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9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学机能实验教学改革提高了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被引量:10
1
作者 马琪 张建龙 +3 位作者 金辉 马小娟 龙梅 张荣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1-13,共3页
医学实验教学是医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实验教学模式和内容的改革以及与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紧密结合是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重要形式。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实验教学队伍,调动学校各方... 医学实验教学是医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实验教学模式和内容的改革以及与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紧密结合是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重要形式。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实验教学队伍,调动学校各方面实验教学改革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是实现这一目的的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机能实验改革 综合素质 创新性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课与翻转课堂的医学免疫学实验教学模式探索研究 被引量:43
2
作者 周晓涛 周文涛 +4 位作者 王松 赵云娟 甫拉提.热西提 迪丽娜尔.波拉提 丁剑冰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729-1733,共5页
微课作为一种很好的教学资源,服务于翻转课堂这一新颖的教学组织形式。我们在新疆医科大学2015级临床学生的免疫学实验教学中进行了基于微课与翻转课堂的教学改革实践,并从学生实验效果、实验设计水平及调查表统计等方面对教改结果进行... 微课作为一种很好的教学资源,服务于翻转课堂这一新颖的教学组织形式。我们在新疆医科大学2015级临床学生的免疫学实验教学中进行了基于微课与翻转课堂的教学改革实践,并从学生实验效果、实验设计水平及调查表统计等方面对教改结果进行评判。结果显示,基于微课与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能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对学习自律性要求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转课堂 微课 医学免疫学 实验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学和免疫学与医学检验专业结合的教学模式探索 被引量:5
3
作者 丁剑冰 王红英 +3 位作者 王松 马秀敏 张朝霞 张峰波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87-688,693,共3页
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是学生较早接触临床的专业基础课,也是医学检验专业学生重要的必修课程。我校医学检验专业的微生物学和免疫学与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和麻醉医学等临床有关的专业使用的是同一个教学大纲,在多年的教学中,无论是理论课... 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是学生较早接触临床的专业基础课,也是医学检验专业学生重要的必修课程。我校医学检验专业的微生物学和免疫学与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和麻醉医学等临床有关的专业使用的是同一个教学大纲,在多年的教学中,无论是理论课还是实验课,没有明显突出检验专业的特点。而检验专业对微生物和免疫学的学习重点和要求应该与上述几个专业不同,因此,这样的教学模式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学效果也不甚理想。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在教学内容、方法和教学手段上进行了探索,取得了一些效果,与同仁分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检验专业学生 微生物学 教学模式 免疫学 临床医学 专业基础课 必修课程 教学大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民汉合班教学模式的医学免疫学教学效果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赵云娟 王红英 +6 位作者 王松 甫拉提.热西提 迪丽娜尔.波拉提 周晓涛 徐茜 魏晓丽 丁剑冰(指导)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45-748,共4页
