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5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棉花塑型打顶技术在新疆的试验示范效果
1
作者 孔新 刘政 +4 位作者 李有忠 赵曾强 王志军 朱宗财 怀春计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12期29-32,36,共5页
化学调控是新疆棉花种植中一项关键技术措施,也是当前棉花栽培技术体系中的必备技术,合理的化学调控可以缩短棉花生育进程,有效提高棉花产量和品质。通过引进棉花新型塑型和打顶化学调控技术并利用多年多点试验示范,探索化学调控对棉花... 化学调控是新疆棉花种植中一项关键技术措施,也是当前棉花栽培技术体系中的必备技术,合理的化学调控可以缩短棉花生育进程,有效提高棉花产量和品质。通过引进棉花新型塑型和打顶化学调控技术并利用多年多点试验示范,探索化学调控对棉花株型、铃数、铃重、品质的影响,创新棉花化学调控技术体系。基于棉花生产中应用效果评价,证明该技术体系是实现新疆棉花增产的有效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塑形剂 打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疆“干播湿出”棉花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2
作者 王方永 孔宪辉 +9 位作者 王潭刚 韩焕勇 练文明 王瑞军 马丽 林海 宁新柱 傅积海 陈伟明 余渝 《新疆农垦科技》 2025年第3期12-14,共3页
为缓解南疆农业用水矛盾,减少水资源消耗,南疆棉田传统的播前淹灌方式(“冬春灌”)已转变为播后滴灌方式(“干播湿出”),通过多年试验研究,创建了南疆“干播湿出”棉花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已大面积推广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本文从播前准... 为缓解南疆农业用水矛盾,减少水资源消耗,南疆棉田传统的播前淹灌方式(“冬春灌”)已转变为播后滴灌方式(“干播湿出”),通过多年试验研究,创建了南疆“干播湿出”棉花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已大面积推广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本文从播前准备、播种、出苗水水肥运筹、田间管理及机械收获等关键技术环节进行了总结,以为南疆节水高效植棉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疆 棉花 干播湿出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17个主推棉花品种萌发期及幼苗期耐盐性鉴定 被引量:4
3
作者 许人颖 罗梓豪 +5 位作者 包心蕊 张存 王浩 占东霞 杨延龙 赵福相 《中国棉花》 2024年第10期25-31,共7页
为研究与筛选适于新疆盐碱土壤种植的棉花品种,选用2022―2023年新疆主推种植的17个棉花品种开展盐胁迫下的发芽试验。以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鉴定的耐盐种质中9807为对照,设置NaCl溶液浓度为150 mmol·L^(-1)的盐胁迫处理,分... 为研究与筛选适于新疆盐碱土壤种植的棉花品种,选用2022―2023年新疆主推种植的17个棉花品种开展盐胁迫下的发芽试验。以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鉴定的耐盐种质中9807为对照,设置NaCl溶液浓度为150 mmol·L^(-1)的盐胁迫处理,分析盐胁迫对不同棉花品种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及相对盐害率的影响,并以3个发芽指标盐害系数的隶属函数值综合评价品种的耐盐性,筛选出耐盐性较好的棉花品种金垦1565和金垦1775。进一步分析150 mmol·L^(-1)NaCl盐胁迫下金垦1565和金垦1775幼苗株高、主根长、鲜物质质量、干物质质量和相对含水量发现:金垦1775的株高、主根长、干物质质量、鲜物质质量和相对含水量与中9807均无显著差异。综合萌发期与幼苗期的调查结果,鉴定出金垦1775的耐盐性最强。这些研究结果可为新疆地区棉花生产中耐盐棉花品种选择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品种选育 耐盐性 鉴定 幼苗期 萌发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秸秆还田现状及其对棉花生长和土壤理化性状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路海洋 陈伟明 +3 位作者 王方永 傅积海 韩焕勇 万素梅 《中国棉花》 2025年第1期8-12,共5页
