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特色果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被引量:4
1
作者 赵多勇 范盈盈 +4 位作者 康露 吴礼鹏 刘峰娟 王智 王成 《农业工程》 2018年第2期64-69,共6页
特色林果业是新疆南部地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质量安全是林果产业赖以发展的基础,也是新疆特色林果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保障。自21世纪初以来,新疆特色林果产业经历了由"扩大面积、提高产量"向"稳定面积、提质... 特色林果业是新疆南部地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质量安全是林果产业赖以发展的基础,也是新疆特色林果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保障。自21世纪初以来,新疆特色林果产业经历了由"扩大面积、提高产量"向"稳定面积、提质增效"的转变。然而,新疆特色果品仍然面临质量安全标准体系不健全,危害隐患不清晰、风险分析与控制技术手段相对落后,高效实时监测、追溯与预警手段缺乏等问题,造成目前"从果园到餐桌"全链条危害因子全程控制等理论与技术严重不足,特色林果产品以质论价、优质优价的实现机制尚未建立。建议:(1)尽快健全果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检验检测体系与风险评估体系;(2)构建果品追溯管理大数据平台,建立健全质量安全全程追溯体系;(3)扎实推进果品全产业链执法监管体系建设;(4)加快果品质量安全信用与诚信体系和培训体系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色果品 质量安全 体系 现状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不同马铃薯品种品质性状的综合分析与评价
2
作者 樊德鹏 陈玉鹏 +5 位作者 石洁 琚艳君 邢斌德 江应红 刘易 赵多勇 《新疆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11-1120,共10页
【目的】评价新疆不同品种马铃薯的品质性状,为马铃薯品种选育及精深加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从新疆昭苏县和叶城县收集综合性状良好的43个马铃薯品种,测定干物质、淀粉和可溶性糖等指标,采用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等方法... 【目的】评价新疆不同品种马铃薯的品质性状,为马铃薯品种选育及精深加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从新疆昭苏县和叶城县收集综合性状良好的43个马铃薯品种,测定干物质、淀粉和可溶性糖等指标,采用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等方法对不同品种马铃薯的品质性状进行分析。【结果】43个马铃薯品种可溶性糖质量分数在(1.6±0.54)%;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在(6.84±1.7)%;干物质质量分数在(22.23±5.21)%;直链淀粉质量分数在(25.47±2.59)%;支链淀粉质量分数在(63.92±4.92)%;总淀粉质量分数在(89.39±6.53)%。总淀粉质量分数与支链淀粉质量分数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总淀粉质量分数与直链淀粉质量分数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总淀粉质量分数与可溶性糖质量分数呈负相关。43个马铃薯品种分为3个类群,第Ⅰ类群包括T10、北方001号等4个品种,表现为较高的可溶性糖质量分数;第Ⅱ类群包括秦薯107号、蒙乌薯4号等30个品种,表现为较高的直链淀粉质量分数;第Ⅲ类群包括中薯早39号、天薯16号等9个品种,表现为较高的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干物质质量分数、支链淀粉质量分数和总淀粉质量分数。【结论】新疆昭苏产区马铃薯可溶性糖、可溶性固形物、干物质和直链淀粉总体水平较高,综合品质优于叶城产区的马铃薯。北方001、中薯早39、中薯早45、中薯紫5、维拉斯、陇薯3号、国红、T9、龙薯26、L1631-14、丽薯29、大丰3和希森6号,13个马铃薯品种适用于加工油炸食品。L1631-14、希森6号、陇薯6号、晋同薯3号、临薯18号、中薯32号等22个品种适用于鲜食,可溶性糖质量分数高于1.6%。43个马铃薯品种归为3个类群,第Ⅲ类的多个品质性状相比其他品种较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品种 品质性状 淀粉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核磁共振分析新疆不同杏果的化学成分差异
3
作者 王思丹 何伟忠 +3 位作者 盘菊秀 马磊 陶永霞 沈琦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39-49,共11页
