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8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绿色创新链视角下双重环境政策对碳回弹的影响研究——基于环保税与用能权交易的准自然实验证据
1
作者 孙慧 张学峰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128-139,共12页
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协调运用命令控制型与市场激励型政策,对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0—2022年中国282个城市平衡面板数据,从绿色创新链视角,利用双重差分和三重差分模型考察命令控制型强约束的环保费改税政策和作为... 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协调运用命令控制型与市场激励型政策,对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0—2022年中国282个城市平衡面板数据,从绿色创新链视角,利用双重差分和三重差分模型考察命令控制型强约束的环保费改税政策和作为市场激励型弱约束的用能权交易制度的双重环境政策约束对碳回弹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①相较于单一的环境约束,双重环境政策约束协同对碳回弹的抑制效应更显著;②机制分析表明,绿色创新链各环节均能显著抑制城市碳回弹,其中,绿色科技创新的政策效应最强,其次是绿色知识溢出,绿色产品创新的政策效应最弱;③拓展性讨论发现,双重环境政策约束对抑制邻近城市碳回弹存在空间溢出效应,并表现出东西部地区溢出效应显著而中部地区不显著的异质性,此外,长期效应和短期效应评估结果也显示双重环境政策的约束作用存在异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重环境政策约束 碳回弹效应 绿色创新链 空间溢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领军企业对行业内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联动效应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孙慧 祝树森 +1 位作者 夏学超 杨泽东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0-80,共11页
开放式创新背景下,技术领军企业对行业内企业技术创新具有重要影响。利用2012—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技术领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行业内联动的表现形式与内在机理,识别其差异及特征。结果发现:技术领军企业对行业内企业技... 开放式创新背景下,技术领军企业对行业内企业技术创新具有重要影响。利用2012—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技术领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行业内联动的表现形式与内在机理,识别其差异及特征。结果发现:技术领军企业对行业内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发挥联动效应,表现为技术创新扩散与技术创新追随。行业差异表现如下:行业竞争程度和环境不确定性越高,行业内企业技术创新的追随效应越强、扩散效应越弱;技术密集型行业企业技术创新的追随效应最强,劳动密集型行业企业技术创新的扩散效应最强。进一步考察行业联动特征发现,企业技术创新行业联动的行为表现为同行业企业主动追赶而非被动模仿,呈现“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的马太效应以及显著邻近效应。结论对技术领军企业发挥引领作用,进而促进行业技术创新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领军企业 联动效应 技术创新扩散 技术创新追随 生产率赶超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葡萄酒产业集群发展策略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赵向豪 刘亚茹 孙慧 《中国酿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98-302,共5页
产业集群是提升产业竞争能力、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实现路径。该文从自然生态环境、地理位置、产业发展历程、消费市场前景四个方面介绍了新疆葡萄酒产业集群发展优势,分析了新疆葡萄酒产业集群发展现存的问题,基于“五边形”模型提... 产业集群是提升产业竞争能力、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实现路径。该文从自然生态环境、地理位置、产业发展历程、消费市场前景四个方面介绍了新疆葡萄酒产业集群发展优势,分析了新疆葡萄酒产业集群发展现存的问题,基于“五边形”模型提出新疆葡萄酒产业集群发展提升路径:构建产业集群网络体系、打造产业集群创新体系、建设产业集群生产体系、强化产业集群驱动机制、构筑产业集群市场开发模式。旨在推动新疆葡萄酒产业集群持续发展、助力中国葡萄酒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酒 产业集群 发展策略 “五边形”模型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理者过度自信、政治关联与企业创新绩效——创新投入的中介效应研究 被引量:19
4
作者 孙慧 张娇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24-132,共9页
文章利用209家高新技术企业2011-2016年的面板数据,基于高阶理论与资源基础理论从管理者内部心理特征和外部背景特征探讨过度自信与政治关联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机理,并检验了创新投入在其中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管理者过度自信会显... 文章利用209家高新技术企业2011-2016年的面板数据,基于高阶理论与资源基础理论从管理者内部心理特征和外部背景特征探讨过度自信与政治关联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机理,并检验了创新投入在其中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管理者过度自信会显著抑制企业创新绩效,且会通过创新投入过度行为负向影响企业创新绩效;政治关联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净效应为正,但同时政治关联引起的创新资源"挤出效应"会对企业创新绩效产生一定负面影响。据此从政府层面、企业层面提出促进企业创新绩效提升相应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度自信 政治关联 创新绩效 创新投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基建和创新型产业促进政策如何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建设和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的政策效应 被引量:3
5