棉花秸秆还田作为1种重要的农作物资源综合利用方式,对提升土壤质地与肥力、增加作物产量以及维护生态平衡均具有积极作用。棉花秸秆还田能够提高土壤微生物活性、土壤酶活性,降低土壤容重、土壤温度和土壤pH,在促进棉花生长发育、改善... 棉花秸秆还田作为1种重要的农作物资源综合利用方式,对提升土壤质地与肥力、增加作物产量以及维护生态平衡均具有积极作用。棉花秸秆还田能够提高土壤微生物活性、土壤酶活性,降低土壤容重、土壤温度和土壤pH,在促进棉花生长发育、改善土壤结构和土壤养分方面起重要作用。但棉花秸秆还田技术也存在一些问题:有时会增加病虫害的发生率,降低次年棉花的出苗率,还田后秸秆腐解慢等。在综述棉花秸秆还田技术应用进展的基础上,重点概述了棉花秸秆还田对土壤理化性状、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并针对棉花秸秆还田技术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秸秆还田 生长发育 土壤理化性状 土壤微生物 土壤容重 土壤酶活性 土壤结构 土壤养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行距和脱叶剂对棉花脱叶效果的影响
5
作者 徐守振 马麒 +5 位作者 宁新柱 李吉莲 宿俊吉 韩焕勇 王方永 林海 《新疆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46-555,共10页
【目的】研究不同行距配置和脱叶剂对棉花脱叶效果的影响,为减少机采杂质和提高原棉品质提供参考。【方法】以金垦1643为材料,选用新疆北疆棉区主推的行距配置方式及脱叶剂,采用双因素裂区设计,主区为行距配置方式,分别为P6:1膜6行,行... 【目的】研究不同行距配置和脱叶剂对棉花脱叶效果的影响,为减少机采杂质和提高原棉品质提供参考。【方法】以金垦1643为材料,选用新疆北疆棉区主推的行距配置方式及脱叶剂,采用双因素裂区设计,主区为行距配置方式,分别为P6:1膜6行,行距配置为(66 cm+10 cm)和P3:1膜3行,行距配置为等行距76 cm;副区为喷施不同脱叶剂,分别为TR:瑞脱龙(80%噻苯隆)和TS:欣噻利(50%噻苯·乙烯利悬浮剂)。测定不同处理组合下棉株脱叶率、杂叶率、棉铃脱水速率、棉花吐絮率及纤维品质等指标,探讨行距配置对棉花喷施不同脱叶剂的脱叶催熟效果。【结果】脱叶剂发挥药效的主要时间段为喷施药剂后的0~15 d。欣噻利在棉花上的脱叶及吐絮效果更加迅速(0~10 d),且在1膜6行处理下脱叶率及脱叶速率高、棉铃脱水率高、净吐絮率高,可快速促进脱叶吐絮,但会造成杂叶率的显著增加及上部棉铃纤维长度的损伤;而在1膜3行处理下喷施欣噻利脱叶吐絮效果较差。瑞脱龙在棉花上的脱叶及吐絮效果初期(0~5 d)较弱,主要在药后(5~15 d)发挥效果,1膜3行处理下棉花脱叶速度及吐絮速率虽较慢,但最终脱叶率与其他处理无显著差异,且不会造成棉花纤维长度的损伤和杂叶率的增加;而在1膜6行处理下喷施瑞脱龙脱叶吐絮效果较差。【结论】欣噻利在1膜6行配置下脱叶吐絮效果更佳且更迅速,但会造成原棉叶杂率的增加和上部棉铃纤维品质的降低;瑞脱龙在1膜3行配置下脱叶吐絮作用相对缓慢,但最终脱叶吐絮效果仍较高,且不会造成原棉叶杂率的增加和纤维品质的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行距配置 脱叶剂 脱叶效果 纤维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机喷施化学打顶剂浓度对棉花生长和产量品质的影响
6
作者 白志坤 刘太杰† +6 位作者 陈兵 王琼 赵静 陈子杰 孙乐鑫 李顺 徐明军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89-1400,共12页
【目的】利用无人机喷施化学打顶剂是新疆棉花大面积生产的重要技术,研究打顶剂的最佳喷施浓度,以实现棉花生长的合理控制,进而提高棉花生产效益。【方法】田间试验在新疆石河子市进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5个无人机(UAV)喷打顶剂量处... 【目的】利用无人机喷施化学打顶剂是新疆棉花大面积生产的重要技术,研究打顶剂的最佳喷施浓度,以实现棉花生长的合理控制,进而提高棉花生产效益。【方法】田间试验在新疆石河子市进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5个无人机(UAV)喷打顶剂量处理:0.300、0.525、0.750、0.975、1.200 L/hm^(2),依次记为H1、H2、H3、H4、H5,同时设置人工喷施打顶(CK1)、机车喷施打顶(CK2)两个对照,打顶剂用量均为0.750 L/hm^(2)。喷施打顶剂后0~20天期间,调查棉花主要农艺性状(株高、叶龄、果枝数)及干物质积累与分配、叶面积载铃量(LAB)、根冠比(RSR)、比叶重(LMA)、叶面积指数(LAI),收获期调查产量构成因素、皮棉产量、收获指数及纤维品质。【结果】在打顶后20天,UAV喷施打顶剂的浓度对棉花叶龄、果枝数没有显著影响,5个浓度处理与CK2的棉花株高也无显著差异,但H1处理的棉花株高显著高于H5和CK1,控制营养生长的效果最差。棉花总干物质积累量(TDM)、棉铃干物质积累量(BDM)、LAB、LMA均随打顶剂喷施浓度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以H3处理的TDM、棉花生殖器官干重占比(RRDM)最大,各处理之间LMA、RSR、LAI无显著差异,H3处理的LAB和单铃重最高。