为表征新疆产区主栽品种杏果(阿克苏产区小白杏、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产区大白杏、和田产区穆克尤杏、喀什产区赛麦提杏、吐鲁番产区塔西杏、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产区树上干杏)的品质多样性及营养成分的潜在差异性,采用核磁共振(Nuclear Mag... 为表征新疆产区主栽品种杏果(阿克苏产区小白杏、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产区大白杏、和田产区穆克尤杏、喀什产区赛麦提杏、吐鲁番产区塔西杏、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产区树上干杏)的品质多样性及营养成分的潜在差异性,采用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技术,对新疆主栽品种杏果肉进行核磁共振氢谱(1H-NMR)分析,明确归属谱图中的主要化学成分;利用主成分分析和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综合评价新疆主栽品种杏果肉的营养品质及差异化学成分。结果表明:新疆主栽品种杏果营养品质整体分离度较好,1H-NMR显示,相较于其他产区,吐鲁番产区塔西杏化学成分信号明显较多。PLS-DA模型筛选出组氨酸、赖氨酸、精氨酸、丝氨酸、谷氨酰胺、蔗糖、D-果糖7种差异贡献较大的化学成分。阿克苏产区小白杏化学成分中的丝氨酸和赖氨酸含量较高;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产区大白杏化学成分中的赖氨酸、谷氨酰胺、D-果糖和组氨酸含量较高;和田产区穆克尤杏和喀什产区赛麦提杏化学成分中含量较高的是组氨酸和蔗糖;吐鲁番产区塔西杏化学成分中含量较高的是精氨酸、丝氨酸、赖氨酸、谷氨酰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产区树上干杏化学成分中含量较高的是组氨酸、蔗糖和D-果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果 核磁共振 化学成分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核磁共振谱图的新疆3个产区小白杏果实化学成分差异分析
4
作者 王思丹 何伟忠 +4 位作者 盘菊秀 马磊 宋凯洋 陶永霞 沈琦 《江苏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852-1859,共8页
为明确新疆阿克苏、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吐鲁番3个产区小白杏果实的差异营养成分,本研究基于核磁共振(NMR)技术对3个产区小白杏果实样品进行核磁共振氢谱(^(1)H-NMR)分析,明确归属谱图中的主要化学成分,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和最小二乘... 为明确新疆阿克苏、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吐鲁番3个产区小白杏果实的差异营养成分,本研究基于核磁共振(NMR)技术对3个产区小白杏果实样品进行核磁共振氢谱(^(1)H-NMR)分析,明确归属谱图中的主要化学成分,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和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综合评价新疆3个产区小白杏果实的差异化学成分。结果表明,从3个产区的小白杏果实中共鉴定到34种化学成分,包括11种氨基酸、9种有机酸、4种糖类物质及10种其他化学成分。3个产区小白杏果实化学成分整体分离度较好,差异贡献较大的化学成分主要有琥珀酸、苹果酸、精氨酸、丝氨酸、蔗糖、D-果糖6种;阿克苏产区和巴音郭楞自治州产区小白杏果实蔗糖含量和D-果糖相对含量较高;吐鲁番产区小白杏果实丝氨酸、苹果酸相对含量较高;巴音郭楞自治州产区小白杏果实琥珀酸相对含量较高。本研究结果为新疆不同产区小白杏果实的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白杏 核磁共振谱图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鲜食糯玉米营养品质评价
5
作者 朱靖蓉 赵玉馨 +7 位作者 宋占腾 任红松 安静 杨睿娜 刘茸茸 麦热帕提·玉山江 杨蕾蕾 帕孜莱提·艾尼瓦尔 《新疆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670-1676,共7页
【目的】分析鲜食玉米富含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多种营养成分,为研究新疆不同品种鲜食玉米的营养品质特征提供参考。【方法】以新疆5大产区9个鲜食糯品种为对象,采用方差及聚类分析对鲜食糯玉米的31项营养指标(蛋白质、淀粉... 【目的】分析鲜食玉米富含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多种营养成分,为研究新疆不同品种鲜食玉米的营养品质特征提供参考。【方法】以新疆5大产区9个鲜食糯品种为对象,采用方差及聚类分析对鲜食糯玉米的31项营养指标(蛋白质、淀粉、氨基酸、矿物质等)进行综合评价。