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浅谈地市党报的改革创新
被引量:1
- 1
-
-
作者
汪永瑚
-
机构
新疆北屯报社
-
出处
《当代传播》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11-111,共1页
-
-
关键词
改革创新
地市党报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地市级党报
党委机关报
地缘优势
管理体制
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
办报特色
-
分类号
G216.2
[文化科学—新闻学]
-
-
题名新闻美术宣传典型人物的新尝试
- 2
-
-
作者
姚建峰
-
机构
新疆北屯报社
-
出处
《新疆新闻界》
1996年第4期35-35,共1页
-
文摘
随着报纸的问世,美术便与新闻结缘。为了活跃报纸版面,增加美感,报纸不断吸纳美术的新品种,在版面上相继出现了木刻、版画、剪纸、国画、油画以及近年来流行的图纹纸拼贴画等。为了装饰版面,配合文字稿增添意蕴情趣,又出现了刊头画、尾花、插图、题图以及连环画等。《新疆北屯报》除了推出以上各种绘画形式外,近两年来又尝试推出“献身边疆光荣 本报为您画像”的专栏。
-
关键词
典型人物
新闻美术
表现形式
绘画风格
报纸版面
先进人物
新疆
绘画形式
报道形式
新品种
-
分类号
G213
[文化科学—新闻学]
-
-
题名报纸版面审美特征初探(上)
- 3
-
-
作者
张新泰
于文胜
-
机构
新疆北屯报社
-
出处
《新疆新闻界》
1996年第3期35-37,共3页
-
文摘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手稿》中讲到:“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马克思在这里明确提出一个重要的辩证唯物主义美学命题——人的生产劳动实践创造了各种审美客体,也创造了审美主体。马克思通过把人和动物对比,从而发现,人能够按照自身的需要和“美的规律”,自觉地、全面地进行各种社会生产劳动,创造各种美的事物形态,以实现自己的审美理想。报纸版面也是人们按照自己的需要,根据报纸版面自身的“内在的尺度”和“美的规律”创造出的一种社会现象,一种物质形态,一种精神产品,因此,也必然与美学有关,也应该具有自己的审美价值和审美规律。 报纸版面具有审美特征,是由报纸版面内容和形式的特性和特色决定的。
-
关键词
审美特征
报纸版面
内在的尺度
“美的规律”
艺术美
精神产品
版面内容
模块结构
审美价值
“块”
-
分类号
G213
[文化科学—新闻学]
-
-
题名新闻图片在版面中的作用(上)
- 4
-
-
作者
张新泰
于文胜
-
机构
新疆北屯报社
-
出处
《新疆新闻界》
1995年第2期25-27,共3页
-
文摘
版面一张脸,图片是眼睛。图片在版面上可称为点,但在局部可称为面。而剪贴的随形图片所产生的曲线以及图片的大小长短各异的形,黑白浓淡的色,留有余裕的白。都是版面中难得的形式条件。因此,图片一身兼点、线、面、形、色、白六种设计要素,被公认为版面设计中的关键材料和重要手段。不少人称其为版面上的“眼睛”。如果构思、设计运用得好,不仅眼睛本身灵光四射,而且还会使整版清新活泼,增色生辉。 图片在版式中的作用到底有哪些?
-
关键词
新闻图片
新闻价值
艺术价值
版面空间
版面设计
编排手段
设计运用
关键材料
表现形式
印迹
-
分类号
J419.1
[艺术—摄影艺术]
G
[文化科学]
-
-
题名报纸版面审美特征初探(下)
- 5
-
-
作者
张新泰
于文胜
-
机构
新疆北屯报社
-
出处
《新疆新闻界》
1996年第4期42-43,47,共3页
-
文摘
报纸版面的造型美 造型艺术的基本特征,在于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或体积语言,在空间中塑造可视的平面或立体的艺术形象,以表现艺术家的思想感情和审美意识。 版面也具有造型艺术的特征。它使用线条块面形体等手法在版面空间塑造艺术形象,以表达编辑的思想感情和审美趋向。版面的造型艺术展现在二度空间之中,而不像雕塑那样展现在三度空间之中。但是,通过透视色彩、比例等方法,版面可以造成视觉上的空间立体感,表现事物的纵深内容和多侧面,从而使阅读者获得似真的效果。
-
关键词
审美特征
报纸版面
变化节奏
音乐美
张弛
版面节奏
造型艺术
图片
右下角
马克思
-
分类号
G213
[文化科学—新闻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