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爱维心口服液调控线粒体融合与分裂减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1
作者 辛会田 包雅丽 +6 位作者 高晓峰 李慧慧 李婉悦 迪娜·安瓦尔 努尔艾拉古丽·纳斯尔 古丽妮尕尔·安外尔 孙湛 《中国药理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2177-2185,共9页
目的 探究爱维心口服液(aiweixin oral liquid,AWX)通过调控线粒体融合与分裂减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72只健康雄性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6组,每组12只:假手术组、模型组、AWX低剂量(1 mL·kg^(-... 目的 探究爱维心口服液(aiweixin oral liquid,AWX)通过调控线粒体融合与分裂减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72只健康雄性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6组,每组12只:假手术组、模型组、AWX低剂量(1 mL·kg^(-1))组、AWX中剂量(2 mL·kg^(-1))组、AWX高剂量(4 mL·kg^(-1))组,以及阳性对照药曲美他嗪(10 mg·kg^(-1))组。采用大鼠心脏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术,心肌持续缺血30 min后再灌注90 min,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模型。采用结扎大鼠心脏冠状动脉左前降支方法(缺血30 min、再灌注90 min)制备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模型,假手术组只穿线,不进行结扎,给药组大鼠于造模前10日开始预灌胃给予AWX。记录再灌注前后各组大鼠Ⅱ导联心电图,分别观察各组大鼠心电图变化;TTC染色法检测各组大鼠心肌梗死面积;HE染色观察大鼠心肌组织病理变化;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腺嘌呤核苷三磷酸(ATP)、肌钙蛋白I(cTnI)含量;生化测定试剂盒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和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含量;Western blot检测线粒体动力蛋白相关蛋白1 (dynamin-relatedprotein 1,DRP1)、线粒体分裂因子1 (mitochondrial fission factor,MFF)、线粒体裂变蛋白1 (mitochondrial fission protein 1,FIS1)、线粒体融合蛋白1 (mitofusion-1,MFN1)、线粒体融合蛋白2 (mitofusion-2,MFN2)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心肌组织病理损伤加剧,心肌梗死面积百分比升高,血清SOD活性、ATP水平降低,MDA含量以及cTnI、LDH活性明显升高,线粒体分裂因子DRP1、MFF、FIS1蛋白表达升高,融合相关因子MFN1、MFN2蛋白表达降低;与模型组比较,AWX可明显减轻大鼠心肌损伤程度,减少心肌梗死面积百分比,升高血清SOD活性、ATP水平,降低MDA含量,以及cTnI、LDH活性,下调线粒体分裂因子DRP1、MFF、FIS1蛋白表达,上调融合相关因子MFN1、MFN2的蛋白表达水平。结论 AWX通过调控线粒体异常融合与分裂,减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维心口服液 线粒体融合 线粒体分裂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究黄诺玛苷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降脂作用 被引量:5
2
作者 魏晓丽 郭艳丽 +4 位作者 张永威 冉峥 兰怡 王丽凤 毛新民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83-394,共12页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探索黄诺玛苷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作用靶点和信号通路,研究黄诺玛苷治疗NAFLD的作用机理。方法(1)在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中检索黄诺玛苷活性靶点,DisGeNET数据...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探索黄诺玛苷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作用靶点和信号通路,研究黄诺玛苷治疗NAFLD的作用机理。方法(1)在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中检索黄诺玛苷活性靶点,DisGeNET数据库中搜索疾病靶点,通过化合物靶点与疾病靶点作Venn分析得到黄诺玛苷调节NAFLD脂代谢的预测靶点。借助Biso Genet软件构建蛋白-蛋白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图,利用Metascape数据库对核心靶点进行GO功能富集与KEGG通路富集分析,用Cytoscape软件绘制"靶点-通路"网络图。(2)采用db/db小鼠模型进行体内实验验证,30只雄性db/db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db/m组(正常)、db/db模型组、db/db+黄诺玛苷组(50 mg/kg)。给药12周后处死,取小鼠肝脏,检测肝脏TG、GSH、GSSG含量,HE和油红O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学变化,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小鼠肝脏脂代谢的关键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3)HepG2细胞在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s,FFAs,油酸∶棕榈酸=2∶1)干预成模后,分为正常组、FFAs处理组(500μmol/L)、FFAs+黄诺玛苷低中高浓度组(25、50、100μmol/L),作用24 h。