目的:分析民汉合班教学模式的医学免疫学教学效果。方法:选取本校2009级至2016级14个专业的9 609名学生(民汉合班前共4 377人,2014~2015至2017~2018学年为民汉合班后,共5 232人)为研究对象,分析并比较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至2017-201... 目的:分析民汉合班教学模式的医学免疫学教学效果。方法:选取本校2009级至2016级14个专业的9 609名学生(民汉合班前共4 377人,2014~2015至2017~2018学年为民汉合班后,共5 232人)为研究对象,分析并比较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至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共8个学年)和民汉合班前后的免疫学期末总评成绩(包括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和及格率)。结果:不同学年的最高分、最低分和平均分均有统计学差异(P<0. 05); 2010-2011学年的及格率最高(93. 7%),其次为2011-2012学年(93. 0%);民汉合班后的及格率(81. 8%)低于合班前(85. 4%)(P<0. 05);民汉合班后的学年中,期末总评成绩及格率有所提高,2014-2015学年为79. 5%、2015-2016学年为79. 4%、2016-2017学年为83. 3%和2017-2018学年为84. 4%。结论:民汉合班教学模式对医学免疫学成绩的提升有一定促进作用,仍需在此基础上继续努力探索,使之成为更加完善有效的教学模式,从而更好地提高民汉合班的免疫学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汉合班 教学模式 医学免疫学 教学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固有淋巴细胞(ILC2)在布鲁氏菌感染中的变化特点研究
5
作者 殷郑伟 朱玥洁 +4 位作者 史娟 何月月 丁剑冰 王泉 张峰波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55-660,共6页
目的:探究2型固有淋巴细胞(ILC2)及其相关因子在布鲁氏菌急慢性感染中的变化特点和相关性,明确ILC2在布鲁氏菌病慢性化中的免疫作用。方法:将43例急性布鲁氏菌病患者和45例慢性布鲁氏菌病患者与49例健康对照进行比较。流式细胞术检测各... 目的:探究2型固有淋巴细胞(ILC2)及其相关因子在布鲁氏菌急慢性感染中的变化特点和相关性,明确ILC2在布鲁氏菌病慢性化中的免疫作用。方法:将43例急性布鲁氏菌病患者和45例慢性布鲁氏菌病患者与49例健康对照进行比较。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ILC2水平;荧光定量PCR检测PBMC中GATA3 mRNA水平;ELISA检测血清中IL-33、ST2、IL-4和IL-13等细胞因子水平;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ALT和AST水平。结果:慢性布病组ILC2水平、PBMC中GATA3 mRNA水平、血清IL-33、IL-4和IL-13水平均较健康对照组及急性布病组显著升高(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ILC2水平与GATA3 mRNA、IL-33、IL-4和IL-13水平均呈正相关,与ST2水平呈负相关。ROC曲线表明ILC2、GATA3、IL-33和ST2等指标均对布病患者严重程度有较好的预测能力(AUC>0.7)。结论:ILC2及其相关因子水平升高与布鲁氏菌病慢性化密切相关,可能在布鲁氏菌感染致病过程中起重要免疫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病 2型固有淋巴细胞 GATA3 IL-33 IL-4 IL-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维吾尔族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的I/D多态性 被引量:4
6
作者 关亚群 张源明 +2 位作者 夏艳萍 李林 武贵臻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32-233,257,共3页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ACE)基因插入 /缺失 (I/D)多态性与维吾尔族人群原发性高血压的易感相关性。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鉴定 7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与 72例正常血压对照者ACE基因I/D多态性。结果 维吾尔族人群原发性高...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ACE)基因插入 /缺失 (I/D)多态性与维吾尔族人群原发性高血压的易感相关性。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鉴定 7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与 72例正常血压对照者ACE基因I/D多态性。结果 维吾尔族人群原发性高血压患者ACE基因缺失纯合基因型 (DD)和缺失 (D)等位基因频率均明显高于正常血压对照者 (30 %vs 14 % ,P <0 .0 5 ;5 3%vs 37.5 % ,P <0 .0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维吾尔族 原发性高血压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基因插入多态性 基因缺失多态性 基因I多态性基因D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鲁木齐市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现况调查分析 被引量:9