作者 张梦雨 马晓钰 《西部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1,共21页
促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和创新型产业发展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两大政策着力点。以“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建设和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为准自然实验样本,采用2011—2021年275个城市面板数据进行多期双重差分检验,结果发现:“宽带中国”示范... 促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和创新型产业发展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两大政策着力点。以“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建设和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为准自然实验样本,采用2011—2021年275个城市面板数据进行多期双重差分检验,结果发现:“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建设、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双试点都显著促进了试点城市新质生产力发展,其中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的政策效应大于“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建设的政策效应,双试点的政策效应大于单试点的政策效应,先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后“宽带中国”示范比先“宽带中国”示范后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的政策效应更强;两种单试点和双试点都能够通过促进经济集聚和技术创新两条路径来提升新质生产力水平,且对非资源型城市、中心城市、大城市、经济增长目标软约束和未加码城市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促进作用更强。因此,应重视不同政策之间的协同效应,优化政策组合,合理安排政策实施顺序,推动经济高质量集聚和突破性技术创新,因地制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双试点 政策协同效应 经济集聚 技术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科技对地区新质生产力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葛文峰 徐阳 冉启英 《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7-71,共15页
当前,中国正处于百年变局与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历史性交汇点,面临错综复杂的内外部环境,亟须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金融科技是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现代金融体系的关键环节,也是助推地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引擎,为实现经济... 当前,中国正处于百年变局与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历史性交汇点,面临错综复杂的内外部环境,亟须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金融科技是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现代金融体系的关键环节,也是助推地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引擎,为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巨大的动力。因此,考察金融科技对地区新质生产力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以2012—2022年中国30个省份(因数据缺失,未包含西藏及港澳台地区)为研究样本,探讨了金融科技水平对地区新质生产力的影响,并检验了金融监管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①金融科技能够赋能地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该结果经过替换被解释变量、更改样本时间跨度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和缓解内生性问题后依旧成立。②金融科技对地区新质生产力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异质性。具体而言,金融科技水平在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均能显著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但在中西部地区的促进效应更为突出;在民间金融水平较低地区金融科技对新质生产力的促进作用更强;金融科技达到一定水平才对地区新质生产力产生促进作用。③金融监管对金融科技水平和地区新质生产力水平之间的关系起到正向调节作用。④金融科技水平对新质生产力的驱动效应存在非线性关系,其驱动效果受金融监管水平的约束。研究结论为促进金融科技发展,强化金融监管和提高地区新质生产力水平提供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金融科技 金融监管 调节效应 门槛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技术促进“双碳”目标实现的影响机制研究
7
作者 王娇 孙慧 廖振良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11-23,共13页
基于2006—2022年中国城市面板数据,考察人工智能技术对“双碳”践行绩效的影响,以期为城市实现“双碳”目标寻找有效路径。研究发现:①人工智能技术与“双碳”践行绩效之间存在U型关系,当人工智能技术达到一定水平后,其对“双碳”践行... 基于2006—2022年中国城市面板数据,考察人工智能技术对“双碳”践行绩效的影响,以期为城市实现“双碳”目标寻找有效路径。研究发现:①人工智能技术与“双碳”践行绩效之间存在U型关系,当人工智能技术达到一定水平后,其对“双碳”践行绩效的影响由抑制效应转变为促进效应。分维度看,人工智能技术对低碳潜力维度的促进效应率先凸显。②中介效应分析表明,要素升级、产业升级和动力升级发挥着重要的中介作用。③调节效应分析表明,数字基础设施、数字产业发展、数字创新能力均正向调节二者间的U型关系,并且使拐点左移。④异质性分析表明,低碳潜力大、低碳状态差的地区,人工智能技术对“双碳”践行绩效赋能效应更强;东、中部地区二者间存在U型关系,而西部地区则上述关系不明显;中心城市相对非中心城市赋能效应更大;创新创业活跃度高、信息基础设施水平高、实施智慧城市试点的地区人工智能赋能效应更强。研究为有效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和推动“双碳”目标实现提供经验证据与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技术 “双碳”目标 “双碳”践行绩效 U型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驱动中国双重价值链地位攀升作用机制研究
