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RP75和VDAC1在海洛因致心律失常中的作用
1
作者 管雅玲 苏丽萍 +4 位作者 刘丽 季敏 庄梦婕 朱森森 蒲红伟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720-726,共7页
目的探讨葡萄糖调节蛋白75(GRP75)和电压依赖性阴离子通道1(VDAC1)在海洛因致心律失常中的作用。方法基于本课题组前期获得的海洛因干预原代心肌细胞转录组数据和基因表达数据库(GEO)下载的GSE31821数据集,利用R语言筛选出共同的差异表... 目的探讨葡萄糖调节蛋白75(GRP75)和电压依赖性阴离子通道1(VDAC1)在海洛因致心律失常中的作用。方法基于本课题组前期获得的海洛因干预原代心肌细胞转录组数据和基因表达数据库(GEO)下载的GSE31821数据集,利用R语言筛选出共同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对DEGs进行富集分析。利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使用Cytoscape软件筛选关键基因。利用HDOCK软件对关键基因进行分子对接预测,进行体内实验验证。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模型+7 d组、模型+14 d组、模型+21 d组,每组12只。构建海洛因成瘾大鼠模型,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实时定量PCR检测心肌组织中差异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筛选出51个DEGs,主要富集在横纹肌细胞发育、肌节、肌动蛋白结合过程等功能以及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钙信号通路、凋亡等方面。结合PPI和Cytoscape的结果,筛选出GRP75、VDAC1这2个关键基因。分子对接结果显示,GRP75与VDAC1存在相互作用关系,相互作用力强,能够形成稳定结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GRP75、VDAC1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且随着海洛因干预时间的延长,GRP75、VDAC1的表达呈时间依赖性方式显著升高(P<0.05)。结论GRP75和VDAC1可能参与海洛因致心律失常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洛因 心律失常 葡萄糖调节蛋白75 电压依赖性阴离子通道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E1的泛癌图谱及其在宫颈癌中的潜在作用机制
2
作者 韦洪建 王鑫 +3 位作者 刘芯言 林冰洁 王齐心 史永华 《海南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849-862,共14页
目的:探讨TIE1在人体肿瘤组织中的表达谱及其潜在的临床意义。方法:利用TIMER2、GEPIA2、cBioPortal、UALCAN和STRING等在线网站和数据库,分析不同类型癌症中TIE1的表达与预后、遗传改变、肿瘤免疫及甲基化状态之间的关系。在本研究中,... 目的:探讨TIE1在人体肿瘤组织中的表达谱及其潜在的临床意义。方法:利用TIMER2、GEPIA2、cBioPortal、UALCAN和STRING等在线网站和数据库,分析不同类型癌症中TIE1的表达与预后、遗传改变、肿瘤免疫及甲基化状态之间的关系。在本研究中,使用宫颈癌患者的数据集分析了TIE1表达,并通过富集分析研究了TIE1的分子机制。通过划痕及Transwell侵袭实验进行体外研究,以确定TIE1在宫颈癌细胞中的生物学功能。结果:泛癌分析显示,TIE1在某些肿瘤中表达上调,其表达与癌症患者的预后显著相关。经数据库分析发现TIE1在皮肤黑色素瘤患者中的基因改变频率最高。此外,TIE1的表达与某些肿瘤中的免疫细胞浸润密切相关。在某些类型的肿瘤中,TIE1启动子的甲基化水平显示出显著差异。通过KEGG富集分析发现与TIE1相关的基因在Ras、PI3K-Akt、RAP1和MAPK信号通路中有较高的富集程度。在宫颈癌数据集GO富集分析也表明,这些基因在与外部包裹结构组织、含胶原蛋白的细胞外基质以及与糖胺聚糖结合相关的通路中富集。此外,体外实验的结果进一步证实了TIE1在促进宫颈癌细胞迁移和侵袭方面的作用。结论:TIE1的表达水平与临床预后、基因突变以及肿瘤细胞周围的免疫浸润状态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性。本研究为深入理解TIE1在肿瘤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提供了关键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E1 生存分析 免疫浸润分析 甲基化分析 富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KC-βⅡ、NF-κBp50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7
3
作者 孟伟 石雨薇 +3 位作者 顾霞 王富强 叶子茵 谢心苗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6-59,共4页