油红O染色检测HepG2细胞内TG的含量。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HepG2细胞脂代谢的关键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1)通过Venn分析,得到黄诺玛苷对接NAFLD的29个核心靶点,主要包括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γ)、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4(MAPK14)等。GO功能富集了6个分子功能、20个生物过程、5个细胞组分。KEGG富集的关键信号通路有40条,主要包括AMPK脂代谢通路、胰岛素抵抗(IR)通路、细胞凋亡通路等。(2)动物实验结果表明,黄诺玛苷能降低db/db模型组TG水平(P<0.05),提高GSH/GSSG比例(P<0.05)。HE和油红O染色显示黄诺玛苷可逆转肝细胞的肿大,减少肝细胞内的脂滴浸润。qRT-PCR结果表明黄诺玛苷可以降低脂质合成基因ACC1、SCD1、FASN mRNA的表达(P<0.05),增强β-氧化基因ACOX-1、CPT1αmRNA的表达(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db/db模型组相比,db/db+黄诺玛苷组SREBP、FASN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PPARγ、PPARα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5)。(3)体外细胞实验表明,黄诺玛苷可以降低HepG2细胞的TG含量(P<0.05),降低脂质合成基因SREBP、SCD1、ACC1的表达,提高CPT1α、ACOX-1 mRNA水平(P<0.05)。在蛋白水平,黄诺玛苷可以显著降低SREBP、FASN的表达(P<0.05)。结论黄诺玛苷可能通过调节PPARγ/SREBP/FASN信号通路改善氧化应激,增强脂肪酸β-氧化并减少脂质合成,对NAFLD发挥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诺玛苷 网络药理学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 PPARγ/SREBP/FASN信号通路 降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丝桃素通过调控AMPK/Nrf2/HO-1信号通路减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被引量:4
3
作者 李慧慧 古丽妮尕尔·安外尔 +6 位作者 高晓峰 王刚 包雅丽 张甜 迪娜·艾尼瓦尔 凌灿 孙湛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882-1890,共9页
目的:探讨金丝桃素(hypericin,Hyp)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yocardi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MIRI)大鼠心脏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30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sham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组(MIRI组)、金丝桃... 目的:探讨金丝桃素(hypericin,Hyp)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yocardi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MIRI)大鼠心脏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30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sham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组(MIRI组)、金丝桃素低剂量给药组(MIRI+L-Hyp组)、金丝桃素高剂量给药组(MIRI+H-Hyp组)以及阳性对照药物曲美他嗪(trimetazidine,TMZ)给药组(MIRI+TMZ组),每组6只。除假手术组,其余4组大鼠均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后再通法建立MIRI模型,通过监测心电图判断造模是否成功;利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大鼠心功能;TTC染色检测大鼠心肌梗死面积;HE染色观察大鼠心肌形态学特征;应用生化试剂盒分别测定大鼠血清中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的活性以及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的含量;应用ELISA试剂盒分别检测大鼠血清中心肌肌钙蛋白(cardiac troponin I,cTnI)和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含量;Western blot测定大鼠心肌组织中腺苷酸激活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p-AMPK、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2-related factor 2,Nrf2)以及血红素加氧酶1(heme oxygenase-1,HO-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sham组相比,MIRI组大鼠心肌组织病理损伤加剧,心肌梗死面积增大,超声心动图显示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和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eft ventricular fractional shortening,LVFS)降低,LDH活性、cTnI、MDA以及ROS含量均升高,SOD活性、p-AMPK、Nrf2、HO-1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与MIRI组相比,金丝桃素低、高剂量给药组及阳性对照药物曲美他嗪组大鼠心肌组织病理损伤减轻及心肌组织梗死面积减少,LVEF及LVFS升高,血清中LDH活性、cTnI、MDA以及ROS含量降低,而SOD活性、p-AMPK、Nrf2、HO-1蛋白表达均升高(P<0.05)。结论:金丝桃素可减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可能通过调节AMPK/Nrf2/HO-1信号通路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丝桃素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氧化应激 AMPK/Nrf2/HO-1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木耳提取物对脓毒血症大鼠肝功能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7