7
作者 唐孝龙 贾龙 王宝兰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763-765,共3页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引进现代康复医学理念,并同我国传统医学相结合,经过30多年,我国康复医学的发展取得了一定进步。新疆康复医学虽起步较晚,但在康复医学专业技术人员的努力下,也形成了一定规模。卫生部制定的《综合医院康复...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引进现代康复医学理念,并同我国传统医学相结合,经过30多年,我国康复医学的发展取得了一定进步。新疆康复医学虽起步较晚,但在康复医学专业技术人员的努力下,也形成了一定规模。卫生部制定的《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管理规范》中指出“二级以上医院须建立康复医学科”,同时指出承担医疗第一线任务的综合性医院对康复负有重要责任。可见综合医院中康复医学科的发展和完善对康复医学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深入了解乌鲁木齐市综合医院康复医疗的现状,以期找出不足,分析原因并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以促进我市及我区康复医学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医学科 乌鲁木齐市 综合医院 调查 专业技术人员 二级以上医院 康复医疗 综合性医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特色植物恰玛古块根内生真菌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4
8
作者 梁寒峭 迪丽达尔.库德热提 +6 位作者 白飞荣 苗蕾 李南南 刘素辉 陈建国 刘洋 孙玉萍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31-136,共6页
植物体的内生真菌与其自身生长及生物防御均有密切关系,因此对健康恰玛古块根组织进行内生真菌分离与纯化,利用形态学结合分子鉴定方法对内生真菌群落多样性进行了初步研究。从恰玛古块根中共分离到可培养内生真菌29株,鉴定结果分属于8... 植物体的内生真菌与其自身生长及生物防御均有密切关系,因此对健康恰玛古块根组织进行内生真菌分离与纯化,利用形态学结合分子鉴定方法对内生真菌群落多样性进行了初步研究。从恰玛古块根中共分离到可培养内生真菌29株,鉴定结果分属于8个属的11个种,其中支顶孢属(Acremonium sp.)和青霉属(Penicillium sp.)为优势属,分别占总菌株数的34.48%和27.59%。为国内外首次对新疆特色药用植物恰玛古内生真菌进行分离研究,并对其分类地位进行了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恰玛古 药食兼用 内生真菌 群落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LA-DQA1等位基因与新疆哈萨克族原发性高血压的相关性 被引量:3
9
作者 王红英 邢建新 +5 位作者 周康 潘泽民 陆林 马海梅 张慧 张妍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02-404,共3页
目的探讨新疆哈萨克族原发性高血压与HLA-DQA1等位基因的相关性。方法应用病例-对照相关性分析方法及PCR-SSP基因分型技术对新疆哈萨克族健康个体83例和高血压病患者80例(均无血缘关系),进行了HLA-DQA1等位基因分型。结果原发性高血压... 目的探讨新疆哈萨克族原发性高血压与HLA-DQA1等位基因的相关性。方法应用病例-对照相关性分析方法及PCR-SSP基因分型技术对新疆哈萨克族健康个体83例和高血压病患者80例(均无血缘关系),进行了HLA-DQA1等位基因分型。结果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DQA1*0301的频率为21.591%,显著高于对照组(10.345%),χ2=4.770,P<0.05,OR=2.561。DQA1*0103的频率(19.318%)显著低于对照组(34.483%),χ2=4.404,P<0.05。OR=0.477。结论HLA-DQA1*0301可能与新疆哈萨克族原发性高血压易感相关,而HLA-DQA1*0103可能在新疆哈萨克族原发性高血压发病中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病 HLA—DQA1 等位基因 新疆哈萨克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n1对宫颈癌细胞干性及诱导上皮-间质转化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
10
作者 海燕 尚香玉 +1 位作者 马俊旗 阿仙姑·哈斯木 《解放军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58-565,共8页