目的研究蛋白激酶C-βⅡ(Protein kinase C-βⅡ,PKC-βⅡ)、核因子κBp50(Nuclear factor of kappa Bp50,NF-κBp50)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中的表达情况与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8例D... 目的研究蛋白激酶C-βⅡ(Protein kinase C-βⅡ,PKC-βⅡ)、核因子κBp50(Nuclear factor of kappa Bp50,NF-κBp50)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中的表达情况与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8例DLBCL,7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中PKC-βⅡ、NF-κBp50的表达。结果 PKC-βⅡ、NF-κBp50在68例DLBCL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7.94%(53/68)和70.59%(48/68)。PKC-βⅡ在DLBCL亚型中表达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NF-κBp50在DL-BCL亚型中表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KC-βⅡ、NF-κBp50在DLBCL中non-GCB(非生发中心型)中表达高于GCB(生发中心型)。它们在性别、民族、年龄、部位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KC-βⅡ与NF-κBp50在DLBCL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s=0.429,P<0.001)。结论 PKC-βⅡ和NF-κBp50在DLBCL不同亚型之间表达的差异,可能有助于DLBCL亚型的诊断和预后的判断。PKC-βⅡ对NF-κBp50表达有正向调节作用,在DLBCL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PKC-βⅡ NF-ΚBP50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MT蛋白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英文) 被引量:1
4
作者 夏米西努尔·伊力克 古力娜尔·库尔班 +2 位作者 杨曦 武爽 阿布力孜·阿布杜拉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219-1224,共6页
目的:探讨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O6-methylguanine-DNA methyltransferase,MG-MT)在甲状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1例甲状腺癌、21例甲状腺良性腺瘤、15例桥本氏甲状腺炎、8例结节性甲状腺肿... 目的:探讨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O6-methylguanine-DNA methyltransferase,MG-MT)在甲状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1例甲状腺癌、21例甲状腺良性腺瘤、15例桥本氏甲状腺炎、8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和12例癌旁正常组织中MGMT蛋白的表达,并结合临床病理因素进行分析。结果:MGMT在甲状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GMT表达从正常组织(16.67%,10/12)、结节性甲状腺肿(25.00%,2/8)、桥本氏甲状腺炎(60.00%,9/15)、甲状腺腺瘤(52.38%,11/21)到甲状腺癌(60.66%,38/61)中表达水平基本呈上升趋势。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与甲状腺滤泡癌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达水平随甲状腺癌恶性程度的增加而降低,分别为乳头状癌(72.22%,26/36)、滤泡癌(50.00%,8/16)。MGMT在性别、年龄及民族组中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GMT高表达现象可能与甲状腺癌恶性程度有关,可成为候选的临床分子诊断指标。甲状腺癌组织的MGMT蛋白在性别、年龄和民族组表达均无差异,有望成为通用的临床检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 表达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子宫颈鳞癌中KGF、p16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5
作者 张亚静 拉莱.苏祖克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27-728,共2页
