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剂量鸡尾酒噬菌体联合抗菌药物治疗烧伤合并多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研究
1
作者 陈邬锦 张森 +8 位作者 董娟娟 周静茹 倪萍 李琴 张旭华 陈立闯 杨威 莫慕淞 迪拉热·力迪甫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939-944,共6页
目的观察小剂量鸡尾酒噬菌体联合抗菌药物对烧伤合并多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治疗作用。方法小鼠烧伤后皮下注射铜绿假单胞菌建立烧伤感染模型,使用最佳感染复数的小剂量鸡尾酒噬菌体及抗菌药物、生理盐水等,分别对多耐药铜绿假单胞菌... 目的观察小剂量鸡尾酒噬菌体联合抗菌药物对烧伤合并多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治疗作用。方法小鼠烧伤后皮下注射铜绿假单胞菌建立烧伤感染模型,使用最佳感染复数的小剂量鸡尾酒噬菌体及抗菌药物、生理盐水等,分别对多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合并烫伤模型组、对照组、鸡尾酒噬菌体联合抗菌药物治疗组、鸡尾酒噬菌体治疗组及抗菌药物治疗组实施不同的干预,并在感染7 d后,观察小鼠的生理状态、细菌计数并进行病理学和炎症因子水平等检查。结果成功建立烧伤合并多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动物模型,经小剂量鸡尾酒噬菌体、鸡尾酒噬菌体及抗菌药物治疗后的小鼠皮肤和肝脏组织内的病原菌可能部分被清除,小鼠皮肤和肝脏病理结果显示经小剂量鸡尾酒噬菌体联合抗菌药物治疗后其组织结构较完整,炎症反应程度较轻,治疗效果良好,并且显著性降低小鼠血清中IL-6和TNF-α的水平,而小鼠血清中IL-10水平明显升高。各组织小鼠皮肤组织中细菌总数比较结果显示,治疗后,鸡尾酒噬菌体组、抗菌药物组、联合治疗组细菌总数均明显下降,其中联合治疗组皮肤组织细菌总数降低更显著。结论铜绿假单胞菌噬菌体鸡尾酒制剂在小鼠体内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小剂量鸡尾酒噬菌体联合抗菌药物效果更佳,对皮肤和肝脏组织细菌感染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烧伤动物模型 噬菌体治疗 小剂量鸡尾酒噬菌体联合抗菌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枣花均一多糖分离纯化、结构分析及体内抗炎活性研究
2
作者 魏炜 加沙尔·阿拜 +3 位作者 李沅泽 艾地亚·阿布都外力 万佳怡 祖母拉提·阿布都热依木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31-137,共7页
为探讨沙枣花均一多糖(EAP-1-1)的结构及其对脂多糖(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ALI)小鼠模型的抗炎作用,采用热水浸提-醇沉-除蛋白质法分离沙枣花精制多糖,通过阴离子交换层析柱和凝胶柱色谱进一步分离纯化得到EAP-1-1,并测定EAP-1-1的纯度... 为探讨沙枣花均一多糖(EAP-1-1)的结构及其对脂多糖(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ALI)小鼠模型的抗炎作用,采用热水浸提-醇沉-除蛋白质法分离沙枣花精制多糖,通过阴离子交换层析柱和凝胶柱色谱进一步分离纯化得到EAP-1-1,并测定EAP-1-1的纯度、单糖组成以及内部结构,最后采用LPS诱导的ALI模型评价EAP-1-1的体内抗炎活性。结果显示:EAP-1-1得率为49.20%,纯度为96.90%。EAP-1-1含有半乳糖、木糖、阿拉伯糖、鼠李糖、葡萄糖醛酸、葡萄糖6种单糖,摩尔比分别为41.59∶28.21∶21.71∶5.47∶2.50∶0.52。体内抗炎活性试验结果显示,EAP-1-1能有效降低肺组织病理损害,降低肺泡灌洗液中蛋白质含量和血清中促炎细胞因子白介素-6(IL-6)含量,增加抗炎细胞因子子白介素-10(IL-10)含量。总体表明,EAP-1-1是一种新型多糖,具有潜在的体内抗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枣花 均一多糖 分离纯化 结构分析 体内抗炎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艾丁湖中度嗜盐苯酚降解菌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王芸 倪萍 +3 位作者 蒋刚强 黄玲 唐蜀昆 包慧芳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4期18-24,共7页
高盐含酚废水属于极难处理的废水之一,筛选具有生物学降解能力的嗜盐菌有助于解决这一难题。从新疆艾丁湖盐湖中分离筛选能够降解苯酚的中度嗜盐菌,了解盐湖中度嗜盐苯酚降解菌的多样性组成和降解能力。研究结果表明,10%(质量分数)的盐... 高盐含酚废水属于极难处理的废水之一,筛选具有生物学降解能力的嗜盐菌有助于解决这一难题。从新疆艾丁湖盐湖中分离筛选能够降解苯酚的中度嗜盐菌,了解盐湖中度嗜盐苯酚降解菌的多样性组成和降解能力。研究结果表明,10%(质量分数)的盐浓度条件下,分离得到166株嗜盐菌,通过以苯酚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进行降解活性筛选后得到45株阳性菌,根据细菌16S rRNA基因序列系统进化分析,这45株菌分别归类到3个门,5个科,9个属。其中拟诺卡氏菌属(Nocardiopsis)是优势菌,占总量的68.8%,其余菌分布于Bacillus、Gracilibacillus、Pontibacillus、Halobacillus、Marinococcus和Halomonas属。在含100 mg/L苯酚的液体培养基,经过10 d培养后,这45株菌降解效率为1%~17%。本研究为工业应用提供了嗜盐微生物种质资源,极具进一步发掘和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丁湖 中度嗜盐菌 16S RRNA基因 苯酚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绿假单胞菌鞭毛基因fliI的敲除对其鞭毛形成及生物膜生成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李琴 周静茹 +3 位作者 张旭华 倪萍 任海燕 陈邬锦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837-842,共6页
目的探讨铜绿假单胞菌鞭毛相关基因fliI的缺失对其鞭毛生长、生物膜形成及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应用Red同源重组技术构建铜绿假单胞菌鞭毛相关基因fliI的缺失株,通过菌落形态观察、动力试验、生物膜检查以及扫描电镜菌体观察等比较fliI... 目的探讨铜绿假单胞菌鞭毛相关基因fliI的缺失对其鞭毛生长、生物膜形成及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应用Red同源重组技术构建铜绿假单胞菌鞭毛相关基因fliI的缺失株,通过菌落形态观察、动力试验、生物膜检查以及扫描电镜菌体观察等比较fliI基因缺失后对铜绿假单胞菌活力的影响。结果与原始菌株比较,fliI缺失株的菌落迁徙能力减弱,细菌运动能力下降,生成的生物膜附着能力下降;但fliI基因缺失株仍有鞭毛存在。结论铜绿假单胞菌fliI基因的缺失不影响其鞭毛的形成,但可使得其运动能力减弱和生物膜产生受抑,可能导致其致病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鞭毛基因fliI 运动能力 生物膜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