目的 探讨宫颈癌细胞中肽基脯氨酰顺反异构酶1(Pin1)介导肿瘤细胞干性的作用及诱导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分子机制。方法 选取宫颈癌细胞系Siha(鳞状细胞癌)、Hela(腺癌)细胞,采用慢病毒转染技术构建Pin1低表达稳转细胞株,根据不同处理分... 目的 探讨宫颈癌细胞中肽基脯氨酰顺反异构酶1(Pin1)介导肿瘤细胞干性的作用及诱导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分子机制。方法 选取宫颈癌细胞系Siha(鳞状细胞癌)、Hela(腺癌)细胞,采用慢病毒转染技术构建Pin1低表达稳转细胞株,根据不同处理分为3组:敲低组1(shPin1-1)、敲低组2(shPin1-2)及对照组(shPin1-NON)。采用qRT-PCR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敲低Pin1后宫颈癌细胞中性别决定区Y转录因子2(SOX2)、醛脱氢酶1A1(ALDH1A1)、细胞黏附分子44(CD44) mRNA及蛋白的表达情况。以无血清成球法诱导宫颈癌成球细胞,以贴壁培养宫颈癌细胞为对照,并采用qRT-PCR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SOX2、ALDH1A1、CD44 mRNA及蛋白的表达情况进行验证。采用球体形成实验检测Pin1敲低后各组宫颈癌细胞的球体形成情况,Transwell检测各组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qRT-PCR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细胞中上皮属性蛋白E-钙黏蛋白(E-cadherin)、间质属性蛋白N-钙黏蛋白(N-cadherin)以及激活蛋白1(AP-1)转录复合物关键蛋白(c-Jun、c-Fos) mRNA及蛋白的表达情况。采用免疫荧光结合免疫共沉淀实验检测Pin1与c-Jun的相互作用及共定位情况。结果 Siha和Hela细胞中,下调Pin1后shPin1-1组及shPin1-2组Pin1、SOX2、ALDH1A1、CD44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shPin1-NON组(P<0.05);无血清宫颈癌球体细胞中SOX2、ALDH1A1及CD44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宫颈癌贴壁细胞(P<0.05)。与shPin1-NON组比较,shPin1-1组、shPin1-2组细胞成球性及迁移、侵袭能力明显降低(P<0.05),E-cadherin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而N-cadherin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shPin1-1组及shPin1-2组c-Jun、c-Fos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shPin1-NON组(P<0.05)。结论 下调Pin1可抑制宫颈癌细胞的干性和迁移、侵袭能力,Pin1可能通过介导AP-1调控宫颈癌细胞干性诱导EMT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肿瘤干细胞 NIMA互作肽基脯氨酰异构酶 上皮-间质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特色药食同源植物恰玛古内生细菌的分离与筛选 被引量:3
11
作者 赵燃 迪丽达尔·库德热提 +7 位作者 姚粟 苗蕾 梁寒峭 刘素辉 曹艳花 陈建国 刘洋 孙玉萍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26-129,共4页
通过传统微生物培养方法对我国新疆恰玛古内生细菌进行分离及筛选,共得到48株内生细菌,分为7个OTUs,经形态学观察、16S rDNA扩增及系统发育分析,将其归为厚壁菌门(Firmicutes)中的芽胞杆菌属(Bacillus sp.)、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 通过传统微生物培养方法对我国新疆恰玛古内生细菌进行分离及筛选,共得到48株内生细菌,分为7个OTUs,经形态学观察、16S rDNA扩增及系统发育分析,将其归为厚壁菌门(Firmicutes)中的芽胞杆菌属(Bacillus sp.)、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中的微杆菌属(Microbacterium sp.)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中的噬脯氨酸菌属(Prolinoborus sp.)。这是国内外首次对我国新疆特有的药用植物恰玛古内生细菌进行分离筛选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恰玛古 内生细菌 培养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新疆羊肚菌的分类学鉴定 被引量:6
12
作者 苏俊 孜来古丽.米吉提 +1 位作者 艾尔肯.热合曼 白岚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704-1710,共7页