8
作者 陀才进 孙慧 +1 位作者 聂蕊 杨巨星 《经济经纬》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1-117,共17页
基于2010—2022年省级面板数据,结合内嵌中国省份的全球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实证检验新质生产力对中国各省份双重价值链地位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新质生产力有助于打破“低端锁定”和“高端封锁”的双重困境,实现中国各省份双重... 基于2010—2022年省级面板数据,结合内嵌中国省份的全球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实证检验新质生产力对中国各省份双重价值链地位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新质生产力有助于打破“低端锁定”和“高端封锁”的双重困境,实现中国各省份双重价值链地位攀升;机制检验表明,中间品创新效应、要素配置优化效应、超大规模市场效应是推动中国双重价值链地位攀升的重要渠道;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生产力已经成为推动中国双重价值链地位攀升的重要动力,在东部地区和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更高的地区,新质生产力对双重价值链地位攀升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进一步分析表明,新质生产力能有效促进各省份国内价值链与全球价值链的耦合协调与良性互动,有助于新发展格局的形成。研究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价值链地位攀升提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国内价值链 全球价值链 要素配置优化 超大规模市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开霾散:“区域—目标”双协同下的大气污染治理研究
9
作者 向仙虹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8-14,共7页
继续打赢“蓝天保卫战”,实现减污降碳与区域联防联控是当前亟须攻关的难点。选取2010—2022年我国27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以“蓝天保卫战”系列政策为准自然实验,检验政策的目标和区域双协同效应与作用机制。结果显示:“蓝天保... 继续打赢“蓝天保卫战”,实现减污降碳与区域联防联控是当前亟须攻关的难点。选取2010—2022年我国27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以“蓝天保卫战”系列政策为准自然实验,检验政策的目标和区域双协同效应与作用机制。结果显示:“蓝天保卫战”政策不仅能显著提高重点监控城市的减污降碳,实现目标协同治理;还存在明显的政策空间溢出效应,对邻近非重点监控城市的政策红利溢出效应略大于重点监控试点城市,实现以点带面的政策红利扩散的区域协同,但这种政策溢出具有距离衰减特征。从传导路径看,该政策通过创新效应、规模效应和结构效应实现双目标协同治理。研究结论为“蓝天保卫战”助力提高城市空气治理提供了可靠的经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天保卫战” 减污降碳 “区域—目标” 绿色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公共服务状况与旅游开放度的关系研究——以新疆为例 被引量:5
10
作者 何昭丽 孙慧 +1 位作者 芦文华 袁文虎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2期19-22,共4页
文章选择新疆14个地州市的2000—2012年的数据,运用面板数据分析法,对旅游公共服务系统中的要素对旅游开放度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首先是旅游交通服务系统对旅游开放度的影响最大,其次为旅游人力资源状况,并且旅游安全保... 文章选择新疆14个地州市的2000—2012年的数据,运用面板数据分析法,对旅游公共服务系统中的要素对旅游开放度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首先是旅游交通服务系统对旅游开放度的影响最大,其次为旅游人力资源状况,并且旅游安全保障、旅游信息服务、旅游环境服务等都对旅游开放度有着重要影响。而以酒店为代表的基础设施状况则对旅游开放度没有显著影响。因此,要提高旅游地的开放度,不应对基础设施过度投资,重心应该放在旅游交通设施建设及旅游人力资源的培养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公共服务 旅游开放度 面板数据分析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渠道国际技术溢出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基于制度环境视角 被引量:10
11
作者 冉启英 张晋宁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4-82,共9页
本文基于2006~2018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以基准模型检验多渠道国际技术溢出及制度环境优化对区域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并构建动态门限面板模型,验证在制度环境门槛下FDI、OFDI、对外贸易对区域创新能力的非线性作用。结果显示,3种国际技... 本文基于2006~2018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以基准模型检验多渠道国际技术溢出及制度环境优化对区域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并构建动态门限面板模型,验证在制度环境门槛下FDI、OFDI、对外贸易对区域创新能力的非线性作用。结果显示,3种国际技术溢出均存在显著的制度环境门槛效应,随着制度环境进入更高的门槛区间,FDI、OFDI、对外贸易对区域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显著增强。脉冲响应函数结果表明,长期内3种国际技术溢出对区域创新能力主要表现为正向的冲击作用,其中对外贸易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冲击系数持续为正且延续性较强,表明长期内对外贸易是我国通过国际技术溢出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的最佳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技术溢出 制度环境 区域创新能力 动态门限模型 脉冲响应函数 贸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商直接投资、区域创新与城市化发展研究——基于政府与市场双重视角 被引量:6
12
作者 吕雁琴 赵斌 《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49-155,共7页