【结果】黑糯玉米(家瑞泽)在蛋白质(4.62 g/100g)、总糖(5.80 g/100g)、总氨基酸(40.40 mg/g)及鲜味氨基酸(10.43 mg/g)等指标含量最高(P<0.05),其零直链淀粉特性及锌富集能力(0.83 mg/100g)赋予其独特加工优势;白糯玉米(漠上行)VB 2(0.46 mg/100g)及总矿物质(561.29 mg/100g)含量最高。聚类分析将9个鲜食糯玉米划分为4类,功能分异显著。【结论】9个鲜食糯玉米中,昌吉产黑糯玉米(家瑞泽)综合营养品质最优,明确了新疆鲜食玉米的营养成分和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食玉米 营养品质 品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源多维数据融合分析的新疆甜瓜产地溯源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马礼进 沈琦 +5 位作者 何伟忠 范盈盈 唐超 谢双南 刘志 王成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355-2365,共11页
为实现新疆县市级地理尺度间甜瓜原产地溯源,本研究以新疆15个县市主产区的239份甜瓜样本为对象,分析样本稳定同位素、多元素、^(1)H核磁波谱特征;通过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建模提取多源数据中的主要贡献变量。结果表明,δ^(2)H、Al、P、N... 为实现新疆县市级地理尺度间甜瓜原产地溯源,本研究以新疆15个县市主产区的239份甜瓜样本为对象,分析样本稳定同位素、多元素、^(1)H核磁波谱特征;通过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建模提取多源数据中的主要贡献变量。结果表明,δ^(2)H、Al、P、Na、δ^(18)O和^(1)H核磁共振波谱中化学位移(δ)为2.5528和2.5253时的响应信号为最重要的判别变量(VIP>1);单独应用稳定同位素及多元素、核磁共振波谱建模,总体判别准确度分别为85.8%和72.8%,难以满足溯源应用的要求;多源多维数据融合建模可提升甜瓜判别准确度至95.8%,能够实现县市级微观地理尺度间的新疆甜瓜溯源。本研究可为新疆甜瓜原产地确证与地理标志产品品牌保护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瓜 稳定同位素及多元素分析 核磁共振波谱分析 多变量统计方法 溯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牛乳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异质性耐药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和晓兰 赵艳坤 +3 位作者 孟璐 刘慧敏 高姣姣 郑楠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934-1946,共13页
旨在了解生牛乳中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情况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异质性耐药流行情况,并探究异质性耐药机制。从东北、华北、华东、华南、西北和西南六个地区采集179批次生牛乳,分离鉴定出金黄色葡萄球菌36株。采用肉汤微量稀释法... 旨在了解生牛乳中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情况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异质性耐药流行情况,并探究异质性耐药机制。从东北、华北、华东、华南、西北和西南六个地区采集179批次生牛乳,分离鉴定出金黄色葡萄球菌36株。采用肉汤微量稀释法鉴定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敏感性和耐药性,联合纸片扩散法和E-test法从抗菌药物敏感表型的菌株中筛选疑似异质性耐药菌株,利用菌群谱型分析法(PAP)进行确证,传代测定异质性耐药稳定性,通过全基因组和比较基因组学分析异质性耐药机制。结果表明,36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率达11.11%~61.11%,对四环素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表现高度敏感。初筛得到19种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抗菌药物组合异质性耐药,确证3种组合为异质性耐药表型,其中仅金黄色葡萄球菌J23保持稳定的异质性耐药表型。本研究表明,生牛乳源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对β-内酰胺类和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耐药性较高,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的异质性耐药机制与blaZ和金属β-内酰胺酶的表达有关,对四环类药物的异质性耐药与四环素外排泵表达和耐药蛋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牛乳 金黄色葡萄球菌 异质性耐药 耐药亚群 全基因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品种恰玛古风味品质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玛尔哈巴·帕尔哈提 宋占腾 +5 位作者 杨睿娜 李静 安静 刘敏 徐贞贞 朱靖蓉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06-315,共10页