【目的】对新疆霍城县大西沟采集的两种形异羊肚菌(XJURML4和XJURML5)进行分类鉴定。【方法】用真菌专一引物ITS1f和ITS4扩增两菌ITS区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XJURML4 ITS片段1130 bp(EU086775),XJURML5 ITS片段1127 bp(EU086776)。... 【目的】对新疆霍城县大西沟采集的两种形异羊肚菌(XJURML4和XJURML5)进行分类鉴定。【方法】用真菌专一引物ITS1f和ITS4扩增两菌ITS区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XJURML4 ITS片段1130 bp(EU086775),XJURML5 ITS片段1127 bp(EU086776)。两菌的ITS2区100%相似,而ITS1区仅有4 bp差异。BLAST比对测序结果发现XJURMIA和XJURML5与近缘种宽圆羊肚菌(Morchella esculenta(L.:Fr.)Pers.var.rotunda Pers.:Fr.)的同源性为99.28%和98.65%;NJ法构建进化树分析ITS序列,两菌也跟宽圆羊肚菌类聚在一起。随机引物OPA3进行RAPD扩增,共产生出六条带,二条相同,剩余四条为多态性条带,表明两菌基因组上也有差异。【结论】ITS区序列和进化树分析、OPA3-RAPD标记技术均表明两菌是宽圆羊肚菌种内的新变种,而与传统形态学鉴定结果不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肚菌 ITS区 RAPD BLAST NJ法进化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44v5 mRNA在新疆维吾尔族、汉族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 被引量:3
13
作者 田勍 李惠武 +4 位作者 庞作良 李卉 郭英 郭文佳 王洪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332-1334,共3页
目的:探讨新疆维吾尔族和汉族食管鳞癌中CD44v5 mRNA的表达情况以及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RT-PCR技术检测食管鳞癌组织60例(维族、汉族各30例),及其对应的正常食管上皮组织60例中CD44v5 mRNA表达的情况。结果:CD44v5 mRN... 目的:探讨新疆维吾尔族和汉族食管鳞癌中CD44v5 mRNA的表达情况以及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RT-PCR技术检测食管鳞癌组织60例(维族、汉族各30例),及其对应的正常食管上皮组织60例中CD44v5 mRNA表达的情况。结果:CD44v5 mRNA在维吾尔族食管鳞癌组织及正常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6.67%和46.67%(P=0.003);在汉族食管鳞癌组织及正常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6.67%和50.00%(P=0.000);但在两民族间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30);CD44v5 mRNA的表达与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结论:CD44v5 mRNA表达与食管癌发生发展有关,可作为食管癌转移及预后不良的生物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鳞状细胞癌 CD44V5 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磁共振的新疆汉族不同性别健康人群血清和尿液代谢组学差异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巴吐尔·买买提明 勉强辉 +2 位作者 陈春丽 阿仙姑·哈斯木 尤丽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135-1140,共6页
目的:寻找新疆汉族不同性别人群体液差异性代谢成分。方法:对92例不同性别汉族健康人血清和尿液样本进行研究。血清和尿液样本采用磁共振方法进行测试,并采用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法进行模式识别分析,最后以R2X,R2Y,Q2等参... 目的:寻找新疆汉族不同性别人群体液差异性代谢成分。方法:对92例不同性别汉族健康人血清和尿液样本进行研究。血清和尿液样本采用磁共振方法进行测试,并采用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法进行模式识别分析,最后以R2X,R2Y,Q2等参数评价和分析结果。结果:男性血清极低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不饱和脂类、肌酸酐和丙酮等代谢物含量比女性高,而女性血清中柠檬酸、胆碱、葡萄糖及多种氨基酸(包括异亮氨酸、亮氨酸、缬氨酸、丙氨酸、瓜氨酸、赖氨酸、蛋氨酸、谷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酪氨酸、1-甲基组氨酸、甘氨酸等)含量高于男性;男性尿液中甲酸、丙二酸、牛磺酸、肌酸酐等代谢物含量比女性高,而女性尿液中马尿酸、γ-氨基丁酸、琥珀酸盐、柠檬酸和谷氨酸等代谢物含量高于男性。血清分析的模型参数为R2X=0.64,R2Y=0.70,Q2=0.67,尿液分析的模型参数为R2X=0.17,R2Y=0.70,Q2=0.44。结论:新疆健康人群血液和尿液中包含了多种与性别有关的代谢成分,这种差异性代谢产物的发现在临床代谢组学研究中具有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组学 健康人群 代谢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维吾尔族宫颈癌组织中C/EBPα第一外显子突变与HPV16感染的关系 被引量:3