关键词 子宫颈肿瘤 子宫颈上皮内瘤变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吾尔族妇女子宫颈病变中CTGF、IL-1β、Agr和Adi-poR1表达与HPV16感染的相关性 被引量:5
6
作者 海力曼·衣拉洪 贾索尔·肖克热提 +2 位作者 阿力木·伊力亚斯 阿力甫江·海力力 海米提·阿布都力木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863-867,共5页
目的探讨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蛋白聚糖聚合物(aggrecan,Agr)和脂联素受体1(adiponectin receptor 1,AdipoR1)在维吾尔族妇女子宫颈病变中的表达与HPV16... 目的探讨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蛋白聚糖聚合物(aggrecan,Agr)和脂联素受体1(adiponectin receptor 1,AdipoR1)在维吾尔族妇女子宫颈病变中的表达与HPV16感染、子宫颈癌分化程度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CTGF、IL-1β、Agr和AdipoR1在喀什维吾尔族17例子宫颈炎和46例子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采用PCR技术检测相应标本中HPV16的感染。利用图像分析软件IPP 6.0半定量检测子宫颈病变中CTGF、IL-1β、Agr和AdipoR1的累积光密度(IOD SUM)值。结果 PCR检测结果显示子宫颈癌中HPV16阳性者22例,阴性者24例;子宫颈炎中HPV16阳性者5例,阴性者12例。CTGF在子宫颈癌组中的表达低于子宫颈炎组(P<0.01)。IL-1β、Agr在子宫颈癌组的表达高于子宫颈炎组(P<0.01)。CTGF在HPV16阳性子宫颈癌组的表达高于HPV16阴性组(P<0.05)。AdipoR1在HPV16阳性子宫颈炎组的表达高于HPV16阴性组(P<0.05)。CTGF、IL-1β、Agr和AdipoR1在子宫颈癌中的表达与分化程度无相关性(P>0.05)。结论与子宫颈炎组织相比,子宫颈癌中CTGF表达量下降,IL-1β和Agr表达量上升,在子宫颈癌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的作用,其检测结果对维吾尔族妇女子宫颈癌诊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肿瘤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白细胞介素-1β 蛋白聚糖聚合物 脂联素受体1 HPV16 分化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性ARDS大鼠小肠Gq/11蛋白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1
7
作者 克拉拉·阿巴斯 刘春喜 +4 位作者 张丽 刘红英 陈蓉 王伟峰 李秀娟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651-1652,共2页
目的:观察Gq/11蛋白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大鼠肠损伤中的变化. 方法:采用尾静脉注射油酸法复制大鼠ARDS模型,根据观测时限再将油酸组分为30 min,60min,901min,120 min 4个组,免疫印迹法检测... 目的:观察Gq/11蛋白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大鼠肠损伤中的变化. 方法:采用尾静脉注射油酸法复制大鼠ARDS模型,根据观测时限再将油酸组分为30 min,60min,901min,120 min 4个组,免疫印迹法检测小肠粘膜中Gq/11蛋白含量,测定血浆、小肠组织匀浆ACE、LDH活性和MDA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Q/11蛋白 实验性ARDS 小肠粘膜 动态变化 大鼠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SYNDROME 静脉注射油酸 免疫印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225单用及与DDP联用对子宫颈癌裸鼠移植瘤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阿地力江.伊明 姚明 +2 位作者 葛海良 张惠珍 拉莱.苏祖克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79-584,共6页