对4种恰玛古品种风味品质进行鉴定,为品质评价及改善风味品质提供理论依据。采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GC-IMS)检测挥发性风味物质组分,使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17种氨基酸,使用感官评价... 对4种恰玛古品种风味品质进行鉴定,为品质评价及改善风味品质提供理论依据。采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GC-IMS)检测挥发性风味物质组分,使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17种氨基酸,使用感官评价法评定恰玛古风味。4种恰玛古品种疏附白色恰玛古(SFB)、若羌黄色恰玛古(RQH)、柯坪紫色恰玛古(KPZ)和柯坪白色恰玛古(KPB)挥发性风味物质有差异,共定性检测出68种挥发性风味物质,酯类、醇类、醛类、含硫化合物为主要风味物质,叶醇、二甲基二硫、3-戊酮(D)、丙酮、丙醛、2-苯基乙基异硫代氰酸酯为主要风味贡献物质。利用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结合GCIMS能区分不同品种恰玛古。共检测出17种氨基酸和7种必需氨基酸,SFB的鲜味氨基酸占比较高,KPZ的甜味氨基酸占比较高。感官评价综合得分最高的品种是KPZ,其次是RQH。基于挥发性风味物质、呈味氨基酸及感官评价探讨了恰玛古风味品质,明晰了不同品种恰玛古风味品质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恰玛古 挥发性风味物质 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C-IMS) 呈味氨基酸 感官评价 风味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糖甜瓜样本同位素分析稳定性评估及产地溯源研究
9
作者 黄娇娇 杨岚琪 +5 位作者 刘志 王成 何伟忠 刘峰娟 范盈盈 沈琦 《核农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46-555,共10页
为解决当前甜瓜产地溯源稳定性和精度不足的难题,本研究以甜瓜的组织样本(瓜皮、瓜肉、瓜籽)为研究材料,分析样本干燥后60 d存储期内稳定同位素比率δ^(13)C、δ^(15)N、δ^(2)H和δ^(18)O值的动态变化,评估其稳定性;构建偏最小二乘判... 为解决当前甜瓜产地溯源稳定性和精度不足的难题,本研究以甜瓜的组织样本(瓜皮、瓜肉、瓜籽)为研究材料,分析样本干燥后60 d存储期内稳定同位素比率δ^(13)C、δ^(15)N、δ^(2)H和δ^(18)O值的动态变化,评估其稳定性;构建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模型识别新疆、广西、海南3个产区甜瓜。结果表明,存储期内瓜肉组织样本δ^(2)H和δ^(18)O值变化明显,瓜皮和瓜籽样本δ^(2)H和δ^(18)O值较为稳定,主要是由于瓜肉样本含糖量高、易吸湿;PLS-DA通过瓜皮和瓜籽判断新疆、广西、海南甜瓜的准确度高达100%,能够满足产地溯源的精度要求;PLS-DA模型通过瓜肉判断新疆、广西、海南甜瓜的准确度分别为95.5%、90.0%、62.5%,判别准确度相对较低,不足以实现3个省区的产地溯源。本研究结果可为我国甜瓜及类似高糖含量瓜果的产地溯源提供新思路,为促进优质特色瓜果产业发展及提升地理标志价值、保护产品品牌信誉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糖甜瓜 稳定同位素分析 稳定性评估 产地溯源 PLS-DA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芽孢细菌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和晓兰 郑楠 +2 位作者 赵艳坤 王加启 孟璐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91-400,共10页
在不良的环境条件下,产芽孢细菌会形成芽孢休眠体。芽孢能够在极端环境中存活数年,环境条件适宜时,又重新萌发为营养细胞,进而影响产品的品质和货架期。目前,对于食品中产芽孢细菌的检测方法,我国最常用的仍然是培养法,这种方法需耗时4... 在不良的环境条件下,产芽孢细菌会形成芽孢休眠体。芽孢能够在极端环境中存活数年,环境条件适宜时,又重新萌发为营养细胞,进而影响产品的品质和货架期。目前,对于食品中产芽孢细菌的检测方法,我国最常用的仍然是培养法,这种方法需耗时48 h及以上,不能实现对产芽孢细菌的快速检测,存在一定局限性。本文对产芽孢细菌的多种检测方法进行综述,包括国内外采用的常规培养的检测方法、基于核酸扩增的检测方法、基于荧光染料的检测方法、基于芽孢特有成分吡啶二羧酸的检测和其他检测方法等,并对各种方法的优点、检测时间和检测限等进行了总结和整理,旨在为产芽孢细菌检测领域提供基础知识和研究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芽孢 聚合酶链式反应 流式细胞术 吡啶二羧酸 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不同生长发育阶段营养品质和代谢物动态变化规律研究