15
作者 龙海晨 王红英 +5 位作者 李玉华 杨昕 左强强 范佩文 郭彩丽 潘泽民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4年第3期325-329,共5页
为探讨新疆维吾尔族宫颈癌组织中C/EBPα第一外显子突变与HPV16感染的关系。收集46例新疆维吾尔族宫颈癌标本,采用基因测序方法检测C/EBPα第一外显子的突变,利用PCR扩增方法分析HPV16病毒的感染,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发现C/EBPα第一... 为探讨新疆维吾尔族宫颈癌组织中C/EBPα第一外显子突变与HPV16感染的关系。收集46例新疆维吾尔族宫颈癌标本,采用基因测序方法检测C/EBPα第一外显子的突变,利用PCR扩增方法分析HPV16病毒的感染,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发现C/EBPα第一外显子突变的患者HPV16病毒感染率高。且C/EBPα第一外显子突变的患者与未突变的患者的HPV16病毒的感染率存在显著性差异。McNemanr检验P<0.05双侧。由此可知,新疆维吾尔族宫颈癌组织中C/EBPα基因第一外显子突变与HPV16病毒的感染相关。C/EBPα第一外显子突变可能是导致宫颈癌的一个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突变 C/EBPα基因 HPV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维吾尔族年轻妇女子宫颈癌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葛崇华 彭玉华 +1 位作者 孙玉萍 李庭芳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342-344,共3页
目的:探讨新疆维吾尔族年轻妇女宫颈癌发病趋势、临床表现及病理特征。方法:对1998~2002年(前5年组)及2003~2007年(后5年组)收治的维吾尔族年轻宫颈癌35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维吾尔族年轻宫颈癌占同期宫颈癌的比例由前... 目的:探讨新疆维吾尔族年轻妇女宫颈癌发病趋势、临床表现及病理特征。方法:对1998~2002年(前5年组)及2003~2007年(后5年组)收治的维吾尔族年轻宫颈癌35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维吾尔族年轻宫颈癌占同期宫颈癌的比例由前5年组的12.9%下降到后5年组的10_3%,发病率呈下降趋势。接触性阴道流血为首发症状。职业分布均以农民为主,知识分子的比例呈上升趋势。两组比较初婚年龄及人流次数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后5年组的初婚年龄增加,5次以上人流次数明显减少。两组比较临床期别有统计学意义,后5年组多为较早期肿瘤,Ⅱ期占56.9%;而前5年组晚期患者多,Ⅱ期占18.1%%(P<0.05),病理类型以鳞状细胞癌为主。结论:维吾尔族年轻妇女宫颈癌发病率呈下降趋势,这与近几年新疆偏远地区广泛宣传子宫颈癌普查普治,提倡晚婚、少育,宣传性卫生教育密不可分,但同时应加强筛查人员的培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年轻妇女 维吾尔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凋亡基因PDCD5在新疆哈萨克族与汉族食管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7
作者 郭辉 丁剑冰 +4 位作者 孙伟 马秀敏 张彤 曹春宝 陈英玉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13-215,共3页
目的:探讨新疆哈萨克族与汉族食管鳞癌组织中PDCD5 mRNA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以PDCD5 mRNA为靶基因运用RT-PCR法检测40例食管鳞癌患者中PDCD5 mRNA的表达(哈萨克族18例、汉族22例)。结果:40例食管鳞癌患者癌组织、癌旁组织、正常... 目的:探讨新疆哈萨克族与汉族食管鳞癌组织中PDCD5 mRNA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以PDCD5 mRNA为靶基因运用RT-PCR法检测40例食管鳞癌患者中PDCD5 mRNA的表达(哈萨克族18例、汉族22例)。结果:40例食管鳞癌患者癌组织、癌旁组织、正常组织中PDCD5 mRNA表达阳性率为80.0%、80.0%、87.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半定量光密度计数后PDCD5 mRNA表达量在食管鳞癌患者癌组织、癌旁组织、正常组织中分别为0.7644±0.1444、0.9341±0.1631和1.8703±0.4767,其表达在癌组织与正常组织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CD5 mRNA的表达与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均无相关性。结论:PDCD5 mRNA的表达在不同民族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DCD5 mRNA的表达与食管癌的发生、发展、远处转移和细胞分化程度均无密切相关性,可以通过增加例数对其关联性进行深入研究;PDCD5 mRNA在食管癌患者癌组织中的表达量低于正常组织,本研究可能对食管癌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程序化细胞死亡分子5 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民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茜草中铜锰铁锌钙镁的形态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兆慧 骆建敏 汤建安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87-489,共3页
