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疆小海子垦区果园苹果蠹蛾的发生规律及蛀果情况研究
1
作者 尔热斯白克·塔米力 王凡 +2 位作者 冯丽凯 杨国梅 姜明军 《农业科技通讯》 2024年第4期104-107,共4页
为了明确小海子垦区苹果蠹蛾的发生动态、1年发生代数、蛀果为害情况及最佳防治时期,为果园苹果蠹蛾的防治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利用性诱剂监测苹果园、梨园和红枣园内苹果蠹蛾的发生动态,采用5点取样法调查苹果蠹蛾在苹果园蛀果为... 为了明确小海子垦区苹果蠹蛾的发生动态、1年发生代数、蛀果为害情况及最佳防治时期,为果园苹果蠹蛾的防治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利用性诱剂监测苹果园、梨园和红枣园内苹果蠹蛾的发生动态,采用5点取样法调查苹果蠹蛾在苹果园蛀果为害情况。结果表明,小海子垦区苹果蠹蛾1年发生4代,苹果蠹蛾在苹果园和梨园内全年发生动态基本一致,红枣园内苹果蠹蛾的发生数量最多。7月、8月、9月不同的时间阶段中,8月苹果蠹蛾的蛀孔数量、蛀果率、种子被为害果实数量和被取食种子数量最大,8月不同方位当中西方位的蛀孔数量、蛀果率、种子被为害果实数量、被取食种子数量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蠹蛾 消长动态 发生规律 蛀果率 南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植保机在新疆棉田喷施脱叶剂测试结果评述 被引量:17
2
作者 马艳 任相亮 +9 位作者 蒙艳华 宋坚利 马德英 刘政 付威 姜伟丽 胡红岩 王丹 王志国 兰玉彬 《中国棉花》 2016年第12期16-20,共5页
无人植保机飞防技术作为一项适应现代植保需求的新型技术,将是传统植保方式的有益补充和革命性升级。为探明无人植保机喷施脱叶剂对棉花的脱叶效果及棉花品质的影响以及研究与筛选适合无人植保机喷洒棉花脱叶剂的喷洒参数和施药技术,国... 无人植保机飞防技术作为一项适应现代植保需求的新型技术,将是传统植保方式的有益补充和革命性升级。为探明无人植保机喷施脱叶剂对棉花的脱叶效果及棉花品质的影响以及研究与筛选适合无人植保机喷洒棉花脱叶剂的喷洒参数和施药技术,国家航空植保科技创新联盟组织了多家联盟单位在新疆石河子开展了4种无人植保机喷施棉花脱叶剂的联合飞防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经过2次施药后,4种无人植保机在设定施药范围内喷施脱叶剂,均能达到良好的脱叶效果;尤其按照每667 m^2喷施1.5 L的药液,脱叶效果优良,药后棉铃吐絮率快速上升。测试结果还表明,无人植保机不同施药处理对处理区棉花的产量因子和纤维品质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植保机 棉花 脱叶剂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芽胞杆菌BvR001对大丽轮枝菌抑制效果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纪晓彬 王丹 +6 位作者 刘政 李冉 宋健 张丹丹 陈捷胤 戴小枫 林克剑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0-47,共8页
为研发绿色、安全、高效的作物黄萎病生物防治产品,本研究以生防菌株BvR001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黄萎病菌的抑菌效果测定、可湿性粉剂研制、在寄主根际的定殖能力与防效测定,明确该菌株对黄萎病具有防控效果。gyrB序列检测和系统发育树构... 为研发绿色、安全、高效的作物黄萎病生物防治产品,本研究以生防菌株BvR001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黄萎病菌的抑菌效果测定、可湿性粉剂研制、在寄主根际的定殖能力与防效测定,明确该菌株对黄萎病具有防控效果。