基于2000—2017年省际面板数据,运用静态面板与门限面板模型,通过建立以政府干预、市场化进程为门限变量的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与区域创新对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区域创新对城市化发展有积极... 基于2000—2017年省际面板数据,运用静态面板与门限面板模型,通过建立以政府干预、市场化进程为门限变量的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与区域创新对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区域创新对城市化发展有积极的带动作用,同时,外商直接投资对区域创新的作用由替代效应向互补效应转变;政府干预对外商直接投资存在双重门限效应,对区域创新存在单一门限效应;市场化对外商直接投资存在单一门限效应,但对区域创新存在双重门限效应。基于以上结论,进一步提出促进城市化发展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区域创新 城市化 面板门限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旅游开放水平的评价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何昭丽 孙慧 杨素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4期11-13,共3页
为了评价新疆旅游开放状况,通过建立新疆旅游开放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经过运算得出结论:第一,新疆旅游开放状况的公因子是社会经济状况和自然环境状况,前者的影响大于后者的影响;第二,2001—2011年的新疆旅游开放水平呈现出波动上升趋势,... 为了评价新疆旅游开放状况,通过建立新疆旅游开放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经过运算得出结论:第一,新疆旅游开放状况的公因子是社会经济状况和自然环境状况,前者的影响大于后者的影响;第二,2001—2011年的新疆旅游开放水平呈现出波动上升趋势,但自然环境是开放的短板;第三,因此政府及相关企业应该注重招商引资,合理利用外资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同时也应多关注自然环境的发展,更进一步提升新疆的自然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 开放状况 因子分析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技术溢出对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基于空间视角下制度调节作用的非线性检验 被引量:14
14
作者 冉启英 杨小东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0-41,共12页
基于中国2006-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文章运用动态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了国际技术溢出对"本地-邻地"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直接效应与溢出效应,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制度环境在其中的非线性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国际技术溢出存... 基于中国2006-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文章运用动态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了国际技术溢出对"本地-邻地"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直接效应与溢出效应,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制度环境在其中的非线性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国际技术溢出存在显著的空间交互性效应,整体上国际技术溢出对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呈显著促进作用;FDI和对外贸易均促进了本区域绿色技术创新效率,跨区域溢出效应还促进了其他区域的效率,而OFDI的区域溢出效应不显著;国际技术溢出会受到制度质量调节作用,且随着制度质量跨越不同的门槛值,国际技术溢出对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正向促进作用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质量 绿色技术创新效率 门槛模型 脉冲响应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少数民族区域人口规模的空间非均衡研究——以新疆南疆三地州为例 被引量:2
15
作者 马晓钰 胡池群 韩源源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7-31,共5页
我国少数民族区域由于宽松的生育政策,人口自然增长较快,但就人口规模的空间分布而言,少数民族区域内部也会存在着空间非均衡性。文章利用新疆南疆三地州24个县1998-2013年人口规模发展数据,采用Dagum基尼系数分解方法,对南疆三地... 我国少数民族区域由于宽松的生育政策,人口自然增长较快,但就人口规模的空间分布而言,少数民族区域内部也会存在着空间非均衡性。文章利用新疆南疆三地州24个县1998-2013年人口规模发展数据,采用Dagum基尼系数分解方法,对南疆三地州人口规模发展的空间非均衡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动态分布图直观地展示了南疆三地州人口规模空间分布存在显著的空间非均衡特征,具体来看,克州地区和喀什地区人口规模发展水平较低,而和田地区人口规模发展水平高,并且呈现出波动发展趋势。第二,基尼系数测算及其分解结果表明:南疆三地州人口规模空间分布的总体差距呈波动趋势,地区间差距是总体差距的主要来源,超变密度对南疆三地州人口规模发展总体差距的影响也不断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规模 空间非均衡 分布动态 基尼系数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吕雁琴 马延亮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6期7-11,共5页
基于新疆1986—2010年数据,利用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对新疆固定资产投资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新疆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短期均衡关系和双向因果关系。在对模型经济意义分析的... 基于新疆1986—2010年数据,利用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对新疆固定资产投资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新疆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短期均衡关系和双向因果关系。在对模型经济意义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提高新疆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贡献的相关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资产投资 经济增长 格兰杰因果关系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新疆教育投入与经济发展关系的辨析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雅楠 孙慧 何昭丽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6年第1期45-49,共5页