棉花纤维长度整齐度、马克隆值、断裂比强度和成熟度均随喷打顶剂浓度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伸长率先降低后升高。H3棉花纤维的平均长度整齐度和断裂比强度较高。【结论】打顶剂喷施浓度是影响无人机化学打顶效果的关键。在适宜的喷施浓度下,无人机喷施较人工和车载机械喷施打顶剂可更好地控制营养生长,促进干物质在棉铃中的积累与分配,提升单铃重,纤维马克隆值、断裂比强度和伸长率。综上,推荐使用无人机喷施化学打顶剂,推荐用量为0.750和0.975 L/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化学打顶 棉花 干物质积累 籽棉产量 纤维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用量滴灌水与缩节胺协同打顶对新疆机采棉群体结构产量品质的影响
7
作者 廖兴洋 王方永 +2 位作者 傅积海 陈伟明 韩焕勇 《新疆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51-1063,共13页
【目的】探究滴灌-化控协同管理对棉花生长发育的调控效应,为进一步提高植棉效益的植棉管理措施提供参考。【方法】以机采棉新品种惠远720为材料,采用双因素裂区试验设计,将滴水量处理设置为主区,设置6000 m^(3)/hm^(2)(W_(1))、4500 m^... 【目的】探究滴灌-化控协同管理对棉花生长发育的调控效应,为进一步提高植棉效益的植棉管理措施提供参考。【方法】以机采棉新品种惠远720为材料,采用双因素裂区试验设计,将滴水量处理设置为主区,设置6000 m^(3)/hm^(2)(W_(1))、4500 m^(3)/hm^(2)(W_(2))和3000 m^(3)/hm^(2)(W_(3))3个水平;将打顶期(7月4日)的缩节胺(DPC)剂量设置为副区,设置90 g/hm^(2)(D_(1))、180 g/hm^(2)(D_(2))和270 g/hm^(2)(D_(3))3个水平,并设置人工打顶作为对照CK。测定各处理冠层结构、干物质积累及产量品质等指标。【结果】(1)W_(1)、W_(2)处理整株叶面积指数增长量相较W_(3)处理显著高出32.42%、18.96%;W_(3)CK处理冠层开度相较W_(1)CK和W_(2)CK处理显著高出47.83%和17.24%;透光率会随着滴水量的减少,缩节胺剂量的增加而提高;反射率随着滴水量的减少,缩节胺剂量的增加而减小。(2)总干物质积累表现为W_(1)>W_(2)>W_(3);D_(1)>D_(2)>D_(3)>CK。W_(3)CK、W_(2)D_(2)处理的生殖器官干物质占比表现出较高水平,显著高出W_(1)D_(1)处理16.67%、9.52%。W_(2)D_(2)处理的籽棉产量、皮棉产量均表现出较高水平。【结论】4500 m^(3)/hm^(2)的滴水量,并使用180 g/hm^(2)的缩节胺化控,能保证棉花产量及品质,同时有效降低种植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缩节胺 冠层结构 产量构成 纤维品质 植棉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种子油分含量QTL的定位及遗传效应分析
8
作者 丁树根 石玉杰 +6 位作者 阿布都克尤木·阿不都热孜克 徐麟 吴元龙 李志博 林海荣 赵曾强 聂新辉 《新疆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84-1091,共8页
【目的】基于SSR(Simple sequence repeat,简单重复序列)标记对棉花SOC(Seed oil content,种子油分含量)进行关联分析,挖掘优异等位变异位点,解析棉花种子油分含量性状的遗传机理,为棉花高油分育种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利用筛选出覆... 【目的】基于SSR(Simple sequence repeat,简单重复序列)标记对棉花SOC(Seed oil content,种子油分含量)进行关联分析,挖掘优异等位变异位点,解析棉花种子油分含量性状的遗传机理,为棉花高油分育种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利用筛选出覆盖棉花全基因组的145对SSR标记对245份棉花材料进行多态性扫描;利用R语言绘制群体表型分布和相关关系图,采用TASSEL软件的混合线性模型进行关联分析,挖掘与SOC相关的优异等位变异位点。【结果】获得34个与SOC相关的等位变异位点(P<0.05)。表型变异解释率为1.83%~8.7%,平均值为5.70%。【结论】挖掘到34个与油分含量性状相关等位变异位点,以及棉花纤维品质和产量相关的位点9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SR 油分含量 关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品种金垦1964
9