gyrB序列检测和系统发育树构建分析表明,该菌株属于芽胞杆菌属,并且与贝莱斯芽胞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进化关系最近,推测其可能是贝莱斯芽胞杆菌;平板对峙试验表明,该菌对2种基因型(落叶型和非落叶型)大丽轮枝菌Vd991和D08047菌落扩展的抑制率分别为78.6%和85%;研发了该菌的可湿性粉剂配方(WPBvR001):吸附量为1.2 L/kg的发酵液硅藻土母粉87%、十二烷基磺酸钠5%、木质素磺酸钠5%、羧甲基纤维素钠2%、维生素C 1%,该配方得到的制剂活芽胞量为7.65×108 cfu/g、润湿时间38 s、悬浮率为62.16%、杂菌率为0、pH 6.89±0.02、细度通过率(≤45μm)99.99%、干燥减量0.67%;利用烟草和棉花测试发现,该菌剂对寄主植物安全无毒,且能有效定殖于寄主根际,显著降低了黄萎病菌繁殖扩展,对黄萎病具有良好的防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芽胞杆菌 可湿性粉剂 黄萎病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旋翼植保无人机与常规喷施缩节胺对棉花生长调控效应比较 被引量:9
4
作者 赵静 辛芳 +5 位作者 周月婷 赵昌荣 韩小强 刘政 林克剑 付威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096-2104,共9页
【目的】分析JT-30多旋翼植保无人机喷施缩节胺(DPC)对调节棉花生长的影响,研究植保无人机在棉花化控作业中的应用效果,为植保无人机在棉花化控作业的应用提供指导。【方法】与喷杆式喷雾机作业相比,采用JT-30六旋翼植保无人机喷施DPC作... 【目的】分析JT-30多旋翼植保无人机喷施缩节胺(DPC)对调节棉花生长的影响,研究植保无人机在棉花化控作业中的应用效果,为植保无人机在棉花化控作业的应用提供指导。【方法】与喷杆式喷雾机作业相比,采用JT-30六旋翼植保无人机喷施DPC作业,分析其对棉花株高、果枝长度、节间距等的影响。【结果】JT-30植保无人机喷施DPC 5、10、14 d后能够有效抑制棉花的株高,抑制率分别为7.26%、15.81%和21.17%;喷杆喷雾机作喷施作业后对应的抑制率为8.55%、16.81%和22.80%;JT-30植保无人机喷施DPC对棉花株高的抑制效果与喷杆式喷雾机作业效果相当。在果枝长度、节间长度和果枝始节高度等指标上表现出了相似的结果,且高浓度DPC没有对棉花表现出药害作用。【结论】植保无人机喷施缩节胺可以有效促进棉花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的转移、塑造良好株型、提高成铃率,且高浓度DPC对棉花无药害,具有与常规喷施相当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植保无人机 缩节胺 生长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河子地区梨冠网蝽主要生物学特性及其田间种群消长规律 被引量:2
5
作者 付超 冯丽凯 +3 位作者 朱春林 董鹏 李铭 陈刘生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089-2095,共7页
【目的】研究石河子地区梨冠网蝽的主要生物学特性及其种群田间消长规律,为科学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室内饲养观察拍照形态特征,定点系统调查田间梨冠网蝽种群消长规律。【结果】4月中旬梨树的发芽时,梨冠网蝽越冬成虫始见于梨树幼叶... 【目的】研究石河子地区梨冠网蝽的主要生物学特性及其种群田间消长规律,为科学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室内饲养观察拍照形态特征,定点系统调查田间梨冠网蝽种群消长规律。【结果】4月中旬梨树的发芽时,梨冠网蝽越冬成虫始见于梨树幼叶上,5月底第1代若虫出现,若虫群居为害,受食物限制,成虫转移为害,6月以后世代重叠,7月底至8月为为害高峰期,10月下旬成虫开始寻找越冬场所进行越冬(二、三代田间种群高峰期)。【结论】石河子地区梨冠网蝽一年发生4代,越冬代成虫和第一代若虫是防治梨冠网蝽的关键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梨冠网蝽 生物学特性 种群消长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物景观结构对旋幽夜蛾种群动态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徐养诚 王明全 +6 位作者 顾世民 张鑫 冯丽凯 王鑫 谢宗铭 王登元 吕昭智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8-33,共6页