4
作者 孙湛 马小娟 +2 位作者 姚雪萍 于文燕 马琪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072-2075,共4页
目的:探讨黑木耳提取物对脓毒血症大鼠肝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40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抽取10只为假手术组,其余大鼠使用盲肠结扎穿孔(CLP)法制备脓毒血症动物模型,分为CLP组、黑木耳粗提物组及黑木耳多糖组,术前3 d分别... 目的:探讨黑木耳提取物对脓毒血症大鼠肝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40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抽取10只为假手术组,其余大鼠使用盲肠结扎穿孔(CLP)法制备脓毒血症动物模型,分为CLP组、黑木耳粗提物组及黑木耳多糖组,术前3 d分别给予预防性灌胃,造模12 h后,下腔静脉采血检测肝功能指标(ALT和AST)、内毒素(E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IL-6,取肝标本做病理分析,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肝组织NF-κB的表达。结果:应用黑木耳粗提物及黑木耳多糖干预后,大鼠血清中ALT、AST、ET、TNF-α、IL-1β和IL-6水平均显著低于CLP组(P<0.05);肝组织病理改变减轻。CLP组肝细胞NF-κB强阳性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黑木耳粗提物组和黑木耳多糖组肝细胞NF-κB弱阳性表达。结论:黑木耳粗提物及黑木耳多糖在有效降低脓毒血症大鼠血清ET的基础上,同时降低TNF-α、IL-1β和IL-6含量,抑制脓毒血症大鼠肝组织细胞NF-κB的表达,对脓毒血症大鼠肝脏功能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木耳提取物 脓毒血症 肝功能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100A9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 被引量:4
5
作者 李秀娟 聂永梅 +5 位作者 张志强 张桂英 李茂玉 宋娜 苏丽萍 倪自翔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6期1188-1191,共4页
目的:探讨胃癌(GC)中S100A9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蛋白质组织学定量鉴定GC和癌旁胃黏膜(GM)组织的差异表达蛋白质;Western-blot验证蛋白S100A9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检测S100A9蛋白在GC、GM和原发性胃癌转移的淋巴结(LN)的表达;分析... 目的:探讨胃癌(GC)中S100A9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蛋白质组织学定量鉴定GC和癌旁胃黏膜(GM)组织的差异表达蛋白质;Western-blot验证蛋白S100A9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检测S100A9蛋白在GC、GM和原发性胃癌转移的淋巴结(LN)的表达;分析S100A9表达与GC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蛋白质组织学筛选的78个差异蛋白中,S100A9表达在GC中较正常GM中明显上调(1∶0.09),Western-blot验证S100A9蛋白在GC表达上调(P<0.01);免疫组织化学显示:70例正常GM中S100A9阳性表达23例(32.86%);118例GC中S100A9阳性表达72例(61.02%);35例LN中S100A9阳性表达29例(82.86%),与正常GM相比,GC和LN中S100A9的表达明显升高(P<0.01);S100A9在LN的GC中上调(P<0.05);S100A9表达与GC的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和TNM分期相关(P<0.01或P<0.05),而与患者的年龄和性别无关(P>0.05)。结论:S100A9高表达与GC发生发展、侵袭转移有关,可能是GC的一个促癌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S100A9蛋白 蛋白质组织学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542-5p对1-磷酸鞘氨醇诱导的IEC-6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2
6
作者 蒋萍 穆攀伟 +4 位作者 李静 蒙克嘎勒 聂永梅 谷晓艳 吴桂霞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184-1190,共7页