作者 乔金鑫 余渝 +5 位作者 孔宪辉 王旭文 刘丽 司爱君 赵福相 韩万里 《中国棉花》 2025年第5期60-61,64,F0002,共4页
金垦1964是于2023年7月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非转基因早熟常规棉品种。该品种在2020―2021年辽宁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中的主要表现:春播生育期130 d,抗枯萎病、耐黄萎病;2年平均皮棉和霜前皮棉单产分别比对照辽棉23号增... 金垦1964是于2023年7月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非转基因早熟常规棉品种。该品种在2020―2021年辽宁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中的主要表现:春播生育期130 d,抗枯萎病、耐黄萎病;2年平均皮棉和霜前皮棉单产分别比对照辽棉23号增产4.50%和3.64%,且增产点率达到100%;纤维品质达到了Ⅰ型常规棉品种的标准。对金垦1964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适宜种植区域进行了描述,对其栽培技术要点进行了总结,为金垦1964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品种选育 金垦1964 栽培技术 抗病性 特征特性 农艺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抗枯萎病基因GhERF14的功能分析
10
作者 赵龙飞 张建华 +2 位作者 赵曾强 蔡树东 张薇 《华北农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3-140,共8页
探究棉花GhERF14基因与尖孢镰刀菌致病力的关系,解析尖孢镰刀菌致病分子机制,初步探究棉花GhERF14基因对枯萎病的响应及对相关抗病基因的调控作用,为培育抗枯萎病的棉花新品种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利用基因克隆、病毒诱导基因沉默(VIGS... 探究棉花GhERF14基因与尖孢镰刀菌致病力的关系,解析尖孢镰刀菌致病分子机制,初步探究棉花GhERF14基因对枯萎病的响应及对相关抗病基因的调控作用,为培育抗枯萎病的棉花新品种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利用基因克隆、病毒诱导基因沉默(VIGS)构建了GhERF14基因非保守结构域干扰载体pTRV2-GhERF14,通过实时荧光定量(qRT-PCR)技术和VIGS技术,研究枯萎病菌胁迫和激素处理后,GhERF14和下游与木质素(Lignin)、乙烯(ET)、茉莉酸(JA)、水杨酸(SA)相关基因,抗氧化酶基因及病程相关蛋白(PR)基因的表达特征,分析其在棉花抗病过程中的作用,表明抑制GhERF14基因的表达可显著降低茉莉酸、水杨酸以及乙烯合成及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的表达。利用VIGS技术将GhERF14基因沉默后,棉株对枯萎病菌更敏感,表明GhERF14在尖孢镰刀菌致病及宿主-病原体互作过程中可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GhERF14 枯萎病 VIGS 尖孢镰刀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南疆海岛棉与陆地棉棉铃发育比较
11
作者 邵永杰 赵玉玲 +1 位作者 谢宗铭 何良荣 《新疆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21-530,共10页
【目的】比较研究新疆南疆海岛棉与陆地棉生长发育中棉铃各组分的动态变化,分析海岛棉和陆地棉棉铃的动态发育规律,为棉花高产优质栽培管理及优质育种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以新海25号和新陆中37号的棉铃为研究对象,对棉铃发育... 【目的】比较研究新疆南疆海岛棉与陆地棉生长发育中棉铃各组分的动态变化,分析海岛棉和陆地棉棉铃的动态发育规律,为棉花高产优质栽培管理及优质育种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以新海25号和新陆中37号的棉铃为研究对象,对棉铃发育的外部性状、铃部各组分干重进行logistic拟合比较。【结果】外部性状:海岛棉铃长、铃径和体积达到最大值天数分别较陆地棉晚9、9和15 d,并分别减少15.539 mm、7.167 mm和3.4 cm3;海岛棉的长径较陆地棉高0.725。海岛棉铃室为3~4室,棉籽数为20粒;陆地棉为4~5室,棉籽数为36粒。铃部性状:海岛棉棉铃铃壳、棉籽和纤维各干重达到最大值,较陆地棉分别晚12、9和3 d,且分别轻0.419、0.654和1.204 g;铃壳∶棉籽∶纤维比海岛棉为29∶46∶25,陆地棉为24∶43∶33。海岛棉和陆地棉棉铃各组分干物质用Logistic方程拟合结果,均呈“S”型曲线,海岛棉和陆地棉的棉铃鲜铃重、铃壳干重、体积随铃龄变化趋势相似;海岛棉铃长、铃径和棉籽干重进入和结束旺盛生长的时间较陆地棉晚1~4 d。【结论】陆地棉单铃重、铃室和棉籽数等均高于海岛棉,铃期低于海岛棉,铃壳、棉籽所占比重低于海岛棉,表现为衣分高、单铃重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岛棉 陆地棉 棉铃发育 LOGISTIC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植密度对新疆高产棉花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6