11
作者 陈悦 杨怡中 +7 位作者 曾凯 施梦迪 刘舒畅 拜尔齐古丽·麦麦提艾力 王成 侯旭杰 战勇 刘峰娟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65-178,共14页
为明确大豆生长发育过程中营养品质和代谢物变化规律,该研究以新大豆8号为试材,探讨了大豆不同生长发育阶段(鼓粒前期、鼓粒中期、鼓粒后期和成熟期)百粒重、灰分含量、脂肪含量、蛋白质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脂肪酸含量、氨基酸含量、... 为明确大豆生长发育过程中营养品质和代谢物变化规律,该研究以新大豆8号为试材,探讨了大豆不同生长发育阶段(鼓粒前期、鼓粒中期、鼓粒后期和成熟期)百粒重、灰分含量、脂肪含量、蛋白质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脂肪酸含量、氨基酸含量、异黄酮含量等品质指标的变化规律;结合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对4个生长发育阶段籽粒内部的关键代谢产物进行定性表征,研究其关键代谢产物的积累规律、前期营养品质指标含量变化规律及阶段显著差异代谢物的累积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大豆生长发育的推进,大豆中蛋白质、脂肪和灰分含量逐步上升,而百粒重、可溶性糖、脂肪酸和氨基酸含量及异黄酮总含量在鼓粒后期达到峰值,到成熟期时含量均有显著下降。代谢组学结果表明,4个生长发育阶段共鉴定出了1397种代谢物,其中172种为极显著差异代谢物(投影变量重要性值>1.5,P<0.01,|log_(2)(FC)|>0.1)。该研究发现鼓粒前期和成熟期2组间差异代谢物数量最多,通过KEGG通路富集分析,确定了类黄酮生物合成、α-亚麻酸代谢、花生四烯酸代谢、酪氨酸代谢等代谢通路为主要通路,并据此绘制了代谢通路图。这些结果旨在阐明新大豆8号不同生长发育期差异代谢物的动态变化情况,为深入研究新大豆8号品质形成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生长发育阶段 新大豆8号 营养品质 非靶向代谢组学 代谢差异物 代谢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省份西瓜特征元素营养水平的分析与评价
12
作者 王晓婷 沈琦 +4 位作者 勿吉斯古冷 康琪 盘菊秀 何伟忠 王成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0-100,共11页
以中国5省份共113份西瓜果实样品为研究对象,参照GB 5009.268—2016、通过ICP-MS开展了样品中13种矿物元素的定量分析,综合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相关性分析、PCA分析、RNI贡献率等方法,开展了5省份西瓜特征元素及其营养水平的分析... 以中国5省份共113份西瓜果实样品为研究对象,参照GB 5009.268—2016、通过ICP-MS开展了样品中13种矿物元素的定量分析,综合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相关性分析、PCA分析、RNI贡献率等方法,开展了5省份西瓜特征元素及其营养水平的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新疆西瓜的特征元素为Mo、Sr、Ti、Sn;广西西瓜的特征元素为Mn、Ba、Co、Zn、Fe;海南和江苏西瓜的特征元素为B和Be;山东与其他4省份西瓜13种元素含量差异幅度相对较低。西瓜中Fe、Zn、Se、Mn、Mo的儿童、成人男性RNI贡献率相对较高,均在1%以上;西瓜中Zn的女性RNI贡献率高于1%;广西、山东和新疆Mn、Fe、Mo的营养水平相对较高。西瓜中Fe、Zn、Se的RNI贡献率水平与各产区土壤元素背景值有关联。综合显示:不同省份西瓜特征元素及其营养水平有所不同,可根据该差异,促进和支撑西瓜的营养膳食及不同省份西瓜产业的差异化、多元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瓜 矿物元素 营养水平 PC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年际变化的枸杞多元素产地判别模型稳定性分析
13
作者 陈卓雅 聂芳 +5 位作者 刘河疆 琚艳君 苟春林 牛淑慧 康露 赵多勇 《新疆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453-1460,共8页
【目的】分析枸杞果实中15种矿物元素的含量,比较不同年际、产地来源的枸杞果实矿物元素含量的差异,建立基于多元素分析的枸杞产地真实性鉴别模型,探讨产地真实性鉴别方法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方法】连续3年(2020~2022年)采集新疆精河... 【目的】分析枸杞果实中15种矿物元素的含量,比较不同年际、产地来源的枸杞果实矿物元素含量的差异,建立基于多元素分析的枸杞产地真实性鉴别模型,探讨产地真实性鉴别方法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方法】连续3年(2020~2022年)采集新疆精河县和宁夏中宁县的枸杞果实,共264份样品。