目的:观察miR-542-5p对1-磷酸鞘氨醇(S1P)诱导的大鼠小肠隐窝上皮IEC-6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建立稳定表达鞘氨醇激酶1(SphK1)的IEC-6细胞系(SphK1-IEC-C1和SphK1-IEC-C2),Western blot检测SphK1蛋白表达,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测定SphK1... 目的:观察miR-542-5p对1-磷酸鞘氨醇(S1P)诱导的大鼠小肠隐窝上皮IEC-6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建立稳定表达鞘氨醇激酶1(SphK1)的IEC-6细胞系(SphK1-IEC-C1和SphK1-IEC-C2),Western blot检测SphK1蛋白表达,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测定SphK1酶活性和S1P分泌,细胞计数绘制生长曲线观察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iR-542-5p表达。结果:与对照细胞相比,细胞系SphK1-IECC1和SphK1-IEC-C2中SphK1蛋白表达显著升高,SphK1酶活性升高,细胞内外S1P浓度升高,细胞生长速度加快,细胞周期中S期细胞所占比例升高,miR-542-5p的表达量降低;在IEC-6细胞的培养液中加入S1P(0.5~10μmol/L),能显著抑制miR-542-5p表达;采用siRNA干扰降低IEC-6细胞的SphK1,可明显升高miR-542-5p表达。升高SphK1-IEC-C1和SphK1-IEC-C2细胞中miR-542-5p水平,则可降低S期细胞比例,抑制细胞增殖。结论:S1P通过降低IEC-6细胞中miR-542-5p水平,引起细胞周期由G1期向S期转换,促进IEC-6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542-5p 1-磷酸鞘氨醇 鞘氨醇激酶1 IEC-6细胞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病毒介导的CCN1基因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长和迁移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孙湛 巩雪俐 +2 位作者 冉新建 马琪 龙梅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493-1496,共4页
目的:探讨外源性CCN1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生长和迁移的作用。方法:构建带有绿色荧光蛋白的大鼠CCN1慢病毒载体(Lenti-GFP-CCN1)并感染大鼠BMSCs,筛选最适感染复数(MOI);实验分为空白组、感染Lenti-GFP组和感染Lenti-GFP-CCN1... 目的:探讨外源性CCN1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生长和迁移的作用。方法:构建带有绿色荧光蛋白的大鼠CCN1慢病毒载体(Lenti-GFP-CCN1)并感染大鼠BMSCs,筛选最适感染复数(MOI);实验分为空白组、感染Lenti-GFP组和感染Lenti-GFP-CCN1组,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BMSCs感染后荧光表达情况;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划痕愈合实验检测细胞迁移作用。结果:与空白组和阴性对照组相比,Lenti-GFP-CCN1感染大鼠BMSCs后,细胞的存活率未见明显差异;感染组细胞划痕愈合实验的愈合宽度/原宽度值与空白组及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外源性CCN1对正常大鼠BMSCs存活率无影响,可促进BMSCs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N1蛋白质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慢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ock2和Wnt11在食管癌细胞系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4
8
作者 宁超 马遇庆 杜靖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13,共4页
目的早期食管癌临床症状常不明显,肿瘤标志物的深入研究对食管癌早期诊断极为重要。文中通过研究体外特定细胞株[Eca-109及人食管正常上皮细胞(HEEC)]中Rock2和Wnt11蛋白表达量,分析各蛋白的表达与食管癌的关系。方法培养Eca-109和HEEC... 目的早期食管癌临床症状常不明显,肿瘤标志物的深入研究对食管癌早期诊断极为重要。文中通过研究体外特定细胞株[Eca-109及人食管正常上皮细胞(HEEC)]中Rock2和Wnt11蛋白表达量,分析各蛋白的表达与食管癌的关系。方法培养Eca-109和HEEC细胞株,RT-q 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Rock2和Wnt11在细胞株中的表达水平。结果RT-q PCR检测结果显示,与HEEC相比,Eca-109中Rock2 mRNA、Wnt11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1.000±0.000)vs(4.955±0.539),(1.000±0.000)vs(2.925±0.230),P<0.01]。Western blot检测显示Rock2和Wnt11蛋白在Eca-109中的表达较HEEC均升高[(955.000±21.628)vs(778.844±102.193),(2 175.316±145.623)vs(1 312.233±50.734),P<0.05]。结论 Rock2和Wnt11表达增高可能是食管鳞状细胞癌转移的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细胞 ROCK2 Wnt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D干预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RAAS系统活性、心血管重构的影响 被引量:8
9
作者 黎慧 凌灿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7期872-874,878,共4页
目的:研究维生素D干预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RAAS系统活性、心血管重构的影响。方法:选择健康SD大鼠作为对照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并随机分为高血压组和VitD组,对照组和高血压组给予丙二醇腹腔注射,VitD给予维生素D溶解于丙二醇腹腔注射。... 目的:研究维生素D干预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RAAS系统活性、心血管重构的影响。方法:选择健康SD大鼠作为对照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并随机分为高血压组和VitD组,对照组和高血压组给予丙二醇腹腔注射,VitD给予维生素D溶解于丙二醇腹腔注射。干预后6、12、18周时,处死大鼠后收集血清并测定RAAS系统分子的含量,收集心肌组织并测定心血管重构相关分子的含量。结果:干预后6、12、18周时,高血压组大鼠血清中PRA、AngⅡ、ALD的含量以及肌组织中Col-I、Col-Ⅲ、TGF-β1、α-actin、Myom-1的含量均呈逐步升高趋势且均显著高于对照组;VitD组大鼠血清中PRA、AngⅡ、ALD的含量以及肌组织中Col-I、Col-Ⅲ、TGF-β1、α-actin、Myom-1的含量均呈逐步降低趋势且均显著低于高血压组。结论:自发性高血压大鼠接受维生素D干预后能够降低RAAS系统活性、改善心血管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维生素D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 心肌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519通过调节HuR表达抑制胃癌细胞活力 被引量:2