12
作者 韩焕勇 邓福军 +4 位作者 李保成 杨宝玉 杨利勇 林海 王新亭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98-100,共3页
研究在北疆生态条件下,种植密度对高产棉花品种新陆早33号叶片光合速率、冠层结构、叶面积指数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并分析探讨了种植密度对新疆棉花高产影响的生理机理。结果表明,种植密度越小,单株叶片光合速率越大;随种植密度增大,叶... 研究在北疆生态条件下,种植密度对高产棉花品种新陆早33号叶片光合速率、冠层结构、叶面积指数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并分析探讨了种植密度对新疆棉花高产影响的生理机理。结果表明,种植密度越小,单株叶片光合速率越大;随种植密度增大,叶面积指数呈现出逐渐增大的趋势,但在盛铃期,31.5万株/hm2处理密度过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个体发育,造成叶面积指数下降,其叶面指数小于27万株/hm2处理;高密度条件下植株个体发育不良,群体内部条件趋于恶化,造成冠层结构不良,导致叶片衰老和光合功能衰退加快,干物质积累、分配及纤维主要品质指标均受到不同程度影响。就产量而言,22.5万株/hm2处理产量最高,27万株/hm2处理、31.5万株/hm2处理次之;就品质来讲,随种植密度增大,棉纤维长度、比强度有降低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密度 棉花 产量 纤维品质 光合速率 冠层结构 叶面积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棉花胞质不育系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刘丽 孔宪辉 +4 位作者 相吉山 王旭文 王娟 宿俊吉 余渝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7-53,共7页
为进一步利用棉花杂种优势,促进三系杂交棉的选育,以哈克尼西棉、三裂棉(D8)和海岛棉(05-53A)3种不同来源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为母本,以新疆早熟陆地棉新陆早33号、新陆早36号、系9为回交亲本,连续回交4代,获得9个新不育系(A1~A9);用3个... 为进一步利用棉花杂种优势,促进三系杂交棉的选育,以哈克尼西棉、三裂棉(D8)和海岛棉(05-53A)3种不同来源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为母本,以新疆早熟陆地棉新陆早33号、新陆早36号、系9为回交亲本,连续回交4代,获得9个新不育系(A1~A9);用3个恢复系(R1~R3)与之进行杂交,获得27个杂交组合,并对8个主要性状的一般配合力(GCA)和特殊配合力(SCA)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育系衣分、籽棉产量、纤维长、整齐度、马克隆值、伸长率和比强GCA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恢复系纤维长、伸长率、比强和籽棉产量GCA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杂交组合铃质量、衣分、马克隆值、伸长率、比强和籽棉产量SCA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纤维长和整齐度主要受加性效应的影响,铃质量主要受非加性效应的影响,马克隆值、伸长率、比强和籽棉产量同时受加性和非加性效应的影响。从GCA来看,产量性状中铃质量和籽棉产量的GCA效应值是正值的比例较高(均为58.33%);3个恢复系中,R3的7个性状的GCA效应值均为正值;9个不育系中,A1、A4的GCA效应值综合较高,A6籽棉产量的GCA效应值最高,A9纤维长的GCA效应值最高。从SCA来看,产量性状中铃质量和衣分的SCA效应值是正值的比例较高(均为55.56%);杂交组合A2×R1、A6×R2、A5×R3、A7×R3、A8×R3产量性状的SCA效应值综合较高;A5×R1、A3×R2品质性状的SCA效应值综合较高;A9×R1、A7×R2、A4×R3产量和品质性状的SCA效应值综合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质雄性不育系 配合力 回交转育 陆地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兵团棉花品种纤维品质现状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余渝 邓福军 +3 位作者 田笑明 孔军 陈谦 杜之虎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2-4,共3页
