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病害胁迫下棉花植株鲜生物量的高光谱提取 被引量:3
1
作者 张鑫 陈兵 +5 位作者 刘立峰 李天南 王琼 王方永 韩焕勇 肖春华 《江苏农业科学》 2018年第14期235-238,共4页
以棉花植株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棉花黄萎病严重度的棉株进行光谱和鲜生物量测定,以实现棉花黄萎病植株鲜生物量的定量提取。通过分析黄萎病棉株鲜生物量变化和对应反射率特性,将两者进行相关分析,提取棉株鲜生物量的敏感波段和光谱特征参... 以棉花植株为研究对象,对不同棉花黄萎病严重度的棉株进行光谱和鲜生物量测定,以实现棉花黄萎病植株鲜生物量的定量提取。通过分析黄萎病棉株鲜生物量变化和对应反射率特性,将两者进行相关分析,提取棉株鲜生物量的敏感波段和光谱特征参数,建立黄萎病棉株鲜生物量的光谱反演模型。结果表明,不同时期的棉株鲜生物量均随病害严重度的增加而减小,且病情越重,减小幅度越大;选出432~467、517~573、706~1368 nm为黄萎病棉株鲜生物量光谱敏感波段,R_(939)、新建光谱指数R_(939)-R_(545)为最佳光谱特征参数,建立的病害棉株鲜生物量反演模型精度最高,检验模型决定系数(R^2)分别为0.718、0.683;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简称RMSE)较小,分别为2.168、2.128;相对误差(relative error,简称RE)较小,分别为0.32、0.28,可对黄萎病棉株鲜生物量进行准确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提取 黄萎病 棉花植株 鲜生物量 反演模型 病害遥感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不同配置棉花化学控顶的光谱特征和光合特征响应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王刚 王静 +4 位作者 陈兵 张国蕾 赵静 韩焕勇 王方永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3-92,共10页
旨在研究不同控顶技术对棉花光谱和光合特征的影响。设置2种行距模式(配置),4种控顶方式,分析不同配置不同控顶方式下棉花的光谱和光合特征。结果表明:控顶前,所有处理(T1~T8)棉花的叶片和冠层光谱均差异不显著。控顶后,不同行距模式(配... 旨在研究不同控顶技术对棉花光谱和光合特征的影响。设置2种行距模式(配置),4种控顶方式,分析不同配置不同控顶方式下棉花的光谱和光合特征。结果表明:控顶前,所有处理(T1~T8)棉花的叶片和冠层光谱均差异不显著。控顶后,不同行距模式(配置)下药剂控顶(T2~T4,T6~T8)的棉叶光谱反射率在可见光波段差异较小,均大于对照(T1,T5);与对照(T1,T5)相比,药剂控顶的棉花冠层反射率在近红外波段变化显著,宽窄行配置(T2~T4)和等行密植配置(T6~T8)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短波红外波段变化显著,等行密植配置呈先升后降,宽窄行配置呈一直增加的趋势。药剂控顶使棉叶的净光合速率(A)、气孔导度(GH2O)、蒸腾速率(E)和胞间CO2浓度(Ci)均显著提高,不同配置间存在差异。所有控顶处理的顶叶叶面积控顶后均增加,药剂控顶与对照均差异极显著。药剂控顶的顶端棉叶有隆起,顶心内缩,株高逐渐增加7~15 cm,果枝台数均增加2~4台,顶叶叶面积减小,差异显著,倒4果枝铃数变化较小,差异不显著。说明药剂控顶改变棉花光谱特征,提高叶片光合能力,对棉花顶部叶片和顶尖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控顶 棉花 反射率 光合 生长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岛棉染色体片段导入系改良新陆早40号黄萎病抗性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陈红 宋庆平 +2 位作者 宿俊吉 李吉莲 刘萍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02-909,共8页
【目的】利用海岛棉7214染色体片段导入系,将海岛棉抗黄萎病性状片段导入陆地棉新陆早40号,进行陆地棉抗黄萎病性状改良的研究。以期为染色体片段导入系在陆地棉抗病性状改良中的应用奠定基础。【方法】选择早熟、优质陆地棉品种新陆早4... 【目的】利用海岛棉7214染色体片段导入系,将海岛棉抗黄萎病性状片段导入陆地棉新陆早40号,进行陆地棉抗黄萎病性状改良的研究。以期为染色体片段导入系在陆地棉抗病性状改良中的应用奠定基础。【方法】选择早熟、优质陆地棉品种新陆早40号为受体亲本,海岛棉7214抗黄萎病染色体片段导入系CSIL035和CSIL155为供体亲本,通过杂交、回交构建研究群体,采用与抗黄萎病性状染色体片段连锁的分子标记,进行目标性状片段的跟踪与检测,并进行受体亲本基因组扫描,结合田间性状鉴定和品质性状检测,选择既携带目标性状片段,又具备受体亲本优良性状的优良品系。【结果】获得新陆早40号抗病性改良株系BCIL1-72。株系BCIL1-72纤维品质优异,其纤维长度31.9 mm、比强度32.8 cN/tex、马克隆值4.1;皮棉产量与对照品种新陆早36号及受体亲本新陆早40号,差异性不明显;属抗枯萎、耐黄萎类型。【结论】利用抗黄萎病染色体片段导入系,能够改良陆地棉抗黄萎病性状,获得高产、优质、抗病品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岛棉 染色体片段 导入系 黄萎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