10
作者 周宁 周洋 +1 位作者 唐勇 于文燕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9-23,共5页
目的:探讨mi R-519参与调节胃癌细胞活力的机制。方法:q PCR检测胃癌细胞中mi R-519表达,Western印迹法检测胃癌细胞中Hu R蛋白表达,M法研究肿瘤细胞的活力,脂质体转染法分别转染Hu R真核表达质粒及干扰片段、转染mi R-519。结果:胃癌... 目的:探讨mi R-519参与调节胃癌细胞活力的机制。方法:q PCR检测胃癌细胞中mi R-519表达,Western印迹法检测胃癌细胞中Hu R蛋白表达,M法研究肿瘤细胞的活力,脂质体转染法分别转染Hu R真核表达质粒及干扰片段、转染mi R-519。结果:胃癌细胞株中Hu R蛋白表达高于对照组细胞,过表达Hu R可增加细胞活力(P<0.001),干扰Hu R表达后,细胞活力降低(P=0.001);胃癌组织中mi R-519表达低于对照组(P=0.001),过表达mi R-519可抑制Hu R蛋白表达并降低胃癌细胞活力。结论:Mi R-519可能通过下调Hu R蛋白表达而降低胃癌细胞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519 HUR 胃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veolin-1在17β-雌二醇对抗脂多糖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MCP-1表达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蒋萍 甫拉提.吐尔逊 +5 位作者 李俊红 雪合热提.伊纳也提 聂永梅 艾努尔.加力力 张顺杰 沈岳良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321-2326,共6页
目的:旨在观察小窝蛋白-1(caveolin-1)在17β-雌二醇(E2)抑制脂多糖(LPS)诱导的大鼠胸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分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中的作用。方法:原代培养VSMCs,以不同浓度E2(10-9-10-6mol/L)干预LPS诱导的MCP-1的分泌,... 目的:旨在观察小窝蛋白-1(caveolin-1)在17β-雌二醇(E2)抑制脂多糖(LPS)诱导的大鼠胸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分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中的作用。方法:原代培养VSMCs,以不同浓度E2(10-9-10-6mol/L)干预LPS诱导的MCP-1的分泌,ELISA法检测MCP-1生成的变化。分别使用caveo-lin-1的阻断剂β-甲基环糊精(β-MCD)以及特异性caveolin-1 siRNA抑制caveolin-1表达,W estern b lotting法检测caveolin-1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LPS浓度和时间依赖地诱导MCP-1的表达,不同浓度E2(10-9-10-6mol/L)抑制LPS诱导的MCP-1的表达;分别使用β-MCD以及caveolin-1 siRNA抑制caveolin-1的表达,能抑制LPS诱导的MCP-1的表达,而E2(10-6-10-9mol/L)又可以抑制caveolin-1的表达。结论:E2抑制LPS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MCP-1的表达,caveolin-1是这一抑制作用的中间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二醇 脂多糖类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细胞质膜微囊蛋白1 血管平滑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央杏仁核对大鼠心脏伤害性感受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雷冬玉 李静 +5 位作者 孙娜 李婧 王锐安 魏媛媛 杨小立 杜剑青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20-323,共4页
目的观察电刺激大鼠中央杏仁核(CeA)对心脏伤害性感受的调节作用。方法选择成年雄性SD大鼠,以心包内注射辣椒素(CAP)诱发的大鼠背斜方肌肌电为指标,制备心脏痛动物模型;对照组分为正常对照组和心包内注射生理盐水对照组。利用免疫组织... 目的观察电刺激大鼠中央杏仁核(CeA)对心脏伤害性感受的调节作用。方法选择成年雄性SD大鼠,以心包内注射辣椒素(CAP)诱发的大鼠背斜方肌肌电为指标,制备心脏痛动物模型;对照组分为正常对照组和心包内注射生理盐水对照组。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心脏痛模型大鼠CeA内c-fos表达的变化;并利用电生理学方法观察电刺激CeA(强度分别为30μA和70μA)对心包内注射CAP引起的肌电(EMG)反应的影响。结果①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心包内注射辣椒素组CeA内c-fos表达量显著升高且有统计学意义;正常对照组和心包内生理盐水对照组CeA内c-fos表达量则无统计学差异;②30μA电刺激CeA后,大鼠背斜方肌的EMG较对照组明显减弱,总放电率为对照组的(78.58±4.62)%(P<0.05);70μA电刺激后总放电率为对照组的(54.89±3.98)%(P<0.05)。结论大鼠中央杏仁核可能参与了大鼠心脏伤害性感受信息的传入,且具有下行抑制性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杏仁核 免疫组织化学 电刺激 心脏伤害性感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细胞因子3基因沉默对小鼠睾丸胚胎癌细胞Oct4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林桂淼 文娟 +1 位作者 陈强 王晓梅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9-22,I0001,共5页