结合新疆茜草的药用价值,用煎煮法对新疆茜草中的Cu、Mn、Fe、Zn、Ca和Mg进行了含量和形态分析。用0.45μm滤膜分离提取液中的可溶态与悬浮态,用D101大孔吸附树脂分离可溶态中的有机态与无机态。对水煎渣依次用丙酮和盐酸提取有机态... 结合新疆茜草的药用价值,用煎煮法对新疆茜草中的Cu、Mn、Fe、Zn、Ca和Mg进行了含量和形态分析。用0.45μm滤膜分离提取液中的可溶态与悬浮态,用D101大孔吸附树脂分离可溶态中的有机态与无机态。对水煎渣依次用丙酮和盐酸提取有机态和无机态,用原子吸收光谱(AAs)法对六种元素的各个形态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新疆茜草中各个元素的提取率在31.5%~45.2%之间,六种微量元素的相对标准偏差在0.11%~1.23%,回收率在92.5%~10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茜草 形态分析 原子吸收光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巴州维吾尔族17个Y-STR位点遗传多态性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慧锦 蒲红伟 +2 位作者 胡佳 王伟 张丽萍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060-1062,共3页
目的:调查17个Y染色体短串联重复序列(Y-Short tandem repeat,Y-STR)基因座及其单倍型在新疆巴州维吾尔族人群中的分布情况。方法:应用AmpFlSTR YfilerTM荧光标记复合扩增系统,对149名维吾尔族无关男性个体血样进行17个Y-STR位点的复合... 目的:调查17个Y染色体短串联重复序列(Y-Short tandem repeat,Y-STR)基因座及其单倍型在新疆巴州维吾尔族人群中的分布情况。方法:应用AmpFlSTR YfilerTM荧光标记复合扩增系统,对149名维吾尔族无关男性个体血样进行17个Y-STR位点的复合扩增,用ABI 3130XL遗传分析仪对扩增产物进行检测分析。结果:DYS456、DYS389Ⅰ/Ⅱ、DYS390、DYS458、DYS19、DYS385a/b、DYS393、DYS391、DYS439、DYS635、DYS392、Y-GATA-H4、DYS437、DYS438、DYS448各位点遗传多样性(Genetic diversity,GD)值分布在0.498 2~0.948 5之间;17个Y-STR位点共观察到单倍型148种,其单倍型多样性(Haplo-type diversity,HD)值为0.999 86。结论:新疆巴州维吾尔族17个Y-STR位点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可为父权鉴定和父系进化研究提供有价值的遗传学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染色体 短串联重复序列 维吾尔族 遗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枣花均一多糖分离纯化、结构分析及体内抗炎活性研究
20
作者 魏炜 加沙尔·阿拜 +3 位作者 李沅泽 艾地亚·阿布都外力 万佳怡 祖母拉提·阿布都热依木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31-137,共7页
为探讨沙枣花均一多糖(EAP-1-1)的结构及其对脂多糖(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ALI)小鼠模型的抗炎作用,采用热水浸提-醇沉-除蛋白质法分离沙枣花精制多糖,通过阴离子交换层析柱和凝胶柱色谱进一步分离纯化得到EAP-1-1,并测定EAP-1-1的纯度... 为探讨沙枣花均一多糖(EAP-1-1)的结构及其对脂多糖(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ALI)小鼠模型的抗炎作用,采用热水浸提-醇沉-除蛋白质法分离沙枣花精制多糖,通过阴离子交换层析柱和凝胶柱色谱进一步分离纯化得到EAP-1-1,并测定EAP-1-1的纯度、单糖组成以及内部结构,最后采用LPS诱导的ALI模型评价EAP-1-1的体内抗炎活性。结果显示:EAP-1-1得率为49.20%,纯度为96.90%。EAP-1-1含有半乳糖、木糖、阿拉伯糖、鼠李糖、葡萄糖醛酸、葡萄糖6种单糖,摩尔比分别为41.59∶28.21∶21.71∶5.47∶2.50∶0.52。体内抗炎活性试验结果显示,EAP-1-1能有效降低肺组织病理损害,降低肺泡灌洗液中蛋白质含量和血清中促炎细胞因子白介素-6(IL-6)含量,增加抗炎细胞因子子白介素-10(IL-10)含量。总体表明,EAP-1-1是一种新型多糖,具有潜在的体内抗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枣花 均一多糖 分离纯化 结构分析 体内抗炎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