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早熟陆地棉SSR标记遗传多样性分析及指纹图谱构建 被引量:8
1
作者 叶春秀 李全胜 +2 位作者 李有忠 庄振刚 谢宗铭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73-78,共6页
采用SSR分子标记对41份北疆地区早熟陆地棉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并构建其DNA指纹图谱。最终100对引物筛选出8对多态性较好引物,共检测50条带,其中多态性33条,多态性比率66%,每对引物平均扩增到6.25条条带。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56... 采用SSR分子标记对41份北疆地区早熟陆地棉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并构建其DNA指纹图谱。最终100对引物筛选出8对多态性较好引物,共检测50条带,其中多态性33条,多态性比率66%,每对引物平均扩增到6.25条条带。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568 0~0.784 6,平均值为0.646 2。聚类分析表明,供试材料在遗传距离为0.42时可划分为3类,第3大类又可以划分为2大亚类,多数品种属于第3大类。利用其中7个特异性标记引物获得的数据构建供试材料的分子指纹图谱。新陆早系列在选育过程中亲本的来源较为广泛,遗传背景较复杂,获得的SSR分子指纹图谱能够用于新疆早熟陆地棉品种及相关材料的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熟 陆地棉 SSR 遗传多样性 指纹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陆早33号体细胞植株再生技术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马盼盼 谢宗铭 +2 位作者 李全胜 田又升 李有忠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57-61,共5页
以模式品种Coker 312为对照研究新疆主栽陆地棉品种新陆早33号的体细胞胚胎发生和植株再生。研究表明,2个品种的下胚轴均能在0.05mg·L-1 2,4-D+0.1mg·L-1 KT的激素组合诱导下获得初生愈伤组织,然后在无激素诱导条件下获得胚... 以模式品种Coker 312为对照研究新疆主栽陆地棉品种新陆早33号的体细胞胚胎发生和植株再生。研究表明,2个品种的下胚轴均能在0.05mg·L-1 2,4-D+0.1mg·L-1 KT的激素组合诱导下获得初生愈伤组织,然后在无激素诱导条件下获得胚性愈伤和体细胞胚。新陆早33号与Coker 312在MSB3培养基上最早体细胞胚胎发生时间分别为60d和87d,胚胎分化率分别为67.2%和61.4%。新陆早33号在180d获得根系发育良好的再生幼苗,而Coker 312需要210d。应用此法,成功获得新陆早33号的体细胞胚和再生植株,且其胚胎发生能力和再生效率均优于对照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新陆早33号 体细胞胚胎 植株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疆早熟陆地棉化学打顶效果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叶春秀 庄振刚 +1 位作者 李有忠 谢宗铭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1-96,共6页
为了筛选适合北疆早熟陆地棉化学打顶的试剂类型及处理组合方式,以自选育的对植物生长调节剂敏感的陆地棉(代号为589)为材料,开展化学打顶与人工打顶、不打顶的田间对比试验,比较不同类型植物生长调节剂、不同打顶方式对其农艺性状、产... 为了筛选适合北疆早熟陆地棉化学打顶的试剂类型及处理组合方式,以自选育的对植物生长调节剂敏感的陆地棉(代号为589)为材料,开展化学打顶与人工打顶、不打顶的田间对比试验,比较不同类型植物生长调节剂、不同打顶方式对其农艺性状、产量性状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采用不同类型的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化学打顶处理后,株高、始节高能够满足机械化采收的需求;果枝数、产量、衣分、马克隆值、强度与不打顶处理相比呈增长趋势,而对绒长则具有抑制作用。采用150g/hm2缩节胺在7月8日、7月15日进行2次化控,或者利用0.4g/L氟节胺在7月8日进行一次化控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疆 早熟陆地棉 化学打顶 氟节胺 缩节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下滴灌水稻黄化叶片光合特性及叶绿素荧光参数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王志军 谢宗铭 +4 位作者 田又升 陈林 董永梅 李有忠 吕昭智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9-65,共7页