目的:探讨T细胞因子3(TCF3)基因沉默对小鼠睾丸胚胎癌F9细胞干性基因Oct4表达的影响,阐明TCF3对F9细胞中Oct4表达调控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RNAi技术将TCF3基因沉默作为TCF3干涉组,同时设立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采用RT-PCR和Western... 目的:探讨T细胞因子3(TCF3)基因沉默对小鼠睾丸胚胎癌F9细胞干性基因Oct4表达的影响,阐明TCF3对F9细胞中Oct4表达调控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RNAi技术将TCF3基因沉默作为TCF3干涉组,同时设立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观察各组细胞TCF3和Oct4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细胞免疫荧光法观察F9细胞中Oct4的表达。结果:Oct4在F9细胞核中高度表达。与空白对照和阴性对照组比较,TCF3干涉组TCF3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Oct4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空白对照组与阴性对照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CF3基因干涉可以促进F9细胞中Oct4的转录和蛋白表达,提示TCF3可以负向调控F9细胞中Oct4的表达,是Oct4的抑制因子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肿瘤 T细胞因子3 八聚体4 基因沉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大鼠脑组织Gq蛋白-肌醇磷脂途径的变化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丽 雷法特.别克强塔伊夫 +1 位作者 王娜 克拉拉.阿巴斯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134-1137,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大鼠脑组织中Gq蛋白-肌醇磷脂途径的变化及其作用。方法:健康雄性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油酸组(OA组)和对照组。OA组由大鼠尾静脉注射OA 0.2 mL/kg(2 min内)复制ARDS模型,根据不同观测时点分为30 min... 目的:探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大鼠脑组织中Gq蛋白-肌醇磷脂途径的变化及其作用。方法:健康雄性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油酸组(OA组)和对照组。OA组由大鼠尾静脉注射OA 0.2 mL/kg(2 min内)复制ARDS模型,根据不同观测时点分为30 min、60 min、90 min和120 min 4个亚组。检测各组大鼠平均动脉血压(MABP),血气,血浆和脑组织丙二醛含量及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活性。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中的Gq/11蛋白α活性亚基以及磷脂酶C(PLC)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OA组MABP、PaO2明显降低(P<0.05)。OA90 min和120 min组血浆和脑组织的MDA含量和LDH活性明显升高(P<0.05)。OA组血浆CK活性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脑组织CK活性在OA 60 min组升高(P<0.05),随后在90 min和120 min组降低(P<0.05)。脑组织Gαq/11蛋白在OA60 min、90 min和120 min组明显升高(P<0.05)。OA组脑组织PLC表达明显上调(P<0.05)。脑组织Gαq/11蛋白表达与PaO2的改变呈负相关(r=-0.579,P<0.05),与脑组织MDA变化呈正相关(r=0.538,P<0.05),与脑组织LDH的变化亦呈正相关(r=0.624,P<0.05)。结论:ARDS时Gq蛋白-肌醇磷脂信号通路活性增强可能参与了脑组织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Q/11蛋白 磷脂酶C 脑组织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蛋白质组学和组织芯片研究annexin A2在胃癌中的表达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秀娟 刘桂桃 +3 位作者 张志强 温浩 张桂英 李茂玉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19-624,共6页
目的:研究胃癌中膜联蛋白A2(ANXA2)的差异表达及其与胃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技术(LCM)纯化15例胃腺癌细胞(GAC)和其癌旁正常胃黏膜上皮细胞(NGEC),采用18O/16O分别标记2种细胞样本酶切后的多肽混合物。纳升级反... 目的:研究胃癌中膜联蛋白A2(ANXA2)的差异表达及其与胃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技术(LCM)纯化15例胃腺癌细胞(GAC)和其癌旁正常胃黏膜上皮细胞(NGEC),采用18O/16O分别标记2种细胞样本酶切后的多肽混合物。纳升级反相液相色谱串联质谱(Nano-RPLC-MS/MS)定量鉴定GAC和NGEC的差异表达蛋白质。Western blotting验证差异蛋白ANXA2的表达。