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肝硬化门脉高压脾功能亢进的部分栓塞治疗
被引量:
27
1
作者
玄祖旗
杨仁杰
+2 位作者
刘庚年
任伟新
陈鹏
《放射学实践》
1997年第3期102-105,共4页
目的:对36例肝硬化门脉高压脾机能亢进(简称脾亢)患者采用部分性脾栓塞术(Partialsplenicembolization,PSE)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找出确定其疗效的观测指标、栓塞范围和PSE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术前患者周围血细胞计数三...
目的:对36例肝硬化门脉高压脾机能亢进(简称脾亢)患者采用部分性脾栓塞术(Partialsplenicembolization,PSE)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找出确定其疗效的观测指标、栓塞范围和PSE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术前患者周围血细胞计数三系均低,以白细胞、血小板降低为显著。选择性插入脾动脉靶血管后先造影然后用抗生素液浸泡的明胶海绵颗粒进行栓塞。结果:脾动脉插管技术成功率100%。30例外周血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恢复到正常水平,5例部分缓解,1例无明显变化。术后凝血酶原时间(PT)缩短,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增加,免疫球蛋白含量增加,食道静脉曲张程度有所下降。所有患者术后均出现栓塞后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发热和左上腹疼痛。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PSE对脾亢患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既可减轻脾亢又保留了脾脏的免疫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可减轻门脉高压的症状。PSE栓塞范围在30%~80%之间为宜。白血球和血小板尤其是后者数量和功能改变为PSE后疗效可靠的观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功能亢进
脾栓塞
肝硬变
门脉高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TIPSS术后肝性脊髓病(附5例报告)
2
作者
王茂强
王志强
+5 位作者
崔志鹏
谢春明
任伟新
张金山
程留芳
高育璈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1998年第2期76-78,共3页
目的:报告5例经颈静脉途径肝内分流术(TIPSS)后肝性脊髓病(HM)的临床表现。资料和方法:5例均有乙型肝炎和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病史。TIPSS术前影像学检查显示肝萎缩明显,术后分流道通畅。曾做脊髓MR14例,1例做脊柱CT和脊髓造影。5例均行腰...
目的:报告5例经颈静脉途径肝内分流术(TIPSS)后肝性脊髓病(HM)的临床表现。资料和方法:5例均有乙型肝炎和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病史。TIPSS术前影像学检查显示肝萎缩明显,术后分流道通畅。曾做脊髓MR14例,1例做脊柱CT和脊髓造影。5例均行腰椎穿刺。结果:5例于TIPSS后4周~4个月出现进行性下肢痉挛性瘫痪,1例伴上肢无力,1例伴有尿失禁。5例术后有1次以上(1~6次)HE发作史。体检发现患者腱反射亢进,踝阵挛阳性,浅感觉正常,1例深感觉减退,除1例外,其余无明显肌萎缩表现。受累节段椎管影像学检查及腰椎穿刺脑脊液检查均无异常。5例均有术后持续高血氨及低蛋白血症。结论:TIPSS术后出现进行性下肢痉挛性瘫痪、不伴有感觉障碍者应考虑HM。与TIPSS相关HM的高危因素有术前明显肝萎缩、术后持续高血氨及肝性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PSS
手术后
肝性脊髓病
介入疗法
肝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肝硬化门脉高压脾功能亢进的部分栓塞治疗
被引量:
27
1
作者
玄祖旗
杨仁杰
刘庚年
任伟新
陈鹏
机构
北京医科大学临床介入
放射
学研究所
北京
医学
大学第三
医院
新疆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
DSA室
出处
《放射学实践》
1997年第3期102-105,共4页
文摘
目的:对36例肝硬化门脉高压脾机能亢进(简称脾亢)患者采用部分性脾栓塞术(Partialsplenicembolization,PSE)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找出确定其疗效的观测指标、栓塞范围和PSE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术前患者周围血细胞计数三系均低,以白细胞、血小板降低为显著。选择性插入脾动脉靶血管后先造影然后用抗生素液浸泡的明胶海绵颗粒进行栓塞。结果:脾动脉插管技术成功率100%。30例外周血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恢复到正常水平,5例部分缓解,1例无明显变化。术后凝血酶原时间(PT)缩短,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增加,免疫球蛋白含量增加,食道静脉曲张程度有所下降。所有患者术后均出现栓塞后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发热和左上腹疼痛。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PSE对脾亢患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既可减轻脾亢又保留了脾脏的免疫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可减轻门脉高压的症状。PSE栓塞范围在30%~80%之间为宜。白血球和血小板尤其是后者数量和功能改变为PSE后疗效可靠的观测指标。
关键词
脾功能亢进
脾栓塞
肝硬变
门脉高血压
Keywords
Hypersplenism Partial splenic embolization
分类号
R551.105 [医药卫生—血液循环系统疾病]
R657.630.5 [医药卫生—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TIPSS术后肝性脊髓病(附5例报告)
2
作者
王茂强
王志强
崔志鹏
谢春明
任伟新
张金山
程留芳
高育璈
机构
北京市中国人民解放军总
医院
放射
诊断科
北京市中国人民解放军总
医院
消化科
山西医科大学
第一
医院
放射科
新疆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
出处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1998年第2期76-78,共3页
文摘
目的:报告5例经颈静脉途径肝内分流术(TIPSS)后肝性脊髓病(HM)的临床表现。资料和方法:5例均有乙型肝炎和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病史。TIPSS术前影像学检查显示肝萎缩明显,术后分流道通畅。曾做脊髓MR14例,1例做脊柱CT和脊髓造影。5例均行腰椎穿刺。结果:5例于TIPSS后4周~4个月出现进行性下肢痉挛性瘫痪,1例伴上肢无力,1例伴有尿失禁。5例术后有1次以上(1~6次)HE发作史。体检发现患者腱反射亢进,踝阵挛阳性,浅感觉正常,1例深感觉减退,除1例外,其余无明显肌萎缩表现。受累节段椎管影像学检查及腰椎穿刺脑脊液检查均无异常。5例均有术后持续高血氨及低蛋白血症。结论:TIPSS术后出现进行性下肢痉挛性瘫痪、不伴有感觉障碍者应考虑HM。与TIPSS相关HM的高危因素有术前明显肝萎缩、术后持续高血氨及肝性脑病。
关键词
TIPSS
手术后
肝性脊髓病
介入疗法
肝功能障碍
Keywords
Myelopathy
hepatic
Hypertension
portal
Shunts
portosystemic
Liver
interventional procedure
分类号
R654.306 [医药卫生—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肝硬化门脉高压脾功能亢进的部分栓塞治疗
玄祖旗
杨仁杰
刘庚年
任伟新
陈鹏
《放射学实践》
1997
2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TIPSS术后肝性脊髓病(附5例报告)
王茂强
王志强
崔志鹏
谢春明
任伟新
张金山
程留芳
高育璈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199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