目的探讨C225单用及与顺铂(DDP)联用对于人子宫颈癌HeLa细胞裸鼠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将40只子宫颈癌HeLa细胞株裸鼠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实验对照组、C225组、DDP组和C225+DDP组,每组10只。各组裸鼠分别经腹腔注射生理盐水、... 目的探讨C225单用及与顺铂(DDP)联用对于人子宫颈癌HeLa细胞裸鼠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将40只子宫颈癌HeLa细胞株裸鼠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实验对照组、C225组、DDP组和C225+DDP组,每组10只。各组裸鼠分别经腹腔注射生理盐水、C225(1mg/只·次)、DDP(5mg/kg·次)、和C225+DDP(C2251mg/只·次,DDP5mg/kg·次)每周2次,共4周。治疗期间定期测量肿瘤大小,观察裸鼠全身状况,实验结束时,将移植瘤完整取出,称取瘤重,计算抑瘤率,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各组肿瘤组织中PCNA、VEGF的表达。结果C225组、DDP组、C225+DDP组肿瘤的平均体积均显著小于实验对照组(P=0.008,P=0.001,P=0.000);C225+DDP组的肿瘤体积亦显著小于DDP组与C225组(P=0.025,P=0.014);各组平均瘤重分别为2.67±0.18g、1.84±0.37g、1.57±0.18g、1.2±0.09g,C225组、DDP组、C225+DDP组与实验对照组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5,P=0.001,P=0.000),抑瘤率分别为31.09%、41.2%、55.06%。免疫组化结果显示,PCNA阳性表达率在C225组、DDP组与C225+DDP组较实验对照组显著降低(P=0.033,P=0.011,P=0.003);VEGF的表达率经C225与DDP单用及联合治疗后较实验对照组显著降低(P=0.033,P=0.033,P=0.003)。结论C225与DDP均可抑制人子宫颈癌HeLa细胞株裸鼠移植瘤生长,两药联合应用的抑瘤效果优于两药单用;C225单用及与DDP联用后可显著抑制PCNA与VEGF的表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225 PCNA VEGF 子宫颈癌 裸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喀什维吾尔族宫颈癌患者HPV16型感染及其人类白细胞抗原-DQB1基因多态性的关系 被引量:17
9
作者 祖菲娅.艾力 再努尔.阿布都热衣木 +1 位作者 拉莱.苏祖克 武爽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74-277,281,共5页
目的探讨HPV16型病毒感染与宿主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QB1基因多态性和喀什维吾尔族宫颈癌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及聚合酶联反应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sequence—specific oligonncle... 目的探讨HPV16型病毒感染与宿主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QB1基因多态性和喀什维吾尔族宫颈癌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及聚合酶联反应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sequence—specific oligonncleotide,PCR—SSO)法检测111例喀什维吾尔族宫颈癌患者、100例正常妇女宫颈组织HPV感染及型别分布和HLA—DQB1的等位基因。结果(1)111例宫颈癌患者中,HPV总感染率81.9%(91/111),其中HPV16型感染占的比例最高,为91.2%(83/91),100例正常宫颈组织中HPV阳性者为9例,阳性率为9.00%(9/100),其中HPV16阳性2例,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2)HLA.DQB1%03在宫颈癌组中出现的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P=0,OR=0.607,95%CI=1.042~2.478)。HLA-DQB1*06在宫颈癌组中出现的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112、P=0,0R=2,95%CI=1.204—3.549)。宫颈癌中HLA—DQB1*06阳性者HPV16的感染率明显高于阴性者(X^2=4.907,P=0.027,OR=2,95%CI=1.092—6.8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携带HLA—DQB1*06等位基因的维吾尔族妇女更容易被HPV16感染。HLA-DQB1的其他等位基因在宫颈癌组及对照组中出现的频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HLA-DQB1*03可能为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癌的保护基因,而HLA—DQB1*06可能与维吾尔族妇女对宫颈癌的遗传易感性有关,是维吾尔族妇女对宫颈癌的易感基因,HLA—DQB1*06基因型可能增加了HPV16阳性妇女患宫颈癌的危险性,可能是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癌患病率高的原因之一。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癌易感基因及保护基因的检测可能在高危人群的检测及群体遗传干预工作中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人乳头瘤病毒16 喀什维吾尔族妇女 HLA—DQ抗原 多态性 单核苷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HC-Ⅰ类分子抗原呈递相关蛋白与肝纤维化的相关性