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组织芯片中75对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ANXA2的表达,分析ANXA2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共筛选出78个差异表达蛋白质,其中ANXA2蛋白的表达水平在GAC中较NGEC中明显上调(2.32∶1),Western blotting检测ANXA2蛋白表达在GAC组升高(P<0.01);免疫组化显示:ANXA2的表达与胃癌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TNM分期和肿瘤大小相关(P<0.01),与年龄、性别和远处转移无关(P>0.05)。结论:ANXA2蛋白的上调可能在胃癌的生物学行为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膜联蛋白A2 蛋白质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性ARDS大鼠小肠Gq/11蛋白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1
16
作者 克拉拉·阿巴斯 刘春喜 +4 位作者 张丽 刘红英 陈蓉 王伟峰 李秀娟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651-1652,共2页
目的:观察Gq/11蛋白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大鼠肠损伤中的变化. 方法:采用尾静脉注射油酸法复制大鼠ARDS模型,根据观测时限再将油酸组分为30 min,60min,901min,120 min 4个组,免疫印迹法检测... 目的:观察Gq/11蛋白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大鼠肠损伤中的变化. 方法:采用尾静脉注射油酸法复制大鼠ARDS模型,根据观测时限再将油酸组分为30 min,60min,901min,120 min 4个组,免疫印迹法检测小肠粘膜中Gq/11蛋白含量,测定血浆、小肠组织匀浆ACE、LDH活性和MDA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Q/11蛋白 实验性ARDS 小肠粘膜 动态变化 大鼠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SYNDROME 静脉注射油酸 免疫印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q/11蛋白在ARDS时大鼠肺损伤中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1
17
作者 克拉拉.阿巴斯 刘春喜 +6 位作者 艾努尔.加力力 马琪 夏米西努尔.伊力克 王俊芳 张丽 李士勇 刘新军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939-944,共6页
目的研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时大鼠肺Gq/11蛋白的动态变化。方法采用尾静脉注射油酸法复制大鼠ARDS模型,并将其分为对照组(C组)和油酸组(OA组),又根据不同时限将其分为30min、60min、90min和120min4个亚组;紫外法测定血管紧张肽... 目的研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时大鼠肺Gq/11蛋白的动态变化。方法采用尾静脉注射油酸法复制大鼠ARDS模型,并将其分为对照组(C组)和油酸组(OA组),又根据不同时限将其分为30min、60min、90min和120min4个亚组;紫外法测定血管紧张肽转化酶(ACE)活性,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大鼠肺组织中的Gq/11蛋白含量。结果OA各组随时间延长Gq/11蛋白含量较C组分别高(19.24±2.38)%、(35.12±2.01)%、(43.93±1.62)%、(48.63±1.88)%(P<0.01),OA组除了30min组其它各组血浆及肺组织的ACE活性显著低于C组,并随着时间延长而更低(P<0.01)。结论Gq/11蛋白的表达上调在ARDS肺损伤中可能占有一定地位,并参与ARDS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蛋白 信号转导 呼吸窘迫综合征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缓溃乐混悬剂对大鼠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8
18
作者 阿依加玛力·沙依提 卡思木江·阿西木江 +4 位作者 许晨波 希林古丽·吾守尔 吴桂霞 纳菲沙·卡德尔 库热西·玉努斯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16-623,共8页
目的探讨复方缓溃乐混悬剂对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大鼠结肠组织细胞因子IL-6、IL-17、IL-10及TGF-β1表达的影响及其治疗UC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50只SPF级Wistar雄性大鼠,TNBS/乙醇复合法建立UC模型并鉴定后,随机数字表... 目的探讨复方缓溃乐混悬剂对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大鼠结肠组织细胞因子IL-6、IL-17、IL-10及TGF-β1表达的影响及其治疗UC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50只SPF级Wistar雄性大鼠,TNBS/乙醇复合法建立UC模型并鉴定后,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阴性对照组、复方缓溃乐干预组(HKL组)及5-氨基水杨酸干预组(5-ASA组)。以相应药物干预14 d,进行结肠组织损伤指数(colonic injury index,CMDI)及病理学评分、HE染色观察形态学变化、RT-qPCR和ELISA方法分别检测IL-6、IL-17、IL-10、TGF-β1 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相比,阴性对照组大鼠CMDI及病理学评分分级显著增高(P<0.05);药物干预后,HKL及5-ASA组CMDI及病理学评分分级较阴性对照组均显著降低(P<0.05)。