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提出了"着力把新疆建成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围绕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研究新疆教育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对于加快新疆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应用新疆1978—2012年的时间序列,运... 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提出了"着力把新疆建成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围绕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研究新疆教育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对于加快新疆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应用新疆1978—2012年的时间序列,运用协整分析、误差修正模型,探讨了新疆教育投入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得出结论:新疆教育投入与经济发展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从短期来看,教育投资每增加1%,GDP就相应的增加14%,但教育投入对GDP拉动作用不明显;长期而言,教育投入对GDP的长期弹性为1.025,教育投入在长期内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是十分显著的。因此,提出提升教育投入水平、优化教育资金配置、拓展教育投资渠道、加快丝绸之路核心区文化科教中心等措施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绸之路 教育投入 协整检验 误差修正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励企业生态技术创新的动态生态税模型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海灵 孙雪莲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89-92,共4页
生态技术创新是实现生态经济的核心动力,动态生态税税制的定性与定量分析是发展生态经济的理论需要。建立动态生态税量化模型有利于激励企业生态技术创新和完善国家创新体系。研究构建了动态生态税方程,动态生态税税率模型,企业本期应... 生态技术创新是实现生态经济的核心动力,动态生态税税制的定性与定量分析是发展生态经济的理论需要。建立动态生态税量化模型有利于激励企业生态技术创新和完善国家创新体系。研究构建了动态生态税方程,动态生态税税率模型,企业本期应交生态税总额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技术创新 动态生态税 税率模型 税额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南疆三地州将在2020年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经济发展专题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孙慧 刘媛媛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3期1-6,共6页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今后五年发展的主题和基本任务。文章立足于国家、地方政府重大需求,对新疆南疆三地州与全国同步全面进入小康社会经济发展专题进行研究,构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新疆南疆三地州2000—2011年的指标...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今后五年发展的主题和基本任务。文章立足于国家、地方政府重大需求,对新疆南疆三地州与全国同步全面进入小康社会经济发展专题进行研究,构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新疆南疆三地州2000—2011年的指标数据进行监测,对2012—2020年小康社会实现程度进行预测。研究显示:2011年全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综合实现程度为82.64%,已初步实现小康社会;新疆综合实现程度为68.65%,尚未实现。到2020年,新疆小康社会的综合实现程度为82.28%。其中,克州综合实现程度为84.86%,和田综合实现程度为73.88%,喀什综合实现程度为89.53%,可基本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后,提出"投入倍增"、"内地第三产业前移新疆"、"收入倍增"、"稳定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南北疆应实行差异化发展"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经济发展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向西开放水平与经济增长质量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全要素生产率视角 被引量:3
20
作者 黄涛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6年第3期20-23,共4页
文章运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计算了1985—2014年30年来新疆经济增长质量,并基于全要素生产率方法计算出30年来新疆向西开放水平对经济增长质量的贡献。研究结果表明:目前投资仍是推动新疆经济增长质量的主要动力;人力资本对经济增... 文章运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计算了1985—2014年30年来新疆经济增长质量,并基于全要素生产率方法计算出30年来新疆向西开放水平对经济增长质量的贡献。研究结果表明:目前投资仍是推动新疆经济增长质量的主要动力;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质量的作用不明显;而向西开放和新疆经济增长质量相互作用。最后,基于向西开放的角度,提出新疆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应继续加大向西开放的力度、不断提高人才队伍建设、大力扶持向西开放优势产业发展三个方面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西开放 经济增长质量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