发生抑郁症状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P_(nonlinear)<0.05),老年人发生抑郁症的风险在午睡时长30 min后随着时间的增加而持续降低,最低水平约为50 min,午睡时长超过75 min后抑郁症状的发生风险会增加。老年人患抑郁症状的发生风险在夜间睡眠6 h后随着时间的增加而持续降低,最低水平约为7 h,睡眠时间超过9 h后抑郁的风险会增加(Poverall<0.05)。结论中国老年人群抑郁症的患病率较高(24.84%),午睡时长、夜间睡眠的持续时间与抑郁症之间呈J型关系,建议老年人每天午睡30~75 min,适度的午睡时长有效降低老年人发生抑郁症状的风险,同时夜间睡眠6~9 h降低抑郁症状的发生风险,对老年人群抑郁症的早期防控具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 老年人 午睡时长 夜间睡眠 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项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洪波 王秀娟 郭新红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8-113,共6页
目的:探讨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ITL)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至2021年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病中心诊治的42例AITL患者临床资料,使用Kaplan-Meier方法计算患者生存率及无进展生存率,log-r... 目的:探讨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ITL)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至2021年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病中心诊治的42例AITL患者临床资料,使用Kaplan-Meier方法计算患者生存率及无进展生存率,log-rank方法进行组间比较。结果:42例患者以老年人为主,中位发病年龄66(22-80)岁,其中25例为男性。38例Ann Arbor分期III-IV期,23例伴有B组症状,34例IPI中高危及高危。起病临床表现以无痛性淋巴结肿大为主(31例),可伴多浆膜腔积液(24例)、发热(17例)、皮疹(11例)和贫血(15例)。18例病理组织活检显示EBV阳性,28例Ki-67≥40%,6例伴发EBV血症。42例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12(1-121)个月,3年预估生存率为37.6%,无进展生存率为26.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白介素-6升高、合并多浆膜腔积液的患者生存率更低。结论:AITL起病时临床表现多样,侵袭性高,预后差,常规化疗远期预后不佳。高白介素-6水平、伴有多浆膜腔积液是影响患者预后的不良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 临床特征 预后 多浆膜腔积液 白介素-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后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构建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鹏 许伊蒙 韩玮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705-1710,共6页
目的 探讨分析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后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以指导临床早期干预。方法 回顾性纳入2022年1月至2024年10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PD的220例患者,排除术前肺部感染、资料不全及围手术期死亡病例。收集术... 目的 探讨分析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后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以指导临床早期干预。方法 回顾性纳入2022年1月至2024年10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PD的220例患者,排除术前肺部感染、资料不全及围手术期死亡病例。收集术前、术中及术后临床资料,通过单因素分析筛选潜在危险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确定独立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结果 84例(38.2%)患者发生术后肺部感染。多因素分析显示,高BMI(OR=1.12,95%CI:1.02~1.23,P <0.05)、术后3 d低白蛋白(OR=0.91,95%CI:0.83~0.99,P <0.05)、术后腹腔引流管留置时间长(OR=1.05,95%CI:1.01~1.09,P <0.05)、术后卧床时间长(OR=1.56,95%CI:1.22~1.99,P <0.05)以及术后发生肺部以外的并发症(OR=2.23,95%CI:1.05~4.75,P <0.05)是PD术后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预测模型AUC为0.82(95%CI:0.76~0.88),校准曲线显示拟合良好,内部验证后AUC为0.80(95%CI:0.71~0.88),模型有较好的预测能力。结论 高BMI、术后白蛋白水平低、术后腹腔引流管留置时间长、术后卧床时间长及术后发生肺部以外的并发症是PD术后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对PD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具有良好的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术后肺部感染 危险因素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残余胆固醇与进展为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非罪犯病变易损斑块的相关性研究
18
作者 杨红 刘成 +3 位作者 刘森 邵琪琪 夭元昊 付真彦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99-304,共6页
背景 残余胆固醇(RC)被认为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而冠状动脉非罪犯病变(NCCLs)进展也是影响冠心病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但是残余胆固醇与进展为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NCCLs易损斑块的关系尚不明确。目的 探讨R... 背景 残余胆固醇(RC)被认为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而冠状动脉非罪犯病变(NCCLs)进展也是影响冠心病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但是残余胆固醇与进展为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NCCLs易损斑块的关系尚不明确。目的 探讨RC对发生MACE的NCCLs易损斑块的预测价值及长期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22年2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中心住院的488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电子病历系统收集患者基线资料,行冠状动脉造影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入组患者在出院1、3、6和12个月接受预定随访。采用Spearman秩相关检验探究RC与NCCLs中薄纤维帽粥样硬化斑块(TCFA)斑块特征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NCCLs中TCFA发生MACE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并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探究RC对NCCLs中TCFA发生MACE的预测价值。结果 共纳入488例冠心病患者,根据NCCLs是否发生MACE将患者分为发生MACE组(n=38)和未发生MACE组(n=450)。