农业景观复杂性对昆虫种群的影响是目前昆虫生态学研究的热点。新疆兵团和地方在土地利用模式及作物景观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可能影响昆虫种群动态及其管理策略。在兵团和地方的不同试验点,应用智能测报灯、杀虫灯诱集监测在地区尺度... 农业景观复杂性对昆虫种群的影响是目前昆虫生态学研究的热点。新疆兵团和地方在土地利用模式及作物景观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可能影响昆虫种群动态及其管理策略。在兵团和地方的不同试验点,应用智能测报灯、杀虫灯诱集监测在地区尺度和区域尺度旋幽夜蛾Scotogramma trifolii种群动态,结合各样点作物种类及面积调查,分析旋幽夜蛾种群动态与景观复杂性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在地区尺度上,简单景观条件下旋幽夜蛾诱集量小于复杂景观,不同调查半径下旋幽夜蛾诱集量与景观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呈显著正相关(P<0.05);(2)在区域尺度上,兵团作物体系内,南疆的旋幽夜蛾诱集量小于北疆,并且存在显著性差异;地方作物体系内南疆的旋幽夜蛾诱集量大于北疆,同样存在显著性差异;在南疆地区,兵团和对应地方的诱蛾量均呈现显著性差异(P<0.05),在北疆地区,兵团与对应的地方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这可能与北疆地区兵团和地方在土地利用模式及其作物布局趋于一致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景观结构 旋幽夜蛾 种群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对棉黑蚜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孙艳 冯丽凯 +1 位作者 张学坤 刘政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14-117,共4页
在室内5个温度梯度(18、21、24、27、30℃)下,组建棉黑蚜的实验种群生命表,探讨温度对棉黑蚜在棉花寄主上生长发育、存活和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18、21、24、27、30℃时,棉黑蚜若虫的总发育历期分别为10.46、7.4、6.07、4.98、4.52d;... 在室内5个温度梯度(18、21、24、27、30℃)下,组建棉黑蚜的实验种群生命表,探讨温度对棉黑蚜在棉花寄主上生长发育、存活和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18、21、24、27、30℃时,棉黑蚜若虫的总发育历期分别为10.46、7.4、6.07、4.98、4.52d;成虫寿命分别为25.4、21.5、18.4、13.8、13.3d;成虫产蚜量分别为57.5、68.9、64.8、49.6、30.8头。随着温度的升高,棉黑蚜若虫的发育历期、成虫寿命显著缩短,产蚜量随温度升高先增加后减少。种群的内禀增长率在27℃最大。温度对棉黑蚜的生长发育和繁殖有显著影响,本研究结果对棉黑蚜预测预报和综合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黑蚜 温度 棉花 发育历期 繁殖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田旋花对7种土壤处理除草剂的敏感性测定及其防除药剂筛选 被引量:2
8
作者 张学坤 惠慧 +5 位作者 林克剑 刘政 赵静 孙艳 董芳 徐冬冬 《中国棉花》 2016年第5期14-17,共4页