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分析Na、Mo、Mn、Rb、Mg、Ca、Cu、Sr、Cr、Ni、K、Co、Ba、Fe和Zn 15种矿物元素的含量,同时结合方差分析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方法鉴别产地。【结果】精河枸杞和中宁枸杞Na、Cu、Sr、Mg、Mo、Rb和Mn等7种矿物元素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Na、Mo、Mn、Rb、Mg、Ca、Cu、Sr、Cr、K、Co、Ba和Zn等13种元素在年际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基于上述15种矿物元素,以2020年的样本作为训练集建立的产地判别模型可100%区分精河枸杞和中宁枸杞,以2021年的样本作为盲样进行验证,其判别准确率为73.68%。以2020~2021年两年的样本建立的判别模型,两个产地判别准确率为96.12%,以2022年的样本作为盲样进行验证,其判别准确率为66.67%。【结论】虽然基于单一年份多种矿物元素建立的判别模型可有效区分精河枸杞和中宁枸杞,且准确率均可达95%以上,但对盲样判别的准确率相对较低,说明判别模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有很强的年际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 多元素 产地真实性 年际 OPLS-D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枸杞果实多酚类化合物时空分布特征
14
作者 陈玉鹏 王瑜洁 +6 位作者 琚艳君 牛淑慧 马磊 刘志虎 张勤 刘河疆 赵多勇 《新疆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99-1207,共9页
【目的】分析不同产地、品种和年际下枸杞果实中多酚类物质组成及含量差异,为药食两用生物活性的深入研究及新产品开发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新疆、宁夏、甘肃三个省(区)90份枸杞样品为研究对象,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LC-MS),测... 【目的】分析不同产地、品种和年际下枸杞果实中多酚类物质组成及含量差异,为药食两用生物活性的深入研究及新产品开发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新疆、宁夏、甘肃三个省(区)90份枸杞样品为研究对象,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LC-MS),测定枸杞中20种多酚类化合物含量,利用方差分析及LSD多重比较法分析不同产地、品种和年际的枸杞果实,并结合主成分及相关性聚类分析方法进行对比。【结果】枸杞样品中含量排名前三的多酚类化合物为均为香豆酸(4.06±1.99)mg/kg、奎尼酸(3.77±1.31)mg/kg、阿魏酸(1.32±0.83)mg/kg,样品中新疆枸杞和宁夏枸杞的20种多酚类化合物含量之和显著高于甘肃枸杞(P<0.05);样品中宁杞7#和宁杞9#的20种多酚化合物总含量显著高于宁杞5#(P<0.05);2022年的枸杞样品中类黄酮化合物含量显著高于2021年(P<0.05)。不同产地、品种和年际枸杞果实PC 1和PC 2的累计贡献率分别为72.54%、75.87%和80.4%,较好地反映出枸杞多酚类物质的综合信息,可有效区分不同产地和年际的枸杞。【结论】枸杞中的单体多酚类化合物含量受产地和年际变化的影响较大,受品种因素影响较小。新疆枸杞中香豆酸含量高,宁杞7#中酚类组成较为丰富,含量相对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 多酚类物质 产地 品种 年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骏枣上的残留消解及其对果实品质的影响
15
作者 刘德粉 袁玉婷 +4 位作者 孙万金 姜娜 方毅 赵多勇 康露 《新疆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421-1430,共10页
【目的】探讨不同种类的植物生长调节剂赤霉酸(GA_(3))、芸苔素内酯(BR)、噻苯隆(TDZ)在骏枣上的残留消解规律及其对果实黄酮、酚酸类化合物的影响,为科学规范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红枣盛花期以叶面喷雾分别施用1... 【目的】探讨不同种类的植物生长调节剂赤霉酸(GA_(3))、芸苔素内酯(BR)、噻苯隆(TDZ)在骏枣上的残留消解规律及其对果实黄酮、酚酸类化合物的影响,为科学规范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红枣盛花期以叶面喷雾分别施用18 g/hm^(2)、36 g/hm^(2)GA_(3),并与BR(45 mg/hm^(2))、TDZ(1.8 mg/hm^(2))同时喷施,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施药后叶片GA_(3)、TDZ的残留量,基于广泛靶向代谢组学分析果实中黄酮、酚酸含量的变化。【结果】2种剂量的GA_(3)施药后14 d在骏枣上的残留量分别为0.10 mg/kg、0.20 mg/kg;TDZ的残留量为0.01 mg/kg,低于MRL值;GA_(3)、TDZ在骏枣上的消解率均在90%以上。2种剂量GA_(3)的半衰期分别为3.73和4.26 d,TDZ的半衰期为1.63 d。GA_(3)、BR、TDZ处理后,骏枣果实中黄酮类化合物儿茶素没食子酸酯、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异槲皮苷、芦丁、槲皮素等上调;酚酸类化合物苯甲酸、水杨酸苯酯、咖啡酸苯乙酯、肉桂酸等上调。【结论】GA_(3)、TDZ在骏枣上降解较快,施用适量的GA_(3)、BR、TDZ有助于提高果实中黄酮、酚酸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生长调节剂 骏枣 黄酮 酚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吐鲁番地区不同品种甜瓜营养成分分析及品质综合评价 被引量:17