通过OCT识别NCCLs的斑块特征,共分析了749个NCCLs斑块,304个NCCLs斑块最小管腔面积(MLA)<3.5 mm^(2)。随访期间38例(7.8%)患者共发生了41例次NCCLs斑块引起的MACE事件,18例(3.7%)患者发生了支架内再狭窄,15例(3.1%)发生了不确定因素的死亡。发生MACE组患者高血压、糖尿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RC、糖化血红蛋白(Hb A1c)、TCFA、MLA<3.5 mm^(2)比例高于未发生MACE组(P<0.05)。105例患者检查出TCFA,其中22例发生MACE(发生MACE的TCFA组),83例未发生MACE(未发生MACE的TCFA组)。发生MACE的TCFA组糖尿病比例与RC高于未发生MACE的TCFA组(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示,RC与最薄纤维帽厚度、MLA呈负相关(r_(s)=-0.665、-0.771,P<0.05),与最大脂质弧度、巨噬细胞浸润呈正相关(r_(s)=0.806、0.481,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OR=3.410,95%CI=1.165~9.988,P=0.025)、高RC水平(OR=5.879,95%CI=1.436~24.073,P=0.014)是NCCLs中TCFA发生MACE的危险因素。绘制RC预测NCCLs中TCFA发生MACE的ROC曲线,结果显示AUC为0.695(95%CI=0.571~0.819,P=0.005),最佳截断值为0.606 mmol/L,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0.818、0.518。结论 RC水平升高可能是冠心病患者中NCCLs易损斑块发生MACE的危险因素,对NCCLs中TCFA发生MACE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血脂异常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冠状动脉非罪犯病变 残余胆固醇 相关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拉鲁肽治疗后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肠道菌群变化及其与糖、脂代谢指标相关性
19
作者 邢英 郑嵘炅 +2 位作者 姜春晖 玛依拉·卡哈尔 木胡牙提·乌拉斯汉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84-1091,共8页
目的:探究利拉鲁肽治疗后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肠道菌群变化特征及其与糖、脂代谢指标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2年3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26例,比较利拉鲁肽治疗前后患者糖、脂代谢指标... 目的:探究利拉鲁肽治疗后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肠道菌群变化特征及其与糖、脂代谢指标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2年3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26例,比较利拉鲁肽治疗前后患者糖、脂代谢指标以及肠道菌群(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变化,并分析糖、脂代谢指标与肠道菌群的相关性。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患者的糖代谢指标和脂代谢指标均呈显著降低的变化趋势(P<0.01);利拉鲁肽对肠道菌群多样性无显著影响(P>0.05),但能够显著改变肠道菌群组成(P<0.05);在毛螺菌科等有益菌显著增加的同时,显著降低埃希氏杆菌属等致病菌丰度(P<0.05),促进短链脂肪酸生成及机体代谢。结论:利拉鲁肽能够影响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肠道菌群组成进而参与调节糖、脂代谢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冠心病 肠道菌群 利拉鲁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dipoRon通过调节脂质代谢和重塑巨噬细胞表型改善肝纤维化的功能研究
20
作者 王海昆 姚萍 +1 位作者 杨涛 席利力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56-663,共8页
目的探究脂联素受体激动剂AdipoRon治疗四氯化碳(CCl_(4))诱导的小鼠肝纤维化模型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40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低剂量AdipoRon组、高剂量AdipoRon组,每组10只。腹腔注射CCl_(4)溶液诱导小鼠肝纤维化。低/高... 目的探究脂联素受体激动剂AdipoRon治疗四氯化碳(CCl_(4))诱导的小鼠肝纤维化模型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40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低剂量AdipoRon组、高剂量AdipoRon组,每组10只。腹腔注射CCl_(4)溶液诱导小鼠肝纤维化。低/高剂量AdipoRon组在模型组的基础上,分别给予100 mg/kg、200 mg/kg AdipoRon灌胃。生化法检测血清谷草转氨酶(AST)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活性。HE染色、Masson染色及天狼猩红染色观察小鼠肝组织病理学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肝组织胶原蛋白I(Collagen I)、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及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蛋白的表达水平。油红O染色观察小鼠肝脏脂滴沉积情况。免疫荧光检测肝内巨噬细胞标志物CD68+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标记的M1型巨噬细胞所占百分比(%)。RT-qPCR检测小鼠肝组织中脂质合成相关基因脂肪酸合成酶(Fasn)、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Scd1)、白细胞分化抗原36(Cd36)、脂质分解基因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和肉碱棕榈酰转移酶1α(Cpt1α)的表达,以及M1型巨噬细胞相关基因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M2型巨噬细胞相关基因精氨酸酶1(Arg1)、巨噬细胞选择性活化标志物(Ym-1)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低、高剂量AdipoRon组小鼠血清中ALT、AST活力显著降低(P<0.05);肝组织结构受损、肝细胞变性及炎症细胞浸润情况均得到改善,胶原纤维沉积也明显减少;肝组织中Collagen I、α-SMA和TIMP-1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下调(P<0.05),MMP-1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上调(P<0.05);肝内脂滴沉积明显减少;Fasn、Scd1、Cd36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下调(P<0.05),Pparα和Cpt1α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上调(P<0.05),CD68+iNOS+标记的M1型巨噬细胞比例显著减少(P<0.05),IL-6和TNF-α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下调(P<0.05),Arg1和Ym-1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上调(P<0.05)。此外,高剂量AdipoRon组对各指标的改善效果要优于低剂量AdipoRon组(P<0.05)。结论AdipoRon具有改善CCl_(4)-诱导的肝纤维化小鼠的脂质代谢紊乱,抑制肝内巨噬细胞向M1型极化,从而改善肝纤维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脂联素受体激动剂AdipoRon 肝脏功能 脂质代谢 巨噬细胞极化 CCl_(4)-诱导的肝纤维化小鼠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