10
作者 海力曼·衣拉洪 贾索尔·肖克热提 +2 位作者 阿力木·伊力亚斯 阿力甫江·海力力 海米提·阿布都力木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55-557,共3页
目的探讨正常肝组织与肝纤维化中ERP57、GRP78、GRP94、TAP2、β2-MG、HSP90蛋白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0例肝纤维化S1、10例肝硬化和12例肝血管瘤石蜡包埋肝组织中ERP57、GRP78、GRP94、TAP2、β2-MG、HSP90蛋白的... 目的探讨正常肝组织与肝纤维化中ERP57、GRP78、GRP94、TAP2、β2-MG、HSP90蛋白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0例肝纤维化S1、10例肝硬化和12例肝血管瘤石蜡包埋肝组织中ERP57、GRP78、GRP94、TAP2、β2-MG、HSP90蛋白的表达。结果 ERP57在肝硬化组中的表达高于血管瘤组,低于肝纤维化组(P<0.05);TAP2在肝纤维化组与肝硬化组的表达均低于血管瘤组(P<0.05),β2-MG在肝硬化组的表达低于血管瘤组(P<0.05),且TAP2、β2-MG在肝纤维化组的表达均高于肝硬化组(P<0.05)。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β2-MG与HSP90表达在对照组肝血管瘤组织中呈负相关(r=-0.704,P=0.011)。结论肝脏发生纤维化损伤时ERP57表达增强,TAP2、β2-MG表达显著降低,并且随着肝纤维化程度的加重ERP57、TAP2、β2-MG表达降低,提示ERP57、TAP2、β2-MG通过影响MHC-Ⅰ类分子抗原处理及提呈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肝纤维化 ERP57 TAP2 Β2-M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酶体抑制剂Marizomib联合顺铂对人子宫颈癌细胞的细胞毒性及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孜睿卓 林冰洁 +2 位作者 王齐心 袁芳 史永华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18,共7页
目的探讨蛋白酶体抑制剂Marizomib(Mzb)联合顺铂对人子宫颈癌细胞的抗肿瘤效应及其机制。方法应用人子宫颈癌细胞系SiHa、C33A和子宫颈上皮永生化细胞H8,通过CCK-8、克隆形成实验、Western blot法和流式细胞术,分析Mzb联合顺铂对子宫颈... 目的探讨蛋白酶体抑制剂Marizomib(Mzb)联合顺铂对人子宫颈癌细胞的抗肿瘤效应及其机制。方法应用人子宫颈癌细胞系SiHa、C33A和子宫颈上皮永生化细胞H8,通过CCK-8、克隆形成实验、Western blot法和流式细胞术,分析Mzb联合顺铂对子宫颈癌细胞的细胞毒性和凋亡的影响。结果CCK-8结果显示,Mzb浓度在0、0.001~0.5μmol/L时,H8细胞的增殖活性分别为100%、101.92%~28.73%,SiHa细胞的增殖活性分别为100%、100.48%~3.54%,C33A细胞增殖活性分别为100%、83.7%~17.08%。顺铂(0、0.3~40μmol/L)与Mzb(0.01μmol/L)联用后,SiHa细胞增殖活性分别为98.41%、88.06%~55.04%,C33A细胞增殖活性分别为65.58%、61.04%~44.49%。克隆形成实验结果显示,Mzb浓度分别为0、0.01、0.025μmol/L时,SiHa细胞克隆数分别为535、391、318,C33A细胞克隆数分别为472、293、172。与子宫颈上皮永生化细胞H8相比,Mzb显著抑制子宫颈癌细胞增殖并呈剂量依赖性(P<0.05),与顺铂联用后效果更显著(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Mzb促进SiHa和C33A细胞内多聚ADP-核糖聚合酶(poly ADP-ribose polymerase,PARP)和Caspase 3裂解(P<0.05),与顺铂联用后效果更显著。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顺铂组SiHa和C33A细胞凋亡率分别为5.8%、21.5%;Mzb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6.8%、28%,两药联合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8.8%、33.7%。说明Mzb促进子宫颈癌细胞凋亡,与顺铂联用后凋亡更显著(P<0.05)。结论Mzb对体外子宫颈癌细胞有较强的抗肿瘤效应,能够敏感化子宫颈癌细胞对顺铂的治疗。在治疗子宫颈癌的临床试验中,顺铂联合Mzb可能是可行且有效的治疗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肿瘤 Marizomib 顺铂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