16
作者 邵旭鹏 李寐华 +4 位作者 沈琦 范盈盈 方晓彤 王成 刘峰娟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3期358-365,共8页
以新疆吐鲁番地区种植的8个甜瓜品种(纳斯蜜、花玫、风味5号、风味8号、西州密17号、西州密25号、比谢克辛、俊秀)的成熟果实为试材,通过测定主要的营养品质指标及功能活性指标,对甜瓜果实品质进行比较及综合评价。结果表明,8个不同品... 以新疆吐鲁番地区种植的8个甜瓜品种(纳斯蜜、花玫、风味5号、风味8号、西州密17号、西州密25号、比谢克辛、俊秀)的成熟果实为试材,通过测定主要的营养品质指标及功能活性指标,对甜瓜果实品质进行比较及综合评价。结果表明,8个不同品种甜瓜果实品质之间有较为明显的差异,纳斯蜜的维生素C、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蛋白质、蔗糖、果糖、葡萄糖的含量较高;花玫的果肉较硬,且厚度宽、果形指数高;风味系列的两种甜瓜类黄酮含量高、DPPH、ABTS自由基清除率较其他甜瓜大;俊秀的单果重最高,维生素C含量最低;其他品种甜瓜的含量处于平均水平。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可将评价甜瓜果实品质的指标用4个因子表示,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总酚、ABTS自由基清除率、柠檬酸、葡萄糖、果糖、葡萄糖和果形指数的含量可作为其营养价值评价的重要指标;通过聚类分析,将8个不同品种的甜瓜分为4大类,第1类为‘风味8号’和‘风味5号’,具有酸甜风味;第2类为‘西州密17号’、‘西州密25号’、‘比谢克辛’和‘纳斯蜜’,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第3类为‘花玫’,果形指数最好;第4类为‘俊秀’,单果重与其他品种比较具有明显优势。综合评价显示‘纳斯蜜’果实品质最优,‘西州密25号’、‘花玫’、‘风味5号’和‘比谢克辛’较优,其余品种品质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瓜 营养品质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不同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红枣营养品质与稳定同位素及矿物元素特征产地溯源比较 被引量:22
17
作者 何伟忠 赵多勇 +2 位作者 范盈盈 王成 刘志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099-1112,共14页
为开发基于营养品质、稳定同位素及矿物元素分析的不同产地新疆红枣地理标志产品溯源新方法,本研究采集了2016年新疆不同产区(若羌、和田、阿克苏、麦盖提等15个县市)97个红枣种植地块的50份灰枣和47份骏枣样本,测定其果肉中13类营养品... 为开发基于营养品质、稳定同位素及矿物元素分析的不同产地新疆红枣地理标志产品溯源新方法,本研究采集了2016年新疆不同产区(若羌、和田、阿克苏、麦盖提等15个县市)97个红枣种植地块的50份灰枣和47份骏枣样本,测定其果肉中13类营养品质指标(蛋白质、还原糖、自由氨基酸、总黄酮等),稳定碳、氮、氢、氧同位素比率(δ^(13)C、δ^(15)N、δ^(2)H和δ^(18)O)及21种微量矿物元素含量(Na、Mg、K、Fe和Zn等)用于其产地溯源分析与建模。采用单因素方差(one-way ANOVA)法比较不同产区间营养品质、稳定同位素比率及矿物元素特征的差异,利用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分别对两类红枣内在品质特征建立产地判别模型,对比其溯源准确度。结果表明,红枣稳定同位素及矿物元素产地特征差异比营养品质特征更明显,溯源判别准确度得到明显提升。灰枣和骏枣营养品质参数建模总体判别准确度分别为86.00%和85.11%,稳定同位素及矿物元素参数判别准确度分别为94.12%和95.74%,且两种地理标志保护的红枣品牌(若羌灰枣和和田玉枣)产地判别准确度高达100%,而其他产地误判为这两个产地红枣的概率为0%。因此,该策略有望作为新疆红枣产地溯源与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的可靠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红枣 地理标志产品(PGI) 营养品质 稳定同位素及矿物元素 产地溯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斑病对新疆红枣营养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范盈盈 胡东强 +6 位作者 张锐利 李晓龙 何伟忠 华震宇 李静 武爱波 王成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303-307,共5页
