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心木抗炎活性部位筛选及其化学成分分析
1
作者 袁洁 张思程 +1 位作者 郑欣 姚军 《化学与生物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40-50,共11页
以脂多糖(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为炎症模型,采用Griess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一氧化氮(NO)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中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评价了分心木不同极性部位的体外抗炎活性;进... 以脂多糖(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为炎症模型,采用Griess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一氧化氮(NO)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中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评价了分心木不同极性部位的体外抗炎活性;进一步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线性离子阱-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UPLC-LTQ-Orbi-trapHRMS)技术对分心木抗炎活性最高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与模型组比较,除水部位外,其他部位在一定剂量下均能显著降低细胞上清液中NO、IL-6、TNF-α的水平(P<0.05或P<0.01),水部位在一定剂量下能够显著降低IL-6的水平(P<0.05);总体来看,乙酸乙酯部位的抗炎活性最高,从中共鉴定出44个化学成分,包括13个黄酮类化合物、11个脂肪酸类化合物、10个酚酸类化合物、5个鞣质类化合物、2个醌类化合物、2个萜类化合物和1个香豆素类化合物,为深入研究分心木抗炎作用的药效物质基础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心木 抗炎活性 UPLC-LTQ-Orbitrap HRMS技术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酸适配体的序列优化策略及其在食品危害物检测中的应用
2
作者 袁洁 姚军 +1 位作者 张思程 秦亚迪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09-217,共9页
食源性疾病已成为食品安全领域突出问题,快速、准确地对食品危害物进行检测是控制食源性疾病的关键环节。核酸适配体作为一种新型的生物识别分子,以其为识别元件构建快速、灵敏的生物传感器用于检测食品危害物已成为研究热点。然而,经... 食源性疾病已成为食品安全领域突出问题,快速、准确地对食品危害物进行检测是控制食源性疾病的关键环节。核酸适配体作为一种新型的生物识别分子,以其为识别元件构建快速、灵敏的生物传感器用于检测食品危害物已成为研究热点。然而,经指数富集配体系统进化技术筛选出的适配体与目标分子结合的亲和力和选择性还有待提升,不能很好地满足分析检测的需求。文章分析了影响适配体性能的内在因素,重点综述了核酸适配体的优化策略,介绍了核酸适配体在食品危害物检测中的具体应用,并展望了核酸适配体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酸适配体 优化策略 食品危害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