分子实验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相比,阴性对照组大鼠IL-6、IL-17、IL-10 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水平均明显上调(P<0.05),TGF-β1 mRNA的表达水平有下调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其蛋白质的表达水平明显下调(P<0.05);与阴性对照组相比,HKL组和5-ASA组中IL-6、IL-17 mRNA和蛋白质以及IL-10蛋白质的表达水平均明显下调(P<0.05),TGF-β1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上调(P<0.05),而IL-10 mRNA和TGF-β1蛋白质的表达水平只有在HKL组中有明显差异(P<0.05)。HKL组和5-ASA组相比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KL可以有效改善UC大鼠的一般症状及组织损伤,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促炎因子IL-6、IL-17的下调和抑炎因子TGF-β1的上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缓溃乐混悬剂 溃疡性结肠炎 促炎因子 抑炎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LAG-3)在肿瘤免疫治疗与寄生虫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德伟 张传山 李静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661-665,共5页
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LAG-3)为新型免疫检查点分子,主要表达于活化的T细胞与调节性T细胞(Treg)。受T细胞受体(TCR)和细胞因子诱导,LAG-3与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Ⅱ(MHCⅡ)、纤维蛋白原样蛋白1等配体结合而激活,进而上调Treg功能、负调控TC... 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LAG-3)为新型免疫检查点分子,主要表达于活化的T细胞与调节性T细胞(Treg)。受T细胞受体(TCR)和细胞因子诱导,LAG-3与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Ⅱ(MHCⅡ)、纤维蛋白原样蛋白1等配体结合而激活,进而上调Treg功能、负调控TCR信号转导并影响细胞因子分泌等降低机体免疫力,使病原体发生免疫逃逸。近年来,LAG-3因配体多样、表达广泛及作用突出而成为免疫治疗中较有潜力的新靶点。我们主要总结了LAG-3的结构、配体、作用以及在肿瘤免疫治疗及寄生虫病中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LAG-3) 肿瘤 寄生虫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PK介导外源性硫化氢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引起的肾脏和远位心脏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5
20
作者 曹国珍 王冰华 +4 位作者 闫晨阳 夏诗韵 姚佳源 买尔哈巴·吐尔逊 杜靖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59-663,669,共6页
目的探讨外源性硫化氢(H 2S)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ren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RIRI)引起的肾脏和远位心脏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Wistar雄性大鼠30只,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假手术组、I/R A组、I/R B组、NaHS A组和Na... 目的探讨外源性硫化氢(H 2S)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ren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RIRI)引起的肾脏和远位心脏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Wistar雄性大鼠30只,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假手术组、I/R A组、I/R B组、NaHS A组和NaHS B组,每组6只。采用单侧肾动脉结扎建立RIRI大鼠模型,其中I/R A组和I/R B组分别缺血30 min和60 min后再灌注180 min,NaHS A组和NaHS B组在I/R A组和I/R B组的基础上于再灌注前30 min腹腔注射NaHS(100 μg/Kg)。实验结束后检测大鼠肾脏和心脏的形态学变化,ELISA法检测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和心肌肌钙蛋白I(TnI)的水平。TUNEL实验检测肾脏和心脏细胞凋亡,再采用ELISA法检测H 2S、EPK、JNK、p38MAPK和Caspase 3的水平。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I/R A组肾脏和心脏形态学损伤较轻,I/R B组损伤较重,I/R A组和I/R B组大鼠Scr和BUN水平明显增加,心脏组织TnI水平明显下降( P <0.01),分别与I/R A组和I/R B组相比,NaHS A组和NaHS B组肾脏和心脏损伤明显减轻,Scr、BUN和心脏TnI水平进一步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另外,与假手术组相比,I/R A组和I/R B组肾小管上皮细胞和心肌细胞呈不同程度的凋亡,H 2S水平明显下降,ERK、JNK、p38MAPK和Caspase 3的水平显著增加;分别与I/R A组和I/R B组相比,NaHS A组和NaHS B组上述细胞凋亡程度明显减少,H 2S、ERK、JNK、p38MAPK和Caspase 3水平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或 P <0.01)。结论 外源性NaHS可明显减轻RIRI引起的大鼠肾脏和远位心脏的损伤,其机制可能与H 2S下调p38MAPK、JNK和ERK蛋白的表达,从而抑制肾脏和心肌细胞的凋亡进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缺血再灌注损伤 硫化氢 心脏 细胞凋亡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