为研究红枣感染黑斑病后营养成分的变化情况,针对南疆7个不同地区枣园中采集的14个健康红枣和黑斑病红枣样品,分析其中31种营养指标(糖类、氨基酸、总酸、总糖、还原糖、蛋白质和矿物质元素)及4种主要有毒代谢产物(链格孢毒素)的含量变... 为研究红枣感染黑斑病后营养成分的变化情况,针对南疆7个不同地区枣园中采集的14个健康红枣和黑斑病红枣样品,分析其中31种营养指标(糖类、氨基酸、总酸、总糖、还原糖、蛋白质和矿物质元素)及4种主要有毒代谢产物(链格孢毒素)的含量变化。结果发现:相比于健康红枣,黑斑病枣中检测的7种矿物质元素下降显著;所检测的17种氨基酸中,有8种苦味氨基酸(Val、Iie、Leu、Tyr、Phe、His、Lys、Arg)均升高,1种甜味氨基酸(Pro)显著降低;果糖、蔗糖、还原糖、总糖、总酸、水溶性蛋白质含量明显降低,葡萄糖含量升高;毒性最强的细交链孢菌酮酸(tenuazonic acid,TeA)在所有样品中均检出,其在健康枣中检出含量显著低于黑斑病枣。另外,通过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发现链格孢酚、天冬氨酸、蛋氨酸、TeA和赖氨酸这5项指标可作为判别健康红枣和病枣的主要判别因子,为后续开展红枣感染黑斑病后的代谢组学研究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斑病 红枣 营养成分 链格孢毒素 代谢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甜瓜农药残留膳食风险评估 被引量:9
19
作者 韦凯丽 周晓龙 +2 位作者 闫巧俐 陶永霞 王成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90-95,共6页
以两年度新疆主产区127个甜瓜样品为研究对象,在完成甜瓜中60项农药残留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慢性、急性膳食暴露评估,对其膳食风险水平进行评估,同时采用英国兽药残留委员会兽药残留风险排序矩阵,探讨高风险残留农药种类。结果显示:甜瓜... 以两年度新疆主产区127个甜瓜样品为研究对象,在完成甜瓜中60项农药残留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慢性、急性膳食暴露评估,对其膳食风险水平进行评估,同时采用英国兽药残留委员会兽药残留风险排序矩阵,探讨高风险残留农药种类。结果显示:甜瓜样品中检出苯醚甲环唑、毒死蜱、啶虫脒、多菌灵等10种农药残留,检出率在0.79%~22.05%;残留农药的慢性膳食摄入风险值和不同人群的急性膳食摄入风险值均远低于100%,毒死蜱、苯醚甲环唑和虫螨腈风险得分分别为24.03,18.12,18.05,高于其他种残留农药,样品存在农药残留的现象;但其膳食风险不高,毒死蜱、苯醚甲环唑和虫螨腈为高风险残留农药,需加强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瓜 农药 风险评估 排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棉花主产区土壤残膜赋存特征及相关性 被引量:4
20
作者 华震宇 李霞 +2 位作者 姜娜 刘河疆 马兴旺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932-2939,共8页
【目的】研究新疆棉花主产区土壤地膜残留量状况,为棉田地膜残膜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新疆9个地(州)20县(市)典型棉区不同耕层土壤进行采样,统计地膜残留量、残片数量、面积、质量、膜厚,研究土壤残膜赋存特征及影响因素,... 【目的】研究新疆棉花主产区土壤地膜残留量状况,为棉田地膜残膜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新疆9个地(州)20县(市)典型棉区不同耕层土壤进行采样,统计地膜残留量、残片数量、面积、质量、膜厚,研究土壤残膜赋存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相关性及残膜量对塑化剂含量的影响。【结果】新疆棉花主产区土壤残膜量水平在3.19~454.03 kg/hm^(2),均值为126.24 kg/hm^(2),残膜区域空间分布顺序依次为南疆>北疆>东疆;分布在0~20 cm土层内的残膜显著高于20~40 cm土层,随着覆膜年限增加,残膜呈现向深层土壤下移的趋势。残膜含量与破碎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膜厚呈显著负相关(P<0.05)。土壤中的PAEs含量与对应的残膜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新疆棉花主产区土壤残膜留量属于中度水平,土层残膜垂直分布存在残膜含量和残片数量随土壤深度增加而逐渐降低,不同残膜区域空间分布差异性明显,随着覆膜年限的增加,耕层土壤中残膜的含量和数量均呈上升趋势,土壤残膜量与土壤中PAEs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残膜 残膜含量 残片数 覆膜年限 塑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