分析了 2 0 0 2年度新疆兵团南、北疆主要植棉区棉花品种品质现状 ,认为温度不是影响南、北疆棉花品质的主要因素。总体上看北疆棉花纤维品质优于南疆 ,南疆主要品种的品质尚没有重大突破是主要原因。北疆棉花品质好的原因是 ,近年农七... 分析了 2 0 0 2年度新疆兵团南、北疆主要植棉区棉花品种品质现状 ,认为温度不是影响南、北疆棉花品质的主要因素。总体上看北疆棉花纤维品质优于南疆 ,南疆主要品种的品质尚没有重大突破是主要原因。北疆棉花品质好的原因是 ,近年农七师农科所育成的“新陆早”系列品种品质有显著提高。根据新疆棉区气候特点 ,对新疆兵团棉花品种选择和育种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兵团 棉花 品种 纤维品质 现状 选择 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新疆棉花枯黄萎病的危害与防治 被引量:4
15
作者 孔宪辉 余渝 陈红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38-39,共2页
关键词 新疆 棉花 枯萎病 黄萎病 危害 防治 产地检疫 抗病品种 轮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早熟棉花品种叶绿素荧光特性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周小凤 韩焕勇 +2 位作者 王方永 王娟 李保成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24期28-31,共4页
[目的]为了探讨不同棉花品种光合生理特性的差异性。[方法]选取新疆审定的10个早熟棉花品种,在常规栽培下测定叶绿素荧光参数并对其进行比较。[结果]10个不同棉花品种的叶片F0、Fm、Fv、Fv/Fm、F0'、ΦPSⅡ、qp、NPQ值在品种间差异... [目的]为了探讨不同棉花品种光合生理特性的差异性。[方法]选取新疆审定的10个早熟棉花品种,在常规栽培下测定叶绿素荧光参数并对其进行比较。[结果]10个不同棉花品种的叶片F0、Fm、Fv、Fv/Fm、F0'、ΦPSⅡ、qp、NPQ值在品种间差异不显著,说明10个棉花品种间叶片光合机构的活性和光合能力较为接近。[结论]在自然条件下棉花品种间PSⅡ反应中心的电子传递变化幅度相对较大,导致品种间差异较明显。棉花盛花期F0、Fm、Fv和F0'与子棉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而ФPSⅡ、NPQ与子棉产量呈极显著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叶绿素荧光参数 特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新疆棉花高产栽培理论的战略转移——从“向温要棉”到“向光要棉” 被引量:15
17
作者 陈冠文 余渝 林海 《新疆农垦科技》 2014年第1期3-6,共4页
本文回顾了近30年针对新疆棉区热量不足,采用"向温要棉"—"密、早、矮、膜"技术路线所取得的成就及其局限性,提出了超高产条件下"向光要棉"—构建高光效群体,提高光能利用率的新思路。
关键词 新疆 棉花 高产 栽培理论 高光效群体 光温互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棉花“两促”栽培的理论依据与主要技术 被引量:6
18
作者 陈冠文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9-11,共3页
本文分析了新疆的生态条件和光能同步期之后指出 ,新疆棉花继续增产的途径是实施“两促”栽培 ,即促早发、促早熟。同时提出了“两促”栽培的主要技术。
关键词 新疆 棉花 栽培技术 促早发 早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棉花生产现状与育种方向 被引量:7
19
作者 邓福军 林海 +1 位作者 孔宪良 王小予 《新疆农垦科技》 2005年第6期57-58,共2页
关键词 新疆棉花 育种方向 生产现状 植棉面积 “十五”期间 种植面积 总产量 生产状况 单产 兵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棉花苗期雹灾评估与救灾决策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冠文 余渝 +5 位作者 潘继修 李庆龙 刘春和 杜奉天 张忠信 李占军 《中国棉花》 2000年第3期41-43,共3页
关键词 棉花 苗期雹灾 评估 救灾决策 防灾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