对膜下滴灌水稻T-04齐穗期正常及黄化剑叶的光合色素质量分数,光合参数和叶绿素荧光参数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黄化(黄绿和绿黄)叶单位面积的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质量分数均显著低于正常绿叶(CK);叶绿素a/b,类胡萝卜素... 对膜下滴灌水稻T-04齐穗期正常及黄化剑叶的光合色素质量分数,光合参数和叶绿素荧光参数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黄化(黄绿和绿黄)叶单位面积的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质量分数均显著低于正常绿叶(CK);叶绿素a/b,类胡萝卜素/总叶绿素比值显著高于正常剑叶,说明叶绿素质量分数降低,类胡萝卜素质量分数升高可能是导致叶片黄化的直接原因。光合参数分析表明2种黄化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羧化效率(CE)、表观量子效率(AQY)均显著降低,说明其CO2和光能利用能力显著低于正常绿叶。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的大幅度升高,说明其叶片保水能力较差,光合酶活性可能受到抑制。叶绿素荧光参数分析表明,黄化叶片的暗适应光系统Ⅱ最大量子效率(Fv/Fm)、暗适应样品最大荧光(Fm)、光化学淬灭系数(qP)、电子传递速率(ETR)以及PSⅡ有效电子产量(ΦPSⅡ)均显著降低,说明其PSⅡ潜在的光化学效率、光合电子传递速率、量子效率均显著低于正常绿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下滴灌水稻 叶片黄化 光合响应 叶绿素荧光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油高产大豆新品种新大豆12的选育 被引量:4
5
作者 李有忠 谢宗铭 +1 位作者 刘丽君 董永梅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69-870,共2页
新大豆12是由新疆农垦科学院分子农业技术育种中心与东北农业大学联合以北丰9号为母本,美选1号为父本经有性杂交选育而成。2007-2008年参加新疆大豆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产量3886.5kg·hm^-1,较对照绥农14增产4.72%;2008年参加... 新大豆12是由新疆农垦科学院分子农业技术育种中心与东北农业大学联合以北丰9号为母本,美选1号为父本经有性杂交选育而成。2007-2008年参加新疆大豆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产量3886.5kg·hm^-1,较对照绥农14增产4.72%;2008年参加新疆大豆品种生产试验,平均产量3666.0kg·hm^-1,较对照绥农14增产10.22%。其主要特点是高油(22%)、高产,适于新疆北疆中早熟区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新大豆12 选育报告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棉花化学封顶上的应用及展望 被引量:19
6
作者 叶春秀 谢宗铭 庄振刚 《中国棉花》 2013年第7期6-8,共3页
分析了目前植物生长调节剂类型及在棉花化学封顶方面的应用概况,并对采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棉花化学封顶在新疆兵团机采棉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形势下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植物生长调节剂 棉花 化学封顶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早熟抗旱抗倒伏大豆新品种新大豆16号的选育 被引量:2
7
作者 李有忠 董永梅 谢宗铭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98-100,共3页
新大豆16号是新疆农垦科学院分子农业技术育种中心以北丰14号为母本,东农2481为父本经有性杂交选育而成.2009~ 2010年参加新疆复播大豆品种区域试验,平均单产2 582.25 kg/hm2,2010年参加新疆复播大豆品种生产试验,平均单产2 344.5 kg/h... 新大豆16号是新疆农垦科学院分子农业技术育种中心以北丰14号为母本,东农2481为父本经有性杂交选育而成.2009~ 2010年参加新疆复播大豆品种区域试验,平均单产2 582.25 kg/hm2,2010年参加新疆复播大豆品种生产试验,平均单产2 344.5 kg/hm2.其主要特点是高油(19.4%)、高蛋白(39.2%)、特早熟(87.4 d),适宜北疆沿天山一带近山区,乌鲁木齐市、阜康、石河子、博乐、乌苏等广大农区进行复播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新品种 新大豆16号 选育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