为明确新疆棉田田旋花对7种土壤处理剂的敏感性,采用种子生物测定法检测了田旋花对7种土壤处理剂的敏感性,通过室内盆栽试验研究供试药剂对田旋花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新疆棉田田旋花对不同土壤处理剂的敏感性存在显著差异,对24%乙氧... 为明确新疆棉田田旋花对7种土壤处理剂的敏感性,采用种子生物测定法检测了田旋花对7种土壤处理剂的敏感性,通过室内盆栽试验研究供试药剂对田旋花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新疆棉田田旋花对不同土壤处理剂的敏感性存在显著差异,对24%乙氧氟草醚EC的敏感性最高,对96%异丙甲草胺EC和50%扑草净WP的敏感性次之,对12.5%恶草酮EC敏感性最低。供试土壤处理剂的各处理对棉田田旋花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棉花安全。50%扑草净WP对田旋花防效显著高于其他药剂,其次为24%乙氧氟草醚E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旋花 土壤处理剂 生物测定 敏感性 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表面灭菌对棉花茎秆内黄萎病菌分离效果的比较
9
作者 孙艳 石新建 +3 位作者 王振辉 冯丽凯 赵静 刘政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04-110,共7页
【目的】筛选一套标准的表面灭菌分离获得棉秆内黄萎病病原菌方法。【方法】研究4种抑制材料内细菌生长的PDA选择性培养基中最低抗生素含量,评价四种不同方法对材料表面灭菌(75%乙醇、5%次氯酸钠、0.1%升汞和75%乙醇+5%次氯酸钠)效果。... 【目的】筛选一套标准的表面灭菌分离获得棉秆内黄萎病病原菌方法。【方法】研究4种抑制材料内细菌生长的PDA选择性培养基中最低抗生素含量,评价四种不同方法对材料表面灭菌(75%乙醇、5%次氯酸钠、0.1%升汞和75%乙醇+5%次氯酸钠)效果。【结果】含混合抗生素(链霉素:氯霉素:青霉素m/m,1∶1∶1)的PDA培养基抑制细菌最低浓度为500 mg/L;新鲜棉秆材料和轻度腐败棉秆表面灭菌的最佳条件为75%乙醇处理4 min,重度腐败棉秆表面灭菌条件为75%乙醇+5%NaClO处理5 min。【结论】即新鲜棉秆材料和轻度腐败棉秆材料表面灭菌的最佳条件为75%乙醇处理4 min,重度腐败棉秆表面灭菌条件为75%乙醇+5%NaClO处理5 min。选择合适的灭菌材料和时间是分离棉花茎杆内黄萎病菌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黄萎病 抗生素 灭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参碱与常规化学农药对棉蚜的综合防控效果比较 被引量:7
10
作者 陈文静 李海江 +4 位作者 吴文忠 孙艳 冯丽凯 赵静 刘政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081-1089,共9页
【目的】评价苦参碱等生物农药在北疆棉田中的控害效果,有利于天敌的保护作用和节本增效。【方法】设置常规化学农药和生物药剂苦参碱及空白对照3个处理,评价棉蚜防治效果、保护天敌作用和经济效益。【结果】化学农药比生物药剂苦参碱... 【目的】评价苦参碱等生物农药在北疆棉田中的控害效果,有利于天敌的保护作用和节本增效。【方法】设置常规化学农药和生物药剂苦参碱及空白对照3个处理,评价棉蚜防治效果、保护天敌作用和经济效益。【结果】化学农药比生物药剂苦参碱使用次数较多,生物药剂苦参碱能较好的保护天敌,综合经济效益评价,每667 m2节本增效23.00~78.65元。【结论】使用生物药剂苦参碱能减少施用次数,持效期长,较好的保护天敌,减少成本增加效益,节本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蚜 苦参碱 综合防治效果 化学农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生境下两种引诱剂对白星花金龟的协同诱集效果评价 被引量:4
11
作者 陈文静 冯丽凯 +3 位作者 王祥兆 王翔 林克剑 李粉莲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58-363,382,共7页
为评价糖醋液诱芯协同处理对白星花金龟的诱集效果,分别在葡萄园、玉米田和杨树林悬挂诱捕器,采用糖醋液、诱芯及糖醋液诱芯协同处理诱集白星花金龟。结果表明,在整个生育期3种处理在葡萄园与玉米田的诱集总量分别为1621.7头和1543.0头... 为评价糖醋液诱芯协同处理对白星花金龟的诱集效果,分别在葡萄园、玉米田和杨树林悬挂诱捕器,采用糖醋液、诱芯及糖醋液诱芯协同处理诱集白星花金龟。结果表明,在整个生育期3种处理在葡萄园与玉米田的诱集总量分别为1621.7头和1543.0头,显著高于杨树林中的诱集量(41.7头)。白星花金龟在葡萄园有2次发生盛期,分别为6月上旬和8月上旬,在玉米田有3次发生盛期,分别为6月上旬、7月中旬和8月下旬;两种生境中5月至8月下旬雌少雄多,之后雌虫略多于雄虫,整体上雌雄比分别为1∶1.4(葡萄园)和1∶1.3(玉米田)。在葡萄园和玉米田中糖醋液诱芯协同处理的诱集量从始至终都优于糖醋液、诱芯单独处理及两处理之和,甚至在葡萄园中显著高于糖醋液与诱芯单独处理之和,表明2种引诱剂协同处理可显著提高诱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星花金龟 糖醋液 诱芯 协同 诱集 发生动态 性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噻虫嗪在棉叶中残留消解动态及对棉蚜的防治效果评价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文静 赵静 +2 位作者 张金磊 鲁立良 冯丽凯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678-1684,共7页
【目的】研究噻虫嗪种衣剂在棉叶中的消解动态,评价其对棉蚜的防治效果。【方法】采用QuEChERS-UPLC-MS/MS方法,定期测定棉叶中噻虫嗪的含量,田间调查噻虫嗪种衣剂对棉蚜防治效果。【结果】0.01~0.50 mg/L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9... 【目的】研究噻虫嗪种衣剂在棉叶中的消解动态,评价其对棉蚜的防治效果。【方法】采用QuEChERS-UPLC-MS/MS方法,定期测定棉叶中噻虫嗪的含量,田间调查噻虫嗪种衣剂对棉蚜防治效果。【结果】0.01~0.50 mg/L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9。在0.01、0.20、0.50 mg/kg添加水平下,噻虫嗪在棉叶中的平均回收率在93.4%~119.71%,相对标准偏差为0.34%~5.18%,方法检测限为0.001 mg/kg。噻虫嗪在棉叶中的消解动态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半衰期为3.85~4.03 d。下部叶中噻虫嗪含量分别占各处理总浓度的59.42%~76.39%,噻虫嗪主要分布在下部叶片。出苗后30 d时,600 g/100kg处理防效最佳,仍可达87.90%。【结论】使用600 g/100kg浓度噻虫嗪种子处理,可较好地防治苗期蚜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噻虫嗪 种衣剂 棉蚜 消解动态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防治措施下2种诱捕器对苹果蠹蛾田间诱集效果比较
13
作者 秦欢 乔力潘·也森太 +3 位作者 塔马夏·吾拉力别克 孙惠敏 冯丽凯 王少山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83-690,共8页
【目的】研究在无防治措施、迷向丝防治措施、迷向丝+化学综合防治措施、化学防治措施4种条件下,三角型诱捕器与纸型诱捕器的诱捕效果以及各防治措施的防治效果。【方法】2020年在石河子152团果园设置各防治区,悬挂2种诱捕器,在苹果蠹... 【目的】研究在无防治措施、迷向丝防治措施、迷向丝+化学综合防治措施、化学防治措施4种条件下,三角型诱捕器与纸型诱捕器的诱捕效果以及各防治措施的防治效果。【方法】2020年在石河子152团果园设置各防治区,悬挂2种诱捕器,在苹果蠹蛾发生和危害期调查各诱集点的苹果蠹蛾成虫的诱捕量及发生动态。【结果】纸型诱捕器在各防治措施下的诱捕效果均好于三角型诱捕器;三角型诱捕器在不同天气变化中的适应性好于纸型诱捕器;各防治措施中,迷向丝防治区的防治效果好于综合防治区,但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化学防治区的防治效果最差。【结论】纸型诱捕器田间诱集效果明显好于三角型诱捕器(1494只>933只),与化药防治相比,迷向丝防治苹果蠹蛾效果显著(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蠹蛾